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聚四氟乙烯

作内衬的不粘锅应用于医学领域一、概述

高分子化合物(Micro-molecularCompound)是指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化学组成简单,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单体(monomer):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料聚合(polymerization):许多单体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CH2=CH2(CH2=CH2)n

高分子单体聚合反应缩聚(polycondensation):单体间先缩合析出一分子水、氨、氯化物或醇以后,再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来源与分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类、多肽类、核酸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含氟塑料---纤维:涤纶、腈纶(丙烯腈)特点: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无毒或毒性低,应用广泛。【生产原料】石油裂解气煤焦油天然气少数农副产品【生产助剂】单体生产和聚合过程:催化剂、引发剂、调聚剂、凝聚剂成品成型和加工过程:稳定剂、增塑剂、固化剂、润滑剂、着色剂、发泡剂、填充剂【生产过程】生产基本的化工原料合成单体单体聚合(或缩聚)聚合物树脂加工塑制成成品如:聚四氟乙烯塑料的生产过程二氟一氯甲烷(原料)四氟乙烯单体四氟乙烯酚聚四氟乙烯塑料制品高温裂解聚合高分子化合物对健康可能产生哪些的影响???【生产过程对健康的影响】1.制造化工原料、合成单体:可致急慢性中毒、职业性肿瘤。2.生产中的助剂:机械结合→移行至表面→与人接触或污染水和食物。3.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有害因素:加工、受热→裂解气、烟雾→急性肺水肿、化学性肺炎。燃烧→有害气体→急性中毒。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特点成品本身无毒或毒性很低。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品种。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裂解气和烟雾的毒性较大。联合作用(jointaction)--助剂与单体:相加作用--助剂、单体与噪声:增毒作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刺激作用(irritation)致纤维化作用:聚氯乙烯粉尘远期效应(lateeffect)--致癌、致畸、致突变--氯乙烯为人类肯定的致癌物氯乙烯

(vinylchloride,VC)H2C=CHCl【理化特性】(Physicsandchemistrycharacteristic)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略带芳香气味,加压冷凝易液化为液体,易燃易爆,热解时有光气、氯化氢、一氧化碳等释出。【接触机会】(Poisoningopportunity)主要用作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可与丙烯腈、醋酸乙烯等制成各种树脂。用于合成三氯乙烷等。可以作为中间体或溶剂聚合、清洗或抢修转化器、分流塔、贮槽等,接触高浓度氯乙烯【毒理】(Toxicology)氯乙烯皮肤呼吸道尿肝、肾>皮肤、血浆、脂肪氯乙烯醇脱氢酶2-氯乙醇氯乙醛细胞色素P450氧化氯乙烯氯乙酸醛脱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甲酰甲基谷胱甘肽S-甲基甲酰半胱氨酸N-乙酰-S-半胱氨酸【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轻度:眩晕、头疼、乏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

--重度:意识障碍,急性肺损伤、脑水肿,昏迷、死亡。2)皮肤局部损害:麻木、红斑、浮肿、坏死。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症、雷诺综合症、周围神经病、肢端溶骨症、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称为”氯乙烯病”或“氯乙烯综合征”(Vinylchloridesyndrome)。重点1)神经系统:类神经征:睡眠障碍、多梦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掌多汗抑郁多发性神经炎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异常:食欲减退、

恶心、腹涨、便秘、腹泻等。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肝

功能指标改变。3)肢端溶骨症(acroosteolysis)--雷诺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肿胀、变白(rynudsyndrome)发绀等。--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性损害

X线:末节指骨粗隆边缘呈半月状缺

损,骨皮质硬化,变粗变短,

杵状指。

血管:管腔狭窄,部分或全部阻塞。

皮肤:局限性增厚,僵硬、硬皮样损

害、活动受限。杵状指末节指骨骨质溶解末节指骨骨质溶解4)血液系统:溶血、贫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5)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皮肤角化、指甲变薄等。湿疹样皮炎、过敏性皮炎。6)肿瘤:

