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课件_第1页
西医外科学课件_第2页
西医外科学课件_第3页
西医外科学课件_第4页
西医外科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医外科学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麻醉前用药中的抗胆碱类药的作用:具有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削弱迷走神经不良反应和维持呼

吸、循环正常功能等功效。还有对抗吗啡类药抑制呼吸和致恶心、呕吐副效应的作用。

局部麻醉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作用:延缓局麻药吸收,延长阻滞时间,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减少创面出血。

腰穿时穿刺针突破黄韧带有阻力消失的落空感。

气管插管术指经口腔(口腔气管内插管)或鼻腔(鼻腔气管内插管)将一根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内的技术。

酸碱平衡失调是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产生或摄入过多,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肺、肾调节酸碱平衡功能发生

障碍,引起机体产生反应。三大基本要素:动脉血的pH值、HC03-及Paco2。

酸碱平衡的调节有赖于体内血液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的排泄以及组织细胞的缓冲池作用。

水的平衡规律: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如果停止进水,机体仍继续从肺、皮肤和肾排出水,若禁食数日

又未补液,将可导致严重缺水。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基本相等。一般为290-310mmol/L。

低渗性缺水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低钠血症的一种缺水。其特点是水、钠同时丧失,但钠多于失水,主要是细胞

外液的减少。

钾的异常血清钾正常值为3.5〜5.5mmol/L。钾是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体内总钾量的98%存在于细胞内。

其平衡规律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一、低钾血症血清钾<3mmol/L

1、治疗

(D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终止和减轻钾的继续丢失。

(2)注重外科患者缺钾的预防,对长期禁食、慢性消耗和体液丧失较多者应注意补钾,每日预防性补钾40〜50mm01(氯

化钾3〜4g)

⑶补钾原则与方法:①尿多补钾;②尽量口服;③低浓度、慢速度;④分阶段补给。

二、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1、治疗

(1)停止摄入钾

(2)对抗心律失常立即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l-2g,半小时后可反复使用一次。

(3)降低血钾浓度①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T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100-200ml,以提高血钠浓度并扩容;

②使用高渗糖溶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暂时降低K+浓度,用25%-50%葡萄糖溶液100-200ml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

按每4-5g葡萄糖加1U胰岛素比例静脉滴注,3-4小时后可反复用药。

(4)促进排钾①饭前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15-20g;②给予高钠饮食级排钾利尿剂;③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输血的注意事项:①严密查对;②认真检查;③放置时间;④无菌操作;⑤加强观察;⑥保留血袋。

休克(shock)是机体到强烈的损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危重的急性病理过程。临床主要表现为循环功能不全,低

血压,心动过速,脉搏细弱,皮肤湿冷、苍白或发,呼吸浅速,尿量减少,烦不安,反应迟电,神志极,,代性酸

中毒,甚至死亡。

(一)、休克的分类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体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二)、发生机制有效循环血量波少所致微循环障碍是多数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良好的心脏功能、正常的血管

容积和充足的循环血量是保障微循环灌注的三个基本条件。

1.微循环机制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

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一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血液流经微循环血管时,可通过以下3条

通路从微动脉流向微静脉:①迂回通路称“营养通路”;②直捷通路;③动-静脉短路。分期为:①缺血缺氧期(休

克代偿期);②淤血性缺氧期(休克进展期);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休克晚期)。

(三)、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1、肺休克引起的肺呼吸功能障碍,称为“休克肺”,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范畴。休克肺的主要形态

学特征是间质性肺水肿,局部肺不张,充血,出血,微血栓形成,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表现为气体弥散障得、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2.肾休克可影响肾脏而造成急性肾衰竭,称为“休克肾”。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血钾和代谢性酸中

o

3.心休克早期由于机体的移缓济急调节机制,血液重新分布,心肌缺血不明显,心博快而有力,但因静脉血液回

减少和(或)血管阻力的增高,心输出量常降低,当休克不断进展恶化,心肌收缩性减弱,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血浆中心肌抑制因子的大量积聚,严重酸毒以及平均动脉压过低,使冠状动脉灌流不足,加重心肌缺氧,造成心功

能进一步减退。细胞毒素对心肌有直接损伤作用。心功能降低使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循环障碍加重,休克恶化。

(四)、治疗临床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流,防止细胞、组织、器官损伤,维持其功能。

