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不是“新闻”,实实在在是“旧闻”。张庆善指出,早在2008年《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出版时,就已经由“曹雪芹、高鹗著”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了。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从创作规律而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历时十年之久,不可能只写出前八十回就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笏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稿子,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在曹雪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会上流传,直到1791年,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才结束了《红楼梦》以八十回本流传的时代。那么,《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从哪里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依据就是程伟元、高鹗为程甲本、程乙本出版所写的序和引言。张庆善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根据都不成立,而且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高鹗也没有时间去写。对于后四十回,有人认为主要是曹雪芹原稿的散稿,有人认为其中没有曹雪芹一个字。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也不是曹雪芹的原作,因为脂批透露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书中一条也没有出现或完全不符合;现存后四十回的主题、创作观念也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如在曹雪芹的原著,贾家最后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后四十回对人物形象有所扭曲。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认。张庆善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新校本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是对学术的尊重与对读者的负责,是力争恢复历史真面貌,是为程伟元、高鹗正名,这是多年来红学界关于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并不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摘编自《张庆善答问〈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为何变为“无名氏》)”材料二:2017年11月首届非主流红学论坛,张风波先生的一篇《从出版通例,看〈红楼梦〉出版乱象》,提出了《红楼梦》署名的混乱现象:有署名“曹雪芹著”的,有署名“曹雪芹、高鹗著”的,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的,还有署名“曹雪芹著,程伟元、高鹗整理”的。于是他提出了“作者无法考证的图书,在成为现代出版物时,如何署名”的问题。他举例说:《汉书》是由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四人完成的,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书》,只署名班固。按照出版通例,如果确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主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去理会续书者是谁,整理者是谁,直接标“曹雪芹著”就可以了;如果承认《红楼梦》作者还是无法确知,还是有待考证的话,《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按照版本学通例,确认一部书的作者,主要依据是正书首页首行(版本术语称“卷端”)的题署。但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卷端一律不题撰人姓名。如严格地按通例执行,《红楼梦》的作者署名,确实就应该付之阙如。古籍中的序跋,也包含有关信息,是判断作者的有效材料。但《红楼梦》所有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的名字,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红楼梦》的序:“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但大家只注意到“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几个字,却忽略了“作者相传不一”另外几个字,而这恰恰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不一”者,不止一个也;恐怕也不止两个,至少在三五个以上。但肯定地,“雪芹曹先生”不在其内。道理很简单:如果“作者相传”之一,就有曹雪芹,再印证以“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程伟元就可作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结论,这个悬案就不必由后人来破解了。所以,“作者相传不一”,就意味着在乾隆五十六年,人们不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同时也意味着《红楼梦》作者探寻的多元性。(摘编自欧阳健《“后胡适红学”的奇异风景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张庆善以创作规律和脂砚斋批语为依据证明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但是畸笏叟保存不善致其八十回后的稿子不知所踪。B.庚辰本中第四十二回回前批内容透露了曹雪芹《红楼梦》中钗黛的人物设定、回目一百二十、批注者先行已阅诸信息。C.张风波撰文指出,当今《红楼梦》署名现象混乱,但无论哪种署名都提到了曹雪芹,据此,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即可。D.欧阳健认为依据程甲本《红楼梦》序判定作者时,“作者相传不一”比“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更重要更关键。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校本第三次修订版的署名显示,该出版社已经不认可高鹗是《红楼梦》作者之一的观点。B.张庆善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程伟元搜寻、高鹗帮助修订整理的,这是基于他认为程、高的序和引言是可靠的这一前提。C.依据出版通例,虽然《汉书》由四人完成,但中华书局的版本作者只署名班固,这说明已经确定了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D.张风波是在非主流红学论坛上提出的《红楼梦》署名乱象问题,据此可知,他的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性。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以仿词“旧闻”对标“新闻”,用以说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由来已久。B.材料一第一段和材料二第二段都提及了曹雪芹增删修改过《红楼梦》,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C.