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_第1页
《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_第2页
《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_第3页
《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_第4页
《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文论述《聊斋志异》的悍妇形象,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类型,从冒犯长辈的悍妇、殴打丈夫的悍妇、刁难婢妾的悍妇和残害继子的悍妇四个角度来叙述。第二部分写《聊斋志异》悍妇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婚姻制度、社会观念、生活环境和丈夫性格等因素。第三部分是《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文学价值,论述了悍妇作为形象的意义,以及这些悍妇形象对后世文学的价值。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文学价值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imageoftheshrewin“strangetalesfromastudio”,whichismainlydividedintothreeparts.Thefirstpartisthetypeofshrewimagein“strangetalesfromastudio”,whichisnarratedfromfourperspectives:theshrewwhooffendsherelders,theshrewwhobeatsherhusband,theshrewwhocreatesdifficultiesforhermaidservantandtheshrewwhomutilatesherstepson.Thesecondpartisaboutthemainreasonsfortheformationoftheshrewphenomenonin“strangestoriesfromastudio”.Thethirdpartisabouttheliteraryvalueoftheimagesofshrewsin“strangetalesfromastudio”.Keywords:strangetalesfromastudio;shrew;literaryvalue目录引言 1一、《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类型 1(一)冒犯长辈的悍妇 1(二)殴打丈夫的悍妇 2(三)刁难婢妾的悍妇 3(四)残害继子的悍妇 4二、《聊斋志异》悍妇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5(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5(二)“尊男卑女”的社会观念 5(三)家境贫困的生活环境 5(四)软弱无能的懦弱丈夫 6三、《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文学价值 6(一)文学形象价值 6(二)对后世文学影响的价值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种种《聊斋志异》是清朝文学家蒲松龄撰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一共有四百九十一个篇章,其中描述悍妻形象的有二十多篇。蒲松龄在小说中塑造的悍妻形象,都是在当时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生活状况。这十多位的悍妇形象在性格具有相同的特征:第一,个性突出、刚烈倔强。古代女子以贤良淑惠、知书识礼为女子标准,然而蒲松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蛮横无比的悍妇形象,这些悍妇的彪悍行为主要体现在对丈夫的凶狠。第二、性格泼辣、不可理喻。这些悍妇皆为正妻身份,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丈夫也没有对婚姻不忠,但悍妇仍然会通过诟骂和惩戒丈夫的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第三,蔑视礼法,随心所欲。《聊斋志异》里面的悍妇除了打骂丈夫,还忤逆公婆、欺凌妾氏,完全无视礼法,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聊斋志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女性真实面貌的图画。凶悍不是她们原有的面貌,而是她们在封建社会用来保护自己的强大后盾。她们身上反映出了传统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并表达了对不幸命运的反抗。悍妇用最粗暴的方式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她们以最真实的自己把封建社会的丑陋揭示出来。本文就《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行为表现、形成原因和文学价值进行归纳和探究。一、《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类型(一)冒犯长辈的悍妇尊老,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汉代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

