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P86~P87页《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理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你学到了什么?1、看图说一说(1)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25+2125+27(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2)小猴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65-2265-29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2、统计问题和条形统计图。这一周以什么天气为主,适合干什么?3、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1)买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2)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3)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50+30+15=95(元)二、我们的成长足迹。(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说明理由。(2)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3)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4)把以上提到的作业、有趣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三、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59+827+2599-3831-2463-938+4650-2377+2388-5543-3412+963+36四、数学游戏:在小组中进行,每人转三次转盘,按钱数三次购物,最后看谁购的物品总钱数多谁赢。五、实践活动:图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塑料袋,每天记录涂色。在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P26页第1-4题,第6题,完成练习七1、2、6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类意识。复习重点: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复习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8/15×5,5个8/15的和,8/15+8/15+8/15+8/15+8/15=8/15×5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以上几道题都是分数乘整数,想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能说说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口算75×=×=×=36×=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4、P26第1题。板书:让学生看教材第26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三、复习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及简算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5、P27页第4题。6、复习倒数:整理和复习第6题。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页第4题及27页第7题。四、练习1、口算,完成练习七第1题。2、完成练习七第2题、第6题。五、作业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3/1、2、3、选做作业本P13/4、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26-P27/1、2、3、选做课时特训P27/4、5、思维拓展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一个数乘以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在前面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本节课主要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分析: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及时整理已学的内容变得更为重要。经过前面五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和学习习惯,有能力自己整理学过的内容。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能根据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思考、合作中整理、评议中完善、演练中检验。3.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学重点: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圆的整理和复习课。圆以它本身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装点着我们周围的世界。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为精彩。老师也从我们的校园中找到了许多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拍到的照片)2.如果我们要知道这圆形花坛的铺草坪的面积,该怎么计算?生计算,汇报那有关圆的面积你还知道哪些?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并板书.(设计意图:在兴趣中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感受到数学之美,老师又及时地激疑,“需运用那些知识?”在自然而贴切中引出课题——圆的整理和复习,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索既然是圆的整理和复习课,你觉得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整理的?(生回答)你们能模仿圆的面积整理的方法把圆的其他知识也整理出来吗?生整理,汇报,评价(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思考、合作中整理、评议中完善、演练中检验)三、实践应用(一)明辨是非1、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就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2、梯形可以画一条对称轴。()3、圆周率等于3.14。()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它是圆内最长的线段。()5、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3cm()(二)精挑细选1、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针尖大约走过了()cm。A.31.4B125.6C.3142、要在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片中剪出尽可能大的圆,最多可剪出()个。A.1B.2C.3D.43、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A.C÷2+2rB.лrC.лr+2r4、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这个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比较(三)实际应用1、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的问题并解答?周长:环形面积:2、如果在这个圆形草坪内,准备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四)发展练习1.沿着半径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小结:1、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不但对圆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整理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整理一定会发现很多不足之处,请同学们在课下进一步完善,好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教科书出现的乘法口诀表是小九九(四十五句),使用大九九的地区可以出大九九口诀表。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从左往右横着看,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如,关于4的乘法,口诀就有4句,关于9的乘法,口诀就有9句,所以表中乘法口诀共有45句(1+2+3+…+9)。这样编排,一方面便于学生将全部乘法口诀有条理地储存在大脑中,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揭示了系统整理知识的一种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知道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由于2~6的乘法口诀已经整理过一次,所以这次让学生自己整理1~9的乘法口诀,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自主探索及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难点:能够熟练地用口诀计算试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通过回忆旧知,引入课题↓↓复习整理→复习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提问:想一想,1~9的乘法口诀各有哪几句?指名说一说。2.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五八()七九()三七()四六()()()二十七()()七十二()()五十四()()二十四三八()九九()二六()六七()()()三十五三四()()()四十二【复习整理】1.整理乘法口诀(1)方法迁移准备。教师引导: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呢?让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整理方法:把乘法口诀分堆放;把有关各个数的乘法口诀按一定的顺序摆成一行等。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2)小组合作整理。①以小组为单位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整理的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好,并贴在一个大纸板上,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②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展示出来,对有结构、摆放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③动态显示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种整理方法:先出示“一一得一”,接着出示“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整齐地排在“一一得一”的下面,再依次出示3、4、5、6、7、8、9的乘法口诀,按这样的排列方式排列出来,就形成了一张乘法口诀表。④提问:请你们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句乘法口诀?让学生算一算后,全班交流,要求说出是怎样算出来的,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单一些。(3)探索乘法口诀规律。①教师引导:请你们观察这张表,说一说你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②引导学生集中交流。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或特征)。③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总结这张表的规律或特征。④让学生结合这张表的规律(或特征),在小组内互相背诵乘法口诀。2.运用乘法口诀计算。(1)复习口诀的含义。课件显示水上芭蕾图,每幅图里有8个人,共有3幅这样的图。