材料一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旨在证明今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为无名氏的正确性。D.材料二中,对程伟元的序,作者抓住“不一”二字加以分析,然后亮明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4.材料一的结尾运用了多个“是”字及“正是”“这是”,请简析其作用。5.关于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署名问题,张庆善与欧阳健各有怎样的观点?他们是如何自圆其说的?【答案】1.D2.D3.C4.①“正是”,加重语气,表示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的认可和肯定;②“是”字连用,构成排比,从不同方面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加以肯定和高度赞扬;③“这是”开启另一角度,从红学界或学术界角度指明人民出版社新署名意义非凡。5.①张庆善认同“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这个署名,而欧阳健按照版本学通例,认为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②张庆善:证明曹雪芹著毕《红楼梦》,但八十回后丢失;程伟元搜集后四十回,但非曹本(脂批为证,多有不同);高鹗整理后四十回(应程邀请帮忙;高写后四十回的根据不成立;高没时间写);后四十回作者目前无法确认。③欧阳健:依据版本学通例,若根据正书首页卷端题署确认作者,则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署名应该付之阙如;古籍中的序跋里的相关信息可有效判定作者,但《红楼梦》所有版本的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程伟元的序,但其又恰恰证明作者“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畸笏叟保存不善致使其八十回后的稿子不知所踪”错,原文是“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曹雪芹逝世后,畸笏叟保存残稿,更不敢轻易拿去给别人看,怕再弄丢,最终八十回后的稿子也随着畸笏叟的去世而成了永远的谜案”,可见张庆善认为是传阅时弄丢了,不是畸笏叟弄丢了。B.“回目一百二十”“批注者先行已阅”错,原文“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世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可见庚辰本中第四十二回回前批只是透露了人物设定的信息。C.“他认为直接署‘曹雪芹著’即可”无中生有。原文张风波的观点是“按照出版通例,如果确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主要作者,完全可以不去理会续书者是谁,整理者是谁,直接标‘曹雪芹著’就可以了;如果承认《红楼梦》作者还是无法确知,还是有待考证的话,《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不具有权威性”错,观点是否有权威性与观点是否有说服力有关,与发表在“非主流红学论坛”无关,选项说法没有依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假设论证”错,材料一第四段有举例论证,如“如在曹雪芹的原著,贾家最后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但没有用到假设论证。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材料一最后一段,张庆善分析指出“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认”,然后总结“张庆善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新校本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其中“正是”,应理解为“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此处表示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的认可和肯定;②“是对学术的尊重与对读者的负责,是力争恢复历史真面貌,是为程伟元、高鹗正名”,此句是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的评价。其中三个“是”字连用,构成排比,从学术、读者、历史面貌、整理者等不同方面对人民出版社新署名加以肯定和高度赞扬;③“这是多年来红学界关于后四十回续书作者问题研究成果的客观反映,并不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与前面几个句子相比,此句是从更大的学术角度评价新署名的意义,属于另一个角度,因此用“这是”开启,从红学界或学术界角度指明人民出版社新署名意义非凡。【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和论证思路的能力。观点:①由材料一“张庆善指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新校本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正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可知,张庆善认同“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这个署名;由材料二“如果承认《红楼梦》作者还是无法确知,还是有待考证的话,《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如严格地按通例执行,《红楼梦》的作者署名,确实就应该付之阙如”,可见欧阳健按照版本学通例,认为作者署名应该付之阙如。自圆其说:②张庆善:“张庆善认为曹雪芹其实把《红楼梦》写完了,理由是……”“曹雪芹《红楼梦》写完了,原稿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张庆善认为是《红楼梦》传阅时弄丢了”,证明曹雪芹著毕《红楼梦》,但八十回后丢失;“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多年搜寻得来的”“张庆善认为,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也不是曹雪芹的原作,因为脂批透露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书中一条也没有出现或完全不符合;现存后四十回的主题、创作观念也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程伟元搜集后四十回,但非曹本(脂批为证,多有不同);“程伟元邀请高鹗帮助修订整理,高鹗欣然答应”“张庆善认为,高鹗只是整理者之一,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根据都不成立,而且在程伟元、高鹗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高鹗也没有时间去写”高鹗整理后四十回(应程邀请帮忙;高写后四十回的根据不成立;高没时间写);“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目前无法确认”后四十回作者目前无法确认。③欧阳健:“按照版本学通例,确认一部书的作者,主要依据是正书首页首行(版本术语称“卷端”)的题署。但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卷端一律不题撰人姓名。如严格地按通例执行,《红楼梦》的作者署名,确实就应该付之阙如”,依据版本学通例,若根据正书首页卷端题署确认作者,则所有未经整理的《红楼梦》版本署名应该付之阙如;“古籍中的序跋,也包含有关信息,是判断作者的有效材料。