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考历史招生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

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l.C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

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

Co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

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强干弱

枝,守内虚外”

2.A宋太祖的话明显的表达了他所选派的“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同时,题干中

显露出宋太祖了解到“武臣”危害之大,他当然不可能再派军事将领到地方当行政长官;A项的

“文臣”和署理行政事务的“知州”与题干相对应,所以选A。

3.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

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卜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I.,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

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A《三教图》是清朝丁云鹏的作品,反映了自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潮流,

文化艺术反映社会现实。

4.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

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4.C李贽用戏谑嘲讽的语气来谈孔子,反对把孔子思想当成绝对的思想权威,是对以孔子为代

表的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因此选C。

5.罗马法的基木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

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D.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5.D题干的关键在“时代的局限性”这几个字上面,D选项内容说明罗马法是代表奴隶主贵族

的利益,反映了起时代的局限性。

6.下列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开平煤矿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继昌隆缭丝厂

6.D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能体现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其他三项都是洋务派

兴办的民用、军用企业,其最主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7.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

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

眼界”的是

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

7.B从题干中描述的“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内容,

可确定这种媒体为视频媒体(AB皆符合);但从时间上看(1909年),当时电视技术还没发明,

所以就只剩下B电影了。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努力是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新文化运动

C.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D.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8.B新文化运动是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袁世凯尊孔复古为复辟做思想铺垫的背景下掀起的,

是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9.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

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

以上言论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③全面侵华战

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③

9.D这道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如“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掠夺领土”;①②

时间不对,④不能说明日本是在“掠夺领土”,故选D。

10.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新四军②中国人民志愿军③人民解放军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①③D.①②④③

10.B“中国工农红军”是在20年代土地革命战争时成立;“新四军”是在

30年代中期后的抗日战争中出现的名称;“人民解放军”是在40年代国共内

战中出现的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的

名称。

11.如右图所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早出现在

A.②B.②③C.④③D.②④

11.C读图知道①是英国,②是法国,③德国,④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宗教改

革最早在德过发生。

12.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重大发明分别是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汽车

A.蒸汽机电动机B.电动机蒸汽机C.电动机内燃机D.蒸气机内燃机

12.D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是蒸汽火车,其技术基础是“蒸汽机”;19世纪末内燃机技术应用

与交通事业,制造出了汽车等交通工具,故选D。

1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

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13.B总统和国会相互制约,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

的法律”这一条文又体现了“民主原则”。

14.英法两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是因为

A.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B.独裁者日益封建化

C.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D.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

14.D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法国出现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都

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专制思想未能彻底清除的背景下出现的;AC不对,法国大革命中资

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大众是非常坚定和不妥协的(如处死国王路易十六);B是个人因素,并不

起绝对作用。

15.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是①《共产党宣言》②宪章运动③工业革命④第一国际成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15.D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起,工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起了宪章

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工人运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与19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这一

宣言成为知道工人运动的纲领,1864年国际工人组织成立,史称“第一国际”。

16.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一工厂制度一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世界市场扩大D.殖民扩张

16.A工业革命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关系演变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调

整。

17.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

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

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

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③建

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A③中的“以党代政”明显与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符合;④说法不对,我过最高权力机关是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未成立前其职能有政协代理。

18.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④

A.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18.D观察图片服饰可知道,①是在晚清时候流行,②是在民国时期流行,④是在文革中广泛

穿着,③是到改革开放后流行起来的。

19.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

解正确的有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19.B连战的这句话未表达“统一”、“三通”的意思,故排除AC;D的“全面合作”未准确理解

连战的话;B是最佳答案。

20.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

A.杂交水稻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20.C2005年岳麓版必修3教材第122页中有同样的表述,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1.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B题干表达了当时列宁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的想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这一主张的实践,

而“新经济政策”却上对这一主张的修正。

22.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

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22.A凯恩斯表达了两层意思,不主张“把社会木即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不排斥

市场):但整句话“似乎没有强烈理由”“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等字句却表露了他是主张国家

干预经济的。

23.肯尼迪在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

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他担任总统

后,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新边疆”主义的目的是

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

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D.扩张美国的领土

23.BAD对材料理解不正确;C是手段,B才是目的。

24.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24.D“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个趋势,而不是真正形成了多极化的世界。

2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也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

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

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乂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25.BACD都只是对信息的表面内容,这些现象说反映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带来的深远

影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二、必作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1分,

第30题13分,共66分。

26.(共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

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栋五层的镇海楼。

材料二: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七昼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

出一二里地,大火烧毁的财物价值4000万两白银。——《清代

广州十三行纪略》

材料三:《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决定在十三行行商中就地筹措战争赔款。……各商

行被迫摊派的款项总计达300万银元,今不少行商破产。条约还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