让学生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8×3=24或3×8=24口诀:三八二十四)提问:从这两道题的算式和口诀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用来计算两道乘法试题。(2)教师任意挑一句乘法口诀(两个因数不同的),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巩固应用】1.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个学生将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乘,并算出结果,直到算出的结果是一位数或一个数位上是0为止。如一个学生说:“63”,另一个学生则口算6×3=18→1×8=8。一个学生说:“56”,另一个学生则口算5×6=30。一个学生报了2个数以后,两个学生互换角色进行。2.送信。教师出示写有数字(24、32、72、56、48等)的邮箱,贴在黑板上。教师说明:我们来玩玩送信游戏,好吗?请你们将手中信封上的算式算出得数后,贴在相应的邮箱下面。组织学生活动,最后还剩几封“信”没有送到邮箱。提问:你们手中的信为什么没有送出去?让学生明白这几道算式的积信箱上没有。3.()里最大的数能填几。教师出示下面的题:()×4<2934>5×()7×()<30()×8<5560>()×9()×6<38教师分步引导学生:先思考在()里能填哪几个数?再让学生思考:所填的这些数中,谁最大就写在()里。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后,再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1.写出乘法口诀并整理。2.乘法口诀表的规律。3.乘法口诀的应用。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5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为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的内容有: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斜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形象直观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四、教学过程:(一)以生活情景入手,揭示课题1、学生注意力练习(听、看、想)1分钟2、以听课老师为条件,引出20以内退位减法,同时复习数数和用数学的`知识技巧。(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1.找规律,填表。出示课件。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自由发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2.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3.讨论(出示课件: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二十以内退位减法表)。a.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算式有什么规律?b.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c.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酌情启发: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4.小结规律形成记忆。(一个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三)谈话激趣,引出练习。1、谈话过度,以西游记的人物喜好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练习和情绪放松。2、以学生最喜爱的孙悟空为引子,引出今天的分层次练习,争当小孙悟空。(四)小结本课学生表现,提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自我纠正。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找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13、11、9、()、()、()。(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3)2、4、8、16、()、()(课件说明:先出现16、()、(),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2.揭示课题: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2.教学例1。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困惑——如果发表格,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发,那怎么揭示这个规律?(每人发一张白纸,这样难度拔高了,但可以试一试。)(2)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已经发现的属于验证,没有发现的,可以依托这一环节去发现。方案一: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点连接,6个点的时候,分别是5+4+3+2+1=15。方案二:①连线填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合作还是独立做。如果发一张白纸,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出现其它结果。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②交流汇报。指名到投影上汇报,教师板书。从2个点开始。板书:2个点共连1条学生:3个点共连3条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从1开始的1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从1开始的19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总结规律: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方案三:①继续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②学生汇报-两个点能连1条。△一个点能引2条,那么有3个点就共有2×3,但是每条线段分别重复了一次,所以,实际上有2×3÷2。四个点呢?谁能说说怎么连接?四个点、五个点??同理。根据规律,你知道15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第七个问题,再思考,如果有n个点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实在说不出来了,再提示)有n×(n-1)÷2解读关系式:点数×(点数-1)÷2【指导阅读】计算全班每个人都与同学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生答:人数×(人数-1)÷2。【课堂作业】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1、2、4题2.按规律填数:1+3=()1+3+5=()1+3+5+7=()1+3+5+7+9=()1+3+5+7+9+11+?+97+99+97+?+5+3+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学习所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关“面积”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学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比赛开始(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经验,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那么,我们涂色的部分叫什么呢?(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师:对于面积的有关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P7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关面积的知识,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这些知识,师出示:(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10000100100(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师:观察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使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橡皮擦练习本邮票面手绢面毛巾教室夷陵广场)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5平方千米=500公顷(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如果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周围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3、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请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4、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师: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8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复习第5~9题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预习作业:1、把课本34页第5——7题在作业本上写一下。2、把课本35页第8、9题自己动手做一做。教学过程:—、预习效果检测1、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半径6厘米,高8厘米底面直径1米,高2米底面周长6.28分米,高3分米2、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圆柱:底面直径5厘米,高7厘米圆锥:底面半径3分米,高是底面半径的2倍二、合作探究1、复习公式。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1/3?2、做复习第5----7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出来。提问:刚才一题是求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根据刚才一题的解答,你能找出数量关系解答这道题吗?(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3、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第8、9题,学生讨论。三、当堂达标检测完成补充习题的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1、口算练习(开火车)2、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表内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师出示一道乘法算式:12÷3=提问:看到这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追问:为什么12÷3=4,你怎么知道的?(引出乘法口诀。)1、小组比赛背乘法口诀。2、同桌互考口诀,补充口诀。3、根据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追问:任何一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对吗?引出特殊乘法口诀,并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特殊乘法口诀。如: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看到12÷3=4这道算式你还想到了什么?引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三)除法运算的含义及解决问题看算式12÷3=4,利用学具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摆学具的形式:1、自己先摆一摆2、同桌合作摆3、指名板演引出除法运算的含义练习题1、看图列算式说一说是怎么想到?怎么算的?2、解决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三、回顾全课,总结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0复习内容: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第1---3题)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下面表格。