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DCA医疗护理循环案例品管圈成果汇报含内容两篇_第1页
医学PDCA医疗护理循环案例品管圈成果汇报含内容两篇_第2页
医学PDCA医疗护理循环案例品管圈成果汇报含内容两篇_第3页
医学PDCA医疗护理循环案例品管圈成果汇报含内容两篇_第4页
医学PDCA医疗护理循环案例品管圈成果汇报含内容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室:内分泌科XXX护理输液pdca应用目录1【PDCA知识介绍

】2【输液缺陷

】3【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4【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5【环节质量控制检查

】PDCA知识介绍01Pdcaknowledgeintroduction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

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什么是PDCAPDCA包括四个阶段主要通过调查、分析等,弄清保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包括1、现状调查;2、分析;3、确定要因;4、制定计划。一是计划阶段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二是设计和执行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效果。三是检查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即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四是处理阶段PDCA的八个步骤第五步:执行计划即按既定的措施计划进行实施,也就是D-执行阶段;第六步:检查效果即根据措施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C—检查阶段;第七步:纳入标准即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程、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第八步:遗留问题即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分析原因即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确定主因即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步: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并执行。第七、八两步是A—处理阶段的具体化。以上四步是P-计划阶段的具体化。输液缺陷02Defectsininfusion输液缺陷常见原因04020301070506错误执行医嘱拔错针静脉炎滴速过快(慢)、堵管特殊药物外渗加错药随着疾病谱复杂化,给药方式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多途径、时间留置长的趋势。住院病人在接受静脉治疗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有效控制静脉输液缺陷发生,按主次相关因素分析将临床静脉输液中发生缺陷分为常见原因:如错误执行医嘱、加错药、特殊药物外渗、堵管、滴速过快(慢)、静脉炎、拔错针、其它等即用药环节、沟通告知环节、交接班环节、感染控制环节、执行医嘱环节。随着疾病谱复杂化,给药方式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多途径、时间留置长的趋势。住院病人在接受静脉治疗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有效控制静脉输液缺陷发生,分析静脉输液实践易发生缺陷相关因素,利用主次相关因素分析将临床静脉输液中发生缺陷按原因:如错误执行医嘱、加错药、拔错针、堵管、静脉炎、特殊药物外渗、滴速过快(慢)、其它等输液缺陷主要环节影响因素环节因素用药环节交接班环节感染控制环节执行医嘱环节沟通告知环节最终确定5个主要环节影响因素,即用药环节、沟通告知环节、执行医嘱环节、感染控制环节、交接班环节、执行医嘱环节。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03Safetyandqualitymeasuresofintravenousinfusiontherapyandnursing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目标二:提高PICC置管安全性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误AB1.建立及落实输液不良事件报告,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不良反应事件。2.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方法。3.每月持续质量改进,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时及时进行分析。1.管理层面:建立与落实PICC置管技术准入、告知、不良事件的上报以及PICC会诊制度,制定PICC置管及维护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2.培训方面:指定专责护士定期接受相关培训。3.创新技术:条件许可的尽量使用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4.筹备开设PICC导管专科门诊,提供专项技术。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物1.有制度,有配制安全防护指南,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2.有条件可设置配制中心集中配制。3.高危性药物,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等单独存放、标识醒目。4.病人使用强刺激性高危药物时,床边应挂“防外渗安全警示”标识,有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5.强刺激性高危药物(如化疗药、甘露醇、碳酸氢钠等)建议使用静脉导管输入,如病人拒绝则应告知,并签署拒绝知情同意书。6.药物残渣和沾染药物,应按有害废弃物处理执行。7.相关知识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药物渗出及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目标四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发生1.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2.在实施输血治疗前应取得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严格落实输血双人核对制度,无误后才可输注,以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4.全血或成分血应从血库或专门存放血液的低温冰箱中取出30分钟内输入,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5.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任何药物及液体(生理盐水除外)。6.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7.输注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8.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小时。1.药物的配置:环境符合要求,最好使用超净台或静脉配置中心完成配药工作。2.采用密闭式输液,禁止开放式输液;所有的输液管必须配有终端过滤器。3.规范输液配伍管理,同时添加几种药物时要先确认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4.改进安瓿的切割与消毒:采用易折型安瓿,或控制安瓿锯痕长为1/4周,开启安瓿前对折断的部位进行消毒。5.加药时避免使用过粗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并严格执行一人一具,注射器不得重复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目标六目标七目标八提高输液速度的准确性1.根据病人病情、年龄、治疗要求及药液性质等进行合理调节。2.静脉输液速度一般以手动流速控制装置调节,若病人年龄、状况和治疗对输液速度要求较高时,应当用电子输液设备(包括调节器、输注泵和输液泵)。选择电子输液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定期检测设备性能。3.加强输液巡视及做好床边交接班,及时发现异常输液速度,确保输液安全。防范与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2.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应实施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3.实施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4.进行静脉穿刺及导管维护时,按要求进行皮肤消毒并正确使用敷料。5.肝素帽或无针接头消毒:必须用力摩擦,完全待干后方可连接注射;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6.输注配伍禁忌药液或血液、肠外营养液(TPN)、甘露醇等特殊药液时,应间隔给药并正压脉冲冲洗导管。7.建立导管维护指南,正确使用导管维护专用护理单。8.每日进行导管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持续质量改进。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1.应明确规定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2.根据病人病情、治疗方案、药物性状正确选择血管通道器材:强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或细胞毒性药物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3.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病人,有可能存在瘘管或其他的禁忌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留置工具前要咨询医师并根据医嘱执行。4.不得在置有血管通道器材的一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但可以在导管所处位置的远心端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目标九目标十1.建立安全指引、应急预案及上报制度与程序,及时报告及处理刺伤事件。2.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范意识与技能。3.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所有受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或锐器应弃于不透水、防刺穿、防打开的安全容器中。防范与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1.建立和落实健康教育和安全指引,专责护士能熟练指导病人和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2.建立PICC置管病人的档案,可随时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3.带管病人知晓导管的自我维护注意事项。4.出院时有书面告知维护注意事项、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需要咨询时知晓联系方式,医院随时能为病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5.建立成立全省PICC导管维护网络,病人在生活所在地能享受导管的维护服务。提高PICC置管病人带管的安全性环节质量控制措施04Qualitycontrolmeasures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实行静脉输液环节质量控制,强化组织管理。

