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探析综述10000字】_第1页
【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探析综述10000字】_第2页
【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探析综述10000字】_第3页
【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探析综述10000字】_第4页
【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探析综述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分析综述目录TOC\o"1-2"\h\u19509证券审计机构出具不实报告的民事责任立法梳理与潜在冲突分析综述 1176942.1.1法律 117619《证券法》 110003《注册会计师法》 614887《公司法》 631136《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878162.1.2司法解释 823944《虚假陈述司法解释》 820558.《审计责任司法解释》 12322252.1.3其他行政法规和最高院司法文件 1425576《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 149283《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144049《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 14316092.1.4小结 15在我国法语境下,证券审计机构不实报告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应无争议。最高院出台的《虚假陈述司法解释》《审计责任司法解释》,均认为审计师构成民事侵权,《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以下称《债券工作会议纪要》)第五节前言部分也持同样观点。审计机构在虚假陈述中应对受有损失的投资者承担何种形式的责任?通过梳理现有立法,笔者发现,现行立法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2.1.1法律《证券法》问题一:1998年《证券法》“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证券法》作为规制虚假陈述和不实报告行为的特别法,应当优先适用。我国1998年《证券法》第161条规定,证券服务机构“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第202条规定:“专业机构就其所应负责的内容弄虚作假……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首先,第161条的“部分连带责任”这一表述,似乎与现行《民法典》第178条、第518条所规定的“各债务人均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或数个债务人为全部清偿”①崔建远①崔建远:《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21年,第42页。“‘部分连带责任’由日本学者川井健教授提出,原本用于满足共同侵权行为‘客观说’缓和连带责任的需要。由原因力较小的行为人承担全部损害的连带责任过于严苛,共同行为人仅就原因力重合部分承担连带责任更为妥当。”②陈海彪:《数人分别侵权责任研究②陈海彪:《数人分别侵权责任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为中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85-88页。①邬砚:《侵权补充责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183页。而在我国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故意说”而非“客观说”的语境下,“部分连带责任”可适用于数人无意思联络的分别侵权,不难理解为《民法典》第1171条、第1172条(原《侵权责任法》第11条、第12条)的结合,构成“半叠加的分别侵权行为”②参见,杨立新:《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对分别侵权行为规则的创造性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②参见,杨立新:《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对分别侵权行为规则的创造性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解读》,《法律适用》,2015年第10期,第30-35页。此外,第二百零二条的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弄虚作假”,从文义上暗示了主观恶意,从体系上应理解为对故意和过失进行区分处理,即服务机构具有主观故意时应对全部损失承担全部连带责任,而在过失时仅为“部分连带”。问题二:2006年后的《证券法》“连带责任”2006年《证券法》修订了原《证券法》第161条,修订后的第173条删除了原先的“部分”二字,改为“(服务机构)应当与委托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2013年、2014年《证券法》第173条、2019年《证券法》第163条的内容均保持不变。这种法条表述的有意修改,是否说明只要证券服务机构具有过错,无论过失轻重或故意与否,一律对投资者损失承担全部的连带责任?如依上述解释,则有必要思考连带责任的法理基础来源。若认为审计师等服务机构仅因过失出具报告,和发行人构成共同披露、形成共同信息而承担连带责任,则是采用了共同侵权的“共同行为说”或“共同过错说”,与我国侵权法采用意思联络前提下的“共同故意说”相悖,不符合自己责任原则。③③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342-351页。若认为法理基础在于《民法典》第1171条,则须论证数人侵权每个人各自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而“足以”是指:“每个行为都构成损害的充足原因,即按照社会一般经验或者科学理论认为,可以单独造成全部损害后果发生。”①①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74页,转引自,同上注,程啸,第381页。笔者认为,判断审计人单独过失行为的原因力,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单独”。