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12000字(论文)】_第1页
【试论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12000字(论文)】_第2页
【试论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12000字(论文)】_第3页
【试论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12000字(论文)】_第4页
【试论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目录摘要………………1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论………2(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2(二)历史发展……………………2(三)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比较…………3二、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及常见模式…………4(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4(二)员工持股计划的常见模式……5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6(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规定………………6(二)新《证券法》中的注册豁免……………7(三)信息披露………………8四、员工持股制度的现存问题及个人建议……9(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10(二)员工股的转让…………………11(三)国有企业中的员工持股………………12六、参考文献…………14摘要员工持股计划在国外很多企业中已经成功实践,也使得全国其他企业广泛运用,我国也是如此。员工持股计划就是通过让员工持股的方式,将员工的收益从单纯的劳动收入变为劳动收入加资本收益,成功地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收入联系在一起,使得员工更加注重公司未来的发展,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也是更加主动承担责任,将公司的责任看作是自己的责任。本文除了介绍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外,还与股权激励进行了对比,同时也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及常见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再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针对现存的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关键字:员工持股计划注册豁免监管一、员工持股计划的概述(一)概念员工持股计划,又称之为员工持股制度,简称ESOP。是员工所有权的一种实现形式,是企业的所有者与员工分享企业所有权和未来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指员工通过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持有方式”可以是员工自己购买,也可以是公司购买之后为了激励而奖励给员工个人。这种计划一方面会使得员工的工资由单纯的劳动收入转变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益。收益有所增长之后,员工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长。另一方面,让员工由劳动者变为劳动者加股东,从而让公司以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员工自己的切身利益,此时,员工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中。(二)历史发展早在1982年,我国沈阳的一些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员工持股计划,具体做法就是倡导本企业的员工入股,持有本企业的股权,这一做法可谓是开创了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先河。紧接着在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公司因为店面装修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急需资金,所以便向公司内部的员工发行股票,其发行的数额高达300万元,在当时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被业界当作经典案例中国财经青年学会微课堂2016.6.16,胡道远先生语录。1996年湖北省黄石市某服装厂也逐渐开始运用此做法,因为当时服装厂想要成功上市,但他们的做法与众不同,服装厂是将上千万元的股票免费赠与相关官员,事发之后,员工持股计划被一度叫停。中国财经青年学会微课堂2016.6.16,胡道远先生语录2008年,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投资的一些相关意见。并且详细规定,在企业中对于员工垫付资金等形式的员工持股,应该认定为企业借款,并且都必须予以清退。随之在2015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也是非常明确地指出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可以探索实行,紧接着在2016年7月,正式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持股激励的管理办法,对于在实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并且在2016年8月,国务院三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表示允许企业内部员工持股,但是有相关限制,例如员工持股的总量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并且单一员工比例上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除此之外,该文件对于持股的锁定期也进行了相应的具体规定,明确指出其锁定期不能少于36个月。紧接着在2016年12月,北京市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即《关于市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等实施办法》,其中对于员工持股的各项内容做了详细规定。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是持续不间断地关注,并且及时发布相关的规定,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三)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比较1.股权激励的概念股权激励,又称为期权激励。主要是指企业为了留住核心人才,附条件的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得企业核心人才具有公司股东的意识,从而达到员工为公司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不断努力的效果。很多公司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等,而股权激励就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让企业核心人才享有部分股东权益,从而为公司留住管理层、专业人才等核心人物,同时也可以起到为公司招纳贤士的作用。所以,在各企业发展初期,股权激励备受欢迎,例如华为虚拟股票激励方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案、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等等。2.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异同 一个企业,不管是实施股权激励还是员工股计划,都是为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着想,希望通过赋予员工某些权益,以此激发员工的主人意识,将“公司的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对于公司的资金短缺问题还是员工离职问题,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两者在实际运用中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第一,两种制度所面对的群体不同。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的法律依据是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其中对于激励对象规定的非常明确,即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和技术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人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四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两种激励制度中股份的来源不同。在股权激励制度中,股份的来源主要是老股转让或者定向增发,而员工持股计划中来源相对比较广泛,根据相关规定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然后将回购所得直接奖励给员工;第二是员工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并且这也是股权激励制度里面不被允许的;第三是认购其非公开发行的股票;第四是股东自愿将其所持有的赠予他人。由此可见,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虽然都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而实施的激励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股票来源问题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第三,锁定期的规定也是不同的。按照相关规定,股权激励制度中,限制性股票授予日和首次解除限售日之间的间隔是必须大于12个月的,也就是不得少于12个月,并且上市公司还应当规定分期解除限售,对于分期解除限售,每期的时限也是必须要大于12个月的。