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18份)-鲁教版2_第1页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18份)-鲁教版2_第2页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18份)-鲁教版2_第3页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18份)-鲁教版2_第4页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18份)-鲁教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节选屈子之魂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屈子虽去,其魂不朽!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掩涕,是的,只有掩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潺潺流动的汨罗江水,永不停息!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吾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世;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子之魂,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魂!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一片荒秽——势利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听信奸佞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绚烂,酒令人销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戴叔伦曾吟诵:“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瑟瑟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暮霭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月,暮霭之后不是黎明?本色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底色,是品德、行为、知识、能力等方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积累。生命有了底色,就会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就会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气。这种底气,表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打敢拼的锐气,宁折不弯的正气。打足底气,生命就可以凸显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底气足,生命可以气吞山河;底气没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线。守住底线,则出淤泥而丝毫不染,近雷池而半步不越,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本色既体现共性也展示个性。对生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限忠诚,是共性的反映;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重复昨天,是个性的张扬。改革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敢”字。他们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敢于突破框框和本本,敢于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突破中跨越,在跨越中成功。耕耘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勤”字。他们坚信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一份劳动一份所得,因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之峰勤为径,“春蚕到死丝方尽”。奉献者的本色体现为一个“苦”字。他们深深地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色体现风格,本色体现品格,本色体现人格。本色与生命融为一体,珍重生命,首先需要珍视本色。微感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读: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赏读: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赏读: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一、作者视窗屈原(约前—约前),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唱和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篇。其中《九歌》篇,《九章》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二、写作背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三、基础梳理.给加点的字注音.()修姱()()羁().()謇朝谇()()揽茝()()蕙()谣诼()()偭规矩()()忳郁邑()()侘傺()()芰荷()()岌岌()()兰皋()答案()ā()īī()ǎì()ǎ()ìā()ó()ǎ()ú()àì()ì()í()ā.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通,意义()忳郁邑余侘傺兮通,意义()何方圜之能周兮通,意义()进不入以离尤兮通,意义()芳菲菲其弥章通,意义()延伫乎吾将反通,意义答案()“措”措施()“郁悒”忧愁苦闷的样子()“圆”圆凿(榫眼)()“罹”遭受()“彰”明显()“返”返回.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今义:()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答案()古义:恣情,放纵。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古义:善于取巧作伪。今义:技艺巧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一词多义()固\\\{\\(\\\\(固前圣之所厚,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蔺相如固止之))()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降龙伏虎))()修\\\{\\(\\\\(余虽好修姱以羁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邹忌修八尺有余))()相\\\{\\(\\\\(夫孰异道而相安,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悔相道之不察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及\\\{\\(\\\\(及行迷之未远,徐公何能及君也,怀王悔,追张仪,不及))()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延伫乎吾将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答案()本来,原来顽固坚决()保持,守埋伏使……屈服()美好的修理,整理高、长()互相偏指一方,可译为“你、我、他”看,审查相国,宰相()趁着比得上追赶上()介词,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文言句式()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惟昭质其犹未亏句式特点:()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式特点:()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句式特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句式特点:答案()宾语前置()固定句式()定语后置()被动句()被动句.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①名词用作动词余虽好修姱以羁兮鸷鸟之不群兮②名词作状语謇朝谇而夕替答案①束缚,约束;合群②在清晨;在晚上()动词的活用①使动用法屈心而抑志兮步余马于兰皋兮回朕车以复路②动词的为动用法伏清白以死直兮答案①使……受委屈,使……受压抑;使……步行,赶着;使……返回,掉转②为……而死()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用作名词何方圜之能周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②形容词用作动词固前圣之所厚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兮④为动用法哀民生之多艰答案①方枘,圆凿;淫荡的事②推重、看重③使……加高;使……加长④为……悲伤.文白对照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叹一声而掩面拭泪啊,我哀伤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太息:叹息。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余虽好修姱以羁兮,,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謇朝谇而夕替。,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好:爱慕、崇尚。修姱:美好。,羁:喻指束缚、约束。,马))\\\\\](\\\\(缰绳。羁,马笼头。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助词。谇:进言。替:废弃、贬斥。))\(既替余以蕙,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兮,又申之以揽茝。,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芳芷而给我加上罪名。)