[1]唐代李延寿《南史·何子平传》:“尊老在东,不办得米,何心独飨白粲。”

[2]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蒲松龄的笔下,出现了一批忤逆公婆的悍妇形象。《马介甫》是蒲松龄的白话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篇。虽然题目叫“马介甫”,但全文主要内容讲述却是马介甫的朋友杨万山娶了一个凶狠残暴的悍妇,全家人过着水深火热、苦不堪言的生活,最后恶妇得到应有的惩罚的故事。小说中的尹氏是一个目无尊长、凶残蛮横的悍妇,对丈夫拳打脚踢,对公公百般为难,对妾氏刁难残暴,对侄儿欺凌虐待。她在对待公婆上“杨父年六十馀而鳏,尹以齿奴隶数。杨与弟万锺常窃饵翁,不敢令妇知。然衣败絮,恐贻讪笑,不令见客。”[3]在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中,杨父却备受欺凌,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生活凄惨。在遭受尹氏当众侮辱的行为,最终“翁不能堪,宵遁,至河南,隶道士籍。”[3]杨父不堪其辱,离家出走。《珊瑚》里面的臧姑性情泼辣,飞扬跋扈,尖酸刻薄。言语比她的婆婆还要犀利。婆母的脸上刚表现出怒意,臧姑就先破口大骂,言语间毫无顾忌,丝毫没有尊敬老人的品德。“臧姑役母若婢,生不敢言,惟身代母操作,涤器洒扫之事皆与焉。母子恒于无人处,相对饮泣。”[4]臧姑既在精神上欺凌婆母,还在肉体上压迫长辈,她把婆婆当做奴婢使唤,心安理得让婆婆侍奉她。(二)殴打丈夫的悍妇左丘明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写道:“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5]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派遣使臣去鲁国办理事情,使臣在路上看到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此时农夫妻子来送饭,她把饭举过头顶递送给丈夫,态度十分恭敬,农夫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夫妻相处的理想状态,夫妻应当彼此尊敬、和睦相处。在中国历史上,女子的教育是相对严格的,古代女子教育重视早教,她们从小被灌输一种“未嫁从父、出嫁从父、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理念,为女子打造了一套约束妇女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标准。特别重视贤良淑德、孝顺乖巧、慈爱忠诚等方面的道德教育。但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辱骂、讽刺甚至殴打丈夫的悍妻形象。有辱骂、冒犯丈夫的悍妇形象。《锦瑟》中,妻子兰氏傲慢凶悍,常把丈夫当作奴仆使唤。自己吃美味佳肴,让丈夫吃粗茶淡饭,吃饭时只给丈夫两根草杆当做筷子,丈夫忍气吞声。但丈夫的退让更让她得寸进尺,“年十九,往应童试,被黜。自郡中归,妇适不在室,釜中烹羊臛熟,就啖之。妇人,不语,移釜去。生大惭,抵箸地上,曰:“所遭如此,不如死!”妇恚,问死期,即授索为自经之具。”[6]背着丈夫享用美味佳肴,不与丈夫同甘共苦,不关心侍奉丈夫,甚至嘲讽、诅咒丈夫。有欺凌、殴打丈夫的悍妇形象。《江城》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片小说。小说主要叙述高蕃遭受妻子江城家庭暴力的故事。小说中,悍妇江城阴晴不定、难以捉摸。只要有一点不高兴了,就把丈夫高蕃驱赶出屋,让他在屋檐下过夜。被休后变本加厉,高蕃的脸上时常有手指抓破的痕迹,更加肆无忌惮地殴打丈夫,“一日,生不堪挞楚,奔避父所,芒芒然如鸟雀之被鹯驱者。翁媪方怪问,女己横梃追入,竟即翁侧捉而棰之。翁姑涕噪,略不顾瞻,挞至数十,始悻悻以去。”[7]当着公婆的面殴打丈夫,江城无所畏惧,毫无顾忌。见高蕃在书房招妓,江城用针扎遍了丈夫的大腿,高蕃从此落下了心理阴影。江城的凶残至极,打起丈夫毫不心慈手软。(三)刁难婢妾的悍妇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度,即一个男子可以迎娶多名女子,但是正妻只有一个。妻和妾的定义不同,不可以相提并论。古代的“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过明媒正娶而来的;古代的“妾”算不上是正式的婚约,只能说是“偏房、侧室”,不能称之为“妻”。