1、改善微循环改善和恢复微循环灌注是治疗休克的中心环节,包括扩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失衡;调节血管舒缩

功能,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分为血管收缩剂(①去甲肾上腺素;②间羟胺(阿拉明);③多巴胺:是

最常用的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a受体阻滞剂和抗胆碱能药)。

一、感染性休克可分为高动力型休克、低动力型休克。

1、治疗控制感染和抗休克是治疗的中心环节,积极处理感染灶具有决定性意义。

(1)扩容和调节酸碱平衡:冷休克患者大多有体液额外丢失与摄入不足,血容量明显不足,所以扩容量应较大,输液

速度应较快;暖休克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但血容量常未明显减少,故应控制扩容量。

(2)血管活性药物:原则上冷休克需用扩张血管药物,暖体克需用收缩血管药物。

(3)维护心功能:一方面要保持冠状血管灌流,另一方面应注意心肌的负荷和氧耗。

(4)减轻细胞损害: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

(5)抗感染药物及感染灶处理:选择抗感染药物的可靠依据是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

(6)免疫功能的维持:休克以及严重的感染、烧伤或创伤,均可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

(7)凝血失常的治疗:感染性休克常有凝血一纤维蛋白原溶解方面的亲乱,进而可发展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并伴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心搏骤停是心脏突然丧失其排血功能而致周身血液循环停止和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

(-)心搏骤停的诊断

1.意识突然消失,呼之不应(在全身麻醉下无法察觉)

2.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摸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到。

3.自主呼吸在挣扎一两次后停止,但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应用骨骼肌松弛药后无挣扎表现。

4.组织缺氧后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5.突然出现皮肤、黏膜苍白,手术视野血色变暗发紫,应高度警锡心脏停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或

先后发生功能障碍,如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心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衰竭(ARF)和肝功能

衰竭(AHF)等。MODS是危重病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理生理变化复杂、

死亡率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

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临床上患者虽能呼吸,但是急迫或困难,并有一系列缺氧的表现,进而可危及患

者生命。

1、诊断

(1)血气分析对ARBS的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动脉血氧分压(PaCo2.)正常参考为12kPa(90mmHg);ARDS初期临

床症状不严重时,Pa02就可降低至8.OkPa(60mmHg)以下

(2).呼吸功能监测包括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2),正常者为0.6〜1.3kPa(5~10mmHg),如出现ARDS时则降

低。

(3)血动力学监测置入肺动脉漂浮(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PAP)等。

2、治疗

(1)呼吸治疗主要的方法是用呼吸机和氧气施行定容、定压的人工呼吸,以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肺泡换气功能。

①初期:患者呼吸加快而其他症状较轻时,可用戴面罩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保持其呼气相压0.5~1.OkPa,

②进展期:需插入气管导管,多选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和(或)间歌性强制通气(IMV)。

(2)维护循环患者若有低血容量,必须及时输液以支持循环。(3)治疗感染脓毒症也是ARDS的常见病因,

而且ARDS发生后又可并发肺部感染,因此抗感染疗法是必要的。

(4)针对ARDS的药物治疗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减轻炎症反应,但只宜短期使用。

围术期指由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相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时期。包括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监测与

处理。其目的是使手术的相关各方以最佳状态进入人手术、手术过程利,并最大限度成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

康复。

(-)伤口处理术后的伤口常规以无菌敷料覆盖保护,注意防止敷料受外界异物浸渍和大小便污染,保持敷料干

燥整洁.

1.伤口换药一般伤口术后第3天换药。

2.缝线拆除一般头、面、颈部拆线时间在术后4〜5天;下腹部、会阴部6〜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

天;四肢10〜12天;关节附近或减张缝合处最好手术14天后拆线。

3.切口愈合的记录切口分为三类:①清洁切口:用“I”表示,是指在充分准备下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

切除术、疝修补术的手术切口。②可能污染切口:用“II”表示,是指手术时可能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

术的手术切口。外伤6小时内的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开者,亦属此类。③污染切口:用“III”

表示,是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阑尾切除术、肠梗阻肠坏死的手术切口。

伤口愈合分为三级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伤口愈合良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呈线性瘢痕。②乙级愈合:

