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宪法学_第1页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宪法学_第2页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宪法学_第3页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宪法学_第4页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宪法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学朱最新杨桦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第一编原理篇2

第一章宪法概述第一节宪法的概念第二节宪法的分类与渊源第三节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第四节宪法与宪政3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词义演变关于宪法一词,早在古代,中外有关历史文献均有记载。在西方,宪法(constitu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其原意是建立、组织、构造。古罗马时期,宪法用来表示皇帝的诏书、谕旨、敕令等,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宪法一词多次出现,但并不具有现代宪法含义。1908年,清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敷衍民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具有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词开始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法律文件中。4

二、宪法的概念给宪法下一个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应该考虑到三个基本的因素,即宪法的基本内容,本质和作用。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宪法定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宪法区别了其他普通法的外部特征。宪法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宪法定义为: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5

三、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国家根本法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与普通法律不同3.宪法规定了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二)宪法是人民授与权力之法人民是国家制宪法的唯一主体,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人民以宪法的形式向国家机关整体性地或概括性地授予权力,从而使得宪法具有授权总章程的特点,其他法律的授权只能是根据宪法所进行并不得违反宪法的规定和精神。6

(三)宪法是制约国家权力之法宪法在授予权力同时,也必须科学地设计出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也就是通过权力的制约机制来最大限度地防止国家机关滥用职权。(四)宪法是保障人权之法宪法是保障人权的根本大法。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以下简称《人权宣言》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凡是权利未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第一,人权的普遍性与宪法的根本性的统一。第二,人权与宪法的历史性相统一。人权不仅表现为观念,更重要的是人权极富实践性,而人权的实践性为“应然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提供了条件。7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与渊源一、宪法的分类宪法的分类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将宪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宪法的分类既有利于认清不同性质宪法的实质,也有利于对同一类型的宪法或者不同类型宪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推动宪法学研究向前发展。宪法分类的方法有许多,但主要有形式分类和实质分类两种分类方法。8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宪法的形式分类是指根据宪法的外部特征而对宪法所进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这种宪法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不成文宪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其内容符合宪法的特征,并具有宪法的功能。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9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刚性宪法(rigidconstitution)与和柔性宪法(flexibleconstitution)的其分类标准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是否相同。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以及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实行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实行刚性宪法的国家,只有极少数例外,如1848年意大利宪法。柔性宪法是指规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实行柔性宪法的国家。10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为宪法所作的分类。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并体现其意志而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如1850年普鲁士宪法、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都属于钦定宪法。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属于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则指由君主与国民或者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协定宪法往往是阶级妥协的产物。11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宪法的实质分类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根据宪法的性质以及宪法与现实关系的标准所进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二种:1、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是根据宪法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所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揭示了宪法的本质直,反映了宪法的阶级属性,直接体现了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因此,这是一种科学的宪法分类。2、虚假的宪法与非虚假的宪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列宁的论断以宪法是否与现实相一致为标准而作的分类,列宁曾经指出:“当法律同现实脱节的时候,宪法是虚假的,当它们是一致的时候,宪法便不是虚假的。”12

二、宪法的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基于不同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和宪法解释等。(一)宪法的一般渊源形式1.成文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2.宪法性法律 3.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5.宪法解释6.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7.权威性宪法著作13

(二)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我国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因此以宪法典为核心的制定法成为宪法主要渊源。1.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2.宪法性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宪法惯例6.宪法解释7.国际条约14

第三节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一、宪法结构(一)宪法结构宪法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列。1.宪法体系宪法体系是指将不同宪法渊源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形式上的排列结构。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成文宪法体系和不成文宪法体系两种宪法体系。2.宪法典的形式结构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指一国宪法典各个构成要素的外部组合方式,亦可称之为宪法典的体例。3.宪法典的内容结构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是指宪法典的内容根据调整对象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划分为若干部分而形成有机组合和排列方式。15

