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仪车间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0/35/wKhkFmZHQCKAQxTfAAIO7dmfA9k859.jpg)
![电仪车间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0/35/wKhkFmZHQCKAQxTfAAIO7dmfA9k8592.jpg)
![电仪车间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0/35/wKhkFmZHQCKAQxTfAAIO7dmfA9k8593.jpg)
![电仪车间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0/35/wKhkFmZHQCKAQxTfAAIO7dmfA9k8594.jpg)
![电仪车间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0/35/wKhkFmZHQCKAQxTfAAIO7dmfA9k8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化肥二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AGEPAGE27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号:签发人〔签字〕:实施日期:年月修订日期:年月XXXX化工有限公司化肥二厂目录第一篇总则…………………2第二篇化工电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第一章基本状况……………2第二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四周的影响…………3第三章危险目标四周消防、防护器材分布………………17第四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使命划分………24第五章报警、通讯联系方式………………26第六章事故的处理基本方案和基本原则…………………27第七章人员紧急疏散、撤离………………29第八章危险区的撤离………30第九章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30第十章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31第十一章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31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确保………31第十三章预案分级响应条件…………………33第十四章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33第十五章应急培训计划………33第十六章演练计划……………34第十七章附件…………………35第一篇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电气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加强本车间对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保护车间全体员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工电气事故发生,并确保在重大事故的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控制处理事故,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防止事故扩展和灾害蔓延,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本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统一指挥,快速相应、控制事态、减少损失〞的原则,结合实际,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第二篇化工电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基本情况XXXX化工11万变电站1站,1987年筹建,1970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电仪车间现有职工人数79人,11万变电站位于化肥一厂中部南侧本变电站是化肥一厂电力变幻、分配和监测、控制中心,且与化肥二厂、电厂、一厂二期变电站设有110KV联系线,站内有重要的电气、仪表设备,电源有110KV平化线供电,电力负荷大约有4万左右,具有110KVGIS组合电器、SF7-1600/110变压器2台,SF9-31500/110变压器1台,GG-I型高压柜85面,KYN28型高压柜36面,6KV变压器16面,该变电站电压等级高,电流大,与工艺生产装置距离近,在停、送电操作或检、修理过程中能形成误操作、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且四周工艺生产产品及中间物料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等危险特性。二、危险目标物料的危险特性和处理方法1、半水煤气的理化特性和处理方法〔1〕半水煤气理化特性本品属有毒混合气体,主要由CO、H2、CH4、H2S等气体组成,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极限为7.0-72%。〔2〕对人体的危害:侵入人体途径主要吸入急性中毒、轻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毒中毒者还会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毒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加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3〕半水煤气的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能引起燃烧爆炸。〔4〕半水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①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救护者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佩戴好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进入毒区必需两人以上互相监护。②迅速切断毒物来源或将患者马上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在抢救搬运患者时,要使其侧卧和仰卧,坚持头低位并且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能强托硬拉,以防造成外伤,致使病情严重。③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除去口中异物。④患者停止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和使用苏醒器。⑤施用解毒剂或送医院抢救。〔5〕防护措施:本品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为30mg/m3,此操作和处理要严加密封,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需分开。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训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在传递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需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眼睛和手不需要特别保护,执行就业前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的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消防措施:本品是一种易爆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同意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7〕泄漏应急处理:本品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在泄漏区内严禁动用任何电器设备〔包括开或停〕,如果需切断电源,必需在泄漏区以外实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降温,构成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出机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8〕储存注意事项:密闭储存,本品为易燃、易爆性压缩气体,应远离火种、热源。