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_第1页
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_第2页
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_第3页
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_第4页
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单位创建专项经费工作方案资源节约方面。狠抓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资源节约,特别搞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已关停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流域区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仅2007年,通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即形成节能能力2550万吨标准煤。国家还制定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展开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组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为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节能目标打下了合格基础。环境保护方面。五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升的状况下,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综合措施,污染减排出现重要转机。“十一五〞规划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受国务院委托,环保总局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各省〔区、市〕都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2006年,将两项污染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大了力度,两项污染物增加的趋势显然减缓。2007年,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必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3.14%和4.66%。二是加大污染防控力度,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继续推动。国家将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环保主管部门组织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状况,公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70%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达到了规范要求。取缔关闭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依法严厉打击了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松花江流域、三峡库区、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污染防治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周边6省〔区、市〕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同成立了奥运会空气质量确保工作协调小组,共同采纳行动,为绿色奥运提供环境确保。三是严格执行环评制度,遏制“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国家提升了电力、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否决了一批违法违规项目。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展开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处理,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申请。同时,积极展开规划环评,努力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四是加大执法立法工作力度,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特别环境问题。紧紧围绕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继续发展的特别环境问题,连续展开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确保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特别执法重点,集中整治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以及涉铅和造纸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展开环保后督察。五年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300余万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2余万件,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近2万家,挂牌督办2余万件,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五是全面启动乡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强化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看法》,环保总局公布了《全国乡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确定了主要目标和任务。首次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共采集农产品和土壤样品3.6万个,完成了3万多个样品的分析测试,获得近84万个有效调查数据。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究,一些地方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力度,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5%以上,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六是展开“强化地方环保年〞活动,全面强化地方环境保护能力。国家财政预算设立了“211环境保护〞科目,经费渠道日趋完善。2007年,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安排146亿元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拿出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和环珍重点工程。近两年来,全国环保投入共556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24%。中央财政设立了污染减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总投资32亿元,是2006年的4.2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有力带动了地方对环保能力建设的投入。一、模范遵守城市园林绿化有关法律和规章,无违规现象发生;单位职工、小区居民自觉爱绿、护绿意识强。二、领导重视园林绿化工作,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措施得当,效果显然。.三、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有绿化规划制定图纸,并按规划实施。小区、单位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以植物造园为主,乔、灌、花、草、藤配置得当,四季有花、四季长青,园林景观特别,小品建筑优雅、富有特色,环境自然优美。四、院容、院貌整洁卫生,全日保洁,垃圾及时清运,无废物堆积死角;厕所保持清洁,无粪便堆积,无臭味;水、电安全设施完好。五、小区、单位范围内的裸露墙体要有爬藤植物覆盖,有一定数量的立体绿化面积。六、沿街围墙实施拆墙透绿,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小区、单位的附属绿地及院内的花坛、花带植物品种丰富,配置合理,生长茂盛,管理精细,无黄土裸露。七、绿地有专人养护,责任落实;植物及时修剪,无病虫害、无缺株、无死株、无残枝及人为损坏现象。八、积极参加社会绿化工作。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分配的全民义务植树任务。领导重视程度6分1、认真落实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业务部门具体抓。〔3分〕2、执行了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建有绿化示范点。〔3分〕绿化机构建设8分1、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机构健全。〔3分〕2、设有适应工作必需要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2分〕3、能有效地组织展开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工作,积极参加全国绿化委员组织展开的各项大型活动。〔3分〕绿化规划、计划6分1、制定了科学的城乡绿化发展规划,并纳进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3分〕2、有切实可行的绿化年度计划和考核目标。〔3分〕义务植树10分1、制定了推动当地义务植树工作的管理办法,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3分〕2、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建卡率达95%以上。〔3分〕3、义务植树形式多样,属地化管理措施落实,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4分〕绿化成活和储存6分1、年降水量平均在400mm以上地区,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储存率达85%以上;人工种植牧草成苗率达90%以上,多年生牧草储存率达85%以上。2、年降水量平均在400mm以下地区,植树成活率达80%以上,储存率达75%以上;人工种植牧草成苗率达80%以上,多年生牧草储存率达75%以上。城乡绿化建设24分1、城市绿化布局合理,体现以人为本,市民出门平均300-500米以内建有一定规模的休闲绿地、公园或广场。〔4分〕2、公园、绿地规划科学,植物配置合理,特别以乡土树种和乔木为主。〔4分〕3、注重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生态景观效果好。〔4分〕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绿地率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以上。〔8分〕5、郊区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平原达20%以上〔南方达15%以上〕,丘陵地区达30%以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村屯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0%和25%以上〔西北地区指标可适当降低〕。〔4分〕绿色通道建设8分1、城市交通主干道绿地率达25%以上,次干道绿地率达15%以上。〔3分〕2、市区江河、湖泊等水体及铁路、公路沿线绿化合格,生态景观特别。〔3分〕3、城郊结合部建有环城绿化带或绿化片林。〔2分〕单位庭院和居住区8分1、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等单位绿地率达35%以上。〔2分〕2、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2分)3、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设有防护林带,绿地率不低于40%。(2分)4、70%以上的单位庭院、居住区的绿地率达到省级标准。〔2分〕绿化管护10分1、重视绿化成果的保护和管理,管护措施、资金和人员落实到位。〔3分〕2、严格依法治绿,近3年无严重滥砍乱伐林木、侵占、破坏林地和绿地的现象发生。〔3分〕3、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2分〕4、无显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2分〕古树名木保护6分1、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健全。