(二)宪法典的结构1.宪法典的名称宪法典的名称是指作为一个法律文件的命名方式,它往往与该国的国名、国体、政体等相联系,是区分于一般普通法律的在名称上的标志。2.宪法典的序言宪法序言是置于宪法正文之前的一部分独立的叙述性文字。宪法序言的确定并不以是否用“序言”作为这一部分的名称,宪法序言有明示序言和非明示序言之分。3.宪法典的正文(1)宪法正文的总则(2)宪法正文的分则(3)宪法正文的附则16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我国宪法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特点如下:1、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系属成文宪法体系,形成这一体系的宪法渊源形式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2、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以“章”开篇,兼有节、条、款。3、从宪法典的格式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有名称、目录、序言、正文,以及制宪机关、制宪时间、公布机关和公布时间等。4、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按照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宪法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等等。17

二、宪法规范(一)宪法规范的概念、分类与特点1.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是以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为基本内容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宪法规范的分类3.宪法规范的特征宪法规范是一种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特征,但由于宪法规范在整个法律规范体系中又处于根本规范和最高规范的地位,与其他普通法律规范相比有其独特性。我们认为,从宪法规范独有的特征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8

(二)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关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理论上有“三要素说”和“两要素说”的不同观点。本书采用“三要素说”,宪法规范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1)假定,即宪法规范中规定的适用条件,包括时间条件,空间条件,事实条件及行为条件等。(2)处理,即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本身,主要体现为“授权、要求、禁止”的形式。(3)制裁,即宪法规范中确定的因违反宪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后果。在理解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时,还应注意区分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文两个概念。19

三、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一)宪法规范的效力宪法规范的效力是指宪法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所具有的具体约束力,它具有作用范围的特定性和作用方式的具体性。(二)宪法规范的变动由于社会实际生活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宪法规范则在某一特定时期保持原状,这样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进而推动宪法规范的变动。20

第四节宪法与宪政一、宪政的概念关于宪政的概念,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1)要素论。(2)制度论。(3)民主政治论。我们认为,从定义规则的角度来界定宪政,可以表述为:宪政是国家权力依照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正当产生和规范运行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组织形态。具体来说,宪政包含以下含义:第一,宪政的前提是有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第二,宪政的核心是国家权力严格依照宪法产生和运行。第三,宪政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民主权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1

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关于宪政与宪法的关系,学界多倾向于两者既具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重大差别。(一)宪法是宪政的基础(二)宪政推动宪法的发展宪政是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是一个从纸上的宪法向现实宪法的转化的过程。(三)宪法并不必然引起宪政考察宪政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以发现两种情形:一类是宪法颁行后,国家很快步入宪政轨道,并在宪政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宪法,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另一类是虽然制定了宪法,但国家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仍未真正实现宪政。22

第二章宪法基本原则第一节人民主权原则第二节基本人权原则第三节权力制约原则第四节法治原则23

第一节人民主权原则

一、人民主权理论的历史发展(一)人民主权理论的提出人民主权亦称主权在民,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观二、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都确认了人民主权原则。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各国宪法在确认这一原则时所采用的形式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所差异。24

第二节基本人权原则

一、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西方人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所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人权的本质和特征并指出其发展方面的,并与资产阶级人权观相对立的一种崭新的、反映了客观历史规律的人权理论。25

二、基本人权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最早将资产阶级人权理论予以规范化的是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世界性人权宣言的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其宪法中直接使用“人权”一词并加以具体的规定,并且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重大成果,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26

第三节权力制约原则

一、权力制约原则的发展权力制约思想渊源于西方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就极力推崇混和政体。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1)从静态方面来看,是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2)从动态方面来看,对权力运行过程予以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对权力获得的制约。第二,权力运行中的制约。第三,权力运行后果的制约。27

二、权力制约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里,权力制约原则具体表现为三权分立。(1)美国模式(2)英国模式(3)法国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也实行权力制约原则,但反对三权分立模式,而强调建立国家权力的监督机制。28

第四节法治原则

一、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法治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古典法治理论发展为近代法治理论并最终形成现代法治理论的过程。古典法治理论的奠基者应首推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近代法治理论由十七世纪欧洲著名政治思想家杰出代表洛克和孟德思鸠所创立,当然其他思想家如哈林顿对法治也有过精彩的阐述。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法治理论又有新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9

二、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对法治原则的体现的形式不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使法治原则的在社会主义宪法中得以体现,并且使法治原则真正得以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机关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而且还规定了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的人民代表机关。在我国,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宪法中得到更明确的体现。30

第三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西方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31

