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物理二轮练习精品资料专题11光学教学案(教师版)
专题十一光学
【2013考纲解读】
熟练利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光路可逆作光路图.加深对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
概念的理解.并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同时应注意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时物理现冢、物理
情景和数学几何知识结合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物理光学部分应蹲循历史发展线索,理解干涉、衍射、偏振等现冢,并能解释生活中的
相关物理现象.光的偏振、激光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现代科技联系密切,应学以致用.
【重点知识整合】
一、几何光学时常见现象
项目内容
折射(1)三线共面(2)分居两侧
sin0\
定律(3)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为常数sine=n
sin。\
折射率定义式: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sin的
决定式:n=-
V
折射率
物理意义:描述透明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n越大,折射光线偏离入
射方向的夹角越大
发生条件:(1)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即012C
全反射
临界角:sinC=-
n
产生原因:(1)太阳光是复色光;
(2)不同的)色光折射率不同
光的
规律:光的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
色散
红光一紫光:折射率逐渐增大,在介质中的速度逐渐减小;
(3)临界角逐渐减小;波长逐渐减小
平行玻璃板:(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2)出射光线发生侧移
常见光
学元件棱镜:(1)光线向底边偏折;(2)能发生色散
的特点全反射棱镜:(1)垂直于直角边射入,出射光线方向改变90。;(2)垂直
于斜边射入,出射光线方向改变180°
二、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项目内容
产生条件:两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
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路程差As=/U,明条纹;As=(/?+;)九暗条
光的双缝
干涉干涉纹
相邻条纹间距:A
a
产生原因:同一束光分别经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成
规律:经薄膜上厚度相等的位置反射的光叠加后在同一干涉条纹上,
光的薄膜
相邻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与斜面倾角成反比
干涉干涉
应用:(1)光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2)在光学镜头上涂增透膜"=!A
4
明显
衍射障碍物或孔的I尺寸跟光的波长差不多或者比光的1波长小
光
条件
的
单缝衍射:中间条纹亮、宽;两侧条纹暗、窄;波长越长,条纹越宽,间距越大
衍
衍射
射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圆形条纹
现象
圆板衍射:圆形阴影的1外侧是明暗相间的1圆形条纹,中间是亮斑(泊松亮斑)
偏振片有特定的透振方向,
光的自然光通过后成为偏振光,
偏振两偏振光片平行时透过时光最强,
垂直时最弱
【特别提醒】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2)光的干涉条纹和光的衍射条纹的最大区别是研究条纹间距是否均匀,中央条纹和两
侧条纹的亮度是否相同.
三、光电效应及光的波粒二象性
项目内容
概念金属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光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人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电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随丫的增大而增大
效规律
(3)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
应
(4)饱和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光子说:(1)光在传播时是一份一份时,每份叫一个光子;(2)光子能量E
=hv,2=6.63X1()74j.$
光电解
逸出功:电子脱离金属时克服原子核引力做功的最小值V
效应释
光强:々〃力P
光电效应方程:区=入V-W
每个实物粒子对应一种波,叫物质波
物质波
物质波的波长1=包
mv
波粒二
概率波:只能预测粒子在某区域出现的概率,概率符合波动规律
象性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应用
1.确定研究的光线
2.找入射点,确认界面,并画出法线.
3.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
(D若光疏一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
(2)若光密一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
4.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结合几何关系,具体求解.
例1、如图12-1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地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
半径为"的I扇形十氏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小上,如不透光.若
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同弧而上的光,则而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
图12-1
1
5
D.—R
【解析】设其中一条光线射到内面上时,经折射至方上刚好有光透出,即图12-2
中C为临界角,则有光透出的弧为防.由折射率的定义产史史;=/,所以夕=30。,
sin§
而sinC=~=-f=9所以0=45。.
nA/2
45>
图12—2
在△灰。中,4DEO=夕+90。=30°+90。=120°,所以/4旅=180°—C—Z.DEO
=15°,而2加,75°兀.又因为射到。点的光线发生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其
中万角范围内没有光线存在,故耘部分无光线射出.综合以上两因素,有光线从万透出
的部分即为赤部分,设其对应圆心角为。,则o=^DOB-0=75°-30°=45°.所以
而长度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民
【答案】B
【变式探究】如图12-3,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々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
射入玻璃砖,在。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6缓慢
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
失之前,反射光时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I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解析:选C.因〃水〃膂,再由临界角公式sinC=力可得,C红>61萦,因此当增大入射角
时,紫光先发生全反射,紫光先消失,且当入射光的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光强度会逐渐
减弱,反射光强度会逐渐增强,故应选C.