妻和妾有着严格的界定和地位差别,身份地位的悬殊使得正妻横行霸道、欺凌婢妾,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斗争问题。《吕无病》这一篇小说里面就反映了妻妾相处的模式。小说中的王氏骄悍无比,生活中的服饰用具不合心意,就乱毁乱扔,十分任性。还把妾室无病当做丫鬟使唤,让无病伺候其生活起居。尽管无病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她,王氏却蛮不讲理、百般刁难。《邵九娘》也是《聊斋志异》的一篇小说,主要讲述有关邵九娘遭遇的故事。正妻金氏不能生育,但嫉妒心极强,凭着正妻的身份虐待妾室,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妾室林女深受其害,金氏借着教林女学女红的名义,公然惩罚林女。一开始只是简单的训斥,到后来演变成用鞭子抽打。金氏见丈夫没有责怪,愈发严厉。“履跟稍有折痕,则以铁杖击双弯;发少乱,则批两颊:林不堪其虐,自经死。”[8]最终林女不禁毒打,上吊而亡。面对丈夫的责问,她竟理直气壮地狡辩,毫无悔改之心。后来邵女嫁给柴延宾,也遭到金氏的毒手。有一次,邵女侍奉金氏梳妆时,不小心摔坏了镜子,金氏小题大做,借此发挥,污蔑邵女故意摔坏镜子来表示不满,然后用鞭子抽打邵女。当邵女放走刺杀金氏的奴婢,金氏大发雷霆,先用铁烙毁其容,后用针刺其胸肋,心思歹毒,凶狠残忍。《阎王》讲述了李久常的嫂子因嫉妒妾室得到丈夫宠爱,生发嫉妒之心,凶残地迫害小妾,最终受到阎王的惩罚,经过李久常的劝导,嫂子知错能改,并成为贤妇的故事。主人公李生在青衣人的带领下进入一处宽广的庭院,见到嫂子手足钉在门板上大为吃惊。阎王却说:“这是凶狠恶毒的悍妇,应该受到惩罚。三年前你兄长的妾氏生产时,肠子盘绕而下造成难产,你嫂子竟偷偷地把一根针刺在妾的肠子上,使妾氏至今脏腑常痛,这种做法毫无人性。”为了宣泄内心的不满,悍妇用尽一切手段,极其残忍。(四)残害继子的悍妇家庭是家族成员聚居的地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维持的集体,也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一个家庭应当是长辈慈爱和祥、关爱弱小;晚辈谦虚孝顺、尊老爱幼。家庭气氛和睦,家庭成员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家族利益。然而在《聊斋志异》中却颠覆了家庭的传统观念,塑造了心狠手辣的悍妇形象,他们忤逆长辈、打骂丈夫、谋害妾室、虐待继子,残害家庭成员,破坏家庭关系。《马介甫》中尹氏逼死丈夫弟弟,内心毫无悔改之意,不仅如此,她还辱骂弟媳,以不给饭吃的方式逼其改嫁。可怜失去父亲、母亲又被迫改嫁的孩子,悲惨的身世并没有获得尹氏的同情,反而备受虐待。“遗孤儿,朝夕受鞭楚。俟家人食讫,始啖以冷块。积半岁,儿尪羸,仅存气息。”[3]对待孩子只有粗茶淡饭、冷眼相对,长期以来,那孩子骨瘦如柴、气息微弱,不忍直视。《吕无病》中的王氏,是一个虐待继子的悍妇,她夜里使唤妾氏无病在床下伺候,继子阿坚粘着无病,不见无病的身影便大哭不止。见此,王氏无比厌烦、怒气冲冲。“妇怒起,毒挞无算,始从乳媪去。儿以是病悸,不食。妇禁无病不令见之。”[9]面对这么弱小的孩子,王氏竟将其毒打,阿坚从此畏惧王氏。由于阿坚啼哭不止,王氏竟忍心把孩子摔倒地上,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恐惧,以至于阿坚一见到王氏便吓昏了。王氏欺凌妾室,虐待继子,在残害继子之后仍无悔改之意,无所畏惧。骄横无理是她性格的一个表现,但心思歹毒才是她的本性,为了凌虐妾室继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二、《聊斋志异》悍妇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一夫多妻”是封建社会奉行的一种婚姻制度。所谓的“一夫多妻”就是一个丈夫同时可以拥有一个妻子和多个妾室,这是封建社会男子所独有的特权。“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体现了男性地位高等,女性地位低下,引发很多家庭斗争,很大程度上导致悍妻形象的产生。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到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子肩负着传递灯火、传宗接代的责任,因此他们通过三妻四妾的方式来为家族开枝散叶、繁衍后代。在这种社会风气盛行的背景下,促成了悍妇的生长,她们拥有着正妻的身份,为维护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凶悍残忍,不择手段。(二)“尊男卑女”的社会观念封建社会多以体力劳动为主,由于男女之间的力量悬殊,久而久之形成了尊男卑女的社会观念。在封建社会以男为尊、以女为卑,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班固在《白虎通》中宣称:“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0]根据这一内容给女子规定了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七出”为主要内容的纲常伦理,尤其是未出嫁的女子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出嫁的女子要服从丈夫的意见,丈夫死了还要顺从儿子的建议。