第一节西方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宪法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下的产物。近代宪法的先驱是英国宪法。英国是产生近代宪法的摇篮,世界宪政运动的序幕由此拉开。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宪时所仿效的对象,对世界宪政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欧洲大陆最早的宪法是法国宪法,它与美国宪法所确立的宪法的内容和形式为日后宪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标志着宪法作为法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已经形成。32

二、宪法产生的条件分析宪法产生的一般条件,从而探寻宪法产生发展的规律是宪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宪法产生过程不难发现,宪法直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从表象来看,宪法就是资产阶级胜利的结果。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宪法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到资本主义初期,宪法产生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条件已经具备。(一)经济条件(二)政治条件(三)思想文化条件33

三、西方宪法的发展及趋势学界通常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将西方国家宪法的发展分为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一)近代宪法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二)现代宪法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宪法,由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资产阶级被迫向民主做出让步,民主化是宪法发展的主要潮流。(三)宪法的发展趋势(1)形式上,成文宪法逐步取代不成文宪法。(2)内容上,宪法内容更加丰富、完备、成熟。(3)宪法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34

第二节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晚清宪法清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清政府内忧外患。《十九信条》共33条,分为“君上大权”及“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君上大权”是正文,共有14条,而“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只有9条。《钦定宪法大纲》旨在在于维护皇帝的权力,对国民的权利和自由只字未提。《钦定宪法大纲》并非宪法,仅仅是清政府制定宪法的纲要,是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所以整个文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35

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宪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辛亥革的胜利成果,孙中山提出了新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并于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来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临时约法》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一块光辉的里程碑。它不仅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而且第一次用法律方式赋予了国民广泛的民主权利。36

三、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宪法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以后,1913年10月31日北洋军阀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性草案,《中华民国约法》(草案),简称《天坛宪草》。1923年,掌权之后的直系军阀曹锟在同年10月10日颁布《中华民国宪法》。1925年12月段祺瑞政府起草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5月5日公布《五五宪草》,1947年1月1日公布《中华民国宪法》。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南京国民党政府,由于其反对民主与自由,宪法只是其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与工具,因而,他们所颁布的一系列宪法都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7

四、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1931年11月为了加强对革命根据地的统一领导,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正式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这些宪法性文件提出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纲领,规定了根据地人民的广泛的政治经济权利,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属于人民民主主义性质。38

第三节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一页。为巩固国家政权,保护人民利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随后又先后制订了“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和现行的“八二宪法”。39

一、《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包含序言、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等部分,共7章60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国家性质和任务。第二,规定了政权组织和原则。第三,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共同纲领》对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共同纲领》带有明显的临时性和过渡性,打上了历史的烙印。40

二、1954年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由序言和四章共106条组成,其内容主要包括确认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及其步骤,再次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规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四种重要形式等1954年宪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社会主义宪法,无论是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其制定和实施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41

三、1975年宪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二部宪法,即1975年宪法。1975年宪法除序言外,有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30条。它的结构过于简单,全文才30条,宪法典成了名副其实的宪法大纲,在语言上使用了大量政治标语和毛主席语录,概念模糊不清。1975年宪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着严重的缺陷,与1954年宪法相比,是一个历史的倒退。它充当了“四人帮”篡夺国家权力的工具,在实践中也并没有受到重视和得到认真贯彻,随着“四人帮”的倒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短命的1975年宪法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42

四、1978年宪法四、1978年宪法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开始了拨乱反正。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1978年宪法。1978年宪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中反映“左”的指导思想,比1975年宪法前进了一步。但是1978年宪法是在粉碎“四人帮”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颁布的,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一些重大的历史1978年宪法并没有完全摆脱1975年宪法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虽然在1979年、1980年进行两次修改,但从总体上看,1978年宪法依然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43

五、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保留了前三部宪法的基本格式,由序言、正文四章七节共138条组成,作为现行宪法,其内丰富多样、科学合理,不胜列举。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历史的经验,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它的颁布与实施把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1982年宪法无疑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44

六、我国宪法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1982年宪法自实施以来进行了四次部分修改,通过了共计31条修正案回顾我国宪法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宪法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1.政府行政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公民宪法权利有了重大发展。2.司法权得到了扩大,较为完善的司法独立保障体系正在建立。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4.宪法监督机制日益完善。45

