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李沧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2.1944年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确立了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贸易制度(即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1995年12月关贸总协定历史使命完结,1996年1月,由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这表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 B.强权政治已经左右着世界的发展C.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美国已成为世界的领导者3.“如果没有此次战争的成功,国民政府就不能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此次战争是指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4.文成公主远涉千山入藏婚配松赞干布书写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段佳话,下列古代奇女子中如文成公主般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远嫁边地的扬州姑娘是:A.金城公主 B.细君公主 C.王昭君 D.黄道婆5.红色旅游是通过参观游览革命纪念地,了解革命历史,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某旅行团把嘉兴南湖、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作为旅行目的地,理由应该是()①抗战时期敌后战略总后方②中共一大会址③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④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6.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A.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B.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C.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D.有利于形成人文主义的观念7.2018年4月17日,“中非经济合作区建设合作的成效与经验”研讨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二战后期,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会议,对加速二战的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对开罗会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会议在1943年11月召开B.中、美、英三国首脑共同参加了这次会议C.会议要求日本将及澎湖列岛及相关岛屿归还中国D.联合国在这次会议期间宣告成立8.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①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③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较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的“初心”是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10.“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采取的民主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制度11.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了A.君主专制制度 B.休养生息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12.旅游拍照发发朋友圈,逛街付款扫扫二维码。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得益于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技术的突破C.网络技术的发展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涌现出许多封建帝王,他们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示人物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请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们各自取得的成就或贡献。14.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耻辱。当今中国已重返世界,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开放走向封闭,由和平交往为主到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反侵略斗争的过程。请举出一位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哪些反侵略斗争?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集中体现。请写出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回顾百年中国近代史,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哪些?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有关?打开国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15.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基础投资银行成立”,举办“G20峰会”,体现了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图片材料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

依据题干“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1995年12月关贸总协定历史使命完结,1996年1月,由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判断,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应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3、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如果没有此次战争的成功,国民政府就不能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可知,此次战争是指北伐战争。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4、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细君公主是中国西汉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细君公主为西汉和乌孙建立友好的民族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项B符合题意;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选项A不符合题意;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选项C不符合题意;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战时期敌后战略总后方;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所以②③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希腊半岛上没有大平原,山地占80%,有20%到30%的土地是可耕地,希腊半岛支离破碎的地形使希腊城邦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特点。因为地中海沿岸多为岛屿,地形多山脉,平原少,不适宜农耕,古希腊人只能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殖民活动发展海外贸易来解决人地矛盾和生存问题,所以工商业发达。商业活动最主要的要求和特点是商品交易的双方或多方主体是平等和自由的,因此民主政治成为希腊众多城邦首选的政治制度。可知,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民主政治成为希腊众多城邦首选的政治制度,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罗会议在1943年11月召开,中、美、英三国首脑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要求日本将及澎湖列岛及相关岛屿归还中国。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所以ABC项表述均正确,D项表述错误,故选D。8、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因为洋务运动运动的兴起,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①正确;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大城市。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③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因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②说法错误,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9、D【解析】

根据题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谭嗣同用生命来唤醒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邓世昌为国家牺牲自我,是民族英雄,可见“初心”指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选项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是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是民主共和,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材料中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材料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材料中“几个党好”意在强调中国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D.“一国两制”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排除。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D【解析】

依据题干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比西方国家落后。D选项符合题意;君主专制政体,是统治者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政策,指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B选项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2、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主要发明有计算机和网络,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微信的流行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网络技术发展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但是与微信无关,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图(1)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贞观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1)是秦始皇,图(2)是唐太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图二唐太宗:(2)唐太宗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土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14、(1)张骞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2)《南京条约》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改革开放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综合国力、国家环境、国家利益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有张骞、鉴真等,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反侵略斗争有: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打开国门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