这些封建传统礼教促使大多数女子失去独立的人格,形成屈服顺从的软弱性格,度过悲惨的人生。然而,在封建礼教的强压下,产生了个别女性不顾纲常伦理、蔑视礼法,她们奋起抗争,敢于反叛,吹响反抗的号角。《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悍妇尹氏、臧姑、江城等,敢于无视“男尊女卑”礼教纲常,她们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持,凭借着自身泼辣凶悍的性情维护自己的地位。(三)家境贫困的生活环境《聊斋志异》中产生悍妇的的家庭都有共同的特征:一是社会地位地下、家境贫穷。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滋生悍妇,因为家境贫穷不能满足妻子物质上的需求,贫穷使得悍妇暴露本性,家庭矛盾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爆发。二是政治地位地下、丈夫文化水平不高。《锦瑟》里的王生少年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困,由于他高雅修洁、清奇洒脱的品质被当地的富翁所欣赏,便把女儿许配给他,还为他建房子、购田产。但入赘的身份让妻子的弟兄们都鄙视王生,从不和他交往。正是王生家境贫困、社会地位低下,才会被妻子弟兄看不起、被妻子凌辱。(四)软弱无能的懦弱丈夫《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懦弱无能的丈夫,他们大多数无德无能,功名成就不高。在这种情况,悍妻大多聪明能干、机智灵敏、勤俭持家。《云萝公主》中安生的小儿子可弃不学无业、偷盗成性。过了一年,可弃与侯氏女成婚。侯氏女聪慧伶俐、知性美丽,可弃深爱她又畏惧她,不敢违背妻子的命令。若可弃超过限定时间回家,她就辱骂并不让他吃饭;若可弃偷家中的谷子去赌博,她就在门口弯弓搭箭,拒绝他进门;若可弃进了门,侯氏持刀将他砍伤。自此可弃才改邪归正,侯氏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生活也越来越繁荣,可弃坐享其成。《聊斋志异》中丈夫的无德无能催发了悍妻,但正是悍妻的凶悍、手段高明,才让丈夫更加注重言行,修身养性,家境也因此越来越和谐富裕。三、《聊斋志异》悍妇形象的文学价值(一)文学形象价值1.对阴阳尊卑、内外之别的僭越。阴阳的概念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几乎一切的东西都与它存在联系。因此,阴阳的概念涉及到男女性别,很自然地形成社会性别建构的基础。阴阳的概念开始,是没有尊贵和卑微的区别,在《易经》这本书上,阴和阳是被认为互相弥补、相辅相成的,男性被誉为是阳的力量,而女性则为阴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不断地相互影响,而其中一种力量会逐渐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但这种力量上升到顶峰后,它会很快下降,让位于另一股力量。根据这种说法,母系社会的结束,男权统治是合乎情理的,所以女性应无条件遵循男性的要求,这些是男性束缚和压抑女性的基本理论。汉朝时期,董仲舒继续构建了基于阴阳的道德观念,他主张天地的阴阳二极代表男女,人的男女代表阴阳二气。阴阳也可以说是男人和女人,而男人和女人也可以说是阴阳。阴阳尊卑的性别等级已初步形成。而后面班昭在《女诫》主张:女人是地的象征,代表阴;男人是天的象征,代表阳。阴阳必须加以协调,缺一不可。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必须始终如一,不断加强阴阳尊卑观念。建立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后,正统话语在特定的礼仪制度,也就是在阴阳尊卑、内外之别的基础上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划分。而完美的分工状态是男人处理外部事务,女人管理家中事务。在这种礼仪制度下成长的女性,大多养成了温顺柔弱的性格,其人格也趋向内向腼腆,这个与礼仪制度的影响密切相关,以顺从温和为主的内敛趋向和与内外有别的行为规范相符合,就构成了将妇人称为“内人”的性别模式。虽然礼仪制度对阴阳尊卑、内外之别有明确的规定,但总有一些充满个性的女子不愿屈服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角色,冲破生活给她们定义下来的界限,颠覆了男女性别差异的观念,大胆走出家门,甚至成为家庭中的主导者。如《马介甫》中的尹氏,不孝顺长辈,仅供粗衣麻布和粗茶淡饭给公公,虐待公公;不尊敬丈夫,对丈夫拳打脚踢,凌辱丈夫;不抚养侄子,用鞭子殴打侄子,迫害侄子。这些悍妇完全逾越了阴阳尊卑、内外之别的界限,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和内外分工的模式,造成等级秩序混乱。而这些悍妇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一种不可控制的破坏力的典范,而这些具有爆发性的破坏力正在冲击着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地位,引起了男性的恐慌。