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_第1页
《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_第2页
《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_第3页
《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_第4页
《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练习卷单元1-43.《马伶传》中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4.《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A.《陶庵梦忆》B.《西湖梦寻》C.《壮悔堂文集》D.《石匮书》5.散文《香市》表达中心思想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是()A.香市今昔盛衰对比B.新旧农民的对比C.香市今昔盛衰类比D.新旧农民的类比6.《早雁》中用来暗元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景象的诗句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B.仙掌月明孤影过C.莫厌潇湘少人处D.水多菰米岸莓苔7.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抒发了他的()A.相思之苦,行役之愁B.故国之思,亡国之恨C.家破之悲,人亡之恨D.失意之悲,遭贬之愤8.《八声甘州》(对潇潇容雨酒江天))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主要情感内涵是()A.功名无就,年华虚度B.游子漂泊,行役无尽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9.《谏逐客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是()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C.非秦者去,为客者逐D.却宾客以业诸候10.《牡丹的拒绝》所采用的贯穿全文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比喻C.夸张D.拟人11.《过秦论》中的“因遗策"中的“因”的意思是()A.因为B.理由C.缘故D.沿袭12.作者在写作《宝黛吵架》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A.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B.直接心理描写D.间接心理描写13.《过秦论》中的“过"的意思是()A.对,正确B.过失,过错C.过去D.通过14.《断魂枪》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是()A.白描C渲染B.虚写D.烘托15.《枕中记》中所提到的“开元七年”,其中的“开元”是()A.唐太宗年号B.唐高宗年号C.唐玄宗年号D.唐中宗年号16.总体来说,《陌上桑》是一首()A.采桑乐歌B.美女赞歌C.抗暴壮歌D.夸夫喜剧17.《前赤壁赋》所继承开发展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A.借景抒情B.通篇押韵C.夹叙夹议D.主客对话18.《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成天B.融情入景C.情中见景D.因情造景19.《咬文嚼字》中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为例,是为了说明()A.文字的运用绝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D.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20.《秋夜》中,象征着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A.夜的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2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A.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B.对故居的留恋C.旧生活的悲剧、希望的破灭D.对理想的追求22..在小说《哦,香雪》中,作者以动人的抒情笔调,歌颂了在文明与原始的交汇中,后者所折射出来的质朴美,其中最能作为质朴美化身的是()A.香雪B.“北京话”C风娇D.矿冶学院的学生23.下列作品中,旨在表现古老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的是()A.《哦,香雪》B《断枪C.《秋夜》D.《香市》24.《归田园居》(其一)中描述作者摆脱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愿,以及作者对身心自由的真情向往和追求的诗句是()A少无适俗的,性本爱丘山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C.鹏鸟恋旧林,他鱼思故渊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5.《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A.《礼记》B.《易经》C.《尚书》D.《诗经》26.下列对《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B.斟酌文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27.下列《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A.鬼母B.狐母C.要宁D.王子服28.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含泪的微笑”的含义是()A.生活艰难,精神乐观B.情感真挚,喜极而泣C.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D.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29.《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30.《断魂枪》中,王三胜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A.庸俗自私,争强好胜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C.冷漠孤傲,老练深沉D.眼光深远,胸怀宽广31.《宝黛吵架》与《红楼梦)其他章节的最大差别是()A.以行为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B.以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C采用了直接心理描写方法D.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来增添文章意境32.《过秦论》中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法是()A.描写叙述B.辛辣讽刺C.对比反衬D.夸张抒情33.《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叙事B.抒情C.说明D.议论34.《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排比、对偶B.对偶、反诘C.反诘、排比D.对比、反诘35.《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三部分的内容是()A.都江堰水流的壮观B.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C.横江索桥与二王庙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36.《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A.教子成功B.精于翻译C.工于鉴赏D.性格刚直37.《我与地坛》中的语句"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是()A.衬托B.类比C.夸张D.对比38.散文《都江堰》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A.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B.都江堰水流的壮观C.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D.横江索桥与二王庙39.《蚂蚁大战》一文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法是()A.拟人化B.类比象征C.场面描写D.精彩议论40.下列文章中,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A.《前赤壁赋》B.《马伶传》C.《先妣事略》D.《都江堰》41.《登高》所采用的贯穿全文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比喻C.对偶D.拟人42.《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A.仕途受阻B.前程绝望C.行疫之苦D.岁月蹉跎43.《诗经》中的《兼葭》属于()A.秦地民歌B.楚地民歌C.京都乐歌D.祭祀曲辞44.《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中词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A.风雨B.落红C.蛛网D.飞絮45.统领《声声慢.秋情》全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6.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中体现香雪执着性格的最重要情节是()A.每晚七点都要去看火车B.每晚七点都要去看“北京话”C.为了铅笔盒冲上火车D.为了不误课夜行30里47.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A.