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以下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据此可知,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文化与文明交融 B.生产方式的进步C.国家机关的建立 D.人口跨区域流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地图中有古代中国的青铜文明、古埃及种姓制度、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导致这些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进步,B项正确;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的进步,“文化与文明交融”不属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排除A项;在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的进步,C项属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表现,排除C项;人口跨区域流动会推动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排除D项。故选B项。2.位于土耳其境内的卡塔·于育克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该遗址发现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这一考古发现可印证该地区()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B.存在一定社会分工C.最早从事农业生产 D.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8000年左右(卡塔·于育克)。根据材料可知,在卡塔·于育克遗址发现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这些物品的制造反映了当时存在一定社会分工,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在卡塔·于育克遗址发现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不能说明该地区出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A项;材料中的“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不属于农业生产工具,不能得出“最早从事农业生产”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品交换,不能说明商业贸易繁荣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3.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的美洲。依据材料“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可知,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各自独立,相对隔绝,B项正确;A项的“相互联系”关键词和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美洲文明战争不断,冲突激烈的史实,排除C项;D项的“交融”关键词和材料主旨相反,排除D项。故选B项。4.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 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 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可知,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最古老的史诗,其内容探讨了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古代欧洲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而非古代世界洪灾频发,排除A项;《吉尔伽美什》探讨了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非生死无常的生命观,排除B项;史诗《吉尔伽美什》描述的信息,是通过修造方舟躲避水灾,不是兴修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 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古文字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都是象形文字,这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三个地区存在交往,排除B项;三地文字虽然都是象形文字,但是材料所列的文字是静态的,并未体现出文字的发展,因此无法证明三地文字同宗同源,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亚非地区和其它地区进行对比,因此无法说明古代亚非文明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排除D项。故选A项。6.波斯帝国修筑了从波斯湾北面通到底格里斯河,再由此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抵达爱琴海沿岸的“御道”,后来又从御道上开辟出几条岔道通往埃及和印度河流域。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B.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C.扩大了帝国的统治疆域 D.促进了三大洲文明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材料“波斯帝国修筑了从波斯湾北面通到底格里斯河,再由此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抵达爱琴海沿岸的‘御道’”“后来又从御道上开辟出几条岔道通往埃及和印度河流域”及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的统治疆域包括叙利亚、小亚细亚、埃及、印度河流域的部分地区,波斯“御道”的修建有助于加强其统治区域内部的交流,其统治疆域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所以“御道”的修建促进了三大洲文明的交流,D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建立是在近代,排除A项;波斯的“御道”修建在波斯帝国境内,不会保证整个“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B项;波斯是在其统治疆域之内修建“御道”,有利于巩固对疆域的统治,但没有扩大帝国的统治疆域,排除C项。故选D项。7.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印度教维护了种姓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根据材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可知,印度教要求信徒遵守种姓制度,维护婆罗门的权威,说明的是对种姓制度的维护,D项正确;种姓制度下,印度的顶层主要是僧侣贵族、军事和行政贵族,非普通劳动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婆罗门对印度教徒的打击,排除B项;印度的顶层是婆罗门,因此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该论点依据的是()A.印欧人的迁徙 B.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C.阿拉伯人的扩张 D.蒙元的南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主要和传统商路的改变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符合题意;印欧人的迁徙、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及蒙元的南征均与环境因素有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9.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A.受到东方各国人民的欢迎 B.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亚历山大东征在保有原来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当地文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C项正确;“东方各国人民”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亚历山大东征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维护帝国的长治久安,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于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只是强调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0.《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民法大全》中亦记载了“在罪行的审理中不应该对缺席者进行判处”“基于嫌疑,也不得判处,因为与其让无辜者被判处还不如让犯罪的行为不受处罚”等内容。上述内容表明罗马法()A.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B.注重维护个人权益C.强调司法程序公正 D.有效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古罗马)。据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都强调了在审理罪行时,不能未经审判就处以死刑,不能基于嫌疑就判处,也不能让无辜者被判处,表明罗马法对审判过程及证据的重视,体现了司法审判程序的公正,C项正确;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体现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体现罗马法维护个人的权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并未涉及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11.