考点二光的干涉现象分析
1.光的干涉要分析的几个问题
(1)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明暗条纹形成条件:
8=kX,k=l,2,-----亮条纹
8=(2k-l)X/2,k=l,2,------暗条纹
(3)条纹间距Ax=lX/d,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原理:X=d-Ax/1.
2.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日勺几个问题
(1)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
(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
(4)同一亮纹光程差相同(为什么劈尖干涉的条纹是直线,而牛顿环是圆形).
例2、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通翎用平面
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徭堆筑实验).
光
屏
图12—4
(1)面缠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12—4所示,S为单色光源,即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
成像作图法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上,光的波长为九
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念耳的表达式.
【解析】(1)先狙的平面镜像点N,然后轴J经平面镜成像的边界光线,其
重叠区域如图12-5所示.(4分)
图12-5
L
(2)由条纹间距公式(6分)
L
由图可知d=2a,所以Ax=^.2.(8分)
【答案】(D如图12—5所示
L
(2)Ax—22A
【变式探究】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
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伤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日勺原理设计一种能
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I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1.5,所要消除的紫
外线的J频率为K=8.1X10"Hz,
(1)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所依据的原理是「•
(2)这种“增反膜”的厚度是多少?
(3)请判断以下有关薄膜干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如果薄膜的厚度不同,产生的干涉条纹一定不平行
C.干涉条纹一定是彩色的
D.利用薄膜干涉也可以“噌透”
解析:(1)为了激少进入眼睛的紫外线,应使人射光分别从该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出
来形成的光叠加后加强.
(2)路程差(大小等于薄膜厚度d的2倍)应等于光在薄膜中的波长R'的整数盘即
2产姒'(户1,2,…),因此,膜的厚度至少是紫外线在膜中波长的今紫外线在真空中的波
长是$=1“=3.7X10-m.在膜中的波长是二=a32.47X10-叫辘筋厚度至少
是1.23X10-7m.
(3)干涉和衍射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如果薄膜厚度均匀变化,则干涉条纹一定平行,
白光的干涉条纹为彩色条纹,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则为该色光颜色,当膜的厚度为四分之一波
长时,两反射光叠加后激弱则会“噌透
答案:(1)两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2)1.23X1。--m(3)AD
考点三光电效应的应用
1.光电效应方程中的I瓦r图线.(如图12-6)
(1)纵截距:强
(2)横截距:入;
2.掌握两条线索,明确各概念间的对应关系
「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1
r照射光.
J〔频率一一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E=hv---------h
I光电子[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大小」
〔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ymv2--------------
由上图可知两条线索:一是光的频率线,
二是光的强度线.
两条线索对应关系是:
(1)光强一一光子数目多一一发射光电子多一-►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一一光子能量大一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例3、(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12—7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
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给,钠极板发射出时光电子被阳极/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下列光电流/与/、/之间的电压弧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12-8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
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选填“噌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解析】(1)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由一点=一,/知,两
种情况下遏止电压相同,故选项A、B错误;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所以强
光的光电流比弱光的光电流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诚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
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
【答案】(DC(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
【变式探究】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仄与入射光频率丫的关系如图12-9
所示,其中〜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fEkm
0)。v
图12-9
A.逸出功与v有关
B.&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v<v°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选D.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得:优=/?v—此因此&v图象
的斜率为例故D正确;编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B错;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与
v无关,A错,当v<Vo,无光电子逸出,C错.
【难点探究】
难点一光的折射与全反射问题
利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公式解题时,应先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
然后应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求解,注意明确光从真空射入透明介质与光从透明介质射入
真空时折射定律公式的区别.
在遇到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情况时,应考虑能否发生全反射问题,根据sin。
=求临界角C.
例1、如图5—12—4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直角三角棱镜截面4%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
E息,并偏折到尸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比1的夹角为。=30°,E、厂分别为边力氏%的)
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12-4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地
B.光在厂点不发生全反射
C.从边力。出射的光束与边4?平行
D.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大
【答案】C
【解析】由"=30°可知入射角460°,又因尺尸分别为被8。附中点,所以
EF//AC,故折射角r=30°,根据折射定律〃=sinr=sin30°=小,故选项A错误;在尸
点,入射角为60°,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B错误;经过尸点反射后,到达边时入射角
为30°,折射角为60°并且与边18平行,故选项C正确;当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速度减小,
频率不变,故波长变小,选项【)错误.
