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7份)-人教课标版11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7份)-人教课标版11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7份)-人教课标版11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7份)-人教课标版11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17份)-人教课标版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本课话题——换个角度看问题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认为,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而不应把问题绝对化,使自己陷入困境。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年来到中国的四川。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一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抱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罗素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背诵——相关名言警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知识·梳理]第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壬戌(ū)窈窕(ǎ)(ǎ)横槊(ò)冯虚御风(í)扁舟(ā)渔樵(á)酾酒(ī)山川相缪(á)匏樽(á)嫠妇(í)愀然(ǎ)相与枕藉(è)舳舻(ú)(ú)蜉蝣(ú)(ó)幽壑(è)举酒属客(ǔ)第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第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歌\\\{(\\\\(扣舷而歌之(动词,唱),歌曰(名词,歌词),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日夜望将军至(动词,盼望)))()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动词,像),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到)))()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举酒属客(动词,劝人饮酒),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嘱托)))()而\\\{(\\\\(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却),羽化而登仙(连词,表顺承),扣舷而歌之(连词,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顺承),客喜而笑(连词,表修饰)))()则\\\{(\\\\(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连词,那么),则或咎其欲出者(连词,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是),入则无法家拂士(连词,如果)))()之\\\{(\\\\(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助词,的),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形容词词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第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朗诵)()羽化而登仙(名词作状语,像长了翅膀似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月光下的清波)()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西望夏口(名词作状语,向西)()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托遗响于悲风(动词用作名词,声音)()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变亮)()哀吾生之须臾(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哀叹,为……哀伤)()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方其破荆州(形容词用作动词,攻占)第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白露横江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这里指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第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译文:本是一位盖世英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译文:(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译文:我们又羡慕什么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译文:然而如今在哪里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译文: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译文: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译文: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译文: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译文:我心里想得很远啊。[常识·速览]\\\([识作者])豪放乐观的词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等均有造诣,学识广博,尤其在诗坛、词坛、散文上更是成就卓越的大家。政治上,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当朝臣子。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中进士后累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书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起用新党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享年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苏轼的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的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的诗篇。其诗今存多首,风格多样,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了词坛上的“苏辛”豪放词派。他散文成就也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探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或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又两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即该篇)和《后赤壁赋》。\\\([巧识文])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刘勰说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赋始于汉代,讲求铺张,称大赋;六朝时期,讲求对仗,称律赋;宋代,讲求自由,称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属于文赋。[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解惑:疑问:解惑:疑问:解惑:[整体·感知]《赤壁赋》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文脉·梳理]①凭吊古人由乐转悲②议论[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对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开篇点明泛舟游赤壁的时间、人物,这相当于一篇长诗前的小序。.这一段重点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出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面对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陶醉其中,表现了主人公的忘乎所以、逍遥自在。【解析】“忘乎所以”不对,应为“怡然自得”。【答案】.对这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段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而行,毫无阻碍,简直就是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话在全文中非常重要:一是在结构上引出了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二是为下文定下了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是喜悲交融。【解析】项,“本段的感情色彩是喜悲交融”错,是以喜悦为主。【答案】二、阅读课文第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下列句子中侧面表现箫声悲凉的一项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解析】、两项属于正面描写;项是诗人的歌声。【答案】.对本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段可以分两层:第一层,写客人的歌声;第二层,写诗人的箫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解析】项,“第一层,写客人的歌声;第二层,写诗人的箫声”错,应是“第一层,写诗人的歌声;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答案】三、阅读课文第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对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客人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吾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作者想到自己被贬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客人由眼前之景追叙曹孟德由此建功立业又随历史湮灭的往事,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并进一步证明了他那种积极进取的思想。.客人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后自我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解析】“积极进取的思想”不符合本语段所表达的苏轼的思想,应为“虚无主义思想”。【答案】.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苏轼听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他感到“愀然”,整理衣襟胆战心惊地坐着,这里借主客之问,引出悲之所在。.“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产生了兴亡之慨。.本段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战争的场面,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作者善于借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解析】项,“整理衣襟胆战心惊地坐着”错,应是“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危”在这里就是“正”的意思,解释为“端正地”。【答案】四、阅读课文第~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对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第段表达了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作者认为,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条大江则始终长流不绝。.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代表大自然的美妙风光,这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从精神上实现了对现实处境、现实心态的超脱。.最后一段从结构上照应开头的“泛舟”“月出”,内容上,表明“客”的思想矛盾虽然还没有解开,但心情却是舒畅自在的。【解析】“‘客’的思想矛盾虽然还没有解开”不对,应为“‘客’的思想矛盾解开了”。【答案】.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以水、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如“清风、明月”;该取的就取,如“非吾之所有”。.苏轼讲完了道理,“客”听了以后想通了,心中的悲意没有了,心情又变得舒畅起来,于是,客人开心地笑了,洗干净酒杯重新斟上酒。.文章的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心态。【解析】项,应为:不该取的不取,如“非吾之所有”;该取的就取,如“清风、明月”。