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河南省高二第四次联考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章第3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血液中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人体电解质、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保持不变B.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通常反映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C.正常血氧饱和度有利于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D.若该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可能会因CO2升高而出现酸中毒【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健康人体电解质、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错误;B、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B正确;C、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C正确;D、若该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可能会因CO2不能正常排除,导致酸中毒,D正确。故选A。2.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B.图乙可对应图甲中d所示的亚显微结构C.图乙中的B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D.缩手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D【解析】【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入神经(含有神经节),f表示感受器。图乙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详解】A、f与神经节所在的神经元(传入神经)相连,为感受器,A正确;B、图乙(表示突触)可对应图甲中d(突触)所示的亚显微结构,B正确;C、图乙中的B(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C正确;D、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错误。故选D。3.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摘除法和移植法可以初步判断内分泌腺的功能B.给动物注射某物质,可通过观察动物生理变化推测该物质的作用C.可以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狗来推测胰岛素的作用D.班廷和助手通过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利用了“减法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详解】A、摘除法(如摘除睾丸后研究睾丸作用)、移植法(通常与摘除法配合)可以初步判断内分泌腺的功能,A正确;B、给动物注射某物质,动物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据此可推测该物质的作用,B正确;C、胰腺分泌胰液中的胰蛋白酶会催化胰岛素水解,故不能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狗来推测胰岛素的作用,C错误;D、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班廷和助手贝斯特通过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故选C。4.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能分泌一系列激素,刺激靶腺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激素以调节机体。神经垂体不能合成激素,可以储存抗利尿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液中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B.仅阻断神经垂体和下丘脑之间的联系,可导致动物甲状腺萎缩C.胰岛和肾上腺髓质通过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来维持体内血糖平衡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其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详解】A、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多,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血液中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A错误;B、腺垂体能分泌一系列激素,刺激靶腺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激素以调节机体,垂体和下丘脑之间可通过神经联系,也可通过激素联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正常,不会导致动物甲状腺萎缩,B错误;C、胰岛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不受垂体的调节,C错误;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D正确。故选D。5.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将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mRNA注入人体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的上述mRNA会在人体内翻译出S蛋白B.针对S蛋白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C.注射mRNA疫苗可有效预防多种冠状病毒感染D.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当给机体输入外源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特异性。【详解】A、注射的上述mRNA会在人体内翻译出S蛋白,从而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A正确;B、由题意可知,将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mRNA注入人体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所以针对S蛋白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B正确;C、注射mRNA疫苗产生的S蛋白引发免疫反应,其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只能效预防特定的冠状病毒感染,C错误;D、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正确。故选C。6.某小组进行了不同浓度2,4D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因变量检测指标只能是生根数量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该实验中甲组的2,4D浓度低于乙组的D.该实验可以证明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根【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是2,4D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即对照组。结果显示,甲组和乙组促进生根的效果都比丙组好,且甲组促进生根的效果比乙组好。【详解】AB、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和时间,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或生根长度,A错误,B正确;C、由图中可知甲组促进生根的效果比乙组好,但这不能说明甲组的2,4D浓度低于乙组,因为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D、该实验中丙组为对照组,甲乙可证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根,D错误。故选B。7.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侧为背光侧,甲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乙侧的B.对照组的胚芽鞘未经单侧光照射,不能产生生长素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D.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会发生横向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1、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2、题图分析: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B、对照组的胚芽鞘未经单侧光照射,尖端仍能产生生长素,且生长素在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均匀,B错误;C、尖端产生生长素,若光照前去除尖端,胚芽鞘缺乏生长素,所以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错误;D、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即发生横向运输,D正确。故选D。8.某小组调查2hm2的树林中杜鹃鸟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捉了100只鸟,其中杜鹃鸟有80只,将其做好标记并放回树林中,一段时间后,又捕捉了60只杜鹃鸟,其中有标记的为20只,由此可计算出该树林中杜鹃鸟的种群密度约为()A.120只/hm2 B.150只/hm2C.240只/hm2 D.300只/hm2【答案】A【解析】【分析】1、标记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2、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00只鸟,其中杜鹃鸟有
