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6分)1.毕业赠言,忆温暖童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shíguāng的脚步悄悄nuóyí,zhǎyǎn间,我们已站在毕业的路口。感恩老师,是您在我quēfá自信时,给予鼓励;感谢同学,是你在我感到yōushāng时,给予kuānwèi。我将此情jìtuō于六月的栀子花,愿花香永留你我心间。2.下列带点字的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镜匣(xiá)颓(tún)然钮扣司空见惯B.分(fēn)外发怔(zhèng)剌猬轻歌曼舞C.雹(páo)子樱(yīng)桃轻易民不聊身D.倾(qīng)覆胆怯(qiè)质朴出谋划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一进入热衷的乐高世界,就会忘乎所以。B.秋天换季,妈妈要处理的家务一项又一项,真是多事之秋。C.慈淏上林湖的秘色瓷细腻纯净,巧夺天工,是瓷器中的不朽传说。D.今年9月,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健儿将齐聚杭州,共享亚运盛会。4.下列名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懈怠时,我总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B.日夜操劳的周总理将一双袜子穿了30年,可谓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典范。C.为了集体荣誉,不擅长跑的他刻苦训练,最终喜获佳绩,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从小跟着爷爷下地,因此了解了不少农作物的特性。5.下列含“春”的诗句不是表达爱春、赞春之情的一项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六年的小学生活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令人回味。B.元宵的花灯形态各异:有的状如兔子,温柔可爱:有的形似长龙,威风凛凛。C.“即兴发言要提前打腹稿,”老师提醒道:“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D.“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一一孙悟空。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自己不再写错别字,我做了很多努力。B.经过这次研学活动,使我明白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C.校运会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的成长平台。D.他痴痴地看着,想用双眼记录下校园里美丽的风景和动听的声音。8.经典诗文,润缤纷童年。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童年“趣”无限。杨万里眼中,玩冰的稚子多么快乐:“敲成玉磐穿林响,。”范成大笔下,劳作的孩子多么可爱:“,。”我还喜欢古诗《》中的儿童,读着“,”这两句,我仿佛看到。(2)童年“学”无尽。读到朱自清感叹“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如,被”,我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诵着“我非生而知之者,,”我感悟到读书须勤勉。(3)童年“志”无穷。读“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我立志成为有用之人。读《鲁滨逊漂流记》,我立志成为顽强之人,鲁滨逊令我印象最深的事迹是,原因是。二、阅读与鉴赏(34分)诗歌鉴赏。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9.于谦借“”表达的志向;郑燮借“竹子”表达的志向。两首诗表达上的共同点是。10.两位诗人都用到了“千……万……”,结合诗意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玩泥巴玩出了名堂①毕昇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也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②毕昇小时候是个贪玩的孩子,尤其喜欢玩泥巴。别的小孩一挖到泥土,加点水,随便揉捏几下就开始玩泥丸子。小毕昇却与众不同,边揉边思考,直到揉捏的泥巴有了韧劲,才开始捏制他想要的造型。别的小孩喜欢把泥块捏成小兔、毛毛虫等泥制品。小毕昇却在思考,他的义父有一方木质印章,蘸上墨水能把图案清晰地印在纸上。那么,能不能用泥巴制成印章呢?他说干就干,但做起来才知道难度很大:含水量高了,泥巴太软难塑形;水分少了,泥巴太干容易裂。③毕昇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探索泥的特性,通过调变泥和水的不同比例,终于摸清了在怎样的干湿度下泥巴才既容马塑形又不会断裂。这天,他终于捏出一枚拿在手上不易变形、碰它几下也不会断裂的泥印章。他很兴奋地蘸上墨水,用力往手掌上摁了下去,可是失败了,手掌上是一片墨黑。他很快找出了失败的原因,是泥巴的硬度不够,湿泥印章太软。于是,他把捏好的几个泥印章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使之变得坚硬后,再蘸上墨水,然后轻轻地印在手掌上。果然,这次图案清晰地呈现在手掌上。他非常兴奋地再次蘸上墨水,往一个小伙伴的脸上摁了过去。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小伙伴的脸上一片墨黑,哪里还有什么图策。他再看看这个泥印章,上头的图紧平已经被墨水溶化掉了。④个性倔强不服榆的小毕昇,对这次的挫折非常懊恼,他就近拾来一堆枯枝干草,点上火,把其余几个泥巴印章抛入火堆中,试图烧毁以泄愤。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小伙伴拿着被火烧过的泥印章来给他,他惊喜地发现,用火烧制出来的泥印章不仅坚硬无比,而且遇水也不再会溶化。⑤1041年,已七十岁的毕昇决定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改变汉字的印刷历史。