与股权激励制度不同的是,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持续有效的,并且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是必须要大于12个月的,也就是不得低于12个月,如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所采取的方式是非公开发行的方式,那么其持股期限也是不得低于36个月,也就是必须要大于36个月,可见两者的规定是不同的冯成亮,《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载于冯成亮,《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载于《中伦律师事务所》,2016年,第53页总体来说,相对于股权激励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在运用过程中更灵活,公司的操作余地也是更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是比较倾向于运用员工持股计划。3.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势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员工的收入也由以往的劳动收入变更为劳动收入加股权资本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也会更加投入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中去,同时增加员工劳动的动力。当所有持股员工都是一心为公司长远发展出力时,公司的凝聚力也是不用有任何担忧的。除此之外,还能实现公司反敌意收购的目的。其实,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重要作用就是激发员工的动力,为什么是重要作用呢?因为如今现实中,敌意收购者一方面只关注公司股票短期变化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还会通过外部收购普通投资者的股票从而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因此可以看出,公司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动力,而且还增加公司可控制的股份额,避免敌意收购者对公司进行控制,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当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而着想时,激发动力的同时还会达到公司反敌意收购的目的。可谓是如虎添翼,降低了很大的风险。二、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及常见模式(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员工持股计划来源于凯尔索的“双因素理论”,他指出生产要素除了劳动还有资本。员工持股计划自开始实施以来,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从国外的通常做法来看,员工持股计划一般被分为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和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类型不同,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也是有很大不同的。1.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就是将员工持股这一计划看做客体,由公司直接每一年都向员工持股计划贡献出一部分的公司股票或者是购买股票所需要的资金,也就是所有用于购买股票的支出,都是由公司负责的,职工不需要任何支出苏晓,《A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案例分析》,期刊《河北企业》,2014年第9期,第34页苏晓,《A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案例分析》,期刊《河北企业》,2014年第9期,第34页2.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除了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以外,另一种就是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两种类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就是利用信贷杠杆来实现的,在主体方面,它除了会涉及到公司、公司股东、员工持股计划基金会以外,还会涉及到贷款银行。与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相对比多了贷款银行这一主体。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是由公司直接向员工持股计划贡献出一定的公司股票,又或者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而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是由公司担保,由职工持股计划基金会出面,以员工持股计划的名义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股东手中的部分股票。或者是由银行贷款给公司,公司再将所得款项借款给员工持股信托基金会,然后再去购买股东手中的股票。购买之后的股票与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相同,都是由员工持股计划及经费掌握。并且员工持股,计划基金会除了要定期向员工公布股票的数额及价值以外,还需要利用分得的公司利润以及其他收益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息以及本金。当银行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全部归还清以后,股票才会全部归职工所有。(二)员工持股计划的常见模式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的方式,在实践中对于各公司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公司成功运用了员工持股计划,并使得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员工劳动的积极性也得以增强。虽然在实践中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其实际操作模式各有不同,因为在实施初期,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员工持股计划规定统一的模式和方案。不过,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种常见的模式,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1.四通模式四通集团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项目,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那就是产权问题。1984年5月6日,中国科学院七名科技人员经过了重重阻碍才得以创办四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因为创办初期资金不足,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成立了四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当时是注册为了集体所有制,但内部一直主张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因此在经营的时候也是非常地谨慎。后来,公司的经营不断拓展,规模也是不断扩大,当公司的规模扩大到14亿元,58家公司的时候,带来的除了喜悦,还有困扰,那就是公司的产权也越来越模糊。所以为了解决人才流失、投资项目多但收益少等一系列问题,四通公司最终决定引进BMO方式。引进BMO方式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第一步由四通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和内部职工成立一个全新的组织——职工持股会,然后第二步再由原来四通集团以及它的职工持股会出资成立一个新的公司——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之后,第三步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四通的产权和业务都进行重新组合,以及机制重组,也就是让产权清晰的新四通公司去收购原来那个产权模糊的四通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原四通集团存在的人才流失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并且还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四通改制成功,也是为我国很多被产权困扰的民营企业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也就是通过设立职工持股会,进而推行员工持股,然后通过建立新的产权主体进行业务的重新组合等各种方式,就可以解决产权模糊的问题了。2.浦东大众模式浦东大众也是有职工持股会的,而与四通模式不同的是,它的职工持股会是由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并且它是以法人名义建立的。在管理公司建立职工持股会之后,又通过与上海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对浦东大会股份的某种约定,从而获得了浦东大众20%的股权。而关于建立的职工持股会,都是由持股的员工自愿参股组成的,并且员工个人不直接享有公司的股权,其职工持股会是以工会社团法人的名义承担民事责任,同时也代表全体人员行使股东权利。实践效果告诉我们,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成立职工持股会之后,仅通过很短的时间,管理公司的运营规模以及公司的业绩收入都已经迈上了一个非常大的台阶李晓冬《员工持股计划初探》,载于期刊《商》,2016年第8期,第4页李晓冬《员工持股计划初探》,载于期刊《商》,2016年第8期,第4页3.深圳泰然模式泰然公司是1985年6月成立的,它的原名是深圳市工业区开发公司,1998年将工业区开发公司变更为泰然实业发展总公司。泰然公司决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在1995年8月,决定的改革内容就是由单一的国有投资主体改为多元投资主体,而当时企业的正式员工只有80人。