审计失败的原因力不能采用“若发行人未虚假陈述,审计机构即使未勤勉尽责,投资者也不会受损,因此审计失败不足以构成全部损害”②此逻辑可以参照:在一起货物款诈骗案中,受害人将货款汇入虚假银行账户后,银行未向付款人核对账户信息,而是径行向收款人核对信息,并且未能发现收款户名与真实收款人户名不符,致使诈骗犯郝某提走货款。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郝某的诈骗行为,银行即使违规解付汇款,也不能造成汇款损失的损害后果发生。”因此构成半叠加分别侵权,银行应承担部分责任。参见②此逻辑可以参照:在一起货物款诈骗案中,受害人将货款汇入虚假银行账户后,银行未向付款人核对账户信息,而是径行向收款人核对信息,并且未能发现收款户名与真实收款人户名不符,致使诈骗犯郝某提走货款。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郝某的诈骗行为,银行即使违规解付汇款,也不能造成汇款损失的损害后果发生。”因此构成半叠加分别侵权,银行应承担部分责任。参见,杨立新:《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对分别侵权行为规则的创造性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解读》,《法律适用》,2015年第10期,第33页。但依此逻辑,没有欺诈,银行自然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必担责,结论显然与现实不符。笔者认为,若银行构成重大过失,则其失职行为对于货款被骗具有完全的原因力,应承担《民法典》第1171条的全部连带责任。若银行轻过失,则原因力与作为可能性等同,不应对全部损害担责。审计机构同理。③例如,在全国人大法工委人士撰写的释义书认为“足以”是指“即便没有其他的侵权行为的共同作用,独立的单个侵权行为也有可能造成全部损害。”但这种观点完全切断了本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关联性,笔者并不赞同。参见,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第54页,转引自程啸,同前注①,第382页。④类似的案例,虽与虚假陈述无关,但可参考:受害人李某购买了A公司的热水器与B公司的漏电保护器。由于两件产品都存在缺陷:电热水器漏电而漏电保护器又没有发挥保护作用,李某在洗澡时触电身亡,应认为两个产品缺陷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发生。参见,程啸,同上注,第377-378页。由此,有国外文献认为,“如果会计师审计没有过失,损害是本可以及时发现而避免的,二者的行为都是与全部损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审计师应承担连带责任)。”⑤DTIDocument:LawCommission’sFeasibilityStudyonJointandSeveralLiability,§3.13,转引自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53页。而数人分别侵权中每个人的对外责任只与各自行为的原因力有关,不应考虑过错程度,过错只和内部责任分摊有关。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过错与原因力分属不同层次,不可混同。在一般类型侵权中,过错程度并不构成减免责任的事由。“在损害结果可以单独确定的前提下,应当由各行为人对其行为法律原因力范围内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⑥⑤DTIDocument:LawCommission’sFeasibilityStudyonJointandSeveralLiability,§3.13,转引自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53页。⑥杨立新、梁清:《原因力的因果关系理论基础及其具体应用》,《法学家》,2006年第6期,第109页。但在原因力问题上,笔者同时认为,虽然在审计机构存在故意或推定故意而不予指正的情况下,认为其足以造成全部损害,应无问题,但在审计机构仅有轻过失时,要考虑到审计存在固有风险。即使审计机构勤勉尽责,也仍有无法发现不实陈述的可能性,因此不构成损害的全部原因力。过失作为一种应注意而未注意的主观心态,包含“可预见性”的认识要素和“可避免性”的意愿要素两个要件。①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268页①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版,第268页。②朱岩:《侵权责任法通论·总论·上册·责任成立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215页。综上,现行《证券法》在审计机构轻过失情况下仍要求其对全部损害承担连带责任,是有意做出特殊规定,还是存在法律漏洞须填补解释,将其限缩至只有故意侵权的服务机构方承担全部的连带责任,仍需思考,对此第三章将进一步探讨。问题三:《证券法》的适用范围《证券法》的适用范围一直是备受学界讨论的话题。我国《证券法》第2条采用封闭式的证券定义,尚未形成例如美国法包括HoweyTest规则在内的列举兼抽象的概括式定义方法。这使得诸多具有证券性质的投资工具,如面向不特定多数人的投资性合同和金融衍生品等,未能落入证券法的规制范围。以债券为例,“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独具特色,存在着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主管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三套债券机制与法律框架”③洪艳蓉:《债券市场化改革下半场③洪艳蓉:《债券市场化改革下半场,投资者权益保护新篇章》,《人民法院报》,2020年07月23日第005版。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工作的意见》指出:“证监会依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违法行为开展统一的执法工作。对涉及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金融债券等各类债券品种的违法行为,依据证券法进行认定和行政处罚。”三部门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都突出了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取向。最高院《债券座谈会纪要》第2条也指出,公司债券、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具有还本付息这一共同属性”,应当“适用相同的法律标准。”可以看出,司法和行政机关对于不同类型债券持同等对待的态度,为债券统一适用《证券法》规定提供了契机。“法律解释上,或许可以认为《证券法》所称的‘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信用类债券’,从而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纳入证券法的监管体系和责任体系之下。”①天同律师事务所:《外延的扩张与体系重构——今时不同往日的“①天同律师事务所:《外延的扩张与体系重构——今时不同往日的“证券虚假陈述纠纷”》,https://

