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班级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认识低碳】所谓“低碳”,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A】而“低碳生活”就是减少日常作息时所耗用能量的绿色环保,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C】。生态文明筑基。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全面融入①策、执行各方面,全面融入法律、政策各领域,全面融入生产、②费各环节,推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价值观念进步、文明境界升华。绿色发展领航。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理念,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基本抓手,通过环保督政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通过严格监管强化行业企业的治理义务,【B】通过宣传引导改善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③,让日常生活与绿色环保水乳交④。绿树掩映的城市,碧水环绕的田野;头顶,晴空如洗,白云似梦;耳边,鸟语如歌,鲜花似锦。这是每一个人渴望拥有的环境,期盼享受的生活。美丽中国,令人倾心,令人神往。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1)文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耗用(hào)返璞归真(pú)悄然(qiǎo)潜移默化(qián)B.耗用(hào)返璞归真(pǔ)悄然(qiǎo)潜移默化(qián)C.耗用(hào)返璞归真(pú)悄然(qiāo)潜移默化(qián)D.耗用(hào)返璞归真(pú)悄然(qiǎo)潜移默化(qiǎn)(2)文中①②③④四处依次填入汉字正确的一组是()A.决策销费相得益彰水乳交融B.决策消费相得益彰水乳交溶C诀策消费相得益彰水乳交融D.决策消费相得益彰水乳交融(3)文中【A】【B】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4)在【C】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宣传低碳】(5)班主任想在班内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LOGO设计比赛,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参考,她从杂志上找来了全国低碳日标识,请你根据自己对该标识的理解向同学们解说该标识内容及寓意。(备注:该标识主色为绿色,中间三个手拉手的人物图案分别为红、黄、蓝三色。)【实践低碳】(6)近日,许昌市做出机动车出行实行“单双号”限行规定,你的家人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你决定劝说他们,你准备怎么说?2.古诗文默写。(1)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概括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4)民间体疾苦,笔底绘波澜。我们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两句诗中,体会到诗人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白居易同情百姓,敢于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也曾在《卖炭翁》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3.正如朱自清先生在序言里所言,《经典常谈》是一艘航到经典大海里的宝船,能让航行者窥见中华经典之精髓。请你谈谈这部著作的艺术特色。4.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见了不同的人,在这些人的帮助和影响下走出了一个个人生困境,并成长为钢铁战士。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述他(她)对保尔的影响。①冬妮娅②朱赫来③丽达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①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栋房子里召开,但很快就被巡捕监视上了。不得已,立即休会转移。代表之一的李达,他的夫人王会悟是嘉兴人,是她提议到这里来开会。8月1日,王会悟、李达、毛泽东先从上海来到嘉兴,租好了旅馆,就出来选“会场”。他们登上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只见四周烟雨茫茫,水面上冷冷清清地漂着几只游船,不觉灵机一动,就租它一只船来当“会场”。当时还计划好游船停泊的位置,在楼的东北方向,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漂荡。第二天,其余代表分散行动,从上海来到南湖,来到这只小船上。下午,通过了最后两个文件,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在这条小船的襁褓里诞生了,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②宋人潘阆有一首写弄潮儿的词:“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共产党就是敢立于涛头的弄潮儿。一大之后,毛泽东一出南湖便买船西行到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他振臂一呼,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不知革命希望在何方。他挺立井冈之巅大声说道: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这时,周恩来也领导了南昌起义,而后南下广州,只靠一只小木船,深夜里先到香港,又转道上海,再埋火种。谁曾想到,惊涛骇浪中,那只小木船上坐着的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蒋介石曾希望借中国大地上的江河阻灭革命,但革命队伍却一次次地利用木船突围。天险大渡河曾毁灭了石达开的十万大军,但是当蒋介石尾追红军于此,只见到远去的船影和岸边的草鞋。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东渡黄河,问鼎北平。而东渡黄河靠的还是老艄公摇的一条木船,船仍然不大,以至于连毛泽东心爱的白马也没能装上。中国革命的整个司令部就这样在一条木船上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不久就有百万雄师乘着帆船过大江,解放全中国。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们喜欢说他们是马上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真正是船上得天下。是船上生,浪里走而夺得天下的啊!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是邓恩铭,这位从贵州南部大山中走出来的水族革命家,在山东从事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31年被杀害。接着是何叔衡,红军长征后,他在一次突围中,为不连累同志跳崖牺牲。以后脱党的有刘仁静,叛党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毛泽东则成了党最长期的领袖。其中只有董必武再回过故地。毛泽东1958年到杭州时,专列经过南湖,他急令停车,在路边凝望南湖足有40分钟。想伟人当时胸中涛翻云涌,其思何如。③历史上第一个以舟水关系喻治国理政者是荀子,后来魏征又把这个比喻说给唐太宗。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我们这只小船航行到第24个年头,时在194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过七大,胜利在即,将掌天下。民主人士黄炎培赴延安,与毛泽东有一次著名的谈话。黄问,如何能逃出新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毛泽东答:靠民主,靠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是的,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造出一只共和国的大船。