80只,第二次捕获6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20只;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N:80=60:20,N=240只,草场总面积为2hm2,因此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为240÷2=120只/hm2,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春运期间影响北京人口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BB.图中C通过影响A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用大网捕捞鲫鱼会改变该鲫鱼种群的DD.喷洒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该害虫种群的C【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详解】A、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B,A正确;B、图中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A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失衡的群体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下降,B错误;C、用大网捕捞鲫鱼,主要把成体鱼捕走,剩下幼体,会改变该鲫鱼种群的D年龄组成,C正确;D、喷洒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该害虫种群的C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吸取试管上清液中的酵母菌培养液进行实验B.实验时要先盖盖玻片再加酵母菌培养液C.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后立即用显微镜进行计数D.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全部都要计算在内【答案】B【解析】【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步骤:①酵母菌的培养:条件为液体培养基,无菌培养;②振荡培养基:使酵母菌分布均匀;③抽样;④观察计数: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然后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在盖玻片一侧,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待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的底部,再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计算;⑤重复步骤④,连续观察7天;⑥绘图分析。注意事项:该实验无需设计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该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目的是尽量减少误差;若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需要重新稀释培养基再计数。【详解】A、取样时,应先振荡培养基使酵母菌分布均匀,直接吸取试管上层培养液会使数量偏少,造成误差,A错误;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然后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在盖玻片一侧,B正确;C、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后,待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的底部,再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计算,C错误;D、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D错误。故选B。11.某同学暑假去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对该森林公园的自然风光印象深刻。他想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写一篇介绍该森林公园的短文。写作时该同学不需要考虑的是()A.该公园中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C.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中的优势物种D.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的位置【答案】A【解析】【分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详解】A、该公园中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研究范畴,A正确;B、森林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B错误;C、森林的丰富度及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C错误;D、森林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的位置,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D错误。故选A。12.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B.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C.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时用取样器取样法D.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到试管中保存【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的生物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可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详解】A、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错误;B、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B错误;C、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C错误;D、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防止腐烂,也可以放在试管中,D正确。故选D。13.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该弃耕农田经历了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的演替B.该弃耕农田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C.该地发生的演替会受环境影响,但不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D.该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答案】C【解析】【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详解】A、从群落的优势种来看,该弃耕农田经历了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的演替,A正确;B、弃耕农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B正确;C、该地发生的演替会受环境影响,也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C错误;D、由于植被的改变,出现了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这种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D正确。故选C。14.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包含3条食物链B.草属于生产者,鹰属于消费者C.蛇和鹰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若蛇全部死亡,则鹰的数量会大量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草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属于消费者,还缺失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图中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蝗虫→青蛙→蛇→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A正确;B、在该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属于消费者,B正确;C、鹰捕食蛇,蛇和鹰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正确;D、若蛇全部死亡,鹰可以从其它食物链摄取食物,维持其数量基本稳定,D错误。故选D。15.