用“乙”字代表,指伤口愈合不佳,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

用“丙”字代表,指切口感染化脓,需要切开引流、换药处理,愈后留有瘢痕。

具体记录方法:如疝修补术后切口愈合优良,记录为“1/甲”;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血肿,记录为“H/乙”。

外科感染是指凡需要外科处理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烧伤或手术后并发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

性感染两类。

1、外科感染的特点:①大部分外科感染由多种细菌引起;②多数外科感染有明显面突出局部症状;③外科感染的

主要病变是器质性的;④受感染的组织常发生化脓、坏死,愈合后多留有瘢痕。

一、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人人体口,并在伤口内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以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和抽搐为特

征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1、典型表现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性强烈痉挛,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为面肌、

须项肌、背肌、四肢肌群,最后是膈肌和肋间肌。具体表现为①由于咀嚼肌痉挛致张口不便到张口困难,进而张口

不能,即牙关紧团;②面部表情肌痉挛面呈独特的“苦笑”面容;③由于颈项肌的持续收缩,出现项强直,头向后但;

④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肌力强,致使病人腰前凸而头足后屈,形如弓背,称为角号反张;⑤四肢肌肉收缩时,屈

肌比伸肌有力,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⑥膀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⑦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

造成窒息和呼吸停止。

2、治疗

(1)清除毒素来源如伤口尚未愈合,均须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散开伤口,

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镒酸钾溶液冲洗和湿敷。

(2)中和游离毒素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迅速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若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

一般第1天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中缓慢静滴。

(3)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应住隔离病病,环境安静,免声光等,减少外界不良影响。

(4)应用抗菌药物用青霉素80万〜100万U、肌肉注射,每4〜6小时1次,或大剂量静脉滴注。

(5)全身支持疗法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因强烈的肌、出汗、不能进食等所导致的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调。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较重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以便改善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并发症,

防止窒息发生。

(7)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室息、肺部感染、肺不张。

气胸的分类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颅内压增高三大典型症状: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肋骨骨折治疗原则:镇痛,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

脏器伤的处理

1、脾破裂应及时手术,采用脾切除术治疗,方法有:①单纯缝合;②用可吸收网兜聚拢伤口,实施部分脾切除

2、肝破裂治疗原则:彻底清创,确切止血,防止胆汁溢漏和建立通畅的引流。

烧伤现场急救的主要原则是:使伤员迅速脱离火源、保护创面,适当镇静止痛,防治各种并发症与合并伤,迅速安

全护送,减少现场伤亡。

(1)使伤员立即高开热源:

(2)创面不可涂布不洁之物:

⑶适当应用镇静止痛药

(4)处理并发症与合并伤:

(5)大面积烧伤伤员应迅速护送

肿瘤:指机体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

主要特点。

肺癌中最早发生转移的为小细胞癌

胃癌

【病因】

1.地域环境因素

2.饮食生活因素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危饮食因素有:①致瘤物及致癌物前体:如亚硝类化合物、多环芳煌

类和真菌毒素等为直接致癌物;②促癌物:如长期高盐饮食

3、幽门螺杆菌胃癌发病率,且随着HP抗体滴数的升高,胃癌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4.某些胃部慢性疾患胃癌的发生,如胃息肉、慢性菱缩性胃炎(CAG)、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病理】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胃窦部最为多见。根据胃癌的大体形态,随病期不同而分为早期胃癌

和进展期胃癌。

L早期胃指癌组织浸润深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也不论癌灶面积大小。若符合以

上条件,癌灶直径为10mm以下者为小胃癌,小于5mm者为微小胃癌。

内镜检查可将早期胃癌分为四型:①I型:隆起型;②U型:浅表型;③川型:凹陷型;④混合型

2.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进人肌层为中期,或已穿过肌层达浆膜者为晚期。

转移途径:①直接浸润;②淋巴转移;③血性转移;④种植转移癌。

肝癌主要体征:①肝大;②黄疸;③腹水。

Budd-Chiari综合征指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

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症。

肝癌当前肝癌筛选及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为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1、并发症:①肝性脑病;②肝癌结节破裂出血;③上消化道出血。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腹部疾病的总称。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