但《红楼梦》所有版本,包括刊刻本和手抄本,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的名字”,古籍中的序跋里的相关信息可有效判定作者,但《红楼梦》所有版本的所有序跋无一指明作者;“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红楼梦》的序:‘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唯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但肯定地,‘雪芹曹先生’不在其内”,唯一例外是程甲本程伟元的序,但其又恰恰证明作者“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家铺子(节选)茅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都在这里了。聚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年关将至之时,讲述了上海来的客人向林老板讨债的经过,勾勒出一幅旧社会的末世景象。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称林先生是好人,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要求,“再加一点吧”,足见其世故、伪善。C.林先生是个安分守己、规矩老实的生意人。作者用林先生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等情节,刻画出其诚信、忠厚的形象特点。D.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相比,作者都是将社会投影在一间小店铺中,但“林家铺子”展示了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图景。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首段“索索”“冷清清”“嚓嚓”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特点,渲染了萧条阴郁的气氛,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又曲折有致。如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这处描写使叙事突起波潮,此后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C.小说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与第二段中“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情节严谨,构思缜密。D.节选部分主要是以人物为线索,多条线索平行展开,矛盾冲突复杂,其中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8.小说中结尾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个人·时代·苦难;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叹息。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D8.参考答案一:①渲染了凄凉阴冷的氛围。通过描写越下越密的雪和冷寂的街道,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②暗示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肃杀的景象暗指紧张动荡的时局。③烘托出人物的悲苦心境,暗示林先生等人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走向倒闭的必然结局。④结构上呼应全文。雪的描写贯穿始末,行文更加紧凑,情节更牵动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参考答案二:①环境方面:描写了恶劣的天气,渲染了阴郁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时局的动荡不安,暗喻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②情节结构方面:交代了街上冷寂的原因,同时也照应了林掌柜被催债,寿生险被拉夫等紧张的故事情节。③人物方面:展现了林先生等人艰难的生活,烘托了愁苦悲凄的心情,暗示了战火之中百姓的悲惨命运。④主题方面:表达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不满,对苦难民众的深切同情。9.参考答案一:我选择“个人·时代·苦难”①个人:林先生诚实、认真。谨慎小心地经营铺子,却举步维艰,这是个人的苦难②时代:“捐税重”、“兵队拉夫”、侵略者炮轰上海,民不聊生,这是时代的苦难③小说以小铺子、小人物的角度切入,聚焦个人的苦难,反应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努力挣扎的人无法摆脱时代重压下的生存困境,反应了作者对黑暗社会中人民的同情,对苦难根源的探究。参考答案二:我选择“叹息”①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在叹息,林先生两次叹气分别是因为内心酸楚和无计可施,上海客人叹气是因为无奈,寿生叹气是因为疲惫和同情。“叹息”加剧了作品的悲剧气氛,传达了各种小人物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苦苦挣扎的无力感。(人物角度)②小说情节环节相扣,彼此关联,但大都以“叹息”作为事件的结尾。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展示了人物间息息相关的命运,结构严谨。(情节结构角度)③小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命运,以及城乡经济破产的趋势,是作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凄风惨雨的一声长叹,体现了他对人民和社会的关注和关切,传达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主题角度作者创作角度)④小说是以描写城市小商人的处境为中心,但展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深重灾难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社会现实。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并叹息于过去的黑暗时代,也将为祖国美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社会价值角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无动于衷”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可知,上海客人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答应将还欠的一百元货款先收五十;“足见其世故、伪善”错,根据“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可知,上海客人之所以让林老板“再加一点”,是完全出于一种无奈。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途中遭遇兵队拉夫的过程是小说的明线”错,“寿生到乡镇收账,途中遇险”是小说的暗线。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参考答案一:①“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描写的是雪越下越密,“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是用以动衬静的方法来描写街道的冷寂,两种境物的叠加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渲染了凄凉阴冷的氛围。②凄凉阴冷的“雪景”结合前文“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与后文“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表明这凄凉阴冷的“雪景”是在暗指紧张动荡的时局,暗示兵荒马乱的社会背景。③用凄凉阴冷的“雪景”烘托人物悲苦的心境;雪愈下愈密越下越多,暗示林先生等人的一步步走向如凄冷的雪一样的悲惨命运,林家铺子也一点点走向倒闭的必然结局。④文章开篇写“雪”,文中写“雪”,在结尾也写“雪”,从结构上来看是呼应全文。雪的描写贯穿始末,行文更加紧凑,情节更牵动人心,作品更具完整性。