“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意为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下列与此体现出的群落演替类型相同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维鹊有巢,维鸠居之”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答案】A【解析】【分析】1、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由于战争,人们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发生的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A符合题意;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描述的是种间关系,不是群落的演替,C不符合题意;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褐色雏蝗是一年生昆虫,它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某褐色雏蝗种群在1947—1951年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是影响褐色雏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B.由图可知该褐色雏蝗种群密度变动具有年间周期性C.褐色雏蝗种群密度变化的季节性说明种群数量只受非生物因素影响D.与1949年相比,1951年该种群的种内竞争更剧烈【答案】CD【解析】【分析】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种,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指其食物、天敌等。2、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因此,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因此,食物是影响褐色雏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B、据图可知,在1947—1951年间间隔相近的时间内某褐色雏蝗种群的种群密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呈现出年间周期性特点,B正确;C、褐色雏蝗种群密度变化的季节性可能跟其食物相关,所以其种群数量除受非生物因素影响,也受生物因素影响,C错误;D、与1949年相比,1951年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更小,和内竞争相对弱,D错误。故选CD。17.随着我国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不断加固拓展。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km2,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活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的重要原因B.“人沙和谐”意味着沙化土地上的群落最终都是森林生物群落C.防沙治沙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群落可能是次生演替的结果D.我国防沙治沙工程的成功说明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答案】ACD【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的重要原因,A正确;B、是否能达到森林生物群落还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关,并非沙化土地上的群落最终都是森林生物群落,B错误;C、防沙治沙过程中已有相应的土壤条件和植被,出现的新的群落可能是次生演替的结果,C正确;D、人类可以改变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我国防沙治沙工程的成功使得该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D正确。故选ACD。18.某小组通过调查森林中的动植物绘制出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刚开始,狐狸食物的1/2来自灰喜鹊,其余1/2来自松鼠。后来变为1/3来自灰喜鹊,其余2/3来自松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整前狐狸要获得1kJ能量,至少需要消耗树木75kJ的能量B.调整后狐狸要获得1kJ能量,至少需要消耗树木175/3kJ的能量C.调整食物来源后,更有利于狐狸的生存D.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ABC【解析】【分析】1、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2、题图分析:图中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二条:树木→松鼠→狐狸;树木→松毛虫→灰喜鹊→狐狸。【详解】ABC、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各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时,消耗的生产者少。狐狸食物的1/2来自灰喜鹊,1/2来自松鼠时,消耗的树木为:kJ;调整后消耗树木的能量为:kJ,调整后狐狸要获得1kJ能量消耗的树木少于调整前,调整食物来源后,更有利于狐狸生存,ABC正确;D、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食物来源调整而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19.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乙表示分解者,丙表示消费者B.过程①主要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碳在生物群落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D.碳循环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能量流动【答案】D【解析】【分析】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详解】A、根据甲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甲是生产者;根据甲和乙的碳都流向丙,可进一步判断:乙消费者,丙是分解者,A错误;B、①表示绿色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主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B错误;C、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错误;D、生态系统的包括碳循环在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正确。故选D。20.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等。某时刻调查了某地的几种生态金字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该地的能量金字塔B.该地各营养级铅含量情况与乙类似C.丙可表示该地生物量金字塔D.生态金字塔中一般不包括分解者【答案】BCD【解析】【分析】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可出现倒金字塔型)、生物量金字塔(可出现倒金字塔型)和能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型)三种类型。【详解】A、能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型,上窄下宽,A错误;B、各营养级铅含量情况与乙类似,因为生物富集系数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增大,B正确;C、生物量金字塔大多是上窄下宽,C正确;D、分解者不属于任何营养级,生态金字塔表示的各营养级生物量、能量、数量的关系,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靶细胞,启动细胞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靶细胞是指____。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来“作战”。(2)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①表示____,主要由____细胞合成分泌。(3)细胞②表示____,其作用是____。(4)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靶细胞会被裂解,其意义是____。【答案】(1)①.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2)①.细胞因子②.辅助性T(3)①.记忆T细胞②.对抗原具有识别和记忆能力,可在机体再次接触该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4)使靶细胞中的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解析】【分析】1、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以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没有机会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它们就会逐渐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2题图分析:由图可知,细胞②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所以是记忆T细胞。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①为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③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起作用过程。