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昼、耘、桑、晓”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并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习语文,离不开古诗词,听说咱们学校的学生不光现代文知识掌握得好,

古诗词积累得更是好。今天,我们先来对对诗,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檄一一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一一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句都是描写什么地方的生活的?

像这种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我们叫作田园诗。今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古诗,

它就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一一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让我们一起

走进第1课,学习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四时田园

杂兴,范成大),正音兴xing,兴致的意思,还有另一个音读xing,兴旺、兴

盛。

二、知人解题

1.对于范成大,你了解他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事情?

范成大,南宋诗人,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为官34年后因

病辞官。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写下了六十首大型组诗一一《四时田园杂兴》,

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2.释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

容?

(四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园:农村生活;杂兴:各种兴致。)

三、读出诗味

1.初读,正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一生读,正音:当、供、种。

2.再读,读出节奏。试着给诗划出节奏,并按划出的节奏读给大家听。指名一

生读后全班齐读!

3,三读,读出诗韵。我们都知道,古诗要押韵,你知道本诗中押的是哪个韵吗?

(a),哪几个字押韵呢?怎么才能读出这种韵味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大家

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四、读懂诗意

1.学习古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明白诗句的含义。谁知道我们理解古诗文的

方法都有哪些?(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别人,查字典,看插图。)

2.现在就让我们用上这些方法,和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

思吧!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也可以做上记号,一会儿一块交流。

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两人同时汇报,一人两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在田地里除草,夜里还在把麻

搓成线,村里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

阴学种瓜”:儿童不懂得耕田织布的方法,也在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读出诗境。

思考:当我们理解了诗句含义后,老师想考考大家了,要用诗中的词语来说。

1.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儿女,童孙。)什么年龄的人才可以称成年的男人

和女人为儿女,称小孩子为孙子?(上了年纪的老翁。)正是如此,写这首诗

的范成大已经六十多了,确实是一位老翁了。那诗中的人物真是范成大的儿女

子孙吗?他这样称呼,可以看出一种什么感情来?(亲切、赞扬、称赞。)带

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遍诗句。

2.诗中的“儿女”在干什么?(耘田绩麻。)什么时候耘田?什么时候绩麻?

农村生活,不仅是耘田织布,还有很多的活计,请你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电视

上看到的,书中读到的,想象一下,他们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

地、施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插图,这些儿女的表情是怎样的?

这么辛苦的生活,为什么一天还乐呵呵的呢?(为家庭付出很值得,很幸福。)

真好,孩子们,你们是真正理解了“各当家”的内涵了!那么,带着你的理解,

齐读这两句诗。

3.童孙一一在哪里?在干什么?(桑阴种瓜。)从“桑阴”一词,你知道是哪

个季节吗?诗中有一个字,写出了幼童的可爱。你知道是哪个字吗?你从这个

字中,还读出了什么?(像爸爸妈妈一样是一个勤劳的孩子;孩子想为父母减

轻劳动的负担,很心疼父母。)如果这个孩子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对这位儿童的喜爱。将这份喜爱带入诗句中,

再次齐读最后两句吧!

人常说:文字是人情感的外在流露。那么从这首诗中,你知道范成大是怀着

怎样的情感写这首诗的吗?(赞扬,表扬,赞颂,热爱。)

六、熟读背诵

看来同学们已经将这首诗完全理解了。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这么好的诗,赶紧试着背诵下来吧,一会儿老师要让男女生比赛呢,看

看是男生的记性好,还是女生有智慧!

七、布置作业

开课之初,老师就曾说《四时田园杂兴》有六十首,那么,其余的五十九首

写的又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找其中的两首进行了解和积累。回去以

后,将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默写给爸爸妈妈看,同时别忘了给他们讲讲古诗的意

思。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儿女一一耘田绩麻辛劳

赞扬

童孙一一桑阴种瓜可爱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的你们,正经历着人生最美好

的季节。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有许多喜爱儿童和

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

地看到千年以前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了解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

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2.诗歌分段。(生尝试,师总结)

三、领悟诗意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锌。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取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锣来敲。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四、诗歌小结

这首诗写孩子们在冬天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

声音清越噫亮。忽然冰锣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诗歌表现了孩子

们的天真烂漫。

五、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下来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

欢的诗背诵下来。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稚子弄冰》。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锌。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今天我们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

我们的,他的名字叫一一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

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可以先

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指名读)读完后教

师组织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读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

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师:好,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

问题了O

二、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

3.谁能说说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

解。

三、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吹”读得清晰、响亮。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议。

5.寓情于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善加积累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夏末初秋傍晚时的乡村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1.选取你们组喜欢的一首乡村景色的诗,并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景?