重、病因复杂的共同特点。

1、手术疗法:①病灶切除;②修补病变;③减压造痰;④腹腔引流。

一、急性腹膜炎分为: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

1、继发性腹膜炎由腹腔内脏器病灶的病原菌感染腹膜而造成的腹膜炎,以大肠杆菌为主。

(1)病因:①腹腔内脏器穿孔、损伤破裂;②腹内脏器炎症的扩散;③手术后继发。

夏柯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二、急性阑尾炎(病案)

1、主要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单纯性阑尾炎多呈隐痛或钝痛,程度较轻;梗阻性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为阵发性剧

痛或胀痛;坏疽性阑尾炎开始多为持续性跳痛,程度较重;:而当阑尾坏疽后即变为持续性剧痛。

2.主要体征

(1)压痛右下腹局限性显著压痛是尾炎最重要的特征。

(2)反跳痛(Blumberg征)为炎症波及壁腹膜时的表现,化脓性阑尾炎可出现,随炎症的加剧而加重。

(3)腹肌紧张腹膜壁层受到刺激后可出现防御性紧张

⑷右下腹包块

3.鉴别诊断需与急性尾炎相鉴别的疾病主要有:

(1)急性胃肠炎:有饮食不洁的病史,可出现腹痛、呕吐、腹部压痛等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表现,但部压痛部位不

固定,鸣音亢进,一般无腹膜刺激征,大便检查可有脓细胞及未消化食物。

(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演病史,突然出现上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波及全腹。部分病人穿孔后胃肠液可沿升结肠

旁沟流至右下酸,出现类似急性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但膜刺激征明显,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体克,多有肝浊音

界消失,x线检查常可发现膈下有游必。离气体。必要时可行诊断性酸腔穿加以鉴别。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常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成痛前有头痛、发热、咽痛或与其他部位淋巴结肿痛病史,

但酸痛、压痛相对较轻且较广泛,部位较阑尾点为高且接近内侧。

(4)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或右侧胸膜炎:早期可引起右下腹反射性疼痛,甚至出现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体温升高,

但常有右侧购痛及呼吸道定状,腹部无固定性显著压痛点。

(5)急性胆囊炎、胆石病:右上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右肩部放射痛,腹膜刺激征以右上腹为甚,莫菲(Mupy)

征阳性,部分病人可出现黄。但当高位阑尾炎时,痛位置较高,或胆囊位置较低位,恩痛点比正常降低时,应注意

鉴别。必要时可借助B超和X线等检查。

(6)右侧输卵管结石:

⑺急性附件炎

4、治疗

(1)手术疗法阑尾切除术

(2)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既重视非手术疗法,

但也清楚地认识到不能一律取代手未治疗阑尾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适应证: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瘀滞型);②轻型化脓性阑尾炎(轻型蕴热型);③阑尾周围脓肿(脓肿型)。

2)治疗方法

①针刺:取足三里、上巨虚、尾穴,配合右下腹压痛最明显处的阿是穴

②腹腔穿刺抽脓及穿刺置管引流

③杭生素:应选用护制厌氧菌及需氧菌的广谱抗生素。

(3)术后治疗①一般应卧床休息,采取有效的半卧位;②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③及时更换伤口敷

料;④药物抗炎。

四、重症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严重,腹膜激征明显,可伴有休克症状。根据坏死的范围及感染的程度,腹膜炎

可局限于上腹部,或延及全腹部,左侧腰背部多饱满及触痛;有明显的肠胀气,肠鸣音减弱;大多数有移动性浊音。

少数病人有黄疸。左侧胸腔往往有反应性渗出液。坏死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超过38.5℃。后期病例腰部水肿,腰

部、胁腹部皮肤呈片状灰(青)色,称为Grey-tuner征;脐周皮肤呈灰(青)紫色改变,称为Cullen征。

五、肠梗阻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顺利通过肠道。

1、临床表现痛、呕、胀、闭是各类肠梗阻共同的四大症状。

2、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

(1)腹痛发作急骤剧烈,呈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

(2)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血性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穿抽出血性液体。

(3)早期出现脉率加快,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甚至出现休克•

(4)腹膜刺激征明显且固定,肠鸣音由亢进变为减弱,甚至消失。

(5)腹胀不对称,有局部隆起或可触及孤立胀大的肠样。

(6)X线检查可见预立肿大的肠裨,位置固定,不随时间而改变,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案)是溃疡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1、鉴别诊断本病患者多数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迅速扩展至全腹,并伴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等上消

