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

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教案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

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大胆创新中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1、认识负数。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3、认识小

数。4、小数加法和减法。5、找规律。6、解决问题的策略。7、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8、公顷和平方千米。9、小数乘法和除法(二工10、统计。11、整理与

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9)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

算的理解。

(10)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

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

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

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

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

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法则、小数加减法。③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

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②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③公

顷、平方千米的含义及面积单位的换算。④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表达数据信息。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

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进行学习。部分

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差;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解决问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

够端正,做题马虎、书写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平时表现和知

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直线分布基本均匀,有几个同学基础

和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

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教学成绩。

三、教学措施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综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起: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能更好

完成教案中个性化补充,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批面改。

(二)、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

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

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

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

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

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进度计划表

五年级数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教具

1认识负数4

2多边形面积计算4

3认识小数4

认识小数2

4

复习2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7中秋、国庆放假

8找规律4

9解决问题的策略4

10期中复习4

11迎接期中测试4

12小数乘法和除法(一)4

13小数乘法和除法(一)4

复习2

14

公顷和平方米2

15小数乘法和除法(二)4

16小数乘法和除法(二)4

17小数乘法和除法(二)4

复习2

18

统计2

19整理和复习4

20期末复习

21期末复习

22期末复习

23迎接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

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

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

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L(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L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

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

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

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L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

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

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

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

用负数表示。

3.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C与-10℃相比,哪

个温度高一些?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①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

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六、家作。

1.《课课练》第页。

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2)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正、负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

活现象的能力。

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

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

二、自学例3。(7分钟)

L自学。

出示教材例4表格。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全班交流。

3.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

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

三、自学例4.(9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用。

导学单:

1.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

作什么?

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L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2.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

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

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4.阅读第4页的“你知道吗"?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4页练一练。

点拨: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数表示取出的钱数。

2.练习一的第5题。

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练习一的第6题。

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点拨: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

4.练习一的第7题。

点拨: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

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

5.练习一的第8题。

表中的正数、负数和0各表示什么?

6.创编练习。

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丁老师记数

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

12下,魏丽的成绩是-8下,王明实际跳()下,魏丽实际跳()

下。

提示:在表示王明和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算的?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1、3、4、5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小强从家向西走了300米记作

+300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

两地的位置吗?

六、家作。

1.《课课练》第页。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

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正确率达到80%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

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

的逻辑思维。

3.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

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和"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6分钟左右)

L长方形面积怎么算?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出示PPT,引导观察。

观察例1,说说自己的想法。

转化前后,什么没有变?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转化?

预设:①沿着高剪出一个三角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②沿着高剪出一个梯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组织交流,转化的方法。强调:沿着高剪。

二、自学例3(16分钟左右)

L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3的PPT

导入:例3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或数出它的底、高分别是多少,

填在表格中。

平行四边形

底cm高cm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边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刚才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长cm宽cm面积cm2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ITt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④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L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10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8页练一练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5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第1题:抓住等底等高来画。

第5题: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因为高变短了。

(3)创编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78cm,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

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积?

AD

BC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长,那么面积也求

到了。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

题"。

提高题: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家作

完成《课课练》第页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三角形的面积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

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5分钟左右)

交流例4:

L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

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L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5的PPT

导入: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6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cm高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

表。

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2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L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

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Itt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xh+2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8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10页练一练。

分别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记除以2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6—9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第7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x3,所以这三角形的面积是3x4-2

(3)创编练习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m,如果底延长2米,那么面积增加1平方米,求

原来三角形的面积?

(4)介绍"你知道吗?"(4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半广以乘正太"的理解

动态演示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研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三角

形的关系。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5页

L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2、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3、注意第四题的单位不一样。

五、家作

完成《课课练》第页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第3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

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

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预设8分钟)

L计算练习。(第10题)

25x12+2122x8-2

25x(12+2)122x(8+2)

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32

12

18

46

4

5

单位:厘米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一提醒:第三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怎么改就可以了?

