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1页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2页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3页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4页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以“西气东输”为例2021/5/9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这些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2021/5/9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如我国煤炭北多(94%)、南少(6%)资源在区域间不具有流动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资源需求量大。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其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资源跨区域调配2021/5/93“西气东输”找出一线工程的起点、终点,沿途经过哪些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省级行政区一线工程2021/5/94上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找出一线工程的起点、终点,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省级行政区“西气东输”2021/5/95二线工程沿途经过了哪些自然带?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哪些规律?中线工程:观察二线与一线的不同点“西气东输”2021/5/96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气东输”2021/5/97三线工程:西气东输三线已开始建设,首站仍然与西气东输二线一样,部分管道走向与西气东输二线并行。气源地仍为中亚。“西气东输”2021/5/98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一读图,分析该图反映的西气东输主要原因2021/5/99原因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水平低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乏能源消费量大产、消矛盾东、西地区的优势皆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能源生产量小能源消费量小需要西气东输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一2021/5/910排入大气大量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排入大气大量SO2——酸雨范围大、危害严重煤炭堆放,燃烧废渣——环境污染小贴士:获得同等热值的前提下,煤炭与天然气排放的灰粉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物的比例为29:1煤炭作为能源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巨大压力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二2021/5/911清洁能源

比较价格低

运输、使用方便天然气作为能源小贴士: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主要成分为甲烷,与其它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和极微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因而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小贴士:天然气与煤炭的价格比是2.3:1热值比是2.5:1管道运输有哪些优点?货物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无污染?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二2021/5/912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弃、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存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结合右表,分析下列问题: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优点突出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二2021/5/913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弃、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存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结合下图,讨论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相关原因我国必须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应该西气东输原因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二2021/5/914资料一:我国天然气资源量55万亿m3,目前,剩余可采储量居世界第十五位。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的含量仍将保持青年期的特点。其中:东部4.9万亿m3,占8.9%中西部31.3万亿m3,占46.7%南方3.2万亿m3,占5.8%海上15.8万亿m3,占28.6%阅读下列资料,找出西气东输的另一原因。资料二:我国重点建设的油气基地图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三2021/5/915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原因三: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西部四大油气田: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东部的东北、华北油气田全面减产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突出西部成为我国油气新的战略接替区天然气占比:东部8.9%,中西部46.7%,南方5.8%,海上28.6%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三2021/5/916根据我国天然气分布状况,思考西气东输工程在陕北弯曲的原因。靖边合作探讨:西气东输的原因三2021/5/917西气东输原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迁移探究: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思维方法归纳资源“产”、“消”现状(必有)+原有状况的不利影响(如对环境)或调配后的有利影响(如资源供给安全)+材料提供的其他信息2021/5/918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2009年12月14日,中、哈、土、乌四国元首共同转动天然气管道启动阀门,中亚的天然气从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广大地区。这条被喻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世纪管道”全长1833公里,进入中国境内后,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2021/5/919中哈管道示意图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0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示意图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12010年,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在昆明开工,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2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材料一:我国早期进口石油多来自中东地区,进口渠道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存在被动局面材料二: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接近26.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23.7亿吨;近几年,能源缺口不断扩大。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突破了50%的心理防线(下图为我国石油供需状况)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3我国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我国能源产、消状况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42010年,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在昆明开工,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材料一:我国早期进口石油多来自中东地区,进口渠道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存在被动局面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5我国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我国能源产、消状况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6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材料一:我国早期进口石油多来自中东地区,进口渠道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存在被动局面材料二: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接近26.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23.7亿吨;近几年,能源缺口不断扩大。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突破了50%的心理防线(下图为我国石油供需状况)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7我国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原油运输的依赖,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我国能源产、消状况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8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材料一:我国早期进口石油多来自中东地区,进口渠道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存在被动局面材料二: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接近26.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23.7亿吨;近几年,能源缺口不断扩大。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突破了50%的心理防线(下图为我国石油供需状况)比较两条线路长短及运输方式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29我国能源生产量小于消费量(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原油运输的依赖,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能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短,安全性好,运送速度快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众多跨国油气管道的原因我国能源产、消状况调配后的有利影响(结合材料信息)迁移探究:我国建设众多跨国管道的原因2021/5/930自主探索:为什么要南水北调?2021/5/931我国两个地区水资源供需状况(统计指标为占全国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耕地%粮食产量%工农业生产总值%黄淮海7.2501立方米35.459.23434.3南方80.43480立方米50.635.24345华北(黄淮海)地区成为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匹配、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自主探索:为什么要南水北调?2021/5/932

由于地表水长期过量开发利用,平原河道长期干涸,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埋深大面积下降,导致河湖干涸、河口淤积、湿地减少、土地沙化、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自主探索:为什么要南水北调?2021/5/9331.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缺水严重3、长期缺水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2、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