由护理部(或科室)牵头成立院内(或科内)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委员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静脉治疗专业技术丰富的护士长、护士及护理部人员组成,负责培训、指导、会诊、相关资料收集、统计汇总、分析反馈工作。制定静脉输液缺陷专项调查表,临床静脉输液流程,静脉输液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护理评价标准等,并组织实施进行临床静脉输液专业技术的现场指导,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控制及干预措施。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建立监控系统,实行病区监控管理负责制。科室护士长及质控组长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静脉输液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组建质量改进小组,创建“安全文化”氛围,落实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制度、护理缺陷无责呈报制度、组织科内学习培训,提高对静脉输液风险的识别、预防、处理能力。执行医嘱环节控制执行医嘱环节控制从以前当日输液当日摆药改为提前一日摆药。医嘱下达后,护士认真核对包括姓名、年龄、药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滴速等项目,对医嘱有疑问时及时向医生提出,不盲目执行,不擅自更改医嘱。确认无误后打印执行单。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多组液体输注时,每组液体输液瓶贴标上序号如1/3,2/3,3/3组……,执行单签名,增加用药透明度,护士执行清楚,交接时不宜混淆。用药环节控制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参与护士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对易出现输液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特殊药物注安全提示语及明显标识。治疗室设安全用药提示语,如:“今天,你查对了吗?”、“三查八对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表”等,护士严格执行以查对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操作中实行执行者实名签字制。在静脉输液中发现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护士长,进行跟踪监测、调整治疗方案及时避免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沟通告知环节控制根据平时检查统计数据中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大多发生在用药查对方面,通过规范静脉输液治疗用语,恰当使用反问式查对制度,有效地减少差错的发生。针对特殊药物及易忽视的输液速度与疗效关系、不同溶剂对疗效的关系,输液卧位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患者用药前、中、后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等问题,对病人及陪护进行输液知识宣教,防范纠纷,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感染环节控制输液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通常由药物因素和不正规操作引起。所以科室要对输液治疗环境及相关设备、消毒液、医护人员手表面定期监测,确保达标。在进行配置药液及输液准备、穿刺、拔针等关键环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实行规范操作,液体中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尽量做到现配现用防止热源叠加超标引起输液反应,使用锐器盒,以标准预防原则做好职业防护。交接班环节控制