蒲松龄塑造的悍妇形象大胆地挑战了阴阳尊卑、内外之别的权威,强烈地唤醒了妇女的主体意识,对传统礼教发起挑战。2.占有欲和排斥性:一夫一妻制度的追求中国男权社会崇尚三妻四妾制度,不仅是满足自己的身心需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传宗接代,延续灯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延续子嗣是孝顺之首,是关系到一个家族的传承大事,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正妻并无子嗣,这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受重视的,直接威胁到她们的正妻地位。与丈夫的妾氏相比,正妻在多个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第一是年纪问题。婢妾的年纪一般会比正妻小,而且是正值美好年华。第二是容貌问题。婢妾大多眉清目秀、如花似玉,长着一副冰肌玉骨、我见犹怜的模样,能够得到男子的宠爱,这也是婢妾与正妻争宠的一个重大优势。第三是子嗣问题。婢妾大多数有子嗣,而很多正妻并无子嗣,这也是婢妾能与正妻一比高下的重要法宝。另外,丈夫感情不专一、朝三暮四,经常冷落了正妻的感情需要,造成她们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不嫉妒、不彪悍是封建社会对女子要求的最高标准之一,她们既要秀外慧中、仪态万方,又要善解人意、替丈夫增添佳妇。正妻不骄悍、不善妒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设立的贤惠妇女的标准。然而,封建社会奉行一夫多妻制度,一个男子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妻子,妻妾成群,但丈夫只有一个,这严重的分配不均引起了妇女的恐慌,难免会滋生妇女的妒忌之情,她们会采取各种骄悍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地位。这些悍妇都有这些特点:第一,占有欲。如《江城》中,悍妻江城发现丈夫高蕃在家中招妓,大发雷霆,用针扎遍丈夫的大腿,使其不能动弹,完全归自己所有。又如《马介甫》中,杨万石娶了一个妾氏名叫王氏,但迫于悍妇尹氏的威逼下,两人朝夕相处却不敢说一句话,更不用说同床共梦、繁衍后代了,悍妇尹氏控制丈夫的举止行为,把丈夫占为己有。第二,排斥性。悍妻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妻地位,不惜陷害、残杀婢妾。如《邵九娘》中,悍妻金氏借教育妾氏林女之名,公然残害林女,致使林女不堪其辱上吊而亡。后又用针刺妾氏邵女的胸肋,毁其容,以此维持自己的地位。又如《阎王》中,李久常的嫂子在妾氏生产时,偷偷把针放在妾氏的肠子里,使其痛不欲生。追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三妻四妾的制度上,男子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这让悍妇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感。从悍妇对待妾氏的残忍手段来看,毋庸置疑是对纳妾制度的反对,更是对追求自身幸福的愿望,表达了女性对一夫一妻制度的心愿。同时,悍妇形象也给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她们在书中重现,给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带来了理想的光芒,也呼吁了传统女性大胆反抗封建的婚姻制度,反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爱情。3.反奴化的努力——对女性工具化的反叛在男权社会中,人民普遍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必须依靠男性生存。一方面,女性丧失独立自主的人格,她们缺乏自我意识,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她们所有的行为举止都与男性密切相关,附庸男性而生存。另一方面,女性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她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心声,成为男人支配的工具。女性没有办法表述自己的需求,她们只能通过第一性的丈夫来定位自己,但是通过丈夫给妻子的角色定位不能让女性获取独立自主的人格,反而会在封建礼教的背景下被奴化为第二性。但悍妇的出现打破了女性被奴化位第二性的局面,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们向男权社会提出了质疑,渴望从第二性的女性角色中挣脱出来,争取表达自己的心声,重新取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悍妇成为打破封建传统的新力量,她们大胆追求需求,颠覆了阴阳尊卑、内外分别的理论,从传统礼教的枷锁中逃脱出来,甚至还凭一己之力征服了男性,成为家庭的主导人物,使得妇女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成为男性工具的命运。