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元863年,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基利尔文字),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A.深受希腊帝国影响 B.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D.基辅罗斯未实现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九世纪(俄罗斯)。根据“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可得出基辅罗斯的文字及宗教与拜占庭文明联系较大,受到拜占庭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斯拉夫文字受到希腊字母影响,而不是希腊帝国,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基辅罗斯的文字和宗教信息,不能反映基辅罗斯是否独立、是否实现统一,排除C、D项。故选B项。12.日耳曼人在南迁过程中,不仅原有的血缘氏族瓦解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农村公社——马尔克也趋于解体,灭亡西罗马帝国后,日耳曼统治者则将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据此可知,日耳曼人的迁徙()A.推动了区域文化认同 B.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进程C.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 D.批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罗马帝国时期(欧洲)。据材料“不仅原有的血缘氏族瓦解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农村公社——马尔克也趋于解体……”,可知日耳曼人在迁徙的过程中自身原有的血缘氏族和农村公社都瓦解了,同时还将西罗马帝国的土地分封给臣民,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封建大领地的形成,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其对西欧封建化的影响,无法得出区域文化认同,排除A项;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有阻碍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也没有摧毁罗马帝国的文明,排除BD项。故选C项。13.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汉代王逸《正部》中记载:“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1990年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采集到大蒜标本三枚,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这说明丝绸之路()A.推动区域间物种的传播 B.初步构建起全球化市场C.有利于中西科技的互鉴 D.促进了西域经济的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汉时期,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的大蒜经张骞出使西域带到敦煌地区。说明了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推动了欧洲南部和中亚与中原地区(敦煌)间大蒜这一物种的转播,A项正确;仅从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被引进敦煌地区一事,无法说明初步构建起全球化市场,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西科技,排除C项;仅从材料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被引进敦煌地区一事,也无法说明西域经济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14.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 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东汉(中国)。据材料“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可知,此路线是西南丝绸之路,商路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南宋以后,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四川出现佛教遗物,不能得出佛教盛行于四川,排除C项;唐朝时期佛教本土化,排除D项。故选A项。15.15—16世纪,欧洲印刷厂实行车间工作制度,不同工种的工人分别进行印刷、复读和装订工作。威尼斯和(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印刷厂厂主必须关注每年春天在(德意志)莱比锡举行的书会,尽管两地距离有半个欧洲之遥。这则材料反映了()A.意大利是欧洲文化中心 B.图书业生产资本主义化C.文艺复兴促进书籍传播 D.工厂制度应用于图书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5至16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欧洲印刷厂实行车间工作制度,不同工种的工人分别进行印刷、复读和装订工作”“威尼斯和(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印刷厂厂主必须关注每年春天在(德意志)莱比锡举行的书会”及所学可知,15至16世纪,欧洲印刷厂的生产的标准化以及市场状况,使的印刷业较早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兴行业,体现了图书业生产资本主义化,B项正确;“意大利是欧洲文化中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艺复兴与书籍传播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工厂制度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帆船运往南美以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繁荣()A.表明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 B.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C.为西班牙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D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繁荣并不代表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印度洋贸易的地位仍然重要,排除A项;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拉丁美洲提供白银,这并不会加速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排除B项;此时西班牙并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17.史学家评论道:“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据此,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A.催生西欧各国的民主政权 B.摧垮了西欧旧制度的基础C.推动西欧宗教改革的开展 D.促进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中的史学家认为拿破仑致力于扫除贵族、教士赖以维护其特权的旧秩序,拿破仑战争在西欧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等大革命的进步思想,形成了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基础,可见拿破仑战争摧垮了西欧旧制度的基础,B项正确;“西欧各国”表述绝对,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无法推动16世纪发生的西欧宗教改革的开展,排除C项;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与近代外交制度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8.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安提瓜古城的评价是:安提瓜古城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逾1500米的火山环绕的山谷之中,处于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但其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内建成了大批庄严隆重、装饰华丽的卓越建筑,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特质,成为中美洲巴洛克艺术的典范。该评价()A.肯定了美洲土著文明价值 B.突出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C.促进了文明之间深入交流 D.说明了美洲文明的多样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早期安提瓜古城。根据“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内建成了大批庄严隆重、装饰华丽的卓越建筑,凸显空间感与立体感特质”可知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安提瓜古城的设计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由此体现了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所以这一评价突出了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B项正确;这一评价突出了文明的交流,并不是肯定美洲土著文明的价值,排除A项;这一评价是肯定文明交流,而不是促进文明交流,更不是在说明美洲文明的多样化,排除CD项。故选B项。19.联合国难民署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二战之后欧洲的难民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难民署要求设立“联合国难民紧急基金”,但因美国干预而失败。1954年,美国希望把难民署作为反苏的力量而开始给予支持。此后,“联合国难民基金”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并迅速筹集完毕。