第四章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第一节宪法制定第二节宪法修改46

第一节宪法制定

一、宪法制定的含义宪法制定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精神创制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活动。宪法制定权是宪法制定的依据。制宪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虽然制宪权具有超出一般国家权力的权威性,而且也没有现存的宪法或法律来制约制宪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受任何制约。47

二、制宪机关为了使人民制宪权得以真正实现,各国通常根据宪法制定的需要,成立各种代表民意的机关来制定宪法,如制宪会议、国民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宪机关就是有权制定与决定国家宪法通过的机关或组织的总和。在一个国家内,有权制定宪法的机关一般为一个,但不限于一个。人民政协在我国曾行使了一定范围的制宪权,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宪权从人民政协转移到全国人大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48

三、宪法制定程序宪法制定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在制定宪法时必须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一般说来,宪法制定主要包括下列程序:1、制宪机关的设立制宪权属于全体人民,但人民一般并不直接行使制定宪法的权力。2、宪法草案的提出制宪机关产生后便进入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3、宪法草案的通过4、公布49

第二节宪法修改

一、宪法修改的含义宪法修改是指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宪法条文进行变更的一种活动。宪法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世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使宪法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发展相适应。(2)纠正宪法偏差,弥补宪法漏洞。由于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宪法设计者们在制定与修改宪法时,往往可能出现考虑不周全,导致宪法出现某些偏差,从而使得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障碍。50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关于宪法修改的限制,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主张:(1)宪法的修改不受限制。(2)任何一部宪法都有其原则和精神,而宪法条文就以原则和精神为基础,宪法的原则和根本精神不能成为宪法修改之对象。(1)内容上的限制这主要是指宪法明文规定宪法中的某些内容不能修改。(2)时间上的限制这主要是指宪法规定两次宪法修改之间必须间隔一段时间。宪法修改过于频繁会影响其稳定性,而且宪法颁布实施后,只有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能知其缺陷。51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从世界各国宪法的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宪有两种方式。1、全面修改宪法的全面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内容进行全面调整与变动,并以重新颁布宪法的方式进行修改宪法的活动。2、部分修改宪法的部分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内容进行部分调整与变动进行宪法修改的活动。宪法的部分修改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决议的方式修改宪法的部分内容。二是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宪法的部分修改。52

三、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在修改宪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步骤与方法。在大多数国家宪法中,宪法的修改程序都规定得比普通法律修改程序更为严格,以体现宪法作为“根本法”或“高级法”的特征。一般而言,宪法的修改要经历提案、决议和公布程序。1、提案2、决议3、公布53

第五章宪法解释第一节宪法解释的内涵第二节宪法解释的机关第三节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与程序54

第一节宪法解释的内涵所谓宪法解释,是指有权的宪法解释主体按照法定程序和和法定方法,对宪法文本和结构所做的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理解、说明和分析。由于宪法文本所具有的抽象性、开放性与广泛性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宪法文本都需要通过宪法解释活动做出客观解释。55

一、认真看待宪法:从立法者迈向解释者基于看待宪法的两种不同心态,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看待宪法的人,即“立法者”(legislator)和“阐释者”(interpreter)。面对宪法,我们是怀着变法的心态来自由地解释,还是运用宪法解释的技艺在宪法文本内部拓展宪法的空间?我们认为任何一种关于宪法问题的讨论都必须围绕该宪法来展开,应该从“阐释者”的立场而不是“立法者”的立场来解释宪法。解释者应该依照宪法文本及其结构,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在宪法内部发展出新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威。56

二、宪法解释的客体:宪法文本与结构宪法解释的客体就是宪法解释者所要解释的对象,宪法解释的对象是宪法文本及其结构。1、宪法既是法律文本,也是政治文本“宪法”作为“根本法”意味着我们要在作为政治质料之“根本”和作为政治形式之“法”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辩证关系。2、宪法结构所谓宪法结构是指作为宪法典基本单元的宪法规范如何进行组合排列,形成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国家的根本问题给予全面规定的统一的书面文件。宪法典的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57

