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文科)第一阶段测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占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题,占40分。全卷共100分,2.答题时,考生必须把选择题和在综合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线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3.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题。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4.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中国部分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之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在15%的基础上再加征25%关税。2018年7月10日,美国特斯拉公司决定在拥有世界上最健全汽车供应链体系的上海市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规划年产50万辆高档纯电动整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促使特斯拉公司在我国建超级工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为了A.及时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矛盾 B.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新能源C.提高产品在我国的市场竞争力 D.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6.特斯拉公司选择在上海市建超级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A.汽车产业基础好 B.水陆交通便利C.劳动力的素质高 D.居民购买力强7.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建成投产后,对我国纯电动汽车企业的主要影响是A.亏损加重,大量倒闭 B.创新技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C.向上海集聚,加强协作 D.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投资生产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各地风俗,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说明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 D.高温多雨9.蒙古包反映了其所居民族主要从事()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10.上图中三种民居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 B.统一性 C.差异性 D.共同性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12.“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自然灾害是()A.旱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13.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14.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某购物网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GIS分析,实现就近网点配送B.可以通过GIS技术,追踪包裹的位置C.可以通过RS技术获知各配送网点的库存D.可以在GPS技术的指引下设计最佳配送路线15.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和遥感 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16.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题。17.上图中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18.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19.该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21.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2.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23.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25.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2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2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28.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 B.光照强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29.河流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数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A.尼罗河流域 B.密西西比河流域C.印度河一恒河流域 D.黄河流域30.美国把许多电子工业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④传播新技术、工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料二:下表为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和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1957年20XX年煤矿(座)1407钢铁厂(个)264煤矿工人(万人)474钢铁工人(万人)30约5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2)图中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3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