肝血管肉瘤

肝癌,造血系统、胃、呼吸系统、脑、淋巴组织肿瘤。7)生殖系统:流产、畸形、妊娠并发症8)其他: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诊断】GBZ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1.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氯乙烯的职业史,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以及患者出现的以麻醉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2.慢性中毒: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处理原则】1.治疗原则(1)急性中毒:转移→清洗去污→保暖休息→对症治疗(2)慢性中毒:保肝,对症,脾切除术2.其他处理(1)急性中毒1)轻度治愈后可返回原岗位工作。2)重度治愈后应调离作业岗位。(2)慢性中毒:治愈后调离。【预防】1.加强生产设备及管道密闭和通风,将车间空气中氯乙烯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2.无毒清釜:3.加强健康监护:H2C=CHCN丙烯腈

(acrylonitrile,AN)【理化特性】

无色、易燃、易挥发性液体有特殊苦杏仁气味略溶于水,易溶于丙酮、乙醇易聚合【接触机会】主要由丙烯与氨、氧气在触媒催化下氧化制得。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丁腈橡胶)、合成纤维(腈纶纤维)的重要原材料。重要工业毒物和环境污染物【毒理】丙烯腈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尿丙烯腈谷胱甘肽含-SH蛋白氰乙基硫醇尿酸肝混合功能氧化酶环氧丙烯腈谷胱甘肽含-SH蛋白氰醇二醇醛+氢氰酸缺氧氰化高铁血红蛋白RBCDNARNA类脂质呼吸链Hb生物大分子损伤属高度类物质【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苦杏仁味→警戒作用→嗅觉疲劳潜伏期:1~2h,24h轻症:头晕、头疼、胸闷、呼吸困难、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手足发麻。重症:面色苍白、心悸、脉搏弱慢、血压下降、口唇肢端发绀、呼吸浅表不规则、意识朦胧、昏迷、失禁、抽搐、死亡。后遗效应:神经衰弱、感觉型多发性神经炎、肌萎缩、肌肉震颤。2.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神经症、神经行为功能异常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诊断】丙烯腈急性中毒诊断标准GBZ13-2002。急性中毒:短期内有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诊断。慢性中毒:目前未有肯定报道。1.治疗原则

1)脱离现场,清洗去污

2)严密观察,对症治疗

3)及时给氧

4)对症治疗2.其他处理

1)轻度→治愈后返回

2)重度→治愈后调离【处理原则】【预防】1.加强生产设备及管道密闭和通风,将车间空气中丙烯腈浓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2.彻底清洗。3.职业禁忌: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肝肾疾病、过敏性疾病。含氟塑料【理化特性】白色晶体,颗粒或粉末。化学性能稳定,250℃以下基本不分解。加温裂解→有毒裂解物。耐高温、低温,耐腐,抗酸,防辐射,摩擦系数小。【接触机会】单体(四氟乙烯)制备过程→毒性副产物(有机氟气体)聚合物加工烧结过程→毒性裂解物【毒理】含氟塑料呼吸道尿血浆蛋白、糖脂、磷脂、中性脂肪肺、肝、肾还原型辅酶I还原型辅酶II葡萄糖醛酸硫酸【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无明显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呼吸系统损害为主。1)轻度中毒:头晕、头疼、咽痛、咳嗽、胸闷、乏力咽充血、体温升高、呼吸音粗糙、干湿啰音,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2)中度中毒:胸部紧束感、胸痛、心悸、干湿啰音、网状纹理或毛玻璃样变3)重度中毒:肺水肿,呼吸音降低、弥漫性湿啰音、肺纹理增强紊乱、片状阴影2.

氟聚合物烟尘热(fluoropolymerfumefever):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丙烯热加工成型时烧结温度350-380℃金属烟雾热样症状发热、寒战、乏力、头昏、肌肉酸痛等,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呛咳、胸部紧束感、眼及咽喉干燥等。3.慢性中毒:类神经症骨骼改变:骨密度增高、骨纹理增粗【诊断】职业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66-2002职业接触史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急性中毒: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TDI哮喘:变应原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