他在刻版(用木板刻成印刷用的底版)时,特别是在刻版受损报废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儿时玩泥巴过家家的往事,一个泥印章坏了,重新做一个是多么简单,而一块刻版坏了,重新刻一块是多么艰难。能不能把刻版制作变成像换一个泥印章那样容易呢?这是他苦苦思考的问题。⑥空想不如实践。毕昇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宇,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他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上要印的宇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他又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待完全冷却凝固后便可进行印刷。印完后,他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融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⑦毕昇发明的活字可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因此,活字印刷术逐渐就流传开来。毕昇的胶泥活字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最后还传到了欧洲,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1.“正是在玩泥巴中得到的知识,为毕昇日后的创造发明埋下了引子。”这句话应放在第和第自然段之间,理由是。12.儿时的毕昇如何将泥巴制成印章?用简短的语言完成填空。含水量高,泥巴太软;含水量少,泥巴太干(2)(3)(1)晾干(4)从中,我们发现小毕昇有着、的品质,因为。从整篇文章看,作者将这部分内容写得如此详细的原因是。13.毕昇文化馆正在展示“活字印刷术”,根据选文为其设计一张名片。活字印刷术发明人发明时间制作过程制字→→→→优点价值14.选文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围绕“名著阅读”这一主题,同学们做了相关调查,并搜集了资料。请仔细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练习题。材料一: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现状的调查统计阅读名著存在的困难百分比阅读时做记录习惯的情况百分比人物众多,难以理清人物关系84%阅读时在书上做圈注32%故事内容复杂,情节发展缓慢73%只阅读不做笔记40%语句深奥,生僻字多77%会写读后感19%阅读时间不够,完不成规定阅读量24%会做详细的读书笔记9%材料二:名人谈阅读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诗人陶渊明⒉我拿起《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下去,越看越懂……——现代作家冰心⒊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一一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⒋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把十部书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美学家朱光潜⒌要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材料三:关于名著阅读的访谈记录李林:阅读名著时,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句不用反复琢磨,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意。王芳:读名著时,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而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张军:当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我会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出来。读完整本书后,我还会用思维导图“画”出全书结构,从而读懂作者表达的意思。1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高年级学生阅读名著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难以理清众多的人物关系。②多数高年级学生已养成阅读时做详细笔记的习惯。③李林阅读名著与冰心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的方法是相似的。16.关于“小学生需要/不需要‘细嚼慢咽'地读名著”这一问题,班级要举行一次辩论会。请你选择正方或反方进行陈述,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借助上述材料、联系自身阅读情况说清理由。三、表达与交流(30分)17.玩,是童年生活的主题词。汤姆·索亚在玩中体验探险的乐趣,毕昇在玩中擦出思维的火花……选择一次玩得难忘的经历,把玩的过程、你的情感变化以及这次经历对你的影响写清楚,感情真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个,书写端正。写完后读一读,可以用修改符号修改。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等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时光;挪移;眨眼;缺乏;忧伤;宽慰;寄托【解析】【分析】“时光”的“时”是日字旁,右边是“寸”;“挪移”的“挪”是提手旁,右边是“那”;“眨眼”都是目字旁,左右结构;“缺乏”的“缺”左边是缶字旁;“忧伤”的“忧”是竖心旁,右边是“尤”;“宽慰”的“慰”是上下结构,下面是“心字底”。故答案为:时光;挪移;眨眼;缺乏;忧伤;宽慰;寄托【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2.【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颓(tún)然”应读tuí,