三、宪法解释与相关概念辨析1、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基于宪法区别一般法律的特质,宪法解释和普通法律的解释存在根本不同。2、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宪法适用违宪审查又称为宪法监督,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特定主体根据宪法,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立法的合宪性所进行的审查。所谓宪法适用是指,在个案审理中,如果现行法源体系存在宪法漏洞,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直接援引宪法条款的“司法判断”(judicialjudgment)。58

第二节宪法解释的机关

一、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是指由国家的特定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该体制源于不成文宪法传统的英国。从人民主权原则的角度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宪法的创制者,所以作为人民行使权力的代言人──立法机关──才有权对宪法的含义做出解释。然而,由立法机关行使解释宪法的权力也存在实践上的难题。59

二、普通法院解释宪法的体制普通法院解释宪法的体制,是指由国家设立的管辖普通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法院,承担宪法解释职责的宪法解释体制。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美国确立了由普通法院解释宪法的制度。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为普通法院的最终上诉审法院,承担最终的宪法解释的职责,并对其他机构产生拘束力,使得自己成为联邦宪法的最终解释者与保障人。在这种解释体制中,法院在宪法解释中扮演着宪法有效含义决定者的角色。但是,在民主政体中由非民选的法院来解释宪法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反多数的难题”。60

三、特设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特设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一个独立的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即不仅与审理普通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相独立,而且也与审理行政、劳动或者其它案件的专门法院体系相独立的机构,来负责处理宪法争议,承担宪法解释职责的宪法解释体制。目前采用这一解释宪法体制的代表性国家有法国和德国。由特设机关来解释宪法主要理由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解释宪法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因而行使这一权力的机关应该居于普通机关之上,使其以超然地位解决在宪法上所发生的问题,以保障宪法的尊严。61

四、我国宪法解释的主体根据我国1982年宪法第67条第1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这一规定,一方面,在我国解释宪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基本职权。另一方面,在我国解释宪法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宪法义务。不过,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只意味着它具有对宪法的最终解释权,而不是排他的解释权。在实践中,人民法院、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以及其它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也不可避免涉及到宪法解释。

62

第三节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与程序

一、宪法解释的原则为了更好的规范宪法解释,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在解释宪法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解释原则。(一)国家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就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它是国家最高权威的体现,它既是一个国内法的概念,也是一个国际法的概念。(二)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三)法治原则(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63

二、宪法解释的方法(一)传统的法律解释方法1、文义解释2、历史解释3、体系解释4、目的解释(二)宪法解释的专用规则1、以宪法解释宪法2、合宪性解释3、利益衡量64

三、宪法解释的程序总体来看,宪法解释程序大致可以分为抽象型的解释程序与案件型的解释程序。1、抽象型的解释程序抽象型宪法解释程序是指,由有权解释宪法的主体根据宪法,应有权主体的提议直接对立法机关的法律进行解释和审查的程序。

2、案件型的解释程序尽管美国和德国的宪法审查制度不同,前者是典型的司法审查,后者是欧陆型的宪法法院制度,但是它们都将宪法解释至于具体宪法争议中,宪法解释既是解决纠纷的手段,也是解释宪法的途径。65

第六章宪法实施第一节宪法实施的概念和基本构成第二节紧急状态下的宪法实施第三节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第四节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第五节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66

第一节宪法实施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宪法实施,作为法律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指宪法在社会生活中被社会主体实际施行,其内容是指抽象的、一般的宪法权利义务关系,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而将宪法规范的一般要求变为人们的行为。宪法实施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运作和公民权利的实现,反映一国民主与法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大意义。理解宪法实施必须处理好其与宪法实现之间的关系。没有宪法的实施就不可能有宪法的实现,宪法实施是宪法实现的前提;同样,没有宪法实现,宪法的实施则失去了实际意义,宪法实现是宪法实施的目的所在。67

二、宪法实施的基本构成宪法实施的基本构成,是指宪法规范要求转化为社会生活现实的主要形式。(一)宪法的执行宪法的执行即“行宪”,是指传播宪法信息和实现宪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二)宪法的适用宪法的适用是宪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它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违宪案件的专门活动。(三)宪法的遵守宪法的遵守就是指宪法主体依从和奉行宪法。68

