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⑧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
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
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
怒,法者国家所以布®1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
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
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
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
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下无冤狱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
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
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
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
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
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
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
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
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
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
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
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
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
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
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
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
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
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i):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
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他日来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略不动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
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离开,离去。②等候,等待。③曾经④一点也不,丝毫不。
2.(6分)
⑴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
(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⑵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省略成分的少补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⑶(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
(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3.(4分)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1分);寄金不取(1分)。作者认为抵
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
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2分)
【译文】
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银子,
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
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
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希望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岳
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
道我会在乎这点?”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何岳又曾经教书与官宦之家,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
给何岳保管,里面有几百两银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走了好几年,
毫无音讯,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并不是为了取
回箱子。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
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
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
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
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
作此谋也!
【注释】①行室:田间休息处。②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③豕:猪。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一屠暮行()
(2)顾无计可以死之()
(3)股直不能屈()
(4)遂负之以归()
2.翻译句子。(6分)
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②顾无计可以死之。
③遂负之以归。
3.选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的机智?(2
分)
4.故事中的狼是凶残的,屠夫虽然只有一把“___________”的小刀,却用
它战胜了狼,从而说明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1)晚上(2)使……死(3)大腿(4)背着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
①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
②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
③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狼的威胁:逼屠的机智:伏、捉、害I、吹、缚
4.不盈寸拥有勇敢和机智就可以战胜凶狠的敌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大路旁边有夜里
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草席中把爪子
伸了进去。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可是屠夫也没有办法杀
死狼。屠夫只有一把一寸不到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
方法来吹狼。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
这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胀得像牛一般大了,
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张大闭不上。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如果不是屠
夫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
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
贮苦茗,具淡巴菰④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
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⑤
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
书方告蕨⑦。故⑧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
生于龙门。②尤:格外,十分。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淡巴菰:
烟草的旧音译名。⑤或:有时。⑥已:止,停止。⑦蕨(chin):完成。⑧
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必令畅谈乃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必强执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是二十余寒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⑵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⑶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藏。
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
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①到②才③拉④像这样
2.
(1)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2)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3)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3.(4分)
(1)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2)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
恒
【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
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说蒲松
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
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
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
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
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
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
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像这样二十多
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于令仪诲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
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
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
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
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海水燕谈录》)
【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
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
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L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如其欲与之
②既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邻舍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恐为人所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②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③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①给②离开③竟然或原来④追问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
①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或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
②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
(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
③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文章揭示的现实
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
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意思对即可)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于令仪,是个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
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
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
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
“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
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
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
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
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
“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
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
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
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4分)
(1)既学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母方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母以刀断其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2、翻译。(6分)
(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3)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1)已经(2)正在(3)用(4)拜师学习
2.
(1)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2)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3)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3.围绕用孟母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
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
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
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
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
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
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
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
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
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②。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
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
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
“子母④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
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日:“卖酒者
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⑦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
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
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
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
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hdi,同辈,同类的人。
④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tu6,口袋,名词作动词,
“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L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以善酿致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或遣童婢沽
⑶甲逾期不肯偿,将讼
⑷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⑵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⑶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3.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1)凭借、依靠。(2)派遣,打发。(3)超过。⑷快步走。
2.
⑴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
⑵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
酒买肉一同吃喝。
⑶唉!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
(1)诚信经营。例如,儿童或女人来买酒,一定要问买酒给谁喝。
(2)乐于助人。例如,为别人还债。
(3)善解人意。例如,担心客人不能尽情吃喝,采用了与客同博赢钱买酒
肉的方式待客。
(4)智慧理家例如,无事在家与三子终日博,保护自己的家产。
【评分】每条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万安县有个卖酒的人,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
有的人派遣儿童、女人来买酒,卖酒者一定问:"你能饮酒吗?"有的人
(来买酒的)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卖酒者总是从自己家里拿
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买酒的人)拿着回去。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
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起饮酒,商量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卖酒的人
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
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
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
人就不得安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他们回答:"本
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
他们偿还了贷款,并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着下大雪,不能继续前行。
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快步走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
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买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
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吗?然而我
已经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
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钱买
酒肉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
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里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
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
样他们就会和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
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
江乙对荆宣王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日:"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
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
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
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
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子无敢食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2.翻译句子(6分)
(1)子以我为不信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2分)
4.这个故事启示我
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1)吃(2)做……领袖(3)逃跑(4)明白
2.
(1)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
(2)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3)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3.狐假虎威。
4.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
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
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
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
“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
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
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
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
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
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九、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i)②素知名,
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ing)@,而逵马仆甚
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鬟
(bi)⑤,卖得数斛(hU)米,斫(zhud)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判(cu
。)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
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
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阵(zhuo)、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酷贫:非常贫困。②范逵:人名。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
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
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鬓: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鬓:假发。⑥斫:用刀
斧砍。⑦判:同“挫”,害鼠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
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旦:()
④侃犹不返返:()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路已远,君宜还。
译
文: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素:向来,一向。②薪:柴,柴禾。③旦:天亮,早晨。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
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
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
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
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
【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
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
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
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
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
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
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
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
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
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
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阵、
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十、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
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
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
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
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
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咸()
(2)值积雪始晴值()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犹()
(4)悉以作钉以()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性检厉,勤于事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4
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咸(全、都)
(2)值积雪始晴值(遇到,碰上……的时候。)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犹(还)
(4)悉以作钉以(用来)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本性节俭,在做事上非常勤快。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3)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3.积存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03月上半年浙江舟山市普陀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IP基础知识课件下载
- 下肢静脉血栓用药护理
- 2025年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本(汽车电子-附格式模板)
- 医院劳务派遣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艾滋病患者的沟通难点与技巧课件
- 配对齿轮参数全程计算(史上最全最好用的齿轮计算表格)
-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的整理复习》
- 赛码在线考试财务题库
- 新果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
-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 GB/T 16150-1995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
- GA/T 1198-2014法庭科学尸体检验照相规范
- 员工自主报告和举报事故隐患奖励汇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