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_第1页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_第2页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_第3页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_第4页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摘要:针对中国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加剧的趋势,为提高人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人们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特简要介绍相关情况。本文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概况、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因素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理论提出展望。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吸收IntroductiontoPlantfortheAdsorptionofHeavyMetalsinSoilAbstract:Withthesoilpollutionofheavymetalsgettingworseandworse,Inordertoimprovepeople'sknowledgeonthesoilheavymetalpollution,andtheimportance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sointroducesomethingaboutheanymetalpollution.Thisstudiesaboutsoilheavymetalpollutionstatus、theabsorptionofheavymetalsfromsoil、thefactorsaffectingplantabsorptionofheavymetalsinsoil.Theprospectofthetheoryofphytoremedi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isalsoproposed.Keywords:soil;heavymetal;plant;absorption引言土壤是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且还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承担着环境中大约90%的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然而,局部地球化学作用或者人为活动的强烈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农业灌溉水污染、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大气污染的沉降,污染已从城市向周围蔓延。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在低浓度时,对植物而言是必须元素,但有些重金属元素在过量时就会对植物物产生毒害作用,如锌、铜、铬、镍、镉、汞、砷、铅等。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电子、制革、染料等工业生产的三废以及污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产生毒害,并可能通过接触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第第页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概况1.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品使用的增加,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因为重金属具有污染物的多元性、隐蔽性、一定程度上的长距离传输性和污染后果的严重性[1],因此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研究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土壤重金属污染,改变土壤化学组成,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迁移累积,进而影响农产品安全乃至人体健康。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0.1亿hm2,污水灌溉污染耕地约216.7万hm2,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13.3万hm2,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t,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并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2]。1.2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形态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量与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有一定关系,但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并不是植物吸收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3]。研究表明,石灰性污灌土壤0-20cm土层中,Pb、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残渣态存在,其次是有机结合态,交换态和吸附态较少;Pb的吸附态大于交换态;而Cd则相反[4]。影响Pb、Cd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有pH值、有机质含量、腐殖酸组成和碳酸钙含量等。在某地污灌区土壤分析中,用污染区与对照区比较表明,长期污灌的土壤中铬的平均含量为82.0mg/kg,最高检出值为96.8mg/kg,而对照区耕层土,壤铬的平均含量为74.4mg/kg,经检验,污染区与非污灌区的土壤铬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土层已遭受污灌污染[5]。20-40cm土层中铬的含量虽有累积,但差异并不显著,而下层土壤则无明显累积。这是因为土壤有机质对Cr(Ⅵ)的还原作用很明显,随灌溉水进入土壤的Cr(Ⅵ)可被有机质迅速还原为Cr(Ⅲ[6],而粘土矿物对Cr(Ⅲ)有强烈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在土壤中不易移动,也较难被植物吸收,这是铬只在表层和耕作层中累积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汞来说,它的有效形态主要与土壤的硫、氯化物及有机肥料含量有关。在砷污染的土壤中,主要以水溶性砷和钙砷为主,铝砷和铁砷最低[7]。E.A.Woofson等指出,大多数土壤以铁砷为主,若活性铁含量低而钙、铝含量高时,则以钙砷或铝砷为主。1.3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由于无机及有机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代换或络合、生物作用的结果,大部分被固定在耕作层中,一般很少迁移至46cm以下的土层,但砷在土壤中的动态行为与铜、铅、镉等有所不同,在含有大量铁、铝组分的酸性(PH5.3-6.8)红壤中,砷酸根可与之生成难溶盐类而富集于30-40cm耕作层中。