第二节紧急状态下的宪法实施

一、紧急状态下宪法实施的原理比较紧急状态是指国家主要采取行使国家紧急权和对人权限制的方式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法秩序状态。故此,紧急状态绝非无法可依的一种状态,而是根本上属于宪法所调整的规范状态,并能够形成与平时状态所不同的法秩序状态。(一)宪法实施不变说(二)宪法实施中止说(三)宪法实施相对说69

二、紧急状态下宪法实施的实证分析比较世界各国成文宪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就所规定的紧急状态下宪法实施的内容来说,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对宪法实施的全部否定。二是对宪法实施的基本否定。三是对宪法实施的部分否定。四是对宪法实施的不得否定。绝大多数国家采信“宪法实施相对说”理论,并在其立宪或修宪时将紧急状态纳入宪法实施中予以控制,这样既尊重了宪法至上,又能够在危机时刻行使法制化的行政应急权来应对紧急状态。70

第三节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所谓宪法的实施保障,是指立宪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立法机关审查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和专门机关审查模式。71

一、立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模式,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审查方式通过立法程序进行,当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认为法律、法规或规章存在违宪情形时,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废除。这种模式起源于英国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能够保证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得以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其缺点在于:一方面缺乏理论支持。因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立法机关只是民意代表机关,立法机关自己审查自己,失去了违宪审查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审查。72

二、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是由司法机关,主要是国家最高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这种模式起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首席大法官马歇尔的判决开创了由联邦最高法院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宪的先例,从而确立了司法审查制。美国司法审查制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司法审查制本身又成为保证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一个重要机制。73

三、专门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是由专门设立的机关——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来保障宪法实施。这种审查模式产生于引进美国违宪审查制度失败后的欧洲大陆,其基本理念是: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需要打破国家权力的传统分类,去寻找一种凌驾于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的一种新的制衡力量,即第四种权力,去负责监督前三种权力,以确保它们在宪法的范围内运行。74

第四节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是根据违宪审查机关在具体行使违宪审查权力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程序等,对违宪审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归类与划分。从世界各国宪法实施保障的实践看,采用不同违宪审查体制的国家,所运用的违宪审查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从而使违宪审查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和特点。75

一、积极审查与消极审查这是按照违宪审查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时的态度为标准进行的分类。从各国违宪审查的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属于消极的违宪审查的范畴。违宪审查实质上就是宪法的适用,违宪审查的过程就是将宪法的普遍性要求适用于具体的案件,使宪法的原则规定得以具体化和个别化的过程。现实中存在的一般是消极的违宪审查,所谓积极的违宪审查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划分,实践上很难存在和行得通。76

二、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这是按照违宪审查机关对规范性文件及有关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时间为标准进行的分类。事先审查是指在法律文件通过生效以前,由违宪审查机关对其进行合宪性审查,以避免违宪的法律生效而产生不良或难以消除的影响。法国、伊朗、爱尔兰、瑞典等国就是采取的这种审查方式。事先审查以防患于未然为出发点,通过对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生效前进行审查,以避免其颁布后因产生合宪性异议或争执而影响其权威。事后审查,即在法律、法规生效后以及一定的行为采取后。就违宪审查的有效性而言,纯粹的事先审查或事后审查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存在。77

三、抽象审查与具体审查这是按照宪法审查机关采取的审查原则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具体审查是指违宪审查机关在审理具体的案件的过程中,就所使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看其是否符合宪法的一种审查方式。采用具体审查方式的一般是那些实行普通程序审查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法院无权就法律、法规是否合乎宪法作抽象性的审查,对法律、法规合宪性的审查必须以对案件的受理为先决条件。抽象审查是指不以争论案件的存在为前提,对法律的合宪性作一般性的审查。78

四、普通程序的审查与特殊程序的审查这是按照违宪审查机关在进行宪法监督,特别是在审查法律、法规的合宪性,裁决宪法纠纷时所适用的程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所谓普通程序的审查,是指在开展违宪审查活动,解决宪法纠纷时所适用的程序非专为进行违宪审查而建立,所遵循的是违宪审查机关本身的工作程序,也就是宪法规定的该机关行使其本身的权力而适用的程序。特殊程序的审查是指违宪审查机关运用专门的审查程序来解决宪法争议,审查法律、法规的合宪性。在采用宪法法院进行违宪审查的国家中,其违宪审查一般都属于特殊程序的审查。79