【变式探究】△〃历V为玻璃等腰三棱镜日勺横截面.a、6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
入棱镜底面胧在棱镜侧面OM、处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5-12-5所示.由此可知()
图5—12—5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6光的小
B.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6光的大
C.玻璃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6光的大
D.玻璃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8光的小
【答案】BD
【解析】a、6两束光射到〃伙〃V上的入射角是相同的,由图可知6光已发生全反射,
而a光仍有折射,说明人光的I全反射临界角比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所以6光的折射率大
于a光的折射率,即几,故D正确;在介质内的传播速度所以棱镜内a光的传播
速度%比6光口勺传播速度“大,故B正确.
难点二光的干涉现象
1.双缝干涉
(1)双缝的I作用是将一束光分成频率相同的两束,获得相干光源.
1
(2)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3)明暗条纹条件: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Ax与波长的关系决定明暗条纹.
亮条纹:△x=nA(22=0,1,2,3,4…)
A
暗条纹:△x=(2刀+1)万(7?=0,1,2,3,4…)
2.薄膜干涉
(1)形成:由透明薄膜(油膜、肥皂沫、空气膜等)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干涉.
(2)薄膜干涉为等厚干涉,同一条纹处薄膜厚度相同.增透膜的厚度为光在介质中波长
的四分之一.
例2、如图5—12—6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尸上观察到
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普』S'P
光----邑
单舞屏
图5—12—6
A.噌大£与S的间距B.减小麒屣到走屏的距离
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案】C
【解析】由怂=:入可知,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噌大双缝与
屏之间的距离/、减小双缝的距离d或换用波长比绿光长的光.噌大&和&的距离,即噌大
了双缝的距离d,A项错误.减小双缝屏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即:变小,B项错误.红光的
波长比绿光长,紫光的波长比绿光短,C项正确,D项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即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
相干光的波长、双缝间距、缝屏间距的关系.下面的变式题则是对本实验具体操作方法的考
查.
【变式探究】如图5-12-7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
图5—12—7
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
【答案】B
【解析】双缝干涉条纹平行等距,且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红光波长大于蓝光波
长,故第一幅图为红光,第三幅图为蓝光;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宽两边窄的平行条纹,且波
长越大,中央明纹越宽,黄光波长比懿遗长大,故第四幅图为黄光的衍射图样,第二幅图
为紫光的衍射图样.故B正确.
【变式探究】如图5—12—8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
是光源、②是痣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噌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⑷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
D.噌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答案】BC
1
【解析】由公式知,干涉条纹间距与屏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波
长,成正比,与双缝之间的距离d成反比.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红色滤光片后,到达双缝的
光为红光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因此选项BC正确.
【历届高考真题】
[2012高考】
(2012•大纲版全国卷)15.235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6衰变207Pb,则
9282
A.m=7,n=3B.m=7,n=4C.m=14,n=9D.m=14,n=18
【答案】B
【解析】经过a衰变次数为(235-207)+4=7,经过B衰变次数为4次,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原子核衰变次数的计算.
(2012•大纲版全国卷)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
干涉条纹时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答案】AC
【解析】根据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隔公式,为了增大干涉条纹时间距,该同学可以采
用的I方法有,改用波长较长的红光作为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减小双缝之间的距
离d,选项AC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
(2)(2012•海南)一玻璃三棱镜,其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0为锐角,折射率为
现在横截面内有一光线从其左侧面上半部射入棱镜.不考虑棱镜内部的反射.若保持入射线
在过入射点的法线的下方一侧(如图),且要求入射角为任何值的光线都会从棱镜的右侧面射
出,则顶角〃可在什么范围内取值?
【答案】0<。<45°
【解析】设入射光线经玻璃折射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射至棱镜右侧面的入射
角为。.根据折射定律有sini=nsinr,①
由几何关系得:O=a+r,②③④
当i=0时,由①式知r=0,。有最大值(如图),
由②式得,③
同时应小于玻璃对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即sina/l/n④
由①②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可得,棱镜顶角0的取值范
围为0<<9<45°.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折射定律、全反射及其相关知识.