还有研究表明,金属污染物主要累积在土壤耕作层,而且其可给态含量较高,分别占全量的60.1%,30%,38%和2.2%[8]。灌溉污水中的汞呈溶解态和络合态,迸入土壤后95%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或固定。它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在剖面上分布自上而下递减[9]。2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生长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的植物,其体内必然会发生重金属累积。维诺格拉多夫指液泡和导管内外,在细胞质和淀粉粒中也有分布[46],而锰在锰超累积植物商陆中可能主要以草酸锰的形式累积在叶细胞的液泡中[47]。组织水平上,海州香薷根中铜主要分布于根的表皮细胞,茎中铜主要富集在维管组织中,叶中铜在叶柄维管组织中含量最高。锰在商陆根、茎和叶柄中的分布最多的组织是维管束柱。胞内累积金属离子的结合形态也复杂多样。如镉在植物体内一般与植物螯合肽或有机酸小分子结合[48];镍常与有机化合物的络合,以Ni2+-柠檬酸结合形成Ni(H2O)62+为最多[49]。商陆中随着锰处理浓度提高,商陆根中锰由水提取态向稀酸提取态转化,茎中的水提取态锰比例增加,叶中的锰可能主要与草酸结合以草酸锰的结合形态存在于液泡中[50]。近年来,随着同步辐射技术的发展,XAFS已经应用于研究植物体内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及分子形态研究。利用XANES分析发现,海州香薷根、茎、叶铜的价态和配位结构类似于Cu-His中铜的形态[51]。在鸭跖草中,从根到茎到叶铜的配位结构可能会发生从Cu-O向Cu-S键的转化,说明Cu2+被植物吸收后,在鸭跖草体内发生还原现象。POLETTE等[52]利用XAFS也在杂酚油植物矮橡树根、茎、叶中发现较强的Cu-S键,并且与典型植物螯合肽中的Cu-S键相似,说明植物螯合肽的生成可能是这种植物抵御铜毒及其迁移的主要机制之一。3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因素3.1重金属的种类也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植物对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吸收效应是不同的。韩爱民等人[45]根据“淮安市绿色食品基地调查以及相关研究”课题资料,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特点因其元素不同而差异较大,重金属元素被水稻糙米吸收的程度为:砷<镉<汞<铅<锰<铬<铜<锌。王勇军等人的研究表明群落中5种元素富集能力的大小依次为:Zn>Cu>Pb>Ni>Cr,利用系数大小为Cu>Zn>Ni>Pb、Cr,循环系数大小为Cu、Pb>Cr>Ni、Zn。3.2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土壤中的铜一般以下列几种形态存在:1)以游离态或复合态离子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2)以非专性(交换态)或专性吸附在土壤粘粒的阳离子;3)主要与碳酸盐和铝、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的阳离子;4)存在于生物残体和活的有机体中的有机态;5)存在于原生和次原生矿物晶格结构中的矿物态。根据所结合的组分不同,土壤中的铜可区分成多种形态,这些形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各种形态中的相对分配比例则取决于矿物种类结构、母质、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中的活性铜主要指水溶态和非专性吸附的交换离子。张克云等人[53]的研究表明,水稻各器官Cu、As浓度与土壤Cu、As浓度密切相关,而与土壤中交换态Cu、As的相关性又大于结合态和全态Cu、As的相关性。杨学春[54]等人研究表明在紫色丘陵地的稻田中,因受土壤强吸附性、不均匀性和重金属难移动性的影响,一般迁移是较困难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积累状况迁、移转化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和毒性与土壤胶体对其专性吸附性能有密切关系[55]。3.3土壤的理化性质3.3.1土壤的类型土壤的类型直接影响着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岳震华、张富强等人[56]对湖南省长沙市、邵阳市等5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灰菜园土、红菜园土、潮菜园土三种类型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规律以及蔬菜在这三种土壤上的重金属富集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三种不同菜园土重金属表/底土比对重金属富集的顺序为灰菜园土>红菜园土>潮菜园土,说明在三种菜园土中灰菜园土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化学固定作用最强。3.3.2pH值的影响土壤pH值改变可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从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低pH值时,土壤中Cd、Zn等离子浓度随pH值上升而下降,但pH值过高又会溶解,离子浓度又会再升高[57]。随着土壤溶液pH值升高,各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固相上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加强。Boekhold等人对酸性砂土中Cd的吸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pH每增加0.5个单位,Cd的吸附就增加一倍。韩盛等[58]研究表明随pH值上升,Pb在土壤中的平衡浓度下降,土壤溶液中Pb平衡浓度主要由土壤胶体吸附作用及碳酸盐、磷酸盐、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作用所决定。3.3.3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并通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形成的络合物来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移动性及其生物有效性。Mcbride等人的研究表明天然有机质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能极大的降低离子的活度,有机质可强烈地吸附镉、锌,腐殖质分解形成的腐质酸可与土壤中锌、镉形成络(鳌)合物,降低了植物对镉、锌的吸收。但也有研究表明,有机质加入土壤中对植物的吸收重金属没有影响,甚至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稍微增加。有报道指出,Cu、Zn、Pb、Cd等均属于亲硫元素,常与有机质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增加其活性。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增加,其水溶性有机物(DOM)含量也增加,水溶性有机碳(DOC)与土壤中总可溶态铜、镉存在正相关[59-60]。