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学习目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基础知识】知识点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以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又非和平的长期状态。2.原因(1)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2)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基础不复存在。(3)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也尖锐对立。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的演说。4.主要表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经济实施,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地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军事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5.两极格局(1)正式形成:,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概括: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知识点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2)特点:既有,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2.多极力量的成长西方阵营逐渐分化(1)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2)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1)标志事件:拥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2)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1)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2):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知识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时期特征苏联美国70年代日趋紧张苏联入侵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2.两极格局的瓦解(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攻势。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标志:。(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习题巩固】1.一战结束后,丘吉尔极其敌视苏联,认为英国应该扼杀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党人都是残暴野蛮的人。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声明:“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二战结束后,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演讲中又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的存在威胁了整个欧洲,这表明他(

)A.一贯仇视社会主义和苏联 B.以维护英国利益为出发点C.是一位善于投机的政治家 D.用意识形态标准区分敌我2.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下列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华约”成立

②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③德国分裂

④“杜鲁门主义”演说的发表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3.1947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马歇尔计划:要求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的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是(

)A.大国对峙的加强 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提高国际威望4.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

)A.有利于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B.应对“经互会”而成立C.推行目的是为了控制整个欧洲 D.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诞生5.为应对美国的挑战,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这一事件的背景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建立6.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国际局势陡然紧张,但对峙双方都不愿开战。美国不愿因“封锁”而被苏联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