(2012•天津)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48为直径,。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
a、6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45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
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6两束光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方光的折射角大
C.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光也一定能
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a光未发生全反射,。光己发生全反射,6光的临界角小,由sinC=
,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可知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A正
1C
确.由〃=,可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方光日勺折射角r小,B错误.6光
51nlF
siny
的折射率〃大,频率r高,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则6光也一定能,C正确.
根据.2可知,a光的频率/低,波长4长,亮条纹间距大,D正确.
^'=7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光电效应,
光的双缝干涉,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012•四川)18.a、6两种单色光组成时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
所示.用a、8两束光
A.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
是横波
B.先后照射某金属,a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方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人光不能进入空气,
则a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光的反射角比6光的反射角大
【答案】C
【解析】光的干涉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横波,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所以A错误.
由,=黑及图可知修麴则频率&>以,a光照射某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可见,光
频率小于金属极限频率,则方光照射金属时不能选出光电子,3错误.由贝,9=:,可知a
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当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a光先发生全反射.
若S光不能进入空气,即方光发生全反射,则a光早已经发生全反射了,所以也不能进入空
气,C正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a光的反射角等于5光的反射角,D
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光电效应,光是横波.
(2012•北京)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答案】A
【解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f不变,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大于在其他介质(玻璃)中口勺传播速度,因此光的折射率
,由/=4/•可知,在『变小f不变时,波长A变短.
n=->l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速度,波长,频率的变化规律;光的
折射定律;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属于简单题,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2012•江苏)B.[选修3-4](12分)
(1)如题12B-1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A点位于P、Q之间,B
点位于Q右侧.旋转偏振片P,A、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
(A)A、B均不变
(B)A、B均有变化
(0A不变,B有变化
(D)A有变化,B不变
(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冶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
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要使它.题12B-2图是
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
玻璃的折射率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12B-2图)
(3)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5km/saJS波,另一种是
传播速度约为7.0km/s的P波.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
首次到达的S波早3min.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震源的振动周期为1.2s,求震源与监测
点之间的距离x和S波的波长力.
【解析】
12B.(1)C(2)挡住C及A、BH勺像;1.8(1.6~1.9都算对)
⑶设P波的传波时间为t,则》=乙/,X=匕Q+&)
解得,代入数据得到x=1260km
%一匕
由m=丫7,解得入=4.2km
[2011高考】
1.(安徽)实瑜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随着波长Z的变化符合科
D「
西经晚公式:〃=X+3+=,其中A、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
Pz4
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则
A.屏上c处是紫光
B.屏上d处是红光
C.屏上5处是紫光
D.屏上a处是红光3^
答案:D
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Q、九门d)依次为红、
橙、黄、绿、蓝、靛、紫.屏上a处为红光,屏上d处是紫光,D正确.
2.(全国)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
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
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答案】B
【解析】由于太阳光经过小水滴时,受到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在进入小水滴后就被分
解成七色光,这七色光再经过水滴内表面反射进入我们的视角,形成七彩的虹,通过比较第
一次折射可以看出,入射角均相同,a光的折射角r最小而d光日勺折射角r最大,根据其折
射率"二上则jta光的折射率最大,而对d光的折射率最小,再由在同种介质中,紫光
sinr
折射率最大而红光折射率最小可判断只有3选项正确.
3.(北京)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嗡,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
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噌大冬与S:的间距单je0
色L
B.减小姆嬲武屏的距离光二|广
C.将绿光换为红光单缝屏双缝屏光屏
D.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案:C
解析:由于双缝干涉中,相邻条纹间距离Ax=噌大S;与笑的间距d,相邻条纹
d
间距离Ax减小,A错误;减小嬷孱嬲屏的距离二,相邻条纹间距离乂减小,B错误;
将绿光换为红光,使波长,噌大,相邻条纹间距离3噌大,C正确;将绿光换为紫光,使
波长,减小,相邻条纹间距离Ax减小,D错误.
4.(福建)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
入玻璃砖,在0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
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0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
全消失之前,反射光时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时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D.增强,,红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等知识点.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入
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反射光强度增强,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是折射率较大的紫光,选项
C正确.
5.(重庆)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
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I面
积比a的J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
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
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折射率越大,在水中的像看起来就越浅,b在水下的像最深,说明b光的折射
率最小;c照亮水面口勺面积比a的大,说明c光的临界角大于a光口勺临界角,则c光的折射
率小于a光的折射率,这样就能判断出三种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是“、”,所以a、
b、c相当于紫、绿、红三种色光.