要有防火防爆技术设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总储量在8.4吨及以上者列为重大化学危险源名单,一定要做好本品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以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2、氨的特性和处理方法〔1〕、氨的理化特性℃℃,相对密度〔水=1〕:0.82〔-79℃℃℃,临界压力:11.40Mpa,本品易燃,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651℃,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本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本品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本品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2〕、对人体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快、肺部罗音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胸部X线检查呈支气管炎,支气管四周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误服氨水可致口腔、食道灼伤、胸、腹痛、咳嗽、呕吐、虚脱,可发生食道、胃穿孔。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灼伤。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长期低浓度接触氨气可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3〕、氨的危险特性猛烈撞击使钢瓶受到损伤时气体外逸出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氨水,受热后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性,空气中氨浓度15%-28%时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有油类存在时更加燃烧危险。〔4〕、氨中毒的急救措施①、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救护者进入毒者抢救之前,要佩戴好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进入毒区必需二人以上互相监护。②、迅速切断毒物来源或将患者马上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在抢救搬运患者时,要使其测卧和仰卧,坚持头低位,并且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能强托硬拉,以防造成外伤,致使病情严重。③、因氨腐蚀性强,应迅速脱去患者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④、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眼耳壳等,冲洗时间要求达15-30分钟左右。⑤、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除去口中异物。⑥、患者停止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和使用苏醒器。⑦、施用解毒剂,或送医院抢救。〔5〕、防护措施:本品车间最高同意浓度为30g/m3。①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脸设备。②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需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简易逃生方法:假设突遇氨泄漏,在有水源的状况下,将毛巾或衣物弄湿蒙住口鼻,向上风或侧风向脱离现场。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④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⑤手防护:必要时戴橡胶手套。⑥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坚持优良的卫生习惯。〔6〕、消防措施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需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假设不能马上切断气源,则不同意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预防罐内压力升高引起爆炸。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7〕、泄漏应急处理如果某一部位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切断四周火源,在污染区内严禁动用任何电器设备〔包括开或停〕如需切断电源,必需在污染区以外实施。停用外线供电可与县电业局调度室联系,岗位人员可将出事地点氨输送系统倒入安全库区,同时降低事故地点氨库区的压力以减慢泄漏速度,应急处理人员可佩戴防护器具穿防毒服〔进入毒区必需进入二人以上互相监护〕,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高浓度泄漏区可用消火栓、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有条件的状况下可将罐内剩余液氨进行倒罐处理。〔8〕、储运注意事项易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优良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本品禁忌物为卤素、酸类、酰基氯、氯仿、强氧化剂,所以储运时应与这些禁忌物分开存放。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设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槽车运送时要罐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液氨单台储罐储量在20吨及以上,或总储量在100吨及以上者列为重大化学危险源名单,一定要做好本品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以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3、甲醇的特性和处理方法〔1〕、理化特性:透明,无色易挥发,易流动的液体,能与水、醇、醚、苯、丙酮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有麻醉作用,有毒,对眼睛有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在空气中最高同意浓度为50毫克/米3,密度:0.8100g/ml(0℃)相对密度:0.7913〔20℃℃℃℃,燃点385℃℃〕易受氧化或脱氢而生成甲醛和农药等,俗称木精。〔2〕、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代谢性酸中毒,短期接触大量甲醇,吸入者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误服者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约经8至36小时的埋伏期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模糊,谵忘,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视乳头视网膜水肿或视野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视神经萎缩可致失明,代谢性酸中毒可表现为CO2结合力降低,呼吸加速等。