12:00~14:30是各病区静脉输液安全的高风险时段,在班护士少,加药换液频繁,存在交接班时漏执行医嘱,对输液病人的观察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交接时只注意液体是否滴完,未在意液体输注状态是否正常从而出现针体脱出或针管堵塞,静脉输液部位液体外渗或出现静脉炎等情况。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规范交接班流程,实行床旁一对一交接班,对特殊病人,特殊药物,特殊医嘱,特殊时间,特殊场合重点交接,使接班人员明确工作重点,实现对患者连续性观察、治疗和护理,使输液护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得到有效控制。环节质量控制措施根据关键环节影响因素,实施环节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开展系列的静脉输液教育项目通过授课,操作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进行输液技术的临床应用,识别输液早期并发症,临床用药安全及护理风险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特殊人群的静脉输液治疗,静脉治疗中的感染控制;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讲座,加强临床静脉输液能力的培训。环节质量控制检查05Linkqualitycontrolinspection环节质量控制检查由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静脉治疗操作进行现场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流程、核心制度落实、工作治疗环境、输液设备、药品管理配置、评价护士操作水平、查看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处理是否正确等,从而了解指正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存在的缺陷、隐患,及时纠正不当操作。现场干预环节质量控制检查01开展系列教育项目为主的干预手段,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的发生长期坚持加强护士静脉输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坚持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加强护士心理素质、交流沟通能力的培训学习。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考核。促进了护理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护士积极上进,虚心好学的精神。在全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临床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强化安全意识。实践显示:以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降低了静脉输液缺陷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环节质量控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取以无责呈报、现场干预及规范静脉输液知识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等,全面分析,从系统中找问题,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静脉输液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环节质量控制,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危因素发生环节上。对高危时段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是否降低等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有效性。02持续质量改正对静脉输液疗法质量的保证起着重要作用,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PDCA循环质量管理使护士转变了只要完成打针、加药等操作就算完成了工作任务,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等待红灯呼叫等被动服务理念。通过环节质量控制、现场干预及教育培训培养了护士严谨的工作习惯。小结科室:内分泌科XXX感谢敢看护理PDCA循环案例汇报在此输入您的医院或科室PDCA01020304PLAN阶段DO阶段CHECK阶段ACTION阶段目录ContentsPLAN第一部分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主题选定日常工作困扰、护理质控会议、安全自查、患者投诉、实验室反馈选题来源护理质控“零差错”;实验室标本质量控制;患者安全选题原因现状把握数据收集表标本不合格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合计百分比标本总数1460135914311398157815998825标本溶血1516141221189639.1%标本分类混乱811971595924.1%标本信息不匹配671061174719.2%标本量采集较少3764653112.7%标本遗失113241124.9%标本不合格总数334242315740245不合格率(%)2.263.092.942.23.62.52.8调查对象:2018.01-2018.6采集血标本总数8825例,不合格总数245例,平均不合格率为2.8%。现状把握标本溶血目标设定分类混乱信息不匹配改善前改善后74%0%采血标本不合格率降至0%原因分析制表目的:要因分析;制表时间:2018-8-18;制表人:姓名岗位技能不足作业不熟练生产技能较差光线不足未安装照明作业区混乱物流堆放混乱标识不明作业标准编制、设计不合理作业流程不规范加工方法不对部品不合格堵头直径小底孔直径大法环人料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分析标题文本一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标题文本二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标题文本三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标题文本四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对策拟定主题/原因对策拟定人环境设备/材料流程/制度标本溶血更换、增配水浴箱、冰箱及时更换不合格采血管完善采血流程加大监管力度分类混乱增派人手规范标识保持操作台面整洁信息不匹配执行查对交接加强培训提升责任心规范查对制度标本采集量少加强技能培训标本遗失执行查对交接有效沟通培训标本运送人员标本运送箱专人定时运送标本加强专业知识培训DO第二部分对策实施对策实施:负责人:胡某某、王某某时间:2016年7月-12月地点:核医学科护士长抽查、护士自查、考核完善标准化采血流程、标本运送、交接制度培训:责任心、流程制度、技能、检验知识加强制度执行监管,明确责任,纳入我科护理质量目标管理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完善并落实执行流程制度、加强培训对策一DOCHECKACTIONPLAN对策一对策实施:负责人:胡某某时间:2016年7月-12月地点:核医学科收集日常工作意见反馈高峰期增派人手;专人定时运送标本;加强沟通、团结协作;改进后效果良好,形成标准化对策实施加强人员沟通协作对策二DOCHECKACTIONPLAN对策二对策实施:负责人:黄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