6.(浙江)“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下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
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
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山4v,(式中色是入射角,夕是折射角,匕、均为别
sin名v2
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
规律相同,已知%=09%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肿瘤的反射面恰
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
一,一,
-i*.............1—
肝脏
f
9dsiniB.W81-lOOsiri
V100-81sin2/100sini
C-d-l—lOOsOHD-jV100-81sin2i
20sini18sini
【答案】I)
【解析】已知入射角为j,设折射角为厂,根据题意有..、,,而
sinnIV1
tanr=
~hsinrv2
匕=0.9%,解得Ji00-81sinz-
h=------------------
18sini
7.(天津)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
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加;,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则乙光不能B.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
C.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D.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甲光的传播速度
大于乙光
【解析】考查光的综合应用.偏振现象是横波特有的现象,甲乙都可以有偏振现象发生,
A错;由,L可知甲光的波长大于乙光,B正确;光子能量取决于光子的频
'Ar=—A
d
率,而光子频率与波长成反比,C错:波速与波长之间同步变化,D正确.
【答案】BD
8.(四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
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注意透明的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
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析:由光路可逆知道A正确;由于存在光的全反射,所以不一定从介质看到另一侧的
所有景物,B错误;可见光也是电磁波,他它们的速度可以相等,C错误;只有在同一均匀介
质中光才能沿直线传播,D错误.
[2010高考】
1.2010•重庆•20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叵的玻璃柱体,其横截
而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射到0A
上,0B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
题20图
A.通加R
B.3;TR
C..S冗R
0.y12冗R
【答案】B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空土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sinr
过。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界面上点C射出,C到B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的光线入
1
射到AB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得
3
临界角为45、如果AB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此光线在AC界面上点E入射,在三角形。DE
中可求得O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45,)=15、所以A到D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415,)=45、为收;TR.
2.2010•全国卷I•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
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
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
树的高度约为
A.5.5mB.5.0mC.4.5mD.4.0m
【答案】B
【解析】如图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
树高树到镜的距离+眼睛距镜的距离).4m
树
镜高6cm眼睛距镜的距离).4m的
像
HL+0.4m•人离树越远,视野越大,看到树所需镜面越小,同理有
0.06m0.4m
HA+0.4m+6m,以上两式解得£=29.6m,H=\.5m.
0.05m0.4m
【考点定位】平面镜的反射成像,能够正确转化为三角形求解
4.2010•北京•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欧J折射率最大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答案】C
【解析】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的频率依次增大,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B错.
由色散现象同一介质对频率大的光有大的折射率,A错.频率大口勺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波
长都小,蓝光的波长最短,C正确.频率大,光子能量大,D错.
6.2010•新课标•33(1)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
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
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填入正确选项前欧I字母)
答案:A
解析:根据折射率定义有,sinZl=nsinZ2'〃sinN3=l,己知Nl=45°/2+N3=90°,
解得:瓜
7.2010•海南物理•18(1)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射入一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平
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很小时.sin8=acos8=l)
(n-i)d.
【答案】----------1
n
【解析】如图,设光线以很小口勺入射角/.入射到平板玻璃表面上的A点,折射角为人
从平板玻璃另一表面上rJB点射出.设AC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
它与出射光线平行.过B点作87),AC,交AC于I)点,则3。的长度就是出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由折射定律得
sini
------=n
siny
由几何关系得
AB=-^—
cosy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为
BD=sin(?—7)
当入射角,很小时,有
sin/=?,sin/=兀sin(f-/)=?-/,cosy=1
由此及①②③④式得“⑤
[2009高考】
1.(09•全国卷I•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
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I第三个像
与物体的距离是()
A.24mB.32mC.40mD.48m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H勺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
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
为32cm.
2.(09•全国卷H•21)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
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区I、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
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BD)
A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盖房签合同范本
- 乡镇库房建造合同范本
- 创业老板合同范本
- 1997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购买材料合同范本
- 保险劳务合同范本
- mpp管采购合同范本
- app广告合同范本
- 加盟痘痘合同范本
- 住房公证合同范本
- 学院中层正副职民主测评表
- 不宁腿综合征
- 检修期间安全措施
- 2023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机房工程机房建设验收报告
- 安全生产条件核查表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全册)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