皮肤常常接触甲醇液体可发生皮炎。〔3〕、危险特性:易燃、燃烧时生成兰色的火焰,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铬酸、高氯酸、高氯酸铅反应剧烈,有爆炸的危险,不能与二氧化铍、氯仿、氢尿酰氯、金属氧化剂,叔丁醇、钾共存,与CrO3、P2O3、(KOH+CHCl3)、(NaOH+CHCl3),接触会发生激烈反应,与氧化物接触会发生激烈反应。〔4〕、急救措施:马上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者用清水或Na2S2O3洗胃,导泻。〔5〕、防护措施:本品生产过程中密闭,强化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工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6〕、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叫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需用水处理时慎重〕。〔7〕、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状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用砂土、干燥石灰混合,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8〕、储运注意事项:储运于阴凉通风仓间内,最高仓温不易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不得与氧化剂混储、混运,发现仓内甲醇蒸汽浓时,必需先进行通风,并要查出漏桶,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桶装堆垛,垛脚不可过大,切勿将一个仓间堆成一个垛,应留有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消防施救的走道,罐装时要注意,流速每秒不超过3米,并有优良的接地措施,以排除静电,但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止中毒及影响视力。4、氢气的特性和处理方法〔1〕理化特性:本品为无色无臭气体。工业用本品纯度:工业级≥98.0%,高纯≥℃℃,相对密度〔水=1〕:0.07〔-252℃℃〕,燃烧热:241.0kJ/mol,爆炸下限:4.1%,爆炸上限:74.1%,引燃温度:400℃,最小点火能:0.019mJ,最大爆炸压力:0.720Mpa。本品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用于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2〕对人体的危害:本品侵入人体途径主要是吸入。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浮现出麻醉作用。〔3〕急救措施:吸入本品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坚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预防措施:本品车间空气中最高同意浓度我国未制定标准。本品生产和使用中,要密闭系统,通风,采纳防爆电器与照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5〕消防措施: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马上切断气源,则不同意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6〕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储运注意事项:本品储运时,用钢瓶运装液化氢气,属于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易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记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纳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装及附件破损。三、危险目标对变电站的影响及变电站内部事故的影响1、110KV、1号变压器位于化肥一厂的中南部,其东侧为公司的仓库及油回收岗位,西侧为电厂反渗透岗位,南侧为仓库库区,北侧为压缩岗位,其西南侧有一厂和二厂的球罐。危险目标对变电站的影响及变电站内部事故的影响:四周存在的危险源,西南侧有三个球罐,主要危害是液氨泄漏,北侧压缩,主要危害是设备或管线发生泄漏或爆炸,站内主要是电气事故,110KV变电站是主要的电力枢纽,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很容易造成电气事故,使设备损坏、人员受伤,影响生产系统正常安全运行,重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第三章11万变电站消防、防护器材配分布一、11万变电站1站消防、防护、救援设施:消防通道:变电站东侧和西侧为消防通道,通过一厂主厂区南侧公路入可直接到达变电站。站内的消防、防护器材配备状况:110KV、1号主变电站内,共有10瓶CO2灭火器,4瓶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分别分布在主控室、GIS保护屏室和高压柜室、和电缆夹层内,绝缘手套2付、绝缘鞋2双、接地极2套、检修工具1套、安全帽4顶、验电器1个、绝缘杆2套、警示牌假设干、高、低压摇表各一个,分别放在工具柜内。第四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使命划分应急救援机构为车间级,严重危险状况下可启动一厂应急预案。二、变电站应急救援小组的组成和使命组长:副组长: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姓名职务职责备注电气一班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电气一班班长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电气二班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及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仪表一班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仪表一班班长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仪表二班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及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运行一排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及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运行二排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及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运行三排班长负责设备应急处置方案及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安全员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处理工伤事宜备注:正职不能到位,由副职代替指挥功能: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中心,主要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必要时迅速召集各应急机构启动一厂应急预案。主要使命:1、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专业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4、检查并控制事故现场范围内的应急资源,确保有充足的物质资源和支持人员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决定是否启动一厂应急预案。5、依据事故的发展,危害及影响消除措施的实施状况,布暑应急任务,按照顾急计划合理布暑应急行动,确保紧急状况下人员的安全。6、依据事故状况,做出人员疏散决定,并依据事故救援工作的实际进展,随时做出最有效的决策。