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苏教版_第1页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苏教版_第2页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苏教版_第3页
后赤壁赋教学设计1-苏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绝唱——《后赤壁赋》课堂教学设计徐彦

重点:

、训练朗读并尝试背诵。

、通过阅读文本,探究情随景迁及原因。

、解读苏轼的精神世界,走近苏轼。

难点:

对“登高生悲”“予亦惊寤”的理解。

课堂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

(一)苏轼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文章我们都能熟记在心,现在我们共同回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和子由渑池怀旧》,《前赤壁赋》(板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一起大声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生齐读,师评价)

(二)如果我们在苏轼的名字前面加几个修饰语,揭示苏轼人格方面的特点,你想加什么呢?(为人:正直、坚韧、飘逸、潇洒、清高、旷达、积极乐观、风趣幽默、温柔多情……为学:年少才高、横空出世、多才多艺、亦儒亦道……为官:忠君爱民、政绩斐然、仕途多舛……)核心词是“旷达”,然而这“旷达”背后老师还想选择一个词,大家看看合适不,“坚韧”。我们在“旷达”背后加上一个“坚韧”,就有了基础,有了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后赤壁赋》的学习来再次感受苏轼,看他是怎样成功实现精神突围的。这也是我们苏轼专题的最后一讲“赤壁绝唱”。(投影:课题)

二、阅读分析文本详细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两点:.读准字音。.找出理解困难的句子。(教师巡视答疑。有两人以上提问的问题,教师面向全体解答。)

(二)师:“顾”字出现四次,大家课后整理意义和用法。

(三)师:看看还有什么疑难?

(确认没有后)我们齐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生齐读全文)

(四)师:赋文抒情性比较强,大家还记得前赋的抒情脉络吗?(板书:前赋乐—悲—乐)

(五)后赋的抒情脉络是否与前赋相同?请从文中选出词来概况。(不同,板书:乐—悲、恐—惊寤)

(六)分析、讨论第一段

师:大家轻声读一遍,想一想,前赋是有备而游,万事俱备,畅游赤壁;后赋是偶然兴起,路过赤壁,复游旧地。诗人是因为什么而产生了这种想法呢?

(师生共同讨论,至少说出三个原因。师板书:友-好景-幽肴-佳酒-美妻-贤)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准确。诗人把“乐”写的很具体很形象。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乐”的味道来。

(一生朗读,一生点评,师补充,若有必要,教师范读。本段情绪比较平缓轻盈,朗读有难度,应注意引导)

(七)分析讨论第二段

师:诗人并没有“乐”多久,很快就悲从中来了,请读第二段。(生齐读,师评价)

师:刚才还是游兴盎然,瞬间就变化了,诗人携友来到江边,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前赋中赤壁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还记得吧?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两种景物给人的感受不同,能谈谈吗?

(前赋:柔美,丰盈,和谐,神奇,使人愉悦;后赋:硬朗,高峻,荒凉,使人惊异。)

师:此时诗人不禁惊呼……“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板书:、人是物非。)

师:接下来诗人做了什么?同学们抓动词。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师:这些动词说明攀登的艰难。艰难到什么程度呢?试从文中找证明。(二客不能从)

师:艰难过程中看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怪异、阴森、险峻)

师:深夜登山,沿途又是这样怪异阴森险峻的景物,会有什么寓意吗?(师等待)“二客”中的一位,叫杨世昌,是黄州出名的道士,他整日游历山川,登山是长项,他都“不能从焉”,足见山之难登。不过,我们也许可以问问,苏轼登的是山吗?他能攀到鹰隼筑巢的高高的山顶,又能俯瞰到水神河伯幽深的宫廷。是写实吗?

(师生讨论:不是,苏轼是在写他从前走过的人生路,他由四川眉山县一个小小百姓迅速崛起成为当朝要员,他的文章也是一朝出名天下知,他登上了高高的山顶就是登上高位,别人是不可能跟上的。)

师:古人登高是有其深刻寓意的,大家回忆一下古人登高的诗文吗?有哪一些?

(学生讨论:杜甫的《登高》,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范仲淹《登岳阳楼》等。)

师:古人为什么要登高?登高都凝聚了古人哪些情绪?(学生讨论:失意、悲凉,慨叹生命的渺小、短暂,世事之无常。)

师:而苏轼对高处的感受有别样的不同?在《明月几时有》中有一句:“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我们怎么理解?(学生讨论:高处即高位,登高即登上高位,高位怪异、阴森、险峻,还是回到人间好。)

(板书:、孤愤登高、孤独恐惧、生命渺小)

师:同学们再齐读“予乃摄衣而上……风起水涌。”读清七个动词,体会苏轼由悲到恐的心情。(生读,师评价)

(八)分析讨论第三段

师:文章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没有收笔。我们请一位同学读第三段。(一生读,师点评。)

师:教材后面援引了三段评论,首先我们看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一段:“后赋平叙中有无限风光,至末一段,即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连苏轼自己也不知道妙在何处了,我们试着揣摩一番,有何妙处呢?

(师生共同讨论,师点拨并明确:遇见孤鹤,梦见道士,又说孤鹤即道士,或者道士就是孤鹤,大有庄周梦蝶的奇妙,到底是孤鹤是道士还是诗人自己,谁也说不清,道不尽。但仔细琢磨,诗人是在做一次惊天动地的“精神突围”。如果说“登高”是第一次突围,回到人间;那么,入梦就是第二次突围。第二次突围,苏轼了悟了什么呢?)

师:再看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一段文字:“前赋特地发明胸中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便是真实受用也。本不应作文字观。”就是说,前赋的“胸中一段真实了悟”就是“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即回到人间,过真实的现世人生。那么,后赋的“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除了我们刚才分析的“登高”之不得,须回到人间外,入梦“惊寤”就是第二层次的“了悟”了。那么,苏轼到底“了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看法。

(师生共同讨论,师点拨并明确:老师把这最后一讲名为《赤壁绝唱》,就是因为,我认为后赋是苏轼黄州时期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高境界。深刻的哲理思考,人生体验,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阐释,都蕴涵在形象的叙述描写之中。他懂得生命的渺小,当处在高高的峰巅他知道悲哀和恐惧,他真正懂得自己的诗句“高处不胜寒”的真意。今天我不要求大家真的弄懂这些,你们的年龄太小经历太少,只要你们知道我们人有这样一种境界,无论你步入了多高的层次。我们试着了解苏轼,试着走近苏轼。具体的说,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而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总之,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这就是苏轼的人生态度。)

(板书:、孤鹤掠舟、梦遇仙士、了悟人生)

师:在此,老师想用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的一段话作小结,同学们齐读:(生齐读)(投影:)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呢?老师归纳为:(板书:一种非儒非佛亦非道的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苏轼的意义所在。(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

《前赋》

《后赋》

乐→、友-好、景-幽、肴-佳、酒-美、妻-贤

悲→、人是物非、愤然登高、孤独恐惧、生命渺小

↓寤→、孤鹤掠舟、梦遇仙士、了悟人生

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九)学生齐读或试背第三段。(生齐读,师评价)三、总结全文

最后,我们请出一位名家——余秋雨,看看他对苏轼的“了悟”。同学们齐读:(生齐读)

(投影:)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下课。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