参考答案二:在环境描写方面,小说巧妙地营造了凄凉阴冷的“雪景”,这种冷寂的氛围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还象征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这种恶劣天气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相互呼应,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无奈与痛苦。在情节结构方面,小说通过描述雪中街上冷寂的场景,巧妙地交代了社会动荡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冷寂不仅反映了林掌柜等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还预示着一系列紧张故事情节的展开,如林掌柜被催债、寿生险被拉夫等。这些情节紧密相连,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通过结尾的雪景引出“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的感叹,表现出了林先生等人在艰难生活中的挣扎与抗争,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的愁苦悲凄心情。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反映了战火之中百姓的悲惨命运。通过凄凉阴冷的“雪景”,小说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在主题表达方面,小说描写凄凉阴冷的“雪景”,强烈地传达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恨不满以及对苦难民众的深切同情。在文末极力写“雪景”的凄凉冷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的残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学短评、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参考答案一:选择“个人•时代•苦难”林先生,一位看似普通的铺子老板,他诚实、认真,一心只想将自己的小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然而,现实却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谨慎小心地经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货物,但生活的艰难仍然让他感到步步维艰。这是林先生个人的苦难,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生活缩影。而林先生的苦难,并非孤立存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时代。“捐税重”,像一把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每一个勤劳的人民;“兵队拉夫”,像一只凶猛的野兽,随时准备吞噬那些无力反抗的生命。更有侵略者炮轰上海,让这座繁华的城市瞬间沦为一片废墟,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是时代的苦难,一个充满压迫与绝望的时代背景。小说以小铺子、小人物为切入点,通过林先生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在时代苦难中的挣扎与无奈。它不仅仅反映了林先生个人的苦难,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那些努力挣扎的人们无法摆脱时代重压下的生存困境,他们的命运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牢牢掌控。小说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中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苦难根源的深刻探究。它让我们看到,个体的苦难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深重的时代之痛。参考答案二:选择“叹息”在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叹息都如同冰冷的雨滴,无声地落在读者心头。林先生的第一次叹气,如同深夜的寒风,透露着他内心的酸楚和无奈。第二次叹气,则像是秋日的落叶,沉重地落下,彰显出他的无计可施和深深的绝望。而上海客人的叹气,则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力和对命运的无奈。寿生的叹气,更像是疲惫的旅人在漫漫长路上的一声哀鸣,带着深深的疲惫和对他人遭遇的同情。这部小说的情节如同一个精妙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彼此呼应。而“叹息”则成为了这个链条上最显眼的环节,它既是故事的结尾,也是新故事的开始。这种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物间息息相关的命运,更使得整个作品的结构显得严谨而富有张力。小说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命运,更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对那个凄风惨雨的时代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表达了他对人民和社会的深深关切,同时也传达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虽然这部小说以城市小商人的处境为中心,但它所展现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深重灾难和社会现实。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仅能够认识并叹息于过去的黑暗时代,更能从中汲取力量,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这部小说,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让我们在反思过去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是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稍迁,拜尚书。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蕃上疏驳之曰:“二郡之民,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更选清贤奉公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弥息矣。”出为豫章太守。迁大鸿胪。会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复征拜议郎,迁光禄勋。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书奏不纳。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候,食邑三百户。蕃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蕃与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与窦武谋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即日害之。宗族、门生、故吏皆斥免禁锢。(节选自《后汉书•陈王列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字后对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填写超过三处不得分。蕃A时B年C七D十E余F闻G难H作I将J官K属L诸M生N八O十P余Q人R并S拔T刃U突V入W承X明Y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材料一中指“国家”,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为天下理财”的“天下”含义相同。