〔2分〕2、对古树名木执行了统一管理,建立了档案,设立了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管护措施有力,古树名木管护合格。〔2分〕3、近3年内没有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2分〕绿化宣扬教育8分1、积极展开绿化宣扬教育工作,措施得力,形式丰富多彩。〔3分〕2、公民的绿化意识强,随机抽样调查公民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85%以上。〔3分〕3、对本市展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区〕〞的群众支持率达80%以上。〔2分〕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示范区项目市级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规范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示范区项目市级奖励资金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6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21〕25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看法》〔京政办发〔202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状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区市级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奖励资金〕,是指每年从市财政预算中安排用于支持我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奖励资金。第三条奖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注重实效、强化监督〞的原则,执行“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绩效评价〞的管理模式,确保奖励资金安全、规范、合理、有效使用。第四条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建立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管理服务平台,组织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项目审核,依据各区的申报资料向市财政局提出奖励资金拨付申请;负责设立奖励资金的总体绩效目标,展开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并组织展开各区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组织绿色生态示范区的评选;编制年度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资金的预算,拨付奖励资金;设立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资金的绩效目标,并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市财政局负责做好奖励资金的预算安排和拨付,配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做好奖励资金的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区住房城乡〔市〕建设委负责组织本辖区内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奖励项目的申报和初审;组织对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状况的过程检查;参加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奖励项目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提出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奖励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负责设立奖励资金的具体绩效目标,并组织展开本区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各区分局负责本辖区内绿色生态示范区的推举和初步审核;负责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规划制定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本辖区内市级奖励资金的拨付、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区级工作经费,配合展开奖励资金绩效评价。第二章奖励资金支持范围和标准第五条奖励资金用于支持本市行政区域内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非政府投资民用建筑项目和绿色生态示范区。本办法中的非政府投资项目是依据项目立项批复文件中资金来源规定的使用财政性资金未达到50%以上的项目。单个项目依据立项批复文件规划用地、建设规模等信息确定。第六条凡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规定应实施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已享受面积奖励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和已按《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京财经二〔2021〕665号〕申请并取得绿色建筑奖励资金的项目不再纳进奖励支持范围。第七条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给予财政奖励。对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看法》〔京政办发〔2021〕8号〕实施的项目,装配率不低于70%且预制率不低于50%时,给予18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关于自愿实施的项目,装配率不低于50%,且建筑高度在60米〔含〕以下时预制率不低于40%、建筑高度在60米以上时预制率不低于20%给予18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对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京建发〔2021〕740号〕实施的住宅项目,预制率不低于40%给予18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申请奖励资金的项目按照地上建筑面积实施奖励,且地上建筑面积不应小于5000平方米。单个项目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2500万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的咨询、制定、生产、施工、运维等方面。第八条对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给予财政奖励。对满足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21〕或国家《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等专项标准并取得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分别给予50元/平方米、8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单个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800万元。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建设目标的项目,获得高于规定星级的绿色建筑运行标识方可纳进奖励支持范围。2021年4月1日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依据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21〕获得绿色建筑二、三星级运行标识的项目分别给予11.25元/平方米、2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绿色建筑咨询、建设或改造增量成本及能效测评等方面。第九条已享受奖励资金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又取得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分别再给予30元/平方米、60元/平方米的奖励资金,单个项目再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第十条对绿色。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落实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的总体布暑,加快推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简称开发区〕生态建设步伐,规范开发区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依据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一、开发区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生态专项资金〕是指由开发区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奖励、补助、调研、宣扬教育、能力建设及生态办日常办公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按年度列入生态建设、环保补助专项资金计划,原则上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二、生态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标准〔一〕工作奖励。按工作业绩和考核评定结果,执行一次性核定奖励原则,奖励标准为:1、列入国家级生态街道、全国环境优美街道、国家环保模范示范区的,给予有关街道〔部门〕奖励10万元;2、列入省市级生态街道、环境优美街道的,给予有关街道〔部门〕一次性奖励5万元;3、列入省、市级生态示范村〔社区〕的,给予有关村〔社区〕奖励3万元;4、完成管委会下达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的街道〔部门〕,经过考核评定为优秀、合格的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5、“多绿工程〞〔绿色工地、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项目,在创建完成并获得相应称号后执行一次性奖励,标准如下:荣获市级“多绿工程〞相应荣誉称号,给予相关单位〔部门〕奖励3万元;荣获市级环境教育基地、宁静小区命名,给予相关单位〔部门〕奖励1万元。荣获省级相应称号的在市级标准基础上增加50%;荣获国家级相应称号的在市级标准基础上增加一倍。〔二〕、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能力建设项目。〔三〕、生态建设调研及宣扬教育。〔四〕、生态办能力建设和日常办公费用。〔五〕、列入专项资金项目及补助标准:1、对非区财政安排资金的以下项目补助标准为:①国家级生态街道、环境优美街道建设规划编制补助标准为10万元/个;②省市级生态街道、环境优美街道建设规划编制补助标准为5万元/个;省、市级生态示范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补助标准为3万元/个;③城镇、村〔社区〕、农居点的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补助标准为项目总投资的30%,单项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④生态修复、小流域整治生态重建和部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补助标准为项目总投资的30%,单项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⑤城镇、村〔社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补助标准为项目总投资的30%,单项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⑥农业乡村污染综合防治工程项目。主要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程、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程、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项目,补助标准为项目总投资30%,单项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⑦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认证项目,补助标准为国家级5万元、省级2万元、市级1万元。2、点源治理项目补助标准:①水污染治理设施技术改造项目〔“三同时〞项目除外〕,补助标准为项目总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