一点拨: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计算。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第12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第15

题)

提示: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取整厘米数)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第11题)

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一个格子的面积

是1平方厘米),画完后请把底和高的长度标出来。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

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2.汇报交流画法。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积x2

=9x2

=18

提醒:分析学生列举的几种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状:底2厘米,高9厘米;底1厘米,高18厘米

(横着画)

2.说一说。(第16、17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

交流内容

1.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方法和解答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判断的方法。

补充:还可以把每个涂色三角形进行分割,也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一半。

引导:L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相当于求谁的面

积?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高(预设10分钟)

练习单(练习时间8分钟)

第一关:选择题

(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一样C.等底等高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6B.3C.12

第二关:生活中的数学

1.(1)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

枝,这块花圃一共生产鲜花多少枝?(第13题)

(2)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树,

这块地共可种树多少棵?

总结:第1组中的两道题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解答时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2.李大伯家有一块梯形菜地,分别种了黄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黄瓜和辣

椒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吗?(第14题)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第三关:智力冲浪

思考题。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反思学习,内化提升(预设1分钟)

五、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第页

拓展练习: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180m2,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图ppt)

六、家庭作业。

《课课练》上第页

拓展题:智力冲浪。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第4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

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

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

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

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预设3分钟)

L出示梯形图形,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间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二、自学例6。

(预设0分钟)

1,自学。(预设5分钟)

导学单:

(1)你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如何做?

(2)小组交流。

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总结出:转化是计算梯形

面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学例7。

自学

导学单:(预设12分钟)

(1)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

来求面积。

(2)拿出昨晚剪的两个图行,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

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d)小组交流。

点拨:

(1)你是怎样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

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与()的和;拼成

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0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梯形面积=平形四边形面积+2

=()xM-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

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

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xh+2)

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为什么?

四、练习(预设14分钟)

【基本练习】

1.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cm)

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

方厘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第2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

倍。()

第3题,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

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四、课作。(预设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8页第3、4题。

提高题

在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

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见ppt)

五、家作。

1.《课课练》第13页1、2、3题。

2.提高题《课课练》第13页拓展应用。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公顷第5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

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

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L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

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

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20分钟)

1,初步认识"公顷"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

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

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

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导学单

A.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x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

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I)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25米,面积大约2370平方

米。

大约()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

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

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个

同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

积大约需()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高。(8分钟)

完成19页第10-13题。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四、当堂反馈,总结反思。(10分钟)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

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

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

平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4、拓展题

开发商广告

小区简介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绿色花园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

顷,其中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2.8

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

小明他们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

小明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帮小明一起算一算,

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平方千米第6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

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

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

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

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L交流预习作业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二、目标驱动,分层探究(20分钟)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导学要点: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顷,哪个大?说说为什么?

指出: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围

绕学习材料自学.

交流探究成果。

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导学单:

(1)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单位,

来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合多少公顷?

(2)1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

小结:1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和平方米之间的

进率是()。

3.完成书本P17练一练。

自由读书本例9中的资料,了解平方千米的运用。

补充: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

内海、领海等。我们的家乡海门的面积约有1002平方千米。

介绍足球场面积。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0分钟)

1,单位换算

30平方千米=()公顷

6000公顷=()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

400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米

2.完成练习三第14、15题

3.完成练习三第16、17题

4、优生完成思考题

5、课堂小结

分层进行练习,然后全班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试生共同查找原

因、研究对策。

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

说,并说出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8分钟)

L《补充习题》

2、每日一题:

有两块地,面积都是0.64公顷,一块是长为100米的长方形,另一块是正

方形.这两块地中哪块地的周长长些?多多少米?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第7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熟练应用公式计算面

积。

2.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公式的能

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

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分钟)

昨天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今天我们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复习铺垫。(4分钟)

回忆并口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导学要点: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

的上、下底的和,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x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整体练习。(25分钟)

1.完成练习单:

出示练习单

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收集错题。

练习单:

【基本练习】

L完成数学书本18页第4题。

2.完成数学书本18页第5题。

注意:测量结果一般取整厘米数。

3.完成数学书本18、19页第6、7、题。

求多少棵白菜的思维过程是总面积+每棵白菜的面积。

4.完成数学书本19页第8题。

看看谁能想出两种方法解决。

该模型尾翼是两个怎样的梯形组成的?可以先求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

也可以直接求出这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完成数学书本19页第9题。

你是如何知道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的?