化道穿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诊断性腹穿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根据这些特

点,不难做出诊断。但胃后壁穿孔或空腹小穿孔的病人症状、体征有时不太典型,较难诊断。

(1)急性胰腺炎本病也可出现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伴有呕吐及早期腹膜刺激征,但其发病不如溃疡病穿孔急骤,

腹痛开始时有由轻而重的过程,疼痛位于上腹部偏左,常向腰背部放射,早期腹膜刺激征不如溃病穿孔明显,X线

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血、尿及腹穿液淀粉酶升高,B超、CT提示胰腺肿胀,周围渗出。

(2)急性阑尾炎起病不很突然,通常症状及体征较溃病穿孔为轻,体征以右下腹为甚,X线检查膈下无游离气体。

(3)急性胆囊炎重症胆囊炎伴腹膜炎者,体征与溃疡病穿孔相似。但急性胆囊炎一般炎症反应较重,体征主要集

中在右上腹,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莫菲征阳性。X线腹部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B超提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

(4)胃癌穿孔其急性穿孔引起的腹内病理变化与清疡穿孔相同,因而症状和体征也相似,术前难以鉴别,有的甚

至术中也难以确认溃疡是否已有癌变,或根本就是胃癌穿孔。因两者在预后和处理上有很大区别,所以对老年人,

特别是无溃疡病史,而近期内有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者,出现溃疡急性穿孔的症状及体征时,应

考虑到胃癌穿孔的可能,术中须查穿孔部位的病变情况,并做活检以确诊。

2、治疗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1)单纯穿孔缝合术是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主要术式。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危险性小。术后必须进行正规

的抗溃疡药物治疗。

(2)根治性手术通常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其优点是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两个问题,可免除以后再次手

术,但相对来说操作较为复杂,危险性大,因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方面要考虑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

也要注意考虑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选择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人的耐受性、穿孔的部位和大小、是否为复杂性穿孔

以及腹腔污染的程度等条件来决定。如病人一般情况好,有豳门梗阻或出血史,溃疡穿孔有恶变可能,穿孔在12

小时以内而腹腔内炎症和胃十二指肠壁水肿较轻,腹腔液少于1000mL者,可行根治性手术,否则行穿孔缝合术。

甲亢分为弥漫性、结节性和高功能瘤

1、基础代谢率(BMR)=(脉率+脉压)-111,正常范围:±10%,增高20L30%为轻度甲亢,增高30虹60%为中度,

增高60%以上为重度。

2、手术后并发症①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②喉返神经损伤;③喉上神经损伤;④手足抽搐;⑤甲状腺危象;⑥

甲状腺功能减退

3、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因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暴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

所致。其发生多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多发生在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

高热(体温>39℃)、脉快(脉搏>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素乱症状,如烦躁、褚妄、大

汗、呕吐、水泻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体克甚至死亡,死亡率20%〜30%。

(1)治疗①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选用利血平1〜2mg肌注或胭乙咤10〜20mg口服。前者用药4〜8小时后危象可

有所减轻;后者在12小时后起效;②碘剂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首次为3〜5mL,或紧急时用10%碘化钠5〜10ml;

③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苯巴比妥钠lOOrng;⑤降温;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溶液补充能量;⑦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⑧吸氧。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①乳房肿胀疼痛;②发热;③其他症状初期时可出现骨节酸痛、恶心、呕吐等,化脓时有口

渴、纳差、小便黄等。

胃溃疡

1、外科治疗适应证:①严格系统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或短期复发者;②发生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

阻、溃疡急性穿孔者;③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④复合性溃疡;⑤溃疡疑有恶变者。

2、鉴别诊断

(1).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多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伴有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皮肤有蜘蛛痣等。

突然发生出血,来势凶猛,常以呕血为主,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有效。

(2).胃癌出血胃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应予鉴别。胃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

有上腹部持续性胀痛、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等表现,体检时少数病人可触及上腹部肿块,癌肿晚期可有恶液质,

左锁骨上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上消化道领餐、纤维胃镜及活组织检查对诊断有意义

(3)胆道出血常继发于胆道疾病,呕血、便血均可发生,但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胆绞痛缓解后,多能自行止

血。常可伴有发热、黄撞、上腹部压痛,B型超声检查提示胆囊肿大,出血期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4)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