最终为十三行的特权画上了句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具有150年历史的商馆毁于炮火,十三

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帝国商行》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概括十三行的有关信息(请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

次概括,不得摘抄原文)。(8分)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十三行衰落的原因。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5分)

27.(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身体力行,设计

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却受到了舆论的责难。……19世纪末,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妇女

在健身和运动时穿着裤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到第诙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到劳动大军,

妇女的裤装和短裙才开始流行。

——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近代

史编》

材料二: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

就'也赚取工资的范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

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总数的五分之),增加到1907

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

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

个时期,男子公立中学的数目大致稳定在330340所之间。

但是女子公立中学,却由1880年的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18751914》

材料三:到20世纪初,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公民权:

到1950年,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了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在美国,……

担任秘书工作的99%仍是妇女,注册护士工作95%为妇女……妇女在做与男人相同的工作时得

到的却是不同的职位,于是工资也少。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至20世纪女性解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女性解放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分析女性解放的影响。(3分)

28.(共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艾哈德结合德国实际,采用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来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该理

论认为,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

场经济。……在1952至1965年的13年中,……(联邦德国)增长速度一直居于西方国家前列。

——吴于魔齐世荣《世界史•现代

史编》

材料二:鲁尔区是德国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能源、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三大部门的产值曾

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二战后,……鲁尔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减弱。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

政府着手开展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作。经过调整,煤钢现产值仅占全区的16%,……第三

产业部门的比重则从29.8%提高为56%。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在信息技术领

域中鲁尔区的发展速度在德国遥遥领先。

——根据《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2)

整理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材料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生产增长简况

1956年1965年

总产值1252亿元1992亿元

钢4479吨1223万吨

煤1.1亿吨2.32亿吨

石油116万吨1131万吨

新修铁路8000公里

粮食19275万元19455万元

棉花144.5万吨209.8万吨

油料508.6万吨362.5万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二战后联邦德国采取了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5分)

(2)材料三、四反映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6分)

(3)谈谈中国老工业区的发展可以从德国经济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3分)

29.(共11分)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

代。

请回答:

(1)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文化昌盛”所呈现的历史现象,(1分)并从经济、政治

和阶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在调整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人才辈出,但儒家思想并没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3)概括西汉中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0.(共13分)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

S中Efl帙岂在联合IS的作法*IB二:北京窕楞2008年奥运会l«=i'l'®»AWTO

ft.中田代*团团长乔延隼开怀大笑郎办权,欢庆的人扉.

请回答:

(1)简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5分)

(2)简要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动因。(5分)

(3)结合三幅图片,你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3分)

三、选做题。第31题9分。该题为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题。汕头考生必做;第32

题为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该题略。

31.(该题为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题,汕头考生必做)(共9分)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

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

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优,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

(2)参加会试的举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这对戊戌变法运动有何影

响?(5分)

32.略。(汕头考生不必做)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AAC1)1)BB1)BCD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1)DAADBCBABI)B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1分,

第30题13分,共66分。

26.答案要点:(共13分)

(1)本小问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次:(现象描绘,4分)

①十三行前有许多船只;②商行附近有西式风格的建筑;③也有中国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

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⑤商馆存储的白银很多(或商行资金雄厚)。(每点1分,回

答任意4点,即可得4分)

第二层次:(本质分析,4分)

①十三行与许多国家有密切的商贸往来;②中外贸易数额大;③十三行地区非常繁华;④十

三行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区;⑤行商们多信仰中国传统宗教。(每点1分,回答任意4点,即

可得4分)

(2)原因:①清政府的压榨;②贸易特权的丧失;③战争的破坏。(3分)

认识:①十三行实质上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②在--定程度上行使了维持中外商

贸交流的使命,③但十三行的对外贸易垄断权,严重限制了中外贸易的全面发展。(2分。说出

任意2点,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7.答案要点:(共15分)

(1)成就:①就业机会增加;②受教育机会增加;③服装款式的变化使女性身体得以解放;

④获得选举权;⑤社会生活更加丰富。(5分)

问题:①从事职位较低的工作;②工资待遇较男性低;③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3

分)

(2)原因:①工业革命的发展(技术进步);②女权主义者的推动;③民主政治的进步;④教

育的普及;⑤一战的影响;⑥女性经济地位提升。(回答任意4点,即可得4分)

(3)影响:①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②推动经济的发展;③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④有利

于女性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回答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8.答案要点:(共14分)

(D模式:①社会市场经济模式;②由重点发展重工业到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2分)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顺应战后经济结构调整的世界潮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