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3400字】_第1页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3400字】_第2页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3400字】_第3页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3400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目录TOC\o"1-2"\h\u12800犯罪中止自动性的实务问题综述 122349一、行为人是否悔悟才具备自动性 128974二、中止犯是否必须彻底放弃犯意 112450三、中止犯的自动放弃犯罪的原因各异分析 22990(1)基于嫌恶、惊恐而放弃犯行 311332(2)基于目的物障碍放弃犯行 331616(3)基于害怕被发觉而放弃犯行 4一、行为人是否悔悟才具备自动性有学者认为,自动性必须以中止犯罪、悔罪于自己行为的伦理动机为基础,或者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持有否定的评价,以表现行为人规范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参见程红:《中止犯自动性研究》,《刑事发评论》2007年第1期。参见程红:《中止犯自动性研究》,《刑事发评论》2007年第1期。二、中止犯是否必须彻底放弃犯意大陆法系的德、日刑法理论界对行为人是否应当完全放弃犯罪故意有肯定和否定的观点。但是,根据德日刑法通论,行为人可以在不完全放弃犯罪故意的情况下成立中止犯。但是,除了一般理论外,也有学者认为中止犯的成立必须具有完全放弃犯罪故意的约束力[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蔡桂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德国和日本刑法理论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台湾学者甘天贵从犯罪自动性认定标准的差异来解释这一现象。例如,有限主观理论认为,中止犯罪的自动性必须建立在广义的道德悔改的基础上。在中止犯罪时,中止犯罪自动性的确立,自然要求行为人完全放弃犯罪故意。客观上要求行为人完全放弃犯罪故意。客观事实中存在的障碍是否构成对行为人的强制犯罪,可以用来判断犯罪中止,并不一定要完全放弃犯罪故意。虽然德国、日本刑法通论认为终止犯罪不一定要完全放弃犯罪故意,但我国刑法通论认为,行为人需要完全放弃犯罪故意才能终止犯罪参见[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蔡桂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参见[日]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戴波、江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对此,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自动要求,以及犯罪故意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根据我国刑法通论,行为人在确立犯罪时需要放弃犯罪故意。但是,放弃犯罪故意并不意味着他从此放弃具体的犯罪行为,也不要求他以后不再实施犯罪行为。它只意味着行为人必须完全放弃本罪的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好机会,暂时放弃犯罪,等待最佳时机继续犯罪,就不应视为犯罪中止。三、中止犯的自动放弃犯罪的原因各异分析除了犯罪中止成立不需要具备伦理性或悔罪外,对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的原因可否有所限制。下文列略举几例,就其自动性的认定进行讨论。(1)基于嫌恶、惊恐而放弃犯行对于是否自动放弃犯罪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一名农民工酒后情绪高涨,想找点刺激,对路过巷子的女子进行性侵犯。在施暴过程中,他发现受害人的脸很恶心,于是停止了施暴。以及A计划杀死B,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藏了一根铁棍。B路过时了,A拿着铁棍打了B一会儿。看到B流了很多血,A很害怕,他扔掉铁棍逃跑。在本案中,有学者认为,基于厌恶而放弃犯罪不构成犯罪。例如,大坏任认为,当他感到厌恶并停止犯罪时,停止通常不是犯罪。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只要行为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犯罪并自愿放弃犯罪,就意味着恶劣血腥的情况并不妨碍行为人完成犯罪,他仍然具有中止犯罪的自动性。然而,有一种情况需要解释。如果行为人害怕被他人发现,认为继续犯罪不可能或者过于危险,应当否认自动性的存在。(2)基于目的物障碍放弃犯行对于目的物障碍放弃犯罪的可以根据目的障碍物的要素不同分为人身目的障碍物放弃犯行和财产类目的物障碍放弃犯罪行为。首先,将目的障碍的范畴分为特定客体和非特定客体两部分。针对特定客体实施犯罪时,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因犯罪对象不出现而放弃犯罪的,不成立犯罪中止;行为人对犯罪对象没有明确要求的,只要犯罪行为中含有对行为人有价值的物品对于行为人而言,后继放弃的犯罪行为是否具有自动性需要详细分析。比如在实施财产犯罪时,只想盗窃一般财产而不受具体数额的限制,却发现被害人的财产价值不高,而不盗窃的情况下,应该属于犯罪中止吗?有学者认为可以认定为中止犯,但这一结论可能不合理:甲方盗窃保险柜而一无所获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但是,如果保险柜里的现金很少,行为人又不想占有,则可视为犯罪中止。显然,这种观点存在缺陷。应当认为,此时,行为人放弃犯罪,继续犯罪并非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由于数额太小,不具备成本效益,因此不可能继续犯罪,达到犯罪的初衷。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盗窃人意图盗窃一般财物,发现实际财物超过定罪数额,但该行为仍小到无法占有,则其自动性可以得到确认。其次,对于人身侵权的场合,不同于财产犯罪,不仅对财产的种类有限制,对财产的数额也有不同的要求。通常,在人身侵权犯罪中,只要确认目的障碍,放弃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其自动性。比如,A想强奸B直到犯罪的适当地点,但当受害人B被打昏后,发现性侵的对象并不漂亮,所以他的性欲大大降低,于是放弃了。在这个时候,行为人应该具有有自动性。(3)基于害怕被发觉而放弃犯行行为人是否因害怕被发现而放弃犯罪行为,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例如,大恶仁认为,因怕被发现而停止犯罪的场合,通常不能视为停止犯罪。台湾学者甘天贵也认为,当行为人因害怕被发现或逮捕而被缓刑时,不能视为刑事缓刑。一般来说,被发现的恐惧可以分为抽象的被发现恐惧、具体的被发现恐惧和被发现恐惧。因为恐惧而放弃犯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