zhuanlan./p/355635943(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15日)。《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法》并未直接规定审计责任。第42条仅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系转致条款,不构成独立的请求权基础。但从第21条禁止会计师在明知不法情事时隐瞒或不予指明的规定,可以推知审计责任系过错责任②②参见,于守华:《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以会计信息虚假陈述为视角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04页。《公司法》《公司法》第207条第3款规定有过错的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机构评估不实的,对公司债权人在其评估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从文义表述来看,此款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机构”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虽然不能适用于股票投资者,但是否可以适用于债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对债券持有人的赔偿?笔者认为并不可以。原因在于,首先,从文义来看,该条责任主体为“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机构”,与《证券法》第163条规定的“证券服务机构”表述不同。而《公司法》第207条前两款规定的行政处罚主体为公司登记机关,而非证监会,可以推断此条规制的是的公司出资有关事项。其次,第207条规定在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责任的限额仅适合于股东出资瑕疵的情况。若存在出资瑕疵,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下,股东仅在认缴资本限度内承担补足义务,而债权人损失也不会超过验资不实的部分,此时设置验资机构的责任限额尚有合理之处。但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不论股东或债券持有人,遭受的损失来自于虚假陈述引起的市场价格差价,而与该证明金额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并且,验资不实也并非虚假陈述的唯一内容,有时并不存在“虚假验证的金额”,即使设置责任限额,也不应以验资不实数额作为上限,否则对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不足。例如,在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一案①①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川01民初491号。再次,最高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第14条、第26条规定,出资瑕疵、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他责任人与该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责任限额与《公司法》第207条表述相同。而这三条也仅用于调整出资瑕疵问题,没有延伸至在证券市场出具不实报告的责任,因此,对《公司法》第207条也应作同样理解。从立法目的来看,《公司法》作为组织法,其功能在于实现公司治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若《公司法》直接规定了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在虚假陈述案件中出具不实报告的责任,则是替代了《证券法》规制信息披露的功能,立法定位错误。因此,《公司法》第207条仅调整负责核验股东出资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并不适用于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系一般性规范,具有普适性。若会计师事务所故意共同侵权或教唆帮助,可以适用《民法典》第1168条和第1169条的连带责任规则。《民法典》第1171条、第1172条则分别规定了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根据各个行为的原因力大小,区分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并可以得出部分连带责任的结论,前文已详述。应注意的是,在主观认定要件上,《证券法》与《注册会计师法》较《民法典》做出了“推定欺诈”的特别规定,服务机构“知道或应当知道”时,均承担连带责任,并且举证无过错的责任在被告一方,应当优先适用。2.1.2司法解释《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最高院2003年施行的《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是对当时有效的1998年《证券法》做出的司法解释。第24条为一般性规定:“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违反证券法第161条和第202条的规定虚假陈述,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第27条则规定:“服务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不予纠正或者不出具保留意见的,构成共同侵权,对投资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此条属于第六节“共同侵权责任”以下条款,是对第24条的进一步分类细化,区分了证券服务机构轻过失时承担分别侵权责任和故意(含推定故意)承担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两种不同情况,但第24条并未明确“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责任”是按份责任还是其他类型,但参考1998年《证券法》,应解释为按份责任。