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河内凶,这移其民于河东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48.《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述线索是()A.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B.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C.小恩小惠不是王道D.如何使“民加多”49.下列关于庄子《秋水》的主旨说法正确的是()A.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B.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C.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D.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50.《麦琪的礼物》作者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主要目的是()A.制造悬念B.留有余地C.避免重复D.强化矛盾51.“以五十步笑百步”出自()A.《五代史伶官传序》B.《先妣事略》C.《冯谖客孟尝君》D.《寡人之于国也》52.《秦晋觳之战》选自()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国语》53.《秦晋觳之战》中的“般之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秦国偷袭了盟邦B.秦穆公背弃盟约C.晋国为了帮助郑国D.秦晋两国要争夺中原霸权54.《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A.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55.《论毅力》中,作者明确提出的中心论点是()A.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C.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D.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56.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57.李斯《谏逐客书》选自()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国语》58.《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B.雪肤花貌参差是C.梨花枝春带雨D.翡翠衾寒谁与共59.闻一多的诗歌《一句话》中,“火山”的象征意义是()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的爆发D.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60.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A.1921年B.1922年C.1927年D.1928年61.《我愿是一条急流》中,“同暴风雨作战”“即使被轻易毁火天”“饱受风雨打击”等诗句体现了“我”的()A.处境艰难B.命运坎坷C.生命顽强D.献身精神62.“雨巷"的象征意义是()A.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B美丽、高洁追求、愁怨C.环境凄苦、遭际不幸D.等待、希望和追求63.被奉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的诗歌是()A.《陌上桑》B.《蒹葭》C.《长恨歌》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64.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B.历史中国业停滞不前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D.旧式农业风雨的打击65.《枕中记》中“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造”中的“起居舍人”指的是()A.隐居的有才能的人B.普通的百姓C.负责照顾皇帝起居的侍从官D.负责记录皇帝言论的侍从官66.《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67.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构成了()A.对比关系B.类比关系C.象征关系D.层递关系68.《苦恼》的整体构思特点是()A.倒叙方式B.人马类比C.人马对比D.以小见大69.被王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A.《蒹葭》B.《湘夫人》C.《早雁》D.《登高》70.下列文章中,富于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的是()A.(纪念傅雷》B.《香市》C.《哭小弟》D.《都江堰》71.《蒹葭》中含有中心意象的诗句是()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72.《秦晋觳之战》中的“‘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其中的“辞”的意思为()A.推辞B.拒听C.劝告D.谢意73.《冯谖客孟尝君》中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的特点是()A.一波三折B.抑扬交错C.前后呼应D.倒叙方式7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的原因是()A.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B.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C.上面藏有敌军将领D.当时正在比试射箭75.《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76.《垓下之围》中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这-情节表现出项羽()A.无可奈何B.勇猛无比C.宁死不屈D.知耻重义77.《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A.辛亥革命发动时B.辛亥革命失败后C.“百日维新”发动时D.“百日维新”失败后78.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转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A.盛与衰B.忧劳与逸豫C.满与谦D.天命与人事79.《断魂枪》中在土地庙拉开场子卖艺的人是()A.沙子龙C.孙老者B.小顺子D.王三胜80.《婴宁》中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A.绝世容颜B.自然天性C.狡黠心理D.社会规范81.《婴宁》的作者对婴宁自然天性的态度是()A.由衷赞赏B.无可奈何C.调侃讽刺D.哀怜同情82.《枕中记》中“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中的“富于游艺”是出自()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83.下列属于《枕中记》的艺术构思的是()A.欲取先予B.虚实结合C.以小见大D.随顺引达E.两相比照84.诗歌《行路难》(其一)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有()A.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C.闲来垂钓碧溪上D.忽复乘舟梦日边E.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85.下列有关《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说法正确的有()A.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而的矛盾斗争B.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宜泄C.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D.“主”终于说服“客"E.“客”终于说服“主”86.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87.下列选项中,采用了对比手法的是()A.《谏逐客书》B.《过秦论》C.《秦晋毅之战》D.《秋水》E.《论毅力》88.《爱尔克的灯光》的抒情方式有()A.在记叙中抒情B.在议论中抒情C.在夹叙夹议中抒情D.直抒胸臆E.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89.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A.《婴宁》B.《断魂枪》C.《哦,香雪》D.《苦恼》E.《宝黛吵架》90.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91.下列作品中为唐代作家所作的是()A.《种树郭橐驼传》B.《过秦论》C.《五代史伶官传序》D.《马伶传》E.《张中丞传后叙》92.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的成语格言有()A.五十步笑百步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93.下列关于《婴宁》的讨论,正确的有()A.天真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B.作者对婴宁的自然天性赞赏有加C.迫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婴宁“矢不复笑”D.作者对婴宁的性格转变由衷赞赏E婴宁性格的转化意味着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顺应94.《西湖七月半》中“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