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气运动(一)_第1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气运动(一)_第2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气运动(一)_第3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气运动(一)_第4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大气运动(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洪家中学饶夕词学业水平测试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近三次考题分析知识点试题时间分值题型大气受热过程13、64选择题气压带风带13、12选择题13、62选择题13、126综合题季风环流13、65综合题复习目标

●大气的热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大气热力环流。●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规律

重点重、难点、高频考点知识梳理答案一、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3、全球变暖二、1、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空气的水平运动即为风三、1、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之为大气环流考点突破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回顾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参考课本32页和知识清单10页思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表现及其是否有选择性关注热点:用所学原理解释全球变暖的过程真题点对点练习:1D2013年6月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牛刀小试1、2、C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能描述出完整的大气受热过程并且用来解释日常现象。温馨提示答疑解惑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的差异的原因?冷热不均ABC受热冷却冷却高低低高高低考点突破二:热力环流原理展示思考1、从大到小排列abcd四地的气压值2、①②③④四箭头中哪个是近地面风,哪个是高空风易错点3、图示为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请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温馨提示: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易错点突破原理应用原理应用海陆风原理应用海陆风考点突破三:大气环流单圈环流三低四高七压带信西东风六风带动动手气压带风带A甲

B乙

C丙

D(1)A、B、C、D表示气压带A是

带,B是

带C是

带,D是

带其中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填字母),因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填字母)。(2)甲、乙、丙表示风带甲是

带,乙是

带,丙是

带(北半球)(3)A、B之间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为

。极地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赤道低气压ADBC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东北信风高纬环流赤道30°N30°S60°N60°S90°N90°S三圈环流据图分析气流的垂直运动和天气之间的关系赤道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2013年1月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A.极地东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趁热打铁B下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23.图中所示风带是A.东北信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南信风带D.极地东风带24.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A.市场广阔B.光照充足C.海上交通便利D.气候温和湿润M风带乳畜业混合农业第23、24题图2013学考BA自主学习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地中海气候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东亚季风环流南亚季风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7,东南,西南自我检测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条目解析P16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课堂小结大气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地球自转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冷锋面暖锋面互动探究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下图为浙江省某地5月29日~30日24小时内气温变化图。15.此时段该地受A.冷锋影响B.暖锋影响C.低压中心控制D.高压中心控制16.此时段该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气压下降B.吹偏南风C.晴朗天气D.阴雨天气·······(℃)3329252117162024481216(时)第15、16题图AD2013学考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3月10日至15日的天气资料,对其在该时段内天气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风(级)气压(百帕)3月10日261214偏北风1~210033月13日15213偏北风8~910053月15日11011偏北风2~31008

(A)该地15日受暖锋影响

(B)该地气温日变化逐渐增大

(C)该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D)该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08年浙江会考卷第10题D自主学习区本课时栏目开关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6.读下面两幅“两地气压分布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上绘出C、D、E、F的风向。

(2)C、D两地相比,何处风力最大________,原因是

(3)如果AB两地都是夏季,纬度相同且都地处中纬度,A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B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

CC处气压梯度大阴雨晴朗气旋反气旋与天气:低高1、绘制2、天气上升下沉阴雨晴朗

气旋反气旋中心气压气流水平运动旋转方向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

天气特征天气实例

低高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逆南顺北顺南逆上升下沉阴雨晴朗伏旱\寒潮秋高气爽next比较气旋与反气旋气流状况台风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暖锋过境B、乙是低压过境C、丙是冷锋过境D、丁是高压过境2、天气系统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组合正确的是()A、甲----寒潮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C、丙----台风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CB拓展应用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1)此时A地受__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2)近日,___锋将从B地过境。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将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高干冷(晴朗)暖气温下降10401035103010251020101510101002.599510001005高低低ABCD甲晴西北风东北风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高”“低”分别标出气压中心的气压状况(2)分别写出两个气团的性质:A

B

(3)A地吹

风B地

吹风(4)风力大的是

,原因

(5)图中冷锋暖锋均能引起降水,冷锋的雨区在锋

(前、后)。暖锋的雨区在锋

(前、后)高低冷气团

暖气团

偏西偏南AA地等压线密集

后前图2-4据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2-4,回答20~22题:20.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21.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22.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CBD暴风雪属于冷锋实例缓解旱情,减轻病虫害,净化空气;倒塌房屋,人员伤亡,阻塞交通.读下边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1~3题。

1、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所属气压分别是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2、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形成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3、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ADC典题赏析26、读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地,最低的是_______地。(2分)(2)此时甲地风向为______;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小的是____地。(2分)2013年1月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点对点练习:2再接再励甲丙西北风乙方法点拨风向:先画气压梯度力,再右偏或左偏形成风向;通过等压线的疏密叛风力大小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3)暖空气在锋面上经常发生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此时C、D两地中,__地的暧空气被迫抬升。(4)此时,新疆地区M处与山东半岛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CM处一月七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冬夏冬夏季风环流2013年6月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点对点练习:3学以致用B东南西南高副极地低气压带4.读“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2)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图中⑧处所在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3)写出图中⑤处所在地风向的名称。

(4)分析图中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