【创编练习】

1.一个梯形的装饰板,上底12分米,下底18分米,高1米,两面都要

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用油漆

2克,共需要多少克

油漆?

在完成时要注意什么?(单位和关键字)

2.一个直角梯形,将上底延长12厘米后就变成了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

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提示:要求梯形面积要知道什么?20厘米除了是正方形的边长,还是梯

形的什么?仔细画图表示出梯形各部分各是多少。

2.全班交流。

四、课作。(10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9页1~4。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20cm

34cm

提高题: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442平方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五、家作。

1.《课课练》第14页1、2、3、4。

2.阅读数学报。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第8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

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4.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

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

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多平面图形?

导学要点: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组合图形。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2.感知: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生举例),今天,我们

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

复习

(1)说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自学P21例10

(1)导学单

1)小组合作将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习过的图形。说说你的分法,你是怎

样想的?

2)尝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3)思考: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导学要点:

(1)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2)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交流

1)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我们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

来解决?

2)由于方法不同,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

导学要点:

(1)要根据原来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割补。

(3)全班交流

1)学生举例并解答(前置作业我的例子)

2)结合学生自己举的例子解答讲解。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P21练一练

⑴生独立计算。

⑵生展示思路。

点拨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基本策略:把原来的图形先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再求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只和;或者先把原来的图形拼补一个基本图

形,再求相关基本图形面积之差。

P23练习四第1题前两题。

点拨

(1)引导说说第一个图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

的?

(2)引导说说第二个图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样看出来的?

P23练习四第二题

点拨

引导说说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创编练习

我们班《百草园综合实践基地》如下图,计算出我们班的种植面积。

20米16米10米

玉米花生黄豆

25米

点拨:

指导说说百草园是由哪些图形组合的?他们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

的?组合在一起要怎样计算?

四、巩固内化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l3第1、3题。

2、课外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l3第2题

完成《课课练》第()页第()题

提高题:一块三角形广告牌,底长10m,高3m。如果要用油漆刷这块广

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2kg,这块广告牌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练习课第9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L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

答。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组合及分解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回顾。

导学要点:

引导说说什么是组合图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⑴分割法: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求出这几个

简单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⑵添补法: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看作是从一个简单图形中减去几个简单

的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差。

2、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

二、分层练习,共同发展。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4m

7m

(1)小组合作将图形分一分、补一补,说说每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说说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导小组合作准备将组合图形割补成怎样的图形?

(2)小组合作完成至少一种面积计算方法。

引导说说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多种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独立完成作业P23-24,集体交流。

(1)练习四第4题

点拨:

分: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补:正方形面积一三角形面积

(2)练习四第5题

辅导学生不规则图形分成的两个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多少米?高是

多少米?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练习四第6题

提示:平均没公顷收小麦的吨数=共受小麦的吨数+组合图形的面积

(4)练习四第7题

提示:(1)门的油漆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2)要油漆的面积=10扇门的面积x每平方米的费用

三、实践活动,拓展提高

L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在小组中讨论用"分"还是"补”的方法?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

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数据是哪些?

2、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指导学生需要测量哪些重要的数据?哪些数据不需要测量?

3、实践:测量相关数据。

辅导动手测量的方法。

4、计算:小组合作计算中队旗的面积。

提示:数据保留整数。

5、交流:全班交流数据,总结成败的原因。

引导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

创编练习: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巩固内化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pl4第2题pl5第3、4题。

2、课外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l4第1题,pl5第5题。

完成《课课练》第()页第()题

提高题:

请你设计一个中队队徽,形状不限,面积是48厘米。画出你的设计图,

闭馆标出数据。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第10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

题,正确率达到75%以上。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3分钟左右)

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导入: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