B项“剌猬”应写作“刺猬”;

C项“雹(páo)子”应读báo;“民不聊身”应写作“民不聊生”;

D项中汉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读音、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3.【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结合加点词语的意思,ACD三项中词语运用全部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B项中“多事之秋”指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这句中用来描述“妈妈要处理的家务”,这项词语运用不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4.【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的句子,ABD三项中对名句的运用都是正确的,符合名句表达的意思;

C项中“无心插柳柳成荫”指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结果。这句与句子中的“刻苦训练”,意思表达矛盾,句子中名言运用不当。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名句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名句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名句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5.【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赞美了春雨;

B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描写的是描写了边塞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不是赞美春天。

C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赞美了早春的景象。

D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意思是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这三句都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6.【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D三项中句子标点符号的运用是正确的;

C项中句子属于提示语在中间的情况,“老师提醒道:”后面应该用逗号,不是冒号。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作答时要根据平时学习对标点符号的认识,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恰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作答。7.【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句子,A项中“为了避免自己不再写错别字”这句中“避免”和“不再”意思重复,应该去掉“不”;

B项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去掉“使”;

C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D项中“美丽的风景”可以用双眼记录,但是“声音”不行,应该把“和动听的声音”去掉。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8.【答案】(1)忽作玻璃碎地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自由自在的牧童(2)被微风吹散了;薄雾;初阳蒸融了;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的这种坚强勇敢的品格让我敬佩【解析】【分析】(1)“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结合自己对古诗的阅读积累,进行理解作答。

(2)结合课文《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书写时“微风”的“微”与“徽”区分开;“散”右边是反文旁;“薄雾”的“薄”是草字头,上下结构;“融”右边是虫字旁。“人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自《论语》,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3)结合课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书写时“泰”下面是“水”,“鸿”是三点水,最右边是“鸟”。结合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进行作答,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故答案为:(1)忽作玻璃碎地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自由自在的牧童;(2)被微风吹散了;薄雾;初阳蒸融了;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的这种坚强勇敢的品格让我敬佩。【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名句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答案】9.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顽强不屈、坚韧执着;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10.“千”和“万”都是虚指,是指石灰和竹子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决心。【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诗句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根据古诗的意思,进行对应作答。要抓住句意重点关键词,进行理解作答。9.阅读两首古诗,《石灰吟》借助描写“石灰”表达了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志向;《竹石》怎借助对“竹子”的描写,表现了顽强不屈、坚韧执着的志向,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合对古诗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顽强不屈、坚韧执着;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10.结合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中的“千”和“万”都是虚指,是指石灰和竹子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千”和“万”都是虚指,是指石灰和竹子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决心。【答案】11.④;⑤;上一段描写了毕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后一段写毕昇受到启发发明改进印刷术,这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2.蘸上墨水,用手掌摁下,失败了;蘸上墨水再试,图案被墨水溶化掉;调变泥和水的不同比例;焚烧;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小毕昇有这样的品质,才会在游戏玩耍中发现制作印章的方法;这种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是毕昇长大后能经过不断实践最终发明改进活字印刷术的原因,所以作者写得很详细。13.毕昇;1041年;排版;烘烤;印刷;拆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经济方便;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4.开头和结尾,内容上联系紧密,结构上相互照应,突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意义。【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1.结合上下文,“正是在玩泥巴中得到的知识,为毕昇日后的创造发明埋下了引子。”这句应该放在第④和第⑤自然段中间,前面描写了毕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后面写毕昇受到启发发明改进印刷术。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④;⑤;上一段描写了毕昇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后一段写毕昇受到启发发明改进印刷术,这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2.结合文中描写,“含水量高了,泥巴太软难塑形;水分少了,泥巴太干容易裂”说明做印章难度很大,但是小毕昇不怕失败;通过调变泥和水的不同比例,摸清了在怎样的干湿度下泥巴才既容马塑形又不会断裂,蘸上墨水,用手掌摁下,又失败了;于是把印章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蘸上墨水再试,图案被墨水溶化掉;把印章投入火中进行焚烧,终于把印章做成功了。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小毕昇有勤于思考、永不服输的性格,这也是毕昇长大后能经过不断实践最终发明改进活字印刷术的原因,多以作者写得很详细。结合对短文的理解,进行作答。13.结合短文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是毕昇,发明时间是1041年;制作时首先要“制字”,然后“火烧”,再进行“排版”,然后用火进行“烘烤”,然后进行印刷,最后进行“拆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这种印刷术的有点事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这种印刷术传到世界各地,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短文内容,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毕昇;1041年;火烧;排版;烘烤;印刷;拆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经济方便;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4.阅读短文开头和结尾,内容上联系紧密,结构上相互照应,突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意义。结合短文内容,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开头和结尾,内容上联系紧密,结构上相互照应,突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意义。【答案】15.正确;错误;正确16.我认为小学生需要细嚼慢咽'地读名著”。因为在名著中很多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人物,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中心。如果“囫囵吞枣”或者粗略地阅读,或错过作品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也难以获得对名著的真正的阅读和理解。【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