在改革过程中,泰然公司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就是说优先考虑的是效率,比如不同的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所持有的股份额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差别还很大。当然,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他们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也是尽量体现了公平,毕竟大家都是公司的一份子,都为公司的发展出了一份力,尤其是考虑到员工工龄问题,所以规定,当员工退休时可以享受平均配股额的60%,除此之外,还会保留五年的分红等等。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泰然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之后,基本上实现了当初改革时预定的目标,一方面为公司留住了人才,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是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泰然模式中,是由工会代替执行职工持股会的功能,也是精简了机构。4.绍兴百大模式绍兴百大模式,又称为强制高级管理层持股模式。绍兴百大是为了将公司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激励的同时也是约束机制。公司是通过公司董事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做出一些特殊规定的方式来达到激励,其特殊规定就是要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公司社会公众股。所以在1990年8月,绍兴百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陆续购入社会公众股,并且按照有关规定,购入社会公众股的高级管理人员,只有在离职六个月以后才能将自己所持有的公司社会公众股抛出李晓冬《员工持股计划初探》2016年,期刊《商》第8期,第2页,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是真的达到了有效的激励以及约束高级管理人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二级市场收购价格一般情况下都比较高,导致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导致高级人员冻结大量资金,因此,这一情况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不太公平的。李晓冬《员工持股计划初探》2016年,期刊《商》第8期,第2页不管是四通模式、浦东大众模式、深圳泰然模式还是绍兴百大模式,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具体做法各不相同,但都达到了最初预想的目的,解决产权困扰或者为公司留住人才等,并且使得公司的规模、收益也是不断扩大,增长,同时也为后来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三、我国法律相关规定根据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凯尔索提出的“双因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玛格丽特·布莱尔提出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了财富,因此,作为每个企业中的劳动者,不仅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财富,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资本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经过近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运用员工持股计划方面,已经发展为一套有具体规定的公司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具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制度的实施。(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规定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中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而鼓励员工,使得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一种激励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张晓军曾在一次的发言中指出,员工持股计划的确可以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公司的凝聚力,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企业都能在增强公司竞争力的同时维护员工的利益。因此,为了使得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持续良性发展,中国证监会在2014年经过国务院的同意,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制定并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不仅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原则做了规定,还详细规定出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细节问题,比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程序和相关模式等等。1.实施规模及管理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员工的收益由最原始的劳动收益变更为劳动收益加资本收益。《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有明确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所有参与人,在这期间的风险是自己承担,因为和其他投资人相对比,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员工都是自愿参加,公司也不能强制员工参加。当员工加入员工持股计划成为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之后,就要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比如《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的持股期限,一般是不低于12个月,但如果是以非公开方式发行的,就会有所不同,而是不能低于36个月。同时这也是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一大不同之处。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公司自己管理,另一种是委托给第三方去管理。如果是公司自己管理的,那么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公司既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着想,又要为员工持股计划中的持股员工的利益着想,可见,公司在某些事情上做决策时,自身是相互矛盾的,也无法做到非常公平公正。所以我国规定,当公司本身自己管理本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时,就必须要制定出更为详细的管理规则,同时也是为公司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指引。如果是委托给第三方去管理,那就无需考虑第三方会产生自身矛盾的现象,作为被委托方,第三方肯定要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去行事。第三方可以是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也可以是信托公司,但第三方不是公司的内部组织,所以在委托之后,肯定会与公司签订某种协议,对后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进行规范,这种协议就是资产管理协议。当然,不管是公司自己管理还是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管理,员工持股计划中肯定要为持股员工的利益着想,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有动力,只有这样,公司才会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程序在我国,正式出台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程序的规定之前,很多企业已经运用并成功,但也有部分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并未达到最初想要的目标,反而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对公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程序规定地非常明确。首先,上市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之前,应当先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去主动询问员工的真实意见,要确保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每一位员工都是自愿参加。其次,要对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进行表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提出者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而表决者是股东大会王衡晓园,李宇婷,《浅析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企业中的激励作用》,载于《经贸实践》,2018年第3期,122-123页王衡晓园,李宇婷,《浅析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企业中的激励作用》,载于《经贸实践》,2018年第3期,122-123页(二)新《证券法》中的注册豁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也是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我国《证券法》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法”和“根本法”。