第五节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要就是依宪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使宪法实施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构建我国合理有效并符合国情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对于维护宪法尊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有四个方面组成,即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律保障。80

一、思想保障把宪法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去,才是真正的实施,宪法是“行动中的法”而不是“文本上的法”。因此,要使宪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还要对社会全体公民进行一系列的宪法教育,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真正筑起一道守法护宪的思想防线今后还应着重宣传以下宪法观念: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公民的生活规范;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宪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国家权力秩序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律保障。81

二、政治保障政治保障是指执政党应该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处理好党政关系,从政治上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加强宪法实施的政治保障,具体说来,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党的政策和国家宪法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把握二者的区别。二是处理好党同宪法的关系。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宪法,但并不是说党就是特殊群体,自身不必遵守宪法,恰恰相反,党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作为人民群众的先进分子组织应带头遵守宪法,成为实施宪法的模范的表率。82

三、组织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中有关组织保障的规定表现为四个方面:(1)确立了违宪审查的总的原则。(2)进一步明确了违宪审查的组织机构。(3)增加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机构。(4)在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中,又继续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进行了更为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立法法》的第90条和第91条。83

四、法律保障宪法实施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宪法自身的保障,二是普通立法的保障。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种“母法”权威性的规定是宪法自身保障的最好体现。其次,宪法的实施同样需要普通立法的保障。总之,我国宪法实施的四个方面保障机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我国保障宪法实施的系统工程。宪法实施在实质上体现了从宪法规范规定的“纸上权利”到宪政价值实现的飞跃。84

第二编制度篇85

第七章国家性质第一节国家性质概述第二节我国的国家性质86

第一节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国家是宪法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切政治活动的中心,正如列宁所说的,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但也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性质不仅仅体现为阶级性,不仅仅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它还表现为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根本内容,是国家制度的内在方面。87

二、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性质具有不同的特点。概括而言,体现并且制约国家性质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体现并且决定着国家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的根本决定因素。第三,社会文化制度也是体现国家性质的重要因素。当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88

第二节我国的国家性质

一、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现行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首先,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政制方面的体现。其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经济方面的体现。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际性质在文化方面的体现。89

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1、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2、民主与专政的结合90

三、人民民主专政与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在要求紧密相连。(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我国的民主党派3、多党合作(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组织,就性质而言,它是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既不是政权组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91

第八章国家形式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第二节国家结构形式第三节国家象征形式92

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权力实现的一种形式,即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为了实现国家权力的有效运作而进行的权力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君主立宪制(2)共和制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都是共和政体,其政权组织形式都是人民代表制。93

二、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2)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4)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94

第二节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一般说来,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在现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和联邦制是其主要形式。1.单一制2.复合制复合制主要包括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95

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二)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第一,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第二,民族分布和民族成分状况。第三,融洽的民族关系。(三)我国实行单一制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第二,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96

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一)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的历史沿革1949年后,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二)我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统治阶级为便于管理,兼顾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民族分布等因素,把国家领土分成层次不同、大小不等的若干区域的制度。(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的具体划分97

第三节国家象征形式国家象征形式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国家象征形式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出一国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甚至一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等属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它一般会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予以明确确认。98

一、国旗国旗是国家象征之一,它通过颜色和图案来体现国家特色。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对我国国旗的升挂的机构、场所、方式、时间都作了明确规定。关于对诸如故意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侮辱国旗的行为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治安处罚或刑罚,以上法律也做了明确规定。99

二、国徽国徽以图案为组成形式,是国家特有的象征和标志,代表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我国国徽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我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新的民族精神。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对侮辱国徽的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乃至刑罚做了明确规定。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对国徽的制作、悬挂和使用做了明确规定。100

三、国歌国歌是代表国家、表现国家或民族精神,且由国家制定或认定的歌曲。通常在国家庄严的集会、庆典和国际交往的仪式上演奏或者演唱,以表示国家的尊严。由于社会、国家性质、民族和历史传统等的不同,各国国歌的歌词内容和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2004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歌写入我国的宪法典。101

四、首都首都也叫国都、京都、京师、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通常是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各国大使馆或者公使馆的驻在地。首都一般由法律规定。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第1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1954年宪法第10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北京从此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02