7、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工艺处理、、电气处理、生产协调方案,以尽快控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展。8、决定应急救援期间是否需要关闭事故现场四周某些设施,并确保决定的执行。9、依据最大暴露极限,控制进入事故现场危险区的应急队员人数以及执行现场应急任务总人数。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区、缓冲区,确保未通过培训人员不能进入危险区。10、协调和控制事故现场及四周环境的净化和恢复工作。11、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1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收集事故的有关数据和相关信息。13、决定是否进行事故现场恢复和宣布现场应急行动结束。14、接受一厂的指令和调动,应急行动结束以后,进行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的总结,并向一厂有关部门递交书面报告。三、应急救援队伍组成1、抢险抢修组;主要使命是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包括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设备抢修、恢复生产等工作。2、消防灭火、抢救组;主要使命是灭火、洗消和抢救遇险人员,调动车辆、器材、物资、对现场实施抢救。3、警戒救护和抢救疏散组;主要使命:〔1〕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控制管理厂内交通安全。〔2〕主要负责四周人员和厂区外群众的疏散。以上三个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组成见附件1四、应急组织机构由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各分管人员组成。主要使命是当某区域内发生人身触电等电气事故或发生火情,有可能危及当班职工安全、系统安全稳定生产时,应进入应急状态。此时,事故责任部门应采用应急处理措施,应急急救职能组马上组织救援,现场处理。应急组织机构由车间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值班长任副组长,各班班长工任成员组成。主要使命是当发现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预兆时或出现微小事故时,车间力量足够处理时,车间应马上采用措施排除隐患。第五章报警、通讯联系方式二、目前,变电站报警联系方式有四种,分别是外线,生产,对讲机和人员联系。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或现实事故、事件,均应马上首先向生产调度室、单位负责人、值班领导报警,提供有关可能事故或事故、事件的所有信息,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用适当的应急行动。三、指挥中心为电仪车间办公室。电仪车间报警:内线XXXX,外线XXXXXXX;人员需要急救时,及时与医务室取得联系,联系XXXXXX〔XXXX〕;如发生人员伤亡或控制难度较大的事故应及时向一厂有关部门汇报。火警“119〞第六章事故的处理基本方案和基本原则事故处理基本方案本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为变电站内部的电气事故和变电站四周危险危险目标的泄漏,进而可能导致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其事故的大小视现场操作、泄漏程度、工作压力、安全防护措施等不同。同时出现事故时又会因季节、时间、风向等因素,波及的范围也不同,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工艺控制、外来损坏等原因。事故发生后,安全报警系统或岗位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应采用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马上向当班负责人、或调度室报告,并采用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处理时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止发生触电、中毒等次生事故2、生产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当班班长以最快捷的方式对事故、事件实现初期控制和指挥,防止事故扩展,同时依据事故、事件类型、大小、严重程度迅速通知车间值班领导及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并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决定实施车间级应急预案。3、发生事故的岗位应迅速查明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原因,凡能经切断电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发生的事故自己不能控制,应向上一级汇报。4、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依据事故状态和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救援队伍马上展开救援工作,如事故扩展应请求上一级救援。5、车间办公室应对事故迅速做出处理,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部位和范围后,视状况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抢险抢修组到达现场后,假设需紧急停车,则按照紧急停车的程序执行。6、抢险抢修组组到达现场后,依据指挥部下达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展,紧急抢修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以防中毒、触电和其他伤害。7、救援人员,应马上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依据中毒状况及时采用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和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8、群众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指挥交通,在事故现场四周设岗,划分禁区并强化警戒和巡逻检查,如果物料扩散危及厂区或四周居民安全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对受害区域人员帮助疏散并通知上级等部门。组织受害群众向上风向或侧风向的安全地带疏散。9、事故得到基本控制后,车间马上组织事故单位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马上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夜间发生事故,车间视状况汇报值班主任及厂长或按照顾急救援预案实施,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和落实抢修任务。10、如果事故已经无法控制,泄漏量大,随时都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并有可能引起更大的事故发生,指挥部必需做全厂紧急停车的处理,并安排现场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决定是否疏散四周居民。(事故处理程序图见附件九)第七章人员紧急疏散、撤离一、事故发生后,优先合计确保员工及应急人员、关联单位人员的安全,保护厂区及四周环境,防止事故蔓延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事故发生后,岗位人员首先穿戴好个体防护器材,变电站人员正确佩戴安全绝缘用具,按车间及调度和上级有关领导指示,遵守电气规程,如假设没有防护器材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状况下紧急进行工艺停车处理后,视现场状况,随时准备向上风向或侧风向撤离。二、非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的单位、人员的疏散,由事故救援指挥中心依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而决定。