粘土矿物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来吸收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适宜的环境温度会有利于植物吸收重金属。此外,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也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有人认为,在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诸因素中,粘粒含量>PH>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61]。3.4复合污染及交互作用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是近年来环境科学的新热点。因为在自然界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多是由多个元素共存作用造成的,元素之间交互作用形成复合污染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有别于单元素污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效应及其指标的研究[62-66]。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研究者就Cd、Pb、Cu、Ni、Zn、AS等元素对大豆、小麦影响迸行了盆栽苗期试验,认为元素间联合作用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67-71]。如果用吸收系数代表籽实中某一元素的浓度与土壤中元素浓度之比,则Cd在单元素污染时,吸收系数为0.017-0.024,复合污染吸收系数为0.361-0.621,提高了21-25倍,Pb的吸收系数提高了4.63-23.1倍;As的复合污染盆栽时,吸收系数可比单一元素污染时提高10倍,Zn的吸收系数在复合污染时也有显著增长[72-73]。3.5养分的作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重金属与养分元素的交互作用是很复杂的。涂从等人[74]的研究表明重金属是土壤污染退化的一类重要物质。它们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危害,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而产生间接危害。同时,土壤中的养分元素也影响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这种相互影响被称为交互作用。4展望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剧趋势,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既面临着重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结合当前实际,着眼国际理论研究前沿,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信息学,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加强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的研究。参考文献:[1]王慎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土壤,999,(5):255-260[2]赵永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N].人民日报,2006-07-19(2).[3]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田.生态生物学杂志,1995,15(1):79-84[4]李宗利,薛澄泽.污灌土壤中铅、镉形态的研究闭.农业环境保护,1994,13(4):152-157[5]郑泽群,冯武焕,边淑萍等.在农业生态环境中归宿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7,8(l):14-18[6]金维续,王小平,郭勤等.铬元素在土壤-植物-饲料-兔体系系统中的循环团.农业环境保护,1991,10(6):270-271[7]姜永清,赫小品.兴平化肥厂含砷废水对土壤的污染[J].环境科学,1983,4(2):48-51[8]丁中元.重金属在土壤-作物中分布规律研究明.环境科学,1989,10(5):78-80[9]李天杰主编.土壤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尚爱安.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土壤,2000,6:294-300,314[11]汪雅各.上海市土壤青菜镉含量的监测和控制.上海农业学报,1985,l(l):19-26[12]K.BP.N.Jinadasa.et.al.Heavymetalsintheenvironment-surveryofcadmiumlevelsinvegetablesandsoilsofGreaterSydney,Astralia.EnvironQual,1997,26:924-933[13]窦争霞.土壤中的铅对三种蔬菜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1987,7(30):367-370[14]A.Garateetal.CadmiumuptakeanddistributioninthreecultivarsofLactucasp.Bull.Environ.Contam.Toxicol,1993,50:509-716[15]周根娣.上海市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调查.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45-8[16]GZurera-Cosanoetal.Heavymetaluptakefromgreenhousebordersoilsforediblevegetables.JSciFoodAgric,1989,49:307-314[17]王丽凤等.沈阳市蔬菜污染调查及防止途径研究.农业环境保护,1994,13(2):84-88[18]冯恭衍等.宝山区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评价.上海农学院学报,1993,11(1):35-42[19]章金鸿,汪晖,陈桂珠等.重金属Cu、Pb、Zn、Cd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中的迁移、积累与循环.广州环境科学,2001,16(2):36-39[20]王勇军,王伯荪等.深圳福田红树林无瓣海桑与海桑群落的重金属积累和循环.环境科学,2002,23(4):81-88[21]刘秀梅,聂俊华,王庆仁,植物对污泥的响应及根系对重金属的活化作用.土壤与环境,2002,11(2):121-124[22]王新,吴燕玉.不同作物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吸收特性的研究.农业环境保护,1998,17(5):193-196[23]犯廖自基编著.环境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与迁移转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4]张祖锡.改良城市污水农灌的植物与土壤效应闭。农业环境保护,1998,6(2):33-34[25]吴燕玉,王新,梁仁禄.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迁移动态研究闭.环境科学学报,1998,18(5):407-414[26]段佐亮.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差异分布何综合评价探讨闭.