\\\[\\(\\\\(:佩带。,申:重复、再))\\\\\](\\\\(三。揽:采集。蕙、茝:香草名。,蕙、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这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其犹未悔。,死多次我也不后悔。)\\\[\\](\\\\(所善:所崇,尚的美德。))\(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恨君王糊涂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浩荡:恣,情,放纵。))\(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谣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众女:喻指国王左右的小人。蛾眉:比喻女子长而美的,眉毛,此喻指高尚德行。谣诼:造谣、诽谤。淫:淫邪。))\(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固:本来。,时俗:世))\\\\\](\\\\(俗。工巧:善于取巧作伪。偭:背,向,引申为违背。错:通“措”,措施。))\(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以为度。,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绳墨:木匠取直线用的引绳弹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周容:苟合奉承以取悦,于人。度:法度、准则。))\(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地在这个时候陷入困窘。)\\\[\\(\\\\(忳:忧闷。,郁邑:同))\\\\\](\\\\(“郁悒”,忧愁苦闷的样子。侘傺:,失意的样子。穷困:处境困窘。))\(宁溘死以流亡兮,,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余不忍为此态也!,我也不肯做出这种世俗小人的丑态!)\\\[\\](\\\\(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雄鹰不会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便是如此。)\\\[\\(\\\\(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不群:不合群。固然:本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哪有方枘与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异道而相安?,道不同能够相安的?)\\\[\\(\\\\(方圜:方和圆,方枘方的榫头和圆凿圆,的受榫头的穿孔。圜,通“圆”。周:合。))\\\\\](\\\\(孰:何。异道:不同,道。相安:相处,相容。))\(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攘诟。,罪过而蒙受耻辱。)\\\[\\](\\\\(尤:罪过。攘:容忍,,忍受。诟:耻辱。))\(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固前圣之所厚。,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伏:守,保持。死直:,为正义而死。厚:看重。))\(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相:观察。察:看清楚。延:久久。伫:久立。,将:副词“且”,“又”。反:同“返”,返回。))\(回朕车以,掉转我的车子)\(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朕:我。复路: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未:否,定副词“不”。))\(步余马于兰皋兮,,赶着我的马车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啊,)\(驰椒丘且焉止息。,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步:步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行走。余马:我的马))\\\\\(\\\\(车,即上节的“朕车”。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驰:赶马快跑。焉:兼词,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来休息。))\(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容纳,又遭受指责啊,)\(退将复修吾初服。,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不入:不被君王所用。,离:通“罹”,遭受。))\\\\\](\\\\(尤:抱怨,指责。复修:重新整理。,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制:裁,剪。))\\\\\](\\\\(芰ì荷:荷叶。集:缀缝。,芙蓉:荷花。以为:以之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其信芳。,确实是美好的。)\\\[\\](\\\\(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亦已兮:也,就算了啊。苟:只要。信:确实。芳:美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高、长:使加高、,使加长。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修长的样子。))\(芳与泽其杂糅兮,惟,因为我的芳香与光泽交织在一起啊,所以)\(昭质其犹未亏。,光洁纯美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芳:芳香。泽:光泽,润泽。,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荒远的土地。)\\\[\\(\\\\(反顾:回,头看。))\\\{\\](\\\\(游目:放眼远看。四,荒:指荒远的地方。))\(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其弥章。,更加显著。)\\\[\\](\\\\(缤纷:繁多。繁饰:众多装饰品。芳菲菲:服饰,品之芳香浓烈。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把它作为准则。)\\\[\\(\\\\(所乐:爱,好喜欢))\\\\\](\\\\(的东西。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以,为:以之为,把它当作……。常,常规,准则。))\(虽体解吾犹,即使被肢解我还是)\(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惩:受创,而戒止。))一、文本助读《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和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上进步与反动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和反动势力的嚣张。【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答:答案①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②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③大量使用对偶句。如“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④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根据诗句概括屈原的精神特征,填写下表。诗句精神特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⑤答案①忧国忧民,热爱祖国②坚持真理,献身理想③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④刚正不阿,一身正气⑤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三、师生探究《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答:答案《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考点链接诗歌形象解析解读:诗歌鉴赏是由感知文学形象开始的,然后才能进行审美判断。鉴赏诗歌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这里的艺术形象,是指诗人从审美理想的角度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具体而言,偏重写景的诗歌指物象或意象,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指津: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因此,简答题答案也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一、文本审美《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政治抒情诗。它不但在思想上影响着后世的文学,而且在语言上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高洁品格等。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的字眼,也未加说明,但是其喻意自明。运用这些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思想意识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还增强了作品的色彩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仗之工与唐宋律诗无异。以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一例是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构成对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这一例是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色彩和构成诗歌节奏的作用。大量“兮”字的运用,不仅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