再完成表格。

诗题季节描写的景物感想

2.尝试着吟诵好这首诗。(如果学生来不及做,就将它留作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村晚

青草池塘宁静优美

乡村傍晚山落日

牛牧童调皮天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古诗教学以读为主。从读入手让学生正音,再让学生读出诗味、读

出诗韵、读懂诗意、读出诗境,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读熟读

通,也能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祖父的园子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7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

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4.感受萧红新鲜自然、率真稚拙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童年是一支歌,歌里有我们的

喜怒和哀乐。童年是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的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

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

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并尝试划分课文部分: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

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4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

自由的(15~16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7~19自然段)。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

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

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

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

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

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我”是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我好像是祖父

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

啰!下雨啰!”

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

把这些句子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第5~12自然段,

细细体会。

2.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的

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

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

爱园。)

小结:祖父给予“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

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

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

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第13自然段(引读第13自然段)。

(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自然段就

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

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2.课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

的自由与快乐。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

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引读第16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象吧!

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鸟飞了,

就像;虫子叫了,就像;倭瓜有的爬在架上,

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

在我看来,是;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

是……

3.仿写:了,就像;了,

就像O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

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

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

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

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

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

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有趣的活动: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摘黄瓜怀念祖父及

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童年快乐、

园中美景:花开了鸟飞了虫叫了倭瓜黄瓜玉米自由的生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依据单元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了让学生学

会应用“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为教学重点,并相机引导学生领悟作

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入情入境的读书方法。学生在充分地自读自悟中体会作者情

感,从而学习怎样表情达意。

3.*月是故乡明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文本表达上的艺

术特点。

4.在掌握语言的艺术手法后,能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文本表达上的艺

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掌握语言的艺术手法后,能够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彩云追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

曲,这让我们想起了?谁能告诉我主题是什么?很好,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思

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最富有诗情画意的

《月是故乡明》。

二、解析题目

1.我们还是先看课文的题目一一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

舍弟》。(课件展示)

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

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明月几时有》)(学生课前

准备)

2.同学们,了解了课文题目,我们再来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季羡

林。)

他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

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

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四、朗读课文

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仅仅生活了六年的小山

村?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

朗读课文。(分男、女生进行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做上标记)

2.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

注意。(课件展示)浩渺篝火旖旎萌动澄澈点缀嚼烂恍然大悟

离乡背井(学生认读)

五、课文简析

1.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一句“人人都爱

自己故乡的月亮”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2.第2、3、4自然段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由

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故乡往往是

与童年连在一起的。作者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

生活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

知了,看月亮,做梦,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

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3.第5、6自然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

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4.最后一自然段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者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

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一句话,却把全文

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5.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

加分析,3~4个人)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我看到过许许

多多的月亮。在的瑞士莱芒湖上,在的非洲大沙漠中,

在的大海中,在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

应该说都是的,我都非常喜欢。此地有,,

还有,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

之上,上下,,,,真不能不说

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六、重点探讨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学生甲回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

(学生乙回答:季老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课文本身出发来分析。我们的分析

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难肯定了。

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生答: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

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使人联想起故乡。)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还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

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

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细?

(生答:这是运用对比手法,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觉得

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

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

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甚至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

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

来,哪一处的月亮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

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

个平凡的小月亮”。

5.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指名生答)很好,是

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

就是散文一一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七、总结文本

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季羡

林老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

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

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有

评论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

八、写作实践

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训

练一一写作实践。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

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

的声音……请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山水对比

数星星

捉知了

看月亮

做梦

形散神不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再联想到诗句,

让学生了解标题的由来。在讲解课文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把课文做简易

分析,再挖深,更便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4.*梅花魂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12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梅花三弄》,引出“梅花”与“魂”。(自由评说自己的感悟)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出示“初读提示”,组织学生

按照初读提示来自学课文:自读课文,字字入目,句句入脑,不认识的字看课

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来解决,把课文读正确。)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好批注。(小组内

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三、交流反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