这反映出()A.冷战导致难民问题形成 B.人道主义原则得到了各国公认C.霸权主义威胁国际治理 D.联合国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在联合国难民署成立的背景下,“联合国难民基金”的筹集经历了由失败到成功筹集完毕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曲折性,究其原因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使难民问题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解决难民问题的难度,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难民问题是因为战争造成的,而非美苏间的冷战,排除A项;材料中其他国家的支持主要是跟随美国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联合国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的作用,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20.在1944至1945年期间,美政府资助美国与拉美人员交流达百余次,向拉美国家输出图书、小册子等印刷品共约50万册,还向拉美派遣了其他文化团体,如耶鲁大学合唱团等。美国政府上述举措意在()A.与苏联争夺拉美控制权B.提升拉美地区的教育水平C.扩大美国在拉美的影响D.加快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至194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44年-1945年,美国对拉美地区文化输出,宣言美国的价值观,目的是扩大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C项正确;1944-1945年处于二战时期,美苏处于战时同盟关系,还未开始冷战,排除A项;提升拉美地区的教育水平属于客观影响,不属于目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文化领域,不属于经济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21.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A.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 D.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整个非西方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现代化历程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度过的,B项正确;A项是材料中的现象,不是本质,排除A项;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只是西方文明衍生的体制之一,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与命题意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独立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22.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到陕西西安市视察时,对文博系统的同志说:“我到哪个地方,都爱看这些东西,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可以了解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表明文物保护()A.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内容 B.对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C.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能够系统揭示历史本来面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恩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强调文物保护对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文物保护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AC项不是最优选项,排除AC项;历史本来面貌不是单纯靠保护文物就能够揭示,而是要经过史学研究才能揭示历史本来面貌,排除D项。故选B项。23.1964年美国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承认和保障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选举权法》,取消为阻止黑人拥有选举资格而规定的读写能力测试和缴纳人头税,使美国非洲裔居民第一次拥有了不受歧视限制的选举权。这些举措()A.成功清除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B.表达出社会吸纳移民的积极态度C.展现了政府对改善人权状况的努力 D.利于改善美国与非洲的紧张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1965年(美国)。根据材料“法律上承认和保障了美国黑人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美国非洲裔居民第一次拥有了不受歧视限制的选举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法案的签署,有助于禁止选举活动中的歧视性行为,巩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成果,C项正确;“清除”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介绍的是美国官方政府的态度,未体现社会态度,排除B项;材料涉及对象是美国黑人,并非与非洲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4.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主要得益于()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巨量史料展现”“不但能轻易查阅,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现在很短时间就能实现”可知,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文化多样性与轻而易举的查阅到巨量史料以及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无必然因果关系,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史料的丰富和深度,不能体现史学理论的成就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5.人口迁徙不断改变着地区乃至世界历史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代起,直到13、14世纪,可以概括为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三次冲击的浪潮。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在美索不达米亚东西两面都有来自北方的印欧人部落向南冲击。这一时期开始,在古代亚欧大陆整个农耕世界,都经历了由北方来的以战车为武装的各个部族的入侵,这是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第一次冲击浪潮。公元7世纪,还有从亚洲西南角冲入农耕世界的属于闪族的游牧部族,这就是也精于骑兵作战的阿拉伯人。在出击后的一个多世纪,阿拉伯人占有了欧亚大陆包括北非农耕世界将近一半的地区,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冲击随之结束。到了13世纪,又爆发了第三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发动这次冲击的主要是蒙古人。——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材料二: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黑种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太平洋的少数岛屿上,蒙古种人聚居在中亚、西伯利亚、东亚和南北美洲,高加索种人集聚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三:19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随着美国兼并德克萨斯,与英国解决俄勒冈的边界争执,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后向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大量移民,一些国会议员开始思考如何使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成为美国联邦永久不可分裂的一部分。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主张就在40年代被提了出来。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的法案。西段工程于1863年破土动工,它所经过的加利福尼亚州塞拉岭和内华达州一带,高山峻岭绵亘,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险。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管理层在加利福尼亚州雇用了首批来自中国南方的50名华工。此后,越来越多的华工加入到筑路大军中。根据美国学者柯立芝所著《中国移民》一书的统计,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时,中国劳工占到90%,约9000人。这条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成,美国大陆在经济上真正连成一片,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它预示着美国行将成为面向两大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移民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美国西部地区的崛起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摘编自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冲击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背景。