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广培小学英语课题组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叶圣陶曾说过:“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也有人说“习惯成就未来”。《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我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逐渐开始注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一些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不能自觉地完成听和读的作业,不敢大声说英语,一些学生书写,字迹潦草很难让别人看懂;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便产生了错误的积累,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小学英语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英语学习应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二、学习习惯概念与相关研究(一)习惯的内涵牛津英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习惯是一种固定或有规律的倾向或常规行为。特别指那些很难祛除的倾向或常规行为[1]。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习惯是经过后天学习所习得的;它的获得要经历“注意一保持一复现一动机”四个阶段,最后达到自动化;重新学习可以改变不良习惯[2]。我国学者对习惯的内涵也有诸多不同阐述。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长期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3]。《哲学大词典》对习惯的理解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特点是: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反复地出现;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即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轻易不会改变[4]。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5]。虽然不同学者对习惯的阐述有差异,但是这些解释均包含了习惯所具有的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学习所获得的;第二,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反复地自动出现,不需要意志努力;第三,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二)学习习惯的内涵学习习惯虽然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要对它进行科学界定却并不容易。至今为止,中外学者们在对学习习惯的内涵理解上众说纷纭,存在分歧。AZikiwe将学习习惯定义为学生为了掌握课程内容而采取的有计划阅读及课后学习的方式[6]。Deese将学习习惯看作是学生理解课程和应试中所形成的一贯的认真做计划和有意识的学习模式[7]。我国学者吴增强认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7]。金盛华认为,学习习惯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8]。申仁洪将学习习惯理解为学习的习惯(habitoflearning),即学生所形成的关于学习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活动中(通常是学习活动中)所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9]。以上几种观点虽有共通之处,但又各有侧重。本课题研究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三)学习习惯的测量在西方,学习习惯量表的开发是基于研究者们对学习技能研究兴趣的增长,且伴随学习技能问卷的深化研究而出现的。起初,学者们并没有编制专门的学习习惯问卷,而是在学习态度问卷(studentAttitudeInventory)和学习技能问卷(studyTechniquesQuestionnaire)等中加入了对学习习惯的测量内容。随着不断发展才出现专门测量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至今为止,能够检索到的学习习惯问卷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习惯问卷(StudyHabitInventory,简称SHI),主要测查学习的时段和时长、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内容[10];学习行为问卷(studyBehaviorInventory,简称SBI),测量内容包括①短期学习行为,如复习课堂笔记、完成阅读等。②长期学习行为,如完成学习课题、写论文和准备期末考试等。③自尊、自信等涉及学业自信心的内容[11]。因为各国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制度影响,上述学习习惯问卷在我国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下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参考意义相对有限。在我国,也有一些学习习惯相关量表。台湾学者李坤崇对陈英豪、林亚文和李坤崇等人1991年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进行修订,出版了《学习适应量表(修订版)指导手册》,该量表包含5个分量表,其中一个分量表就是学习习惯量表,具体分为读书习惯、学习注意力和作业三个维度[l2]。郑日昌、陈永胜编译了《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自我测量表》,主要用于测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内容包括一般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阅读习惯与技能、准备与应试和对学校的态度四个方面[13]。冯海英在其自编的中学生学习习惯问卷中把学习习惯分为课前准备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元认知学习习惯、学习卫生习惯、守纪律习惯、阅读习惯和考试习惯8个维度,共65个题目[14]。田澜编制的小学生学习习惯问卷把学习习惯分为主动学习、作业承诺、课堂守纪、课外阅读、勤奋学习、去拖沓和专心听讲7个维度,共43个题目[15]。(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关于人们如何看待英语的学习和英语的习惯,了解了大众对英语抱有如何的态度,并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各个不同国家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学习习惯及方法。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介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借鉴。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对学习习惯测量的编制基础上,结合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的特点,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进行问卷编制,以此对学生这四方面的学习习惯进行测量。(1)良好的听的习惯: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1、听教师说,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2、听他人说,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敏捷反应。3、听录音说,认真地多听不同的示范发音,有助于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在课上,我就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2)良好的说的习惯: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我们现在所用的新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课文所选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教师应抓住时机,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对于差生以及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可多加提问,难度适宜,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3)良好的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有些学生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内容逐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别在集体朗读时,低年级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就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4)良好的写的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书写要规范、美观。要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应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访谈法: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分析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参考。4、实验法:为找到合适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将进行实验组控制组准实验设计。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对目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2.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供本课题借鉴,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4年1月)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不断调整操作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实验效果作出评价,不断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进一步完善操作体系。(三)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修正、调整研究目标、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为确保该课题扎实有效的开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课题研究开展的顺利,学校成立以陈秋鹏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对该课题的领导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召开课题会,组织人员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定期表彰、奖励在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二)加强课题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是做好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为此,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在开展该项研究之前,必须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课题实施中,更要结合实际问题,加强交流和研讨。要激励教师发挥团结合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学校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研究工作。(三)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要发挥功能,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按时进行阶段总结和验收,对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对于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做好阶段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对于阶段评估和终结性验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学校要给予表彰。(四)经费保障教学资料、器材:三千元外出学习经费:四千元专家指导接待等经费:三千元七、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最终应通过以下形式表现:1.课题研究工作报告;2.阶段经验总结文集;3.专题论文集;4.典型案列:①实施方案,实施细则;②课堂教学优秀案例;5.研究过程原始资料:①学校、教师研究过程资料;②体现研究过程的图像资料。八、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课题负责人:陈伟宾成员:江茂基、潘玲、邱美玲、郑慧雯、韦云、汪芬、黄衍琴课题指导顾问:刘国强、查隆军、喻志明2012年12月参考文献:1、TheNewoxfordDietionofEnglish.EditedbyJudypearsall[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23,2、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151一156.3、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年.4、冯契.哲学大词典(修订本)【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606.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8,5.6、AzikiweU.StudyaPProaehesofuniversitys扭dents.WCCIRegion11For,998,2:106一114.7、DeeseJ,Environmentaleffeetonstudyhabitsandattainment.ReadingResearQuvrterl,1959,1(3):37一42.8、吴增强.中小学生心理教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苏思慧,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1999,9:27一3110、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8(2):112一118.11、OyedejiOV.Perseveraneestudyhabitsandself-eoneePtasPredietorsofstudents’PerformaneeinseeondaryschoolmathematiesinNigeria.RetrievedAPril20,2009,fromhttP://.ng/joumals/edueation/ije/deel991.1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