问题在于,现行证券法和依然有效的《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二者间是补充关系还是冲突关系?处于上位法的《证券法》要求有过错主体一律连带的规定,是否使《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责任类型二分体系归于无效?抑或是《证券法》为不完全规定,仍需司法解释填补轻过失时的法律责任?仅凭文义难以得出结论。对此,第三章将展开讨论。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该《解释》第27条存在问题。服务机构知道或应当知道存在虚假陈述时,极有可能和发行人没有意思联络,“第27条延续甚至扩张了《证券法》对于连带责任的认定,在未区分各中介机构是否具有共同主观过错的情况下认为构成共同侵权,与侵权法的原理不符”①郭雳、李逸斯:《IPO中各中介机构的职责分配探析——从欣泰电气案议起①郭雳、李逸斯:《IPO中各中介机构的职责分配探析——从欣泰电气案议起》《证券法苑》,2017年第5期,第16页。②参见,贾纬:《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之发轫——解析<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律适用》,2003年第3期,第4-12页。笔者认为两种观点均有可取之处,且都可得出连带责任的结论,但需依照我国侵权法理论进行调整,关键在于要理解服务机构构成独立的侵权行为还是帮助教唆行为。其一,在审计师不予纠正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服务机构构成故意帮助发行人。虽按前一种观点,在我国侵权法上构成教唆帮助行为原则上需要有和实行人的意思联络,但故意帮助人承担连带责任的立法目的,在于惩罚其意欲促使全部损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图,因而虽其未直接造成损害,但仍“视为”共同侵权。因此,帮助人单方面已存在故意,是否有意思联络,并不能降低帮助人在主观上的可谴责性,进而也无减轻责任的理由。审计机构存有帮助虚假陈述的故意,虽然发行人对帮助行为不知情,但也可能成立片面的共同侵权行为,审计机构承担连带责任。③③例如,王利明教授认为:“帮助人出于故意为加害人提供帮助,加害人虽不知帮助人提供的帮助,双方即使没有相互沟通,也不妨碍共同侵权的构成。”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转引自,王竹:《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第67页。笔者赞同这一观点。由于帮助行为的原因力不会超出实行行为,在行为人、帮助人均可归责时,要求“片面”的帮助者承担连带责任,也不会对实行行为人带来额外的不利益。若适用《民法典》第1172条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分别侵权归责,片面帮助人只承担按份责任,甚至不承担责任,将无法实现惩戒故意帮助行为的立法效果。《民法典》第1195条第2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此处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直接侵权人之间也无意思联络,但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故意地帮助直接侵权人,因此视为共同侵权,要求其对扩大损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这对于审计责任亦有可借鉴之处。其二,在审计机构不出具保留意见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除可认为构成帮助行为以外,按后一种观点,也可认为服务机构以实行行为直接参与虚假陈述,虽无意思联络,但其单独侵权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与前文所述的服务机构具有轻过失而未能发现不实信息的原因力不同,《解释》第27条下服务机构已经或推定知情,具备完全的作为可能性,只要其纠正或出具保留意见,虚假陈述就可以被阻断。服务机构的不作为已有完全的原因力,应当适用《民法典》第1171条无意思联络下各行为人均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承担连带责任。最高院法官认为:“凡是未尽到职责,必然为发行人虚假信息的公布提供了方便,故有必要对承销商和中介机构适当加重责任。”①①贾纬:《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之发轫——解析<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律适用》,2003年第3期,第11页。在美国证券司法判决中,也存在着“教唆帮助”与“直接侵权”两种思路。“美国法院的传统判例认为,参与发行注册登记或招股说明书的制作者,即使未签名,但参与了这一过程且知道该虚假行为,投资者可以依据‘帮助与教唆’的法律要求参与人与发行人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②程啸:《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92页。而在199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CentralBank案③CentralBankofDenver,N.A.v.FirstInterstateBankofDenver,N.A.,511U.S.164(1994).否定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10(b)②程啸:《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92页。③CentralBankofDenver,N.A.v.FirstInterstateBankofDenver,N.A.,511U.S.164(1994).④参见,程啸,同前注②,第392-397页;郑彧:《中美证券法中中介机构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比较研究——兼评我国<证券法>第63、161条之缺陷》,《公司法律评论》,2001年,第149-152页。