(4)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为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简述赴美华工的历史贡献。〖答案〗(1)影响:促进了区域(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等的形成);各个区域的文化不断碰撞、交融。(2)变化:原有的蒙古种人分布空间逐渐缩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中部地区;外来的高加索种人在美洲广泛分布;外来的黑种人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所占比重不高。(任两点)原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促使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罪恶的三角贸易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欧洲人前往美洲谋生。(3)背景:工业革命后筑路潮流的影响;沟通东西部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对新拓展领土的控制,巩固美国疆域安全的需要。(4)历史贡献:弥补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劳动力不足,推动了太平洋铁路完工,加快了美国的铁路建设进程;使美国东西部连成一体,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外,华工表现出的艰苦耐劳精神、聪明才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留在美国的华工保留并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所述时间、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等信息可知第二次冲击是指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结合所学从文化、政治等角度回答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即可。文化方面,促进了区域(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各个区域的文化不断碰撞、交融;政治方面,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等的形成)。【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到20世纪的美洲。变化:根据15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和20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可以看出,从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是原有的蒙古种人分布空间逐渐缩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中部地区;外来的高加索种人在美洲广泛分布;外来的黑种人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所占比重不高。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促使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罪恶的三角贸易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欧洲人前往美洲谋生。【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美国。背景:据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并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可得出工业革命后筑路潮流的影响;据材料“随着美国兼并德克萨斯,与英国解决俄勒冈的边界争执,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后向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大量移民,一些国会议员开始思考如何使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一样,成为美国联邦永久不可分裂的一部分。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主张就在40年代被提了出来”得出沟通东西部经济交流,加强对新拓展领土的控制,巩固美国疆域安全的需要。【小问4】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美国。历史贡献:据材料“不少白人工人应聘后不久经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纷纷离去。管理层在加利福尼亚州雇用了首批来自中国南方的50名华工”“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时,中国劳工占到90%,约9000人。这条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得出弥补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劳动力不足,推动了太平洋铁路完工,加快了美国的铁路建设进程;据材料“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成,美国大陆在经济上真正连成一片,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充分显示了中国移民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美国西部地区的崛起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得出使美国东西部连成一体,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可以从华工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扩大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分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至18世纪,中西间贸易往来频繁。当时欧洲的紧身胸衣、裙撑和束腰等设计元素被引入中国,成为上层社会女性的时尚追求。欧洲人对来自中国的奇异的丝绸、织锦等纺织品和绣花等工艺近乎狂热的好奇和热衷。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哔叽面料的服装。真丝面料制成的“华托裙”,也常常出现在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是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法国还设立了一些中国舞场、中国娱乐剧院等。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妆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摘编自陈霞、李遵《西方镜像中的“中国风”纺织与服装艺术考》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外服饰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欧洲“中国风”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参与群体扩大;相互借鉴中有所创新;保留了民族特色(答出三点即可)(2)表现:法国主教拥有中式彩色哔叽面料的服装;艺术家画绘制具有中国风的裙子;欧洲贵族妇女穿中国风的服饰;出现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答出三点即可)背景:新航路开辟,东西方交流频繁;近代商品贸易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至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特点:根据材料一“17至18世纪,中西间贸易往来频繁”可以得出中外交流历史悠久的特点。据材料一“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妆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可以得出在服饰的变化上参与群体扩大。据材料一“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哔叽面料的服装。真丝面料制成的‘华托裙’,也常常出现在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是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从中可以得出中西方的服饰相互借鉴中有所创新且保留了一定的民族特色。【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至18世纪(中国和欧洲)。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法国的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主教拥有十件在法国巴黎定制的中式彩色哔叽面料的服装”,可以得出法国主教拥有中式彩色哔叽面料的服装。依据材料一“法国画家让·安托万·华托笔下,这种裙子装饰有中国特有的纹样图案,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情调”,可以得出艺术家绘制具有中国风的裙子。根据材料一“当时很多欧洲贵族妇女喜爱穿着的服饰。法国还设立了一些中国舞场、中国娱乐剧院等”,可以得出欧洲贵族妇女穿中国风的服饰。根据材料一“以穿着中国式服装为主要特征的化妆舞会首先在巴黎和维也纳出现,之后迅速在欧洲宫廷普及。到18世纪中期,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在欧洲变得非常普遍,一度晋升为欧洲大众的时尚活动”,可以得出出现中国服饰装扮的化妆舞会。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之所以出现欧洲“中国风”,首先由于当时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方交流加强,中国的服饰元素传入欧洲。同时中西方贸易加强,近代商品贸易发展,也使欧洲出现“中国风”。27.【伟大的共存】亚里士多德曾说,动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既是好劳力又是美味佳肴”。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驴、牛、马、骆驼之类的动力型动物,它们让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