【答案】[话题·互动]话题:苏轼在文中表达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观点,看上去是洒脱旷达的,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消极的。那么,结合全文,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呢?学生甲:苏轼这番话听起来很超脱,但他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这都是不切实际的,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我的观点:【答案】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不利时,苏轼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不幻想、顺乎自然,积极地去适应现实。在现代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苏子:苏轼自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兴。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朗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兴:起。属(ǔ):,劝人饮酒。))\\\(\\\\(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一说指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句子。))\\\\\](\\\\(窈窕(ǎǎ)之章:《月出》首章中“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句子。,一说指《诗经·周南·关雎》首章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少焉:一会儿。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斗,也称“南斗”;牛,也称“牵牛”。))\(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横:笼罩。纵:任。一苇:像一片苇叶,比喻船很小,指小船。,如:往。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冯(íɡ)虚:凌空。冯,通“凭”。虚,太空。遗世:离开,人世。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流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溯(ù):逆流而上。))\(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的内心空旷而惆怅,思念着我心爱的人儿啊,她却在天的那一方。”)\\\[\\](\\\\(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客有吹洞箫者,,有位吹洞箫的客人,)\(倚歌而和之。,按着歌声吹箫伴奏。)\\\[\\](\\\\(洞箫:管乐器的一种。和,(è):同声相应,唱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悠长婉转,)\(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像丝一般延绵不绝。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听了翩翩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伤心哭泣。)\\\[(\\\\(袅袅(ǎ):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幽壑(è):深谷。))\\\\\](\\\\(潜蛟:潜伏的蛟龙。嫠(í)妇:,寡妇。舞、泣:都是使动用法。))\(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我不禁感到凄怆,整衣端坐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愀(ǎ)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整理。危:端正。))\(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山水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月明二句: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缪(á):缭、盘绕。,孟德之困于周郎:指公元年,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夏口:古城名,遗址在今湖北武昌。武昌:今湖,北鄂城。周郎:周瑜,“吴中皆呼为周郎”,后世一直沿用。))\(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位盖世英雄,)\(而今安在哉?,然而如今在哪里呢?)\\\[(\\\\(破荆州: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破,占领。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下,攻占。舳(ú)舻(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酾(ī)酒:斟酒。槊(ò):长矛。))\(况吾与子,何况我和你)\(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条)\(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粟。)\\\[(\\\\(渔樵:打鱼砍柴,名词用作动词。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伴侣”,“以……为朋友”。一叶之扁(ā)舟:一只))\\\\\](\\\\(小船。一叶,形容船小。匏(á)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蜉(ú)蝣(ó):昆虫名,夏秋之交生在水边,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偕同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须臾:片刻。,挟:偕同。))\(知,我知道)\(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这些想法不可能屡次得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悲风。”,这悲凉的秋风中。”)\\\[\\](\\\\(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悲凉的秋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我说:“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像这样滚滚流去,)\(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始终未曾流走;时圆时缺就像月亮,可是最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啊。)\\\[(\\\\(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孔子。川,河。逝,往。斯,此,这里指水。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假若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没有停止变化;如果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盖:这里表,假设语气。))\\\\\](\\\\(曾:简直,竟然。一瞬:一眨眼。何羡:倒,装,即“羡何”,指上文的“羡长江之无穷”。))\(且夫天地之间,,至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且夫:发语词,表示,另起一个话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江上的秋风和山间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耳朵听到的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就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之所共适。”,可以共同享用它们。”)\\\[\\](\\\\(造物者: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藏(àɡ):宝藏。适:舒适,引申为享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既尽,杯盘狼籍。,都已吃光,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肴核:菜肴和果品。,狼籍:凌乱。))\(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舟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天亮了)。)\\\[\\](\\\\(枕藉(è):枕着垫着。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写法·借鉴].写作特色巧用抒情,文脉流动《赤壁赋》这篇文章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再为乐。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整篇文章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写法指导运用抒情“二注意”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记叙中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音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间接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以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效果;通过状物抒情。这是叙写风物、描摹事物类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运用抒情手法,应注意:()抒情要自然。用自己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来。这样,文章才能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那也只是表面华丽,没有感人的力量。至于矫揉造作地堆砌一些所谓抒情性的话语,就不但不能引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人感到厌烦。.迁移应用请以“思念”为话题,写两段抒情文字,表达自己对“思念”的深层感悟,不少于字。【参考例文】思念是歌曲中一个个跳荡的音符,错落跌宕,弹奏着人世间的月圆月缺,悲欢离合;思念是窗台上那株永不凋谢的百合,越开越水灵耀眼,越开越鲜活诱人;思念是江上不灭的灯盏,光芒四射,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思念是伊人如丝如缕的诉说,回肠荡气,让生活溢满甜蜜的温馨和豪迈的激情……思念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殷殷祝福。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就像一片云,随着和煦的清风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萦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间的思念,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欢歌,激一路浪花。朋友之间的牵挂不含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素材·应用].课内素材保持正确的心态《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美妙的神话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被贬后的苦闷不平之情,这正是《赤壁赋》的美之所在: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要活得潇洒。个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会把你压垮;不如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因为苏轼对待得失是这样的:“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我不遗憾。对人生得失如此达观,才使得《赤壁赋》带给我们纯美的享受,在文中看不到不平之气,充斥眼帘的只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应用角度】“达观”“心态”“得与失”“完美与残缺”等。.精彩应用苏轼将潇洒飘逸的语言服务于思想,他用最华丽的文字去书写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他会用他的一句句诗词、一篇篇歌赋来向你证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胆可以用冲天的豪气去稀释,苦难会在阔大的长江、阔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怀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铺洒,让豁达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把乐观宣扬,将被贬谪的痛苦蒸发为理性的思索,不让自己迷失在名利场中。“蜉蝣于天地中,放浪于形骸外”,他将自己对于生命卑微与崇高的思考一点点诉说,他把自己大彻大悟后的思想向千年古风传达。不用夸张,他把乐观理性的本色张扬。[佳作·领悟]读懂苏轼黎文雄①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②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③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豪放派诗词。④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排遣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