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认为存在故意或推定故意的审计机构的行为构成直接侵权,其作为可能性为100%,但原因力不仅仅有作为可能性一个面向,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究竟能否彻底阻止市场投资,进而可以推断不出具保留意见的故意行为对投资者损失具有完全的原因力?有观点认为:“审计人的声誉担保机制作用在缩小。”“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后,虽然往往会产生股价明显下跌,但仍然会有买入。这说明披露文件可以独立地成为投资者交易的依据。”⑤缪因知⑤缪因知:《证券虚假陈述赔偿中审计人责任构成要件与责任限缩》,《财经法学》,2021年第2期,第104页。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现实中,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串通作假的丑闻常有发生,但并无多少审计机构故意诬陷被审计单位有虚假陈述的案例。考虑到我国审计机构议价能力低,做出有保留意见的非标报告实为和客户作对,不仅会在个案中面临发行人巨大压力,更有失去客户资源、输掉竞争的可能性,出具保留意见实属在法律责任压力下不得已之举,可以合理信赖。“真正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的并非不保真财报,而是此类财报必然附带的非标准审计意见。”⑥刘燕⑥刘燕:《关于财报不保真的法律思考》,《财务与会计》,2020年第15期,第85页。一旦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理性的投资必然会合理信赖,知道发行人存在虚假陈述,停止投资。再行投资属于《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第19条第一款第三项的“明知虚假陈述存在而进行的投资”,不具有交易上的因果关系,不属于虚假陈述造成的损害。此类“仍然买入”的“噪音投资者”,对于构建信息有效的证券市场有害无益,本不属于证券法反欺诈条款的保护对象。①See,ZoharGoshen&GideonParchomovsky,TheEssentialRoleofSecuritiesRegulation,55DUKEL.J.711-782(2006).因此,审计机构明知或应知虚假陈述而不出具保留意见的行为,足以对理性投资者的判断做出充分影响,且其作为可能性为100%①See,ZoharGoshen&GideonParchomovsky,TheEssentialRoleofSecuritiesRegulation,55DUKEL.J.711-782(2006)..《审计责任司法解释》最高院2007年施行的《审计责任司法解释》第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明知或应知虚假陈述,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6条、第10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赔偿责任,并“在其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②虽然《审计责任司法解释》第十条第二项的文字②虽然《审计责任司法解释》第十条第二项的文字表述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该责任系在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被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后承担,应理解为补充赔偿责任。和《公司法》第207条一样,本条的质疑在于是否适用于证券投资者保护?从该解释制定理由来看,最高院认为本解释可同时适用于公司验资业务和证券审计业务,二者业务性质相同:“如果仅以会计师审计对象为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这一区别,就使其在责任承担方面存在着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的重大差异,有违‘相类似之事件,应为相同之处理’的公平法理。”③王闯、周伦军:《<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③王闯、周伦军:《<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第31-32页。④邬砚:《侵权补充责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94页。①同上注,邬砚,第95页。但同前文所述,笔者认为,本司法解释仅应调整审计机构在公司出资瑕疵时对债权人的责任。从立法体系来看,第10条第1款第1项的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等担责事由均与《公司法》中的公司设立与出资②参见《公司法》第89条、第92条、第②参见《公司法》第89条、第92条、第207条。本《解释》第十条设定的责任上限,更暗示了其适用于证券欺诈侵权的困境。参与制定本解释的最高院法官认为,“考虑到法释(1997)10号已有规定,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专业审委会的建议,在本规定第10条第(3)项作出事务所责任最高限额的原则性规定”③王闯、周伦军:《<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第③王闯、周伦军:《<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第37页。④详见,法函(1996)5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问题的答复》;法释(1997)1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法释(1998)1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验资不实侵害债权人的“限额”,并非依公共政策的考量而特别为之,而是因为债权人在股东受到有限责任保护下的损害根本就不可能超过公司的注册资本额,其名为“责任限额”,实为“完全填补”。和侵权法损害填补的一般原则相比,并无任何标新立异之处。诚如最高院法官所言,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验资业务和证券审计业务有着高度相似性,应持同一标准,这恰好说明两种责任不仅应在归责原则和责任类型上一致,更应在损害赔偿上都贯彻损害填补的原则。虚假陈述被侵权人数量庞大、受损甚巨,更无设定责任上限的理由。此外,《解释》第6条的“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