B.“迩”,材料一中指“接近”,与《屈原列传》中“举类迩而见义远”的“迩”含义不同。C.“弥”,材料二中指“更加”,与《六国论》中“奉之弥繁”的“弥”含义相同。D.“旦夕”,材料二中指“每天”,与《孔雀东南飞》中“便作旦夕间”的“旦夕”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王安石开宗明义,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提出了“任贤”与“弃贤”的问题,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用与不用贤才。B.王安石认为,国君只要广泛地征求百姓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只要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C.陈藩仕途屡历迁谪,灵帝即位后,他受封高阳乡侯,但陈藩上书尽力辞让,前后上奏疏十次,朝廷最终没有接受。D.诛杀中常侍的计划泄露之后,陈藩虽年逾古稀仍然挺身而出斥责王甫,王甫增兵包围了陈藩,并在当日将其杀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2)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14.陈蕃的经历多次体现了材料一中“有之(贤)而不用”的观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0.FIR11.C12.C13.(1)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2)他同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任举荐(之职),不偏袒权贵富豪,因而被豪门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14.①不受重用,被外放;②为正直之士进言,却被罢免;③进谏皇帝不应频繁狩猎,不被采纳;④坚持公正取士却获罪免官。【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蕃时年七十余”,主谓结构,句意完整,F处断开;“闻难作”,省略主语的动宾结构,句意完整,I处断开;“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将”为谓语,“八十余人”是对“官属诸生”数量的补充说明,中间不断开,结尾R处断开。故FIR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今天的天下和古代的天下是一样的。/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B.正确。接近。/近。句意:不亲近小人。/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C.错误。平息、消灭。/更,越。句意:盗贼就可以全部平息啊。/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D.正确。每天。/早晚之间,指时间短。句意: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朝廷最终没有接受”错误,原文为“蕃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陈蕃一再坚决辞让,前后递上奏章十次,终于没有受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跨”,超越;“践”,达到;“涂”,通“途”,此处引申为境况,指盛世。(2)“典”,掌管;“谮诉”,诬陷控告;“坐”,获罪。【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有之(贤)而不用”即不重用贤人,不听取贤人的意见。结合“出为豫章太守”可知,曾经不受重用,被外放;结合“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可知,为正直之士进言,却被罢免;结合“蕃上疏曰:‘臣闻人君有事于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以敦孝敬。如或违此,则为肆纵。’书奏不纳”,进谏皇帝不应过度狩猎,不被采纳。结合“与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坚持公正取士却获罪免官。参考译文:材料一: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旺,放弃贤能之士自负专断而衰败。这两条必定的情势,是古今共通的道理,也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为什么安定的时代有人才国家就能兴旺呢,昏乱的时代虽然有人才国家也不能兴旺呢?大概说的就是任用贤能与不用贤能啊。有贤才而且能用是国家的幸福,有人才但是不能用,犹如没有人才啊。商朝兴旺时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相,商朝衰败的时候,也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义之士。周朝兴旺的时候,有十位和他齐心的人,它衰败的时候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人。两汉兴旺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等人,它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等人。魏晋以下,直到李唐王朝,不可一一列举,然而这中间盛世和末世衰的情况,也都是相同的。从此看来,有贤能的人并且任用他,这是国家的幸福。有人才却不能任用,就和没有一样,能够不慎重对待吗?今天和古代是一样的,今天的天下和古代的天下是一样的,今天的百姓也和古代的百姓是一样的。古代哪怕是纷扰的乱世,还有那么多贤能之士,何况今天太平时节,怎能说没有人才呢?关键在于君主任用他罢了。广泛咨询众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有进身之道了;君主没有忌讳,那么忠言直谏的言语就开通了;不亲近小人,那么谗佞小人就走远了;不墨守成规,那么尽职守责者就能明辨是非,果断办事了;不求全责备,那么官吏就能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材料二: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渐渐得到升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地方,公卿研究要派军队去攻打。陈蕃上疏辩驳说:“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致使子民们为害地方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吗?应该另选清正贤明、廉洁奉公,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天子的军队,盗贼就可以全部平息啊!”被外放为豫章太守。升任大鸿胪。正遇上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又被征任议郎,升任光禄勋。桓帝驾临广成苑围猎。陈蕃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帝王到苑囿狩猎,只在仲秋祭祀天地的时候,顺应时节,操练武备,射杀禽兽,有助祭祀,用来表达恳切的孝敬之情。如果违反这些,就算是放纵无度了。”上奏的谏言未被皇帝采纳。他同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任举荐(之职),不偏袒权贵富豪,因而被豪门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灵帝即位后,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一再坚决辞让,前后递上奏章十次,终于没有受封。陈蕃和窦大将军窦武,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天下之士,无不伸长脖子盼望天下太平。