【小问1详解】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小问2详解】①为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它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小问3详解】细胞②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所以它是记忆T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对抗原具有识别和记忆能力,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小问4详解】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失去寄生的基础,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22.某小组探究外加激素处理对某种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和表所示。其中发芽率为萌发种子在总数中的比率,萌发速率(T50)表示达到发芽率50%所需的时间,脱落酸—恢复组的处理为用1.0mmol⋅L⁻¹的脱落酸浸泡后,洗去脱落酸。回答下列问题:激素浓度(mmol·L1)赤霉素脱落酸0.0083830.0183870.10821111.0080几乎不萌发2.6067未萌发(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是对植物生长发育____。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2)由上图实验结果可知,外加赤霉素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最终发芽率。由上表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是____。(3)由上图实验结果可知,1.0mmol·L1脱落酸会____(填“提高”或“降低”)种子最终的发芽率,这种作用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被消除,判断依据是____。【答案】(1)①.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②.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2)①.不会②.赤霉素可以提高种子萌发速率,且在一定范围内,赤霉素浓度越高,提高种子萌发速率的效果越明显(3)①.降低②.可以③.脱落酸组的最终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而脱落酸一恢复组的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的基本相同【解析】【分析】1、分析曲线图:与对照组相比,用2.6mmol/L的赤霉素处理后,种子提前萌发,但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相同;用1.0mmol/L脱落酸处理后,种子不能萌发;脱落酸一恢复组处理后,种子延迟萌发,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相同。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激素浓度为0组)比较,0.01mmol/L和0.1mmol/L的赤霉素作用效果不显著。1.0mmol/L及以上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后,种子不萌发。【小问1详解】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小问2详解】由曲线图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发芽率都一样,外加赤霉素不会改变最终发芽率;由上表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浓度越高,发芽所需时间越短,说明赤霉素可以提高种子萌发速率,且在一定范围内,赤霉素浓度越高,提高种子萌发速率的效果越明显。【小问3详解】由上表可以看出,1.0mmol·L1脱落酸种子几乎不发芽,说明1.0mmol·L1脱落酸会降低种子最终的发芽率,由曲线图可知,脱落酸—恢复组,洗去脱落酸后,种子发芽率提高,说明这种作用可以被消除,判断依据是脱落酸组的最终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而脱落酸一恢复组的最终发芽率与对照组的基本相同。23.福寿螺主要栖息于流速缓慢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靠腹足爬行,也能在水中缓慢游泳,喜爱取食鲜绿多汁的植物。图1表示某水域中福寿螺在某时间段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2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的λ值变化曲线,λ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2)由图1可知,福寿螺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型,图2中的____(填横坐标轴上时间段)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3)由图2可知,0~2年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呈____形增长。图2中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多,____(填字母)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少。(4)青鱼喜食螺,在该水域中适量养殖青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福寿螺的数量,从环境容纳量角度分析,养殖青鱼对防治福寿螺危害的原理是____。【答案】(1)样方法(2)①.增长②.0~4(3)①.“J”②.b③.e(4)通过增加福寿螺捕食者的数量来降低福寿螺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将福寿螺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解析】【分析】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小问1详解】福寿螺移动速度较慢,可以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福寿螺在该时间段内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说明在该时间段内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则种群数量增长,因此图2中的0~4年对应的年龄结构与之相同。【小问3详解】λ
表示该水域中福寿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当λ>1,则种群数量增长。0~2年λ为一固定值,此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点后,λ<1,种群数量下降,直到e点λ=1,因此b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多,e点时福寿螺的种群数量最少。【小问4详解】青鱼喜食螺,通过增加福寿螺捕食者的数量来降低福寿螺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将福寿螺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达到防治福寿螺危害的作用。24.某鱼塘养殖户在鱼塘中放养了经济价值较高的鲈鱼,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鱼塘各种鱼类的数量占比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生活的水层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物种生活的水层放养鲈鱼苗前所占数量比例/%放养鲈鱼苗后所占数量比例/%0年5年10年15年20年鲈鱼底层07550351710鲢鱼上层23612151921鳙鱼中上层28713162124草鱼中下层33818242831青鱼底层1647101514(1)要认识鱼塘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放养鲈鱼苗5年和15年后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鱼类分别是____、____。在该鱼塘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的鱼类,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结构。(2)青鱼以蚌、蚬、螺蛳、蛤蜊等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也食虾和昆虫幼体。鲈鱼主要吃小虾、甲壳类以及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青鱼和鲈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若要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电子书)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担保合同模板3篇
- 《品牌营销战略》课件
- 云计算职保资产管理办法
- 会议中心墙纸装饰协议
- 2024年度通信设备融资租赁担保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水产养殖专用种苗委托培育及供应合同3篇
- 国防工程桩基机械施工合同
- 医院医疗器械捐赠合同样本
- 医疗美容经销商协议
- 毛概课件第六章
- 2024年度跨国业务代理合同3篇
- 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
- 【MOOC】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纪念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精神宣传课件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MOOC】寄生人体的恶魔-医学寄生虫学-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12月《思想道德与法治试卷2-版本1》大作业参考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海水的性质【知识精研】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