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_第1页
八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_第2页
八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_第3页
八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_第4页
八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书写、卷面分(3分)此题不用作答,根据整个卷面书写情况得分。二、“基础”嘹望塔(共20分)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在刚刚学习的“爱国情怀”单元中,我们有幸倾听了fēngzhúcánnián___________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liàn________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nánchóu________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__。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__。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___________,一半轻松,一半明快。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3.名著阅读。(3分)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3分)①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最早____________(人名)兴建,与长城相关民间传说有_____________。②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__________(国别)的都德。5.根据课文填空。(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零丁洋》一诗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⑤那年,伊拉克国内战乱未息、恐怖活动不断,而巴格达城内新开张的几家歌舞厅内却是热闹非凡,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泊秦淮》句子回答)三、“文言”秋点兵(共l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其实味不同()(2)齐人也,坐盗() 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8.你喜欢晏子这个人吗?请说说你对他的评价。(3分)(二)其所处者(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9.这段文字意在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1.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它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3分)四、“阅读”品味屋(共3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21题(一)惟一的听众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儿的声音。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年轻的林子,地上铺满了落叶。②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了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铃。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尽管这里没有父亲与妹妹的评论,但我仍然感到懊恼。因为我显然将那把锯子带到林子里。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吧,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有柬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那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拉了,面对我惟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如果她的耳朵不聋,一定早就捂着耳朵逃掉了。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③不久,我发觉家人们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我开始在家中练,当然是我在紧闭小门的房间里练。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她再也不敲门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开始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也很快湿透了衬衣。不仅在家中练,每天清晨,我还坚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有一次,我的这位总是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的听众,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④终于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个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的话是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⑤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惟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选自八上《读本》,作者:落雪)12.作品的主人公是谁?(3分)13.文章以“惟一的听众”为题,并在文中多次提到,这样反复出现有什么意义?(3分)14.第⑤自然段中加点词“秘密”指什么?(3分)15.请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出与第①自然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语句,并谈谈这样写在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16.读本文后你受到哪些启示?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两点。(4分)(二)我与父亲抬担子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高,走在后,担子的绳索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般硌(音gè)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快了,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骨嫩,压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面,父亲个儿矮,走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着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的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大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部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些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处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音chéng)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将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突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需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7.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3分)18.这篇文章写父子之间的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3分) 19.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4分)20.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我能行”,后来体弱和年老的父亲也先后说“我能行”,这三次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21.最后一段“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五、“写作”奇葩园(共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有句歌词说:我的未来不是梦……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2008-2009学年度聊城市临清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阅读说明: 1.凡主观性试题,特别是分值较大的试题,应经过试批后制定出补充答案和评分标准。 2.如有与“参考答案”不一致而经改卷组讨论确实有道理的答案,也可自行制定修订答案和评分说明。 3.作文的难度控制在分(即40分)左右,基本切题,基本无语病即可;对优秀佳作,也要敢于打满分。一、书写、卷面分(3分)二、“基础”瞭望塔(共20分)1.风烛残年眷恋难酬(3分)2.A(3分)3.《骆驼祥子》祥子与车虎妞(3分)4.①秦始皇孟姜女哭倒长城②法国(3分)5.①金沙水拍云崖暖②化作春泥更护花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⑤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分)三、“文言”秋点兵(共15分)(一)6.(1)它(们)的果实(2)犯罪(2分)7.莫非楚地的水土让老百姓喜欢偷盗吗?(3分)8.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的人。(其他意近也可)(3分)(二)9.君子必慎其所处者(2分)10.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2分)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3分)四、“阅读”品味屋(共32分)(一)12.是老人。(3分)13.强调只有这位老人给“我”鼓励和支持,表现老人精神难能可贵,突出了主题。(3分)14.指上文妹妹说的老人是音乐教授,小提琴手并非耳聋。(3分)15.“尽管这里……白痴。”(1分)强调“我”音乐基础之差,与后文“我”奏出真正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照。(2分)16.①鼓励和支持对于人才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②自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③只有执著追求,勤学苦练,才会取得成功。④培养人才的人要有美好的心灵。(4分)(二)17.我与父亲抬担(3分)l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