后来,红船航行到第71个年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指航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扬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帆,又一次勇敢地冲上浪尖。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伟大的、成熟的党。④南湖边上现在还停着这只小小的木船,烟过雨停,山明水静。游人走过,悄悄地向它行着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从贫无寸土,漂泊水上,到神州万里,江山红遍。党在船上,船行水上,不惧风浪,不忘忧患,顺乎潮流,再登彼岸。(作者:梁衡。有删改)5.本文以“船”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令人荡气回肠。请以时间为序,概括本文提到的跟“船”有关的党的重大历史事件。6.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在这条小船的襁褓里诞生了,于是党的肌体里就有了船的基因,党的活动就再也离不开船。7.第④段中说“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指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船”都有哪些意义。8.“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作为本文标题,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二)(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①人们在水中游泳时,如果遭遇溺水,溺水者会努力将头伸出水面,但却没有时间换气,所以也没有时间呼救就会再次淹没到水中。②在溺水刚发生时,溺水者会尽力屏住呼吸,保护自己,不让水流进入到呼吸道。但人们屏住呼吸也是有极限的,当再也无法屏住呼吸时,此时人们就会呼吸,就会有少量水进入到呼吸道,导致喉头痉孪紧缩,气管收紧,无法呼吸,此时通常会造成缺氧事件,溺水者本人也会非常痛苦。③当缺氧一段时间后,溺水者的气管就会慢慢打开,但也有极少数人喉头一直关闭,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干性溺水;而气管慢慢打开之后,水流就会流入到呼吸道以及肺部,而此时将会导致溺水者更加难以呼吸,而这就是湿性溺水。无论干性溺水还是湿性溺水,都会导致溺水者死亡。④溺水者的死亡大多数不是水进入到呼吸道,而是呼吸道无法呼吸,导致缺氧引发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等死亡。⑤也就是说,溺水者在溺水过程中很难像影视剧中溺水者一样拍打水面,大声呼救。大多数溺水者在溺水过程中都比较安静,身体呈直立状,脑袋在水面上起起伏伏,身体不协调地晃动等,看起来很像游泳,但又没有游动现象,如果你发现游泳的人有这些表现,此时最好前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对方无法回答,一定要尽快救助对方。⑥正因为溺水的出现通常是悄无声息的,以至于有很多儿童在游泳时父母就站在身边但也无法注意到。福建福州曾经发生过一例女婴溺水事件,当时母亲正在游泳池旁边玩手机,但女儿不慎溺水,由于无法呼救,导致母亲没能第一时间发现。⑦发现溺水者之后,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对方,把对方救上岸之后,可以通过拍打溺水者的身体唤起其自主呼吸和自主心跳,如果对方没有醒来,那么就要清理对方口鼻腔内部的污泥等污物,并做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⑧在做胸部按压时,最好让患者的头部朝向其中一侧,防止呕吐物再次呛到溺水者。在救助的同时一定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即使对方清醒,也应该让其再次到医院检查身体,确定无碍后再离开。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约有38万人死于溺水,由溺水造成的死亡占全球总死亡率的9%。在我国,溺水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球溺亡事件来看,有超过一半的溺亡事件都是发生在泳池边,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前往野外河流或者天然水库游泳,仍旧存在着溺水风险,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作者:钟铭。节选自“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有删改)文本二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①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②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③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④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⑤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⑥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以援手。⑦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变得安静要警惕。(选自网络“夏季儿童防溺水安全手册”,有删改)9.关于文本一,下面说法有误两项是()A.溺水分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两种情况,二者的区别在于气管和肺部进水的多少。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可能致人死亡。B.文本一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其中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溺水发生后,溺水者是无法自行拍打水面、大声呼救的,因此,需要周围的人时刻关注游泳者的状态。D.“在我国,溺水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主要”和“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E.“在救助的同时一定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即使对方清醒,也应该让其再次到医院检查身体,确定无碍后再离开”中“即使……也……”的句式起强调作用。10.请分析文本一的写作思路。11.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辨别儿童溺水的迹象,它们的语言特点和作用有何不同?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善:不知其善兼善天下从善如流循循善诱B.困:然后知困困心衡虑扶危救困上下交困C.相:教学相长奔走相告唇齿相依以利相倾D.道:虽有至道坐而论道怨声载道安贫乐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4.语段论证“教”与“学”关系时,使用了一些关键词语来“转换话题”或“推进论证”,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一处,并分析其在论证中的作用。15.上面语段认为“教”和“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也提到了“教”和“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链接材料一】故君子之教……道①而弗牵则和②,强③而弗抑则易,开④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链接材料二】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与盲,不成人者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⑤,不知然否⑥,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节选自《论衡》)【注释】①道:同“导”,诱导。②和:融洽。③强:劝勉,勉励。④开:指示门径。⑤类:事物。⑥然否:对错。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