虽然悍妇是以一种极端的手段来打破这种男女性别之间的不平等,但是她们的抵抗却具有很大的意义,为女性意识觉醒,反对被奴化提供了榜样作用。尽管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悍妇形象进行了丑化,并给予了批判,但悍妇却不以为意,继续以她们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维权。她们以“悍”来反对男子的压迫,以“妒”来表达对不幸婚姻反抗,以“泼”来摆脱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如《锦瑟》中,悍妻兰氏对待丈夫极其苛刻,从不允许丈夫与其共享美味佳肴,甚至不允许丈夫使用筷子,只给丈夫两根草杆当作筷子,丈夫不仅只食粗茶淡饭,还要遭受妻子恶言相对。悍妻虽然行为恶劣,但她们只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表达自己渴望得到社会重视的愿望,反对成为被男性奴化的工具,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作者对悍妇的行为进行批判,但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反奴化,为妇女争取第一性独立人格提供了借鉴。(二)对后世文学影响的价值1.因果相报论。《聊斋志异》在叙事手法上的一大特点,蒲松龄设计的故事情节不是单纯为了构造虚幻的情节内容、故弄玄虚,而是通过家庭矛盾斗争来揭示社会存在的矛盾,塑造人物性格,揭示小说的主旨。如《马介甫》中,悍妇尹氏虐待公公,殴打丈夫,逼死兄弟,把妾氏打流产,手段残忍,也种下了一个恶因。丈夫不堪其辱,即使使用了狐仙给的“丈夫再造散”也无法压制她的嚣张气势。最后在家破人亡之际,蒲松龄给予尹氏一个凶狠残暴的屠夫,屠夫为惩罚尹氏,用刀在她大腿上穿上一个洞,并且穿上猪毛绳,尹氏才醒悟过来,这是对过去自己残害他人的一种惩罚,从此过上了乞丐般讨饭度日的生活,落得人人嫌弃的悲惨结局。《吕无病》中悍妇王氏残害妾氏无病,虐待继子阿坚,被丈夫休回娘家,由于凶悍无人再娶,家人嫌恶至极,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与丈夫和好后改过自新,管理家务,疼爱继子,有个美好的结局。同样是罪大恶极的悍妇,蒲松龄却给与两种不同的结局,一种是罪不可赦,不被他人原谅,结局凄惨;另一种是改过自新,重新被他人接受,结局美好。悍妇的结局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联系,种下善的种子,可以结出善的果实;种下恶的种子,就会结出恶的果实,这就是因果相报论。《聊斋志异》中普遍存在因果相报论,也为后世书写相关题材的文章提供了借鉴。同时,悍妇的因果相报论题材新颖,意义非凡,能够引导读者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和反思,通过塑造凶狠悍妇的形象,揭示悍妇不同的命运,告诫人民要心中向善、尊老爱幼,共同维护大家庭的和谐关系。2.反观社会,警示借鉴。《聊斋志异》中的悍妇不只是蒲松龄在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能够在古代社会找到其原型。悍妇的存在反映了当时汇集的一系列家庭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蒲松龄凭空捏造而来,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和调解。《吕无病》中,悍妇王氏作恶多端,虐待继子阿坚,给孩子留下巨大的童年阴影。王氏被丈夫休回娘家之后,痛改前非,决定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她开始管理家务、照顾继子,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重新得到丈夫的宠爱。当她死后,面色如同活着一般,室内充满一股奇妙的香气,直到入殓香气才消失。王氏先前虽然为非作歹,但她愿意改过自新,为先前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也得到了他人的原谅,也算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蒲松龄在作品中对悍妇有明确的厌恶之情,但他对于痛改前非的悍妇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关怀,体现了他的人性主义光辉。悍妇问题是当时社会真实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蒲松龄以浓重的笔墨予以塑造,将她们再次重现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悍妇的所作所为让人深恶痛绝、避而远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深受封建婚姻制度残害的女子,看到了她们为追求幸福、实现自我价值所做出的努力,蒲松龄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