因此,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证券法》,并且于2020年3月1号起已经开始实施。新的《证券法》做出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在提高证券市场非法人员的违法成本的同时,对投资者也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保护制度王爱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载于《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1期,第69页。其中第九条规定,在我国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其中包括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证券法》第九条规定。证券法的这次修改,无外乎就是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发行提供豁免,实施注册豁免,除了可以起到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公司留住核心人才的同时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更能推动公司的资金筹集,起到提高公司上市成功概率的作用。王爱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载于《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1期,第69页《证券法》第九条规定(三)信息披露自2014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很多企业新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并且80%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对公司的治理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出现将回购社会公众股用于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之中,而现在对于这种现象的规范又很少,在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直接损害员工持股计划中持股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披露显得极其重要。在《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就有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除此之外,深交所也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四号——员工持股计划》。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四号——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吸收了原本就有的员工持股计划信息披露业务中有效的条款,另一方面是结合实践发展情况,做了相对的增加和减少,更加提升了效力层级新浪财经《关于深交所完善员工持股计划信息披露》2019.11.3,主要包括明确信息敏感期的界定,提示性公告后披露草案的期限,年度报告中强化持续信息披露。新浪财经《关于深交所完善员工持股计划信息披露》2019.11.3 四、员工持股计划的现存问题及个人建议(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1.信息敏感期未交易的举证在2014年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是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第17条规定:上市公司公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必须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规则,遵守中国证监会关于信息敏感期不得买卖股票的规定,严厉禁止利用任何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我认为此条规定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较为概括,因为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相对于外部的社会投资者而言,对于公司内部的重大事情更加知情,尤其是公司的管理人员,肯定会知道公司的重要内幕信息,而普通员工也极有可能参与重大事项。所以我认为不仅要遵守信息敏感期不得买卖股票的规定,而且要让参与人证明自己未在信息敏感期内进行股票交易。2.合并股份履行披露义务在《变动规则》中按照关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规则的规定,针对登记在其名下所有本公司股份不包括其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形。所以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本公司股份时,并不适用《变动规则》冯成亮冯成亮,《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法律分析》,载于《中伦律师事务所》,2016年第59页3.员工持股计划的发行豁免《证券法》第九条规定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发行豁免,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实施发行豁免就代表着不管非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人数有多庞大,都不会被界定为公开发行,那么按照相关规定,也就不用依法注册,同时也就不需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一些强制性义务,比如信息披露义务。那么当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如果出现恶意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或者虚假称述时,也无需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的话,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无法享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相比较美国《1933年证券法》,我国的规定还需要再详细规定。我国对于证券的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并且只有公开发行的才需要注册,非公开发行的都是不需要注册的,对于员工持股计划按照证券法是符合发行豁免条件的,这样会有很大的弊端。在美国,只有符合豁免条件的才可以注册豁免,其他的都要进行注册。这样严格的要求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就像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注册豁免,如果出现持股人数较多,又不能受到证券法的保护,很容易出现损害持股人员利益的情形。所以我认为对于发行豁免,可以再加上人数的限制,而非所有的员工持股计划都免于注册,这样就可以降低造成不良影响的风险。(二)员工股的转让员工通过对公司的投资进而成为拥有员工股的股东,不管股权是通过员工出资还是公司通过自存资金购买,都是符合要求的。而作为员工,相对于公司来说,其经济能力都是有限的,自身条件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从而也预示着,其拥有的员工股需要通过流动来转移风险李玉红,《我国员工股转让及其限制之法律探讨》,载于《公民与法》,2015年第8期,第90页。另一方面,当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时,其员工持有的员工股务必会涉及到转让的问题,如果一刀切地禁止员工股转让,除了无法达到员工持股计划的真实目的以外,也是不符合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初衷,更是违背了员工自身的真实意愿。李玉红,《我国员工股转让及其限制之法律探讨》,载于《公民与法》,2015年第8期,第90页员工股的转让对员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所以,直接“一刀切”地限制员工股转让显然是不理想的,所以我认为员工股应该允许一部分可以转让,但需要附加一定的条件。首先,员工持股计划是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所以应该以限制转让为基础。其次,对于员工股的转让应该附加条件,达到法定条件或约定条件,可以分为部分转让或者全部转让、一次性转让或者分期转让、绝对转让或者相对转让、内部转让或者对外转让。最后,对于转让的条件也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的不同而设定不一样的条件。当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员工离职、被解雇、患大病、死亡等等都可以作为特殊条件进行规定。(三)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在国改方案中,员工持股改革实为所有国改中最敏感,最复杂的环节之一,因为其风险不但包括可能会导致难以切实起到激活国有经济及其体制机制的主要目的,还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杨鹏,《浅析我国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的作用》,载于《经贸实践》,2019年第4期,第23页。为什么说员工持股计划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呢?一方面,当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时,对于改革方向具有了一定的发言权,由此很容易导致内部控制企业的改制方向。另一方面,当员工持股之后会大大影响国有股东的利益,在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