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谄媚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和窦武一起谋划事情泄露时,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陈蕃拔剑大声呵斥王甫,王甫的士兵不敢靠近他,于是增兵,把陈蕃等人围了几十层,才抓住了陈蕃。当天就杀害了他。宗族、门生、旧部属都免职禁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张九龄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①箓,香闻郑国诗②。孤根苦可用,非直爱华滋。[注]①桐君:是古代传说中的医师。②郑国诗:指的是《诗经·郑风》里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之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红芍药生于仙宫禁苑,细微的芳香不足以自持,颇有些拘谨之意。B.诗人用“幸”“遇”二字,强调此地清贵切近,此时艳阳高照,切合芍药所喜。C.颈联使用桐君和诗经中典故,说明芍药可作药材,也可用以传情,互诉心曲。D.本诗运思颇为曲折,既赞芍药色味,又悲其生于禁地,兴微婉曲,格调自高。16.姚子颜曾言“公(张九龄)以风雅之道,兴寄为主。一句一咏,无非兴寄,时皆讽诵焉。”“兴寄”这一特点本诗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此诗于咏物中寄寓一定的言外之意。①前四句借芍药有幸生于紫微庭中,沐浴阳光,表达自己幸遇眷顾、得到朝廷重用的感恩之情。②诗歌末尾借芍药不仅外表好看,根还可人药,寄寓诗人渴望朝廷重视士人才能的理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又悲其生于禁地”错,“仙禁生红药”的意思是芍药有幸生于紫微庭中,作者没有对芍药生于禁地的悲意。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兴寄,乃作者心中之情,笔下之意,皆倾注于文字之中,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作品之中。这首诗,便是一首兴寄之作。诗人在描写那生长于仙禁之中的芍药时,字里行间,流露着幸运、感恩与渴望的情感。“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前四句,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芍药这一象征,它生于仙禁之中,享受着那独特的恩泽,正如诗人自己得到了朝廷的眷顾与重用。芍药虽微芳,却能在那仙禁之地绽放,其幸运之情,不言而喻。而诗人,也正因为有了朝廷的青睐,才能在这清切之地,受到朝廷的重用。幸运之意、感恩之情便寄托在了生长于仙禁之中的芍药之上。再观诗末:“孤根苦可用,非直爱华滋。”这里,诗人再次运用芍药作为比喻,不仅描绘了芍药外表的华美,更赞美了其内在的实用价值。芍药之根,虽孤独,却具有药用之价值,这正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写照。他希望朝廷能够重视士人的才能,不仅看重其外在的光鲜亮丽,更看重其内在的实用与价值。这种渴望,既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天下士人的期盼。整首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芍药这一象征,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在价值的赞美,寄寓了自己对朝廷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士人才能能得到朝廷重视的渴望与期盼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书中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语句,是用“行路”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就是“_______,________”。(2)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反用鱼雁传书典故,表达相爱的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小刚准备写一篇文学短评,主题为唐宋诗人用时空对举方式来营造阔大意境,让读者获得独特审美体验,你可以为他提供的例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故不积跬步②.无以至千里③.鸿雁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跬、至、鸿雁、跃、文、常、作、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网络文学能传播得更远、更广,离不开海外传播生态系统的建立和A。网文阅读网站不仅为海外读者创造了“追更”的平台,也提供了“即看即评”的互动体验,读者通过跟帖等方式分析剧情、点评人物,让网络文学拥有旺盛的生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并赋能机器翻译,逐渐突破产能和成本的限制,让网络文学作品B成为新的可能。中国网络文学技繁叶茂、佳作频出,与C密不可分。近年来,海外“节热”不断升温,多国民众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象;“电影周”“文物展”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进,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在中华文化感动下,②不少海外读者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自来水”,③甚至开始创作浓郁“中国风”的故事。我们期待,中国网络文学坚持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加快主流化、精品化进程;我们相信,中国网络文学将乘风破浪,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答案】18.示例:A新技术的应用B大规模走出去C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19.①处“感动”改为“感召”③处在“浓郁”前添加“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此处是中国网络文学能传播得更远、更广的原因之一,后文创建平台、互动体验等都属于新技术,故可填“新技术的应用”;B处,是总结句,呼应开头中国网络文学能传播得更远、更广,谈网络文学的传播,可填“大规模走出去”;C处,是中国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后文的阐释落脚到“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知原因可填“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处,“海外读者”与“文化感动”搭配不当,“感动”改为“感召”。③处,“浓郁‘中国风’的故事”成分残缺,在“浓郁”前添加“有”。(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朴:(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萍:(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朴:(严厉地)混帐!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萍:(痛苦万分)哦,爸!朴:(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四:(向母痛苦地)哦,妈!朴:(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萍:(向鲁妈)您——您是我的——鲁:(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朴: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20.下列句子中的“好看”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