环境科学研究,1993,6(3):l-6[27]董克虞,陈家梅,邓小莹.农作物对镉的吸收积累规律明.环境科学,1981,2(3):6-9[28]伊藤秀文.日本土肥科学杂志明.1976,4(10):23-25[29]王新,吴燕玉.改性措施对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6(4):440-444[30]王新,吴燕玉.重金属在土壤一水稻系统中的行为特征田.生态学杂志,1997,16(4):10-14[31]周启星,吴燕玉,熊先哲.重金属Cd、Zn对水稻的复合污染何生态效应明.应用生态学报,1994,5(4):438-441[32]Zrodlowski.InfluenceofaMagnesitePlant-inRopczyceonmagnesiumandchromiumcontent-inagriculturalproducts[J].WydawnictwoAkademiiRolnicacjWkrawowic,1994,111-114[33]Salim.Effectsofrootandfoliartreatmentswithleadcadmium,andcopperontheuptakedistributionandgrowthofradishplants[J].Environ.INTERN,1993,9(4):440-445[34]Nandakumar.Phytoextraction:theuseofplantstoremoveheavymetalsfromsoils[J].ENVIRONSCI.&Technol,1995,29:5-10[35]白瑛.汞在土壤一作物体系系统中的残留与吸收[J].中国环境科学,1988,6:18-24[36]王新,吴燕玉.不同作物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吸收特性的研究田.农业环境保护,1998,17(5):193-196[37]夏汉平.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镉研究进展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7,3(3):289-298[38]王贵深,赵连娣,牛文泉.灌溉水中镉对蔬菜生物效应的初步观察明.农业环境保护,1985,4(1):15-18[39]日本环境厅水质保全局土壤农药课编.公海防治对策阿].文献出版社,土壤污染,1973,202-213[40]高拯民主编.土壤一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6[41]楼银林,张中俊,伍钢.锅在不同土壤和蔬菜中残留规律研究明.环境科学学报,1990,10(2):153-159[42]李国调,崔慧纯,郭继孝.武汉市易家墩蔬菜镉污染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1994,13(2):84-88[43]莫争,王春霞.重金属Cu、Pb、Zn、Cr、Cd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环境化学,21(2):110-116[44]杨志强,孙佩君,李亚丽等.开封市“无公害”西瓜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的探讨.农业环境保护,1988,3(12):67-70[45]韩爱民,蔡继江,屠锦河.水稻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环境检测管理与技术,2002,14(3):27-29[46]NICaiying,CHENYingxu,LINQi,etal.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copperintolerantandnon-tolerantplant[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5,17(3):452-456.[47]XUXianghua,SHIJiyan,CHENYingxu,etal.DistributionandmobilityofmanganeseinthehyperaccumulatorplantPhytolaccaacinosaRoxb.(Phytolaccaceae)[J].PlantandSoil,2006,285(1/2):323-331.[48]SALTDE,BENHAMOUN,LESZCZYNIECKAM,etal.Apossibleroleofrhizobacteriainwatertreatmentbyplantroo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toremediation,1999,1(1):67-79.[49]PERRIERN,COLINF,JAFFRET,etal.NickelspeciationinSebertiaacuminata,aplantgrowingonalateriticsoilofNewCaledonia[J].ComptesRendusGeoscience,2004,336(6):567-577.[50]XUXianghua,SHIJiyan,CHENYingxu,etal.Aninvestiga-tionofcellulardistributionofmanganeseinhyperaccumlatorplantPhytolaccaacinosaRoxb.usingSRXRFanalysis[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6,18(4):746-751.[51]SHIJiyan,WUBei,YUANXiaofeng,etal.AnX-rayabsorp-tionspectroscopyinvestigationofspeciationandbiotransfor-mationofcopperinElsholtziasplendens[J].PlantandSoil,2008,302(1/2).[52]POLETTELA,GARDEATORRESDEYJL,CHIANELLIRR,etal.XASandmicroscopystudiesoftheuptakeandbio-transformationofcopperinLarreatridentata(creosotebush)[J].MicrochemicalJournal,2000,65(3).[53]张克云,曹宇,许立凡等.水稻-土壤生态系统对铜和砷污染的缓冲作用.应用生态学报,1995,6(3):191-195[54]杨春学,牟树森,唐书源.紫色土区重金属污染与迁移.农业环境保护,1992,2(11):61-65[55]王建林,刘芷宇.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环境科学学报,1991,11(2):178-186[56]岳振华,张富强等.菜园土中重金属的迁移积累规律.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12(5):336-340[57]丁盛华,温淡茂,舒强.土壤环境中镉锌形成转化探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47-49[58]韩盛,努尔加义,刘雪梅等.PH值对土壤中铅的缓冲影响.干早环境监测,1999,13(2):116-118[59]KlausFishcher,etal.Utilizationofbiomassresiduesfortheremediationofmetalpolluted[J].SoilsEnvironSciTechnol,1998,8(32):2154-2161[60]WangGuo,etal.EffectsoforganicmaterialsonspeciationofCuinsoilsolution[J].Pedosphere,1992,9(2):139-146[61]许炼锋,郝兴红,冯显湘.城市蔬菜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策.生态科学,2000,19(1):80-85[62]AzplazuMN,RomeroF.Metaldis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