三、抢救人员在撤离事故现场前必需向指挥中心报告并得到批准后方可撤离,撤离后及时向指挥中心及车间有关部门汇报伤员救治状况。第八章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发生的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以及事故涉及到的相关方由指挥中心确定危险区,设置隔离区警戒线,由班组人员负责隔离区人员的疏散和警戒状况,控制进入危险区人员状况,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防止不必要的伤亡和混乱,同时派人负责周边道路的隔离和疏通,同时向车间求援。第九章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一、对事故现场一方面采纳远程微机监控,一方面由监测小组派人现场进行监控,取样分析,监测人员必需两人以上,监测人员工作时必需有人监护。二、当发生事故时,以内部救援、抢险为主,当事故较大时,内部力量无法抢救时,可向一厂汇报并采纳外部救援方式,拨打外部救援“119〞、“120〞。抢险救护人员在进入现场救护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服装并在互相监护下进入现场作业。三、指挥中心有权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当发现事故现场有扩展的倾向并可能危及抢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可能发出指令令其撤离至安全地带。为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展,指挥中心可以进行局部或全厂停车,如果事故扩展,指挥中心首先应使人员紧急疏散,同时请求一厂救助。第十章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发生事故时,人员受伤状况通常有以下几种:触电、烧伤、化学灼伤堕落、物体打击伤害等,依据不同类别的伤害而采用必要的紧急抢救方案。一、触电:现场急救应在安全的状态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然后视状况决定是否送医院。二、烧伤:现场脱离电源后,马上送往医院治疗。三、化学灼伤四、堕落:应视状况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送医院治疗。五、物体打击伤害:应视状况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送医院治疗。如果伤员伤势比较严重,应在医务室医务人员的监护下送齐鲁医院接受治疗,在运送途中,医务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救护措施,同时和医院联系好,说明伤员状况,以便医院制定紧急治疗方案。医务室医务人员应对应急救援的药品、器材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第十一章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一、为了便于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必需尽一切可能保护事故现场,班组人员应在指挥小组的安排下在危险区四周设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二、事故调查清楚后,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及消防灭火抢救组对现场进行洗消。三、洗消氺排入事故池,按照清净下水处理办法执行,严禁直接外排。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确保一、内部确保1、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下设以下几个救援组:抢险抢修组,消防灭火抢救组,抢救疏散组,医疗救护组,警戒治安组并在车间设立指挥中心。2、110KV供电系统图、6KV供电系统图、电气设备位置图、消防设施配置图、现场平面布置图、电气、仪表等各种设备档案在办公室存档。3、车间现有移动通迅、固定、警铃、对讲机、人员联系五套通讯系统供事故应急时使用,同时,变电站备有事故应急灯,滤毒罐等安全防护器材,5、确保制度目录:①责任制:②值班制度:③培训制度: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⑤演练制度二、车间应急预案的启动由车间指挥小组决定是否启动一厂应急预案。第十三章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应急救援预案分以下三个等级:一、准备应急当发现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预兆时或出现微小事故时,班组力量足够处理时,车间应马上组织采用措施排除隐患。二、一般应急当某区域内发生毒害介质外泄或发生火情,有可能危及车间当班职工安全时,应进入一般规模应急状态,此时,事故责任部门应采用应急处理措施,应急急救职能组马上组织救援,现场处理。三、紧急应急当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危及本厂员工及相关人员时,应进入紧急应急状态。车间及时通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各职能组、应急救援组织〔消防队、医院〕,进入事故发生处的指挥中心,各职能组依据指挥部命令、布暑行使各自使命,通报各相关方、组织救援、危险品转移、人员撤离,将事故向上级汇报。第十四章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当事故已经处理完毕,救援工作已经结束,由调度室向相关岗位的人员通知事故危险已解除。第十五章应急培训计划一、培训的主要内容报警程序的培训灭火器的使用及灭火步骤的训练潜在危险事故的辨识〔应急预案的培训〕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紧急状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应急计划的培训危险毒害物质特性培训监控设备的使用电气工作安全规程二、培训时间、方式1、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应安排专门时间分批学习应急救援预案。2、岗位人员由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培训、学习。3、其他人员由本部门负责人负责培训学习。第十六章演练计划应急演练由车间办公室来负责训练制定、监督和评价,并具有完整的训练记录,尽量避免训练给安全生产、社会生活带来干扰。第十七章附件附件一: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主要使命1、抢险抢修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X成员由班组的班长、保全和运行人员组成。主要使命是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包括电气事故处理,泄漏控制、设备抢修、恢复生产等工作。化肥一厂应急小组人员:办公室主任:XXX副主任:XXXXXXXXXXXXXXX主要使命是事故控制、灭火、抢救遇险人员,调动车辆、器材、物资、对现场实施抢救。附件二:公司指挥中心〔值班〕:XXXXXX附件三: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应急指挥部领导〕附件四: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XXXXXX附件五:外部救援单位联系:119〔消防队〕,120〔医院〕,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使用权许可合同范本
- 委托建设合同协议
- 专利权购买合同模板
- 信用卡代还款借款合同范本
- 专项员工福利保障合同合作协议
- LED舞台灯光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联排别墅买卖合同
- 个人与企业汽车租赁标准合同
- 个人兼职劳动合同范本版
- 个人贷款合同范本及信用评估报告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值机业务与行李运输实务(第3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动作说明(吴阿敏)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仁爱英语九年级下册单词表(中英文)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