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据此判断,这可能是哪位的主张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2.突发事件可能是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历史上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为()A.一战开始的标志 B.一战爆发的导火线C.一战的转折点 D.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3.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A.封建社会的终结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4.1948年—1982年,阿以双方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而发生的战争被称为A.中东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伊拉克战争5.“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A.南京B.北平C.上海D.重庆6.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8.运用年代尺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复习程中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A.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B.建国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C.建国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D.邓小平理论的发展9.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10.我们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九大”(2017年)这段历史时发现,词汇的变迁反映了我党的发展历程,其中,五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⑤报告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成为亮眼的词汇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④⑤①D.②③①④⑤11.“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见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A.①⑦B.①④C.②④D.③④12.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14.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15.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社公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的设定,表明现代社会A.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B.面临的挑战非常多C.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 D.粮食问题日益尖锐17.利用朝代尺学习历史朝代变迁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朝代尺的一部分,图中空缺的三个朝代名称是()A.夏朝、战国、隋朝 B.夏朝、元朝、明朝C.夏朝、秦朝、西晋 D.秦朝、隋朝、元朝18.“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材料反映了A.大兴文字狱的危害B.八股取士的弊端C.科举度遭世人摒弃D.重文轻武的利弊19.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20.《罗马民法大全》中,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 D.《新法典》21.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雕刻了八块浮雕,以下是其中的三块浮雕图片,如果按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来进行排序,正确的序号次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作者认为“注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经济落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B.顽固势力强大,阻挠“自强运动”的开展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2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实施民主政治,但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A.城邦贵族和平民 B.城邦成年公民 C.城邦男性公民 D.城邦成年男性公民24.6世纪末7世纪初,当时阿拉伯半岛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七世纪创立了……。材料所述,和哪个宗教有关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________26.“过着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黄河流域最早体现上述特征的原始人类是()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大汶口人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从董仲舒请,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能通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自此渐渐有文学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励学篇》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圆文化史》请回答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请,对于后世有何重大影响?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引导“重视读书”的社会风气?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举考试方面采取的什么举措?如何评价这一举措的作用?从上述材料看,学习“五经”对于历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29.(6分)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成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一例,并说出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材料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说明为英国哪一事件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塽投降归顺,从此成为清的一部分。统一后,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府。——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收复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并分析府设置的背景。材料二:从1888年之后,未再增添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李侃《中国近代史》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哪场探索活动的产物?结合材料二分析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的原因。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可知,材料中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B符合题意;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解题的关键,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2、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选项B符合题意;一战开始的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选项A不符合题意;一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选项C不符合题意;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认识到自我价值,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步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描述比较符合,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中东战争,因为中东问题的实质是领土之争,关键是巴以冲突,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5、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重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故选D。6、C【解析】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是列宁开创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和苏联革命道路的相同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开创的,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建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还很活跃,思想上不统一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他各派学说都受到排斥。这样,在思想领域,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正是董仲舒要求“独尊儒术”的言论,C符合题意;AB项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体现了黄宗羲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不合题意。故选C。8、A【解析】
根据“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1950年,土地改革开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是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符合题意,BCD项的发展时间与年代尺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9、B【解析】
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故B符合题意;澶渊之盟指的是辽与宋之间的议和,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是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是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是在改革开放前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上;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是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⑤报告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成为亮眼的词汇是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应是③②①④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故①正确;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故②错误;蒙古族出现是在两宋时期,故③错误;西汉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故在太学中儒学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为官。故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12、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包括:西晋统治者上层的腐化,随着西晋社会经济的恢复,以晋武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开始腐化、奢侈、浪费成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统治阶级的内部争斗,主要表现为“八王之乱”,统治阶级内部的开始相互攻杀;少数民族和流民的起义,在苛捐杂税和地主和官员欺压下,农民纷纷失去了土地,转为流民,西晋政府无视流民存在,百姓无法生活,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流民起义。西晋政府对内迁的少数民族的残酷压迫,使少数民族进行反抗。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是能够促进西晋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西晋灭亡的原因不包括②。故选C。13、C【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故C符合题意;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故A不是相同点;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华盛顿会议不是。故B不是共同点;巴黎和会没有限制英国和日本,故D不是共同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故①为拜占庭帝国。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袭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故②为查理曼帝国,③为德意志,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一国两制”政策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伟大构想;B项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社公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是毛泽东领导时期,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D项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项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故选C。16、B【解析】
为了共同应对人口、粮食、环境污染、水等问题,设定了“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一系列世界日,表明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故B符合题意;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题干材料解读不全面,排除A;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与题干的“世界人口日”不符,排除C;粮食问题日益尖锐对题干材料解读不全面,排除D。故选B。17、C【解析】
依据朝代更替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图中空缺对应的分别是夏朝、秦朝、西晋,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18、B【解析】
“文体既如此板滞”说明批评的是八股文,“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说明批判八股取士的弊端,B符合题意;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材料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C中“摒弃”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重文轻武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的信息可知是批评八股取士。19、C【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是彩陶,图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项元谋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时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项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编成《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1、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南昌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先后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得出①③②是正确的排列顺序,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22、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最后注定失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2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但享有民主政治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没有公民权和民主可言。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24、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西方主要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东亚、东南亚居民大都信仰佛教。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主要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由于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国通力合作,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史实。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过着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已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故选C。27、日军空袭珍珠港【解析】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答案为日军空袭珍珠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儒家学派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2)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升文官地位,文官构成国家官僚队伍的主干。(3)实行八股取士。使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脱离了社会发展大势,阻碍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4)作用:能够入仕当官,参与国家政治。意图: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君主专制。【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五经”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升文官地位,文官构成国家官僚队伍的主干;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明代实行八股取士;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明代的八股取士,使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脱离了社会发展大势,阻碍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学习“五经”对于历代“士子”而言是他们能够入仕当官,参与国家政治的途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君主专制。29、(1)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八股取土(答八股文不给分);(2)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工业革命;(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东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或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负面影响;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等(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变葫芦| 青岛版(五四学制)
- Unit 3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嘉兴南湖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物理-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工伤赔偿协议范本(房地产行业)
- 2025年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DBJ50-T-100-2022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校园乐器销售代理与服务协议3篇
- DB11-T 1004-2023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检查评定技术规程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艺术与传播》课件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论文
- 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及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