第九章选举制度第一节选举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选举制度103

第一节选举制度概述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选举,一般意义上的选举是指社会组织中具备资格的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并按照既定的方式或程序,选择代表人或领导人的活动。宪法学上的选举与国家制度密切相关,特指选民或选举单位依据宪法或选举法的规定,选择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活动。选举制度则是指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104

二、选举制度的基本功能选举最主要功能在于赋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以民主正当性,通过选举得以使政府的成立及日后国家权力的行使皆可直接或间接溯及来自人民之同意。(一)选举制度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是民主政治的标志(二)选举制度系政府成立及组成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成为宪法主体的方式和前提(三)选举制度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四)选举制度是合理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基本形式105

三、选举制度的体制(一)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地域代表制是指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者以区、县、乡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选举代表或议员的制度。职业代表制,是指将选举人依职业予以分类,根据职业团体而不是居住区或行政区域,选举代表或议员的制度。(二)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多数代表制又称为多数选举制,是指候选人依法定标准,得票较多者即可当选的制度。所谓比例代表制,是指依一定的计票方法,使各政党依其所得票数,按比例选出代表的制度。106

第二节我国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我国的选举主要有如下基本原则。(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四)无记名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的原则(六)选举权利保障原则(七)代表受监督和罢免原则107

二、人大代表选举的组织和程序选举程序是有关选举权行使的步骤、方法、期限等具体法律规则的总和。(一)直接选举程序1.选举的组织机构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名并确定代表候选人5.候选人的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二)间接选举程序1.主持选举的机构2.代表候选人的提名3.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的确定4.确定当选108

第十章政党制度第一节政党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的政党制度109

第一节政党制度概述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概念政党是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政治团体,同时它是把人们与国家联系起来,并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政党制度后于政党而产生,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产物。所谓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政治生活中实际形成的有关政党的政治地位、作用,掌握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程序等规则的总和。110

二、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政党是民主社会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现代意义的政党并不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最早涉及政党制度的宪法是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它将政党作为社团组织的一种形式,确定为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权利之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改写了世界政党制度的面貌。111

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当今世界政党林立,对它们进行类型化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政党的属性和功能,当然,不同的标准与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政党类型。西方最先对政党类型作出划分的学者之一是法国的莫里斯·杜沃格。他相对简单的方法是将所有政党纳入三个描述性范畴:大众(Mass)、干部(Cadre)和信徒(Devotee)。另一种广为接受的政党类型划分借助的是政党意识形态的左右谱线。在我国,对政党的分类一般有:按照政党是否具有法律地位,划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等。112

现具体介绍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1.一党制。它是指在一国内,执政党为唯一合法政党;或者虽然存在多个合法政党,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始至终只有同一个政党居于支配和核心地位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一般以宪法典的形式予以确认。2.两党制:它是指在一国内,由两个主要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来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也称两党对峙制。3.多党制:它是指在一国内,存在众多合法政党,相互竞争组织政府,但又不存在由两个政党垄断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113

第二节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我国政党概述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1)中国共产党(2)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3)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4)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14

(5)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6)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7)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8)九三学社。(9)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10)无党派人士。115

二、我国政党制度的宪法基础和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协商的参政党,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其基本内容包括:(1)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2)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6

(3)原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4)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形式:第一,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政治协商,主要是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第二,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参政议政,这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选举。第三,担任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117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1.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2.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具有丰富的内容。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118

第十一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19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及历史发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途径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制定并颁布。120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及其自治机关民主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及法律地位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2、决定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问题,必须由国家机关和有关方面共同协商。3、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线的相对稳定。(二)民族自治机关1、民族自治机关的性质和地位。2、民族自治机关组成和任期。121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指示。3、管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4、自主地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5、组织本地方维持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6、自主地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7、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的规定,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22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执行,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平等,各民族当家作主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切实保证(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执行,改变了民族关系的旧面貌,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执行,密切了中央和自治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内部事务的新阶段123

四、坚持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切实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三)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发展(四)加强杜会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124

第二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概念与特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含义是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适合我国基层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基础群众自治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一)群众性。

(二)自治性。

(三)基层性。125

二、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虽不是国家机关,不属于国家机构范畴,但却是我国基层政权的有力支柱。

(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二)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1、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3、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助于城乡基层社区社会秩序的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1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