小数0.16分数百分数24.5%0.9%2、只列式,不计算。(1)40占50的.几分之几?(2)50是40的百分之几?(3)5比8少百分之几?(4)8比5多百分之几?二、知识梳理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2)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3)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三、深化练习: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分之几?四、布置作业:整理和复习(二)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①谁是单位“1”。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2、课本105页的第6题。四、作业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03-105页。设计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轴对称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掌握相应操作技能,运用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图形的变换。比如说:1、窗户在打开或关闭时是一种平移现象。2、汽车方向盘的转动是一种旋转现象。3、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4、开关水龙头是旋转,而水龙头的水是向下平移。5、用放大镜看苍蝇是按比例放大,中国地图是按比例缩小。6、窗花是轴对称图形。7、小船向前行驶是一种平移现象。(课件出示)随机板书: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缩小。师:刚才这些,都是图形的变换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图形与变换。(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整理概括(一)分类整理。师:如果根据图形变换的特点,把这些变换方法分一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可能把图形变换的方法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位置变换);它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第二类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大小变换);它们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二)复习位置变换。1、轴对称。(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你们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点是什么?(2)结合轴对称的知识,对平面图形进行整理。(课件出示)下面这些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假如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2、图形的平移和旋转(1)怎样为平移和旋转现象,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平移是物体或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移动,而本身没有改变方向。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中心转动。(2)你能说出图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B的?图B又是如何变换得到图C的?学生观察,汇报:图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B。图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C。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B的对称图形得到图C。(3)把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时,各要注意什么?平移时要注意说清平移的方向以及平移的距离,需要数准平移了几格,最好的方法是先找一个对应点。(板书:方向和距离)图形的旋转,一定要说清围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板书:中心点、方向和度数)3、变换比较仔细观察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三种变换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表格)。(三)复习图形的缩放变换。1、师:我们复习了第一类变换(位置变换),它们在变换时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时还需要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形状变了吗,大小呢?2、出示一个三角形,你能按4:1放大吗?(1)把这幅图按4:1放大,表示什么?(2)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每条边有什么关系?(3)放大后的面积与原面积的比是几比几?通过讨论明确以下两点:①放大后与放大前相对应的边的'比是4:1。②放大后的面积是原面积的16倍。3、将三角形B的各边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三角形C与三角形B相对应的边的比是几比几?三角形C与三角形B面积比是几比几?比较:把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结: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相对应的边的比总是相等的。三、应用与拓展1、图形A是怎样变换得到图形C的?2、下面4幅图,哪一幅图是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变换的?3、你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怎样画得又快又好?教师引导说出:只要找出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关键点的对称点可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来找。4、下面这些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分别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5、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四、课堂总结通过复习,你对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2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伋2-6的乘法口决的整理和复习教学时间:教学内容:123-124页第1-5题和练习二十九的1-3题教学目标:知识:复习巩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决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通过2-6的`乘法口决和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投影机、教学过程一、复习1-6的乘法口决:出示表,找规律二、看谁算得又快又对三、乘法的意义1、看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四、做124第5题想:四()二十四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括号里填六五、复习填括号练习1、做124第4题2、做练习二十九第2题板书设计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第二节:乘法应用题的整理和分析教学时间:教学内容:124的第6、7题,练习二十九的第4-6题。教学目标:知识: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分析应用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具:小黑板、投影机、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34×56×230-73+35×41×448-22、做124页的6题3、练习二十九的第4、5题4、练习二十九的第6题5、练习二十九的第7题6、做练习二十九的后面的思考题二、达标测评①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每只6元()?②学校买来4只小篮球,()共买多少只?③用两种方法解答小方小明和小光各有5张邮票,他们一共有几张邮票?三、板书设计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3教学过程: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一、说一说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板演,齐练,评讲)如:第1小题:8+68-6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学生观察: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3)指名说(3――――5人)(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二、练一练1、完成P21:1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2、P21: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全课总结(略)四、完成课外作业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4复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练习:练习七第1题。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3、观察P26第2题,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4、练习:练习七第4题。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2、P26第3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3、练习:练习七第6题。四、复习倒数1、复习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的位置刚好颠倒位置)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3、复习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强调如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4、练习:练习七第7题。五、练习练习七第2、3、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70—8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的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3、在小组的示范、交流中,孩子能够学会用这种网络图的方式以小组或自己为单位进行单元整理复习。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回忆所学,导入新课。师: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面积》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赶快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课前我们借助导学单已经在小组内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并且每个小组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做了重点准备,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各小组组长确认好分工,准备好一会你们组交流时要用的东西。二、小组交流,梳理知识。1、师: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组准备特别充分,下面我们就有请各小组到前面来和大家交流。第一部分,面积的含义,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指一小组上前汇报)小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