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毛尾目线虫病_第1页
6-1-6毛尾目线虫病_第2页
6-1-6毛尾目线虫病_第3页
6-1-6毛尾目线虫病_第4页
6-1-6毛尾目线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尾目线虫病由毛尾目线虫的毛尾科、毛形科和毛细科的线虫引起的疾病。(一)分类科种或属宿主毛尾科Trichuridae毛尾线虫Trichurisspp.猪、羊毛细线虫Capillariaspp禽类毛形科Trichinellidae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猪、人等其它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p.(二)一般特征虫体前细后粗;无唇.片和口囊,如有也相当不.发达;食道细长,藏于许多腺细胞stichocytes内,呈算珠状;有杆状带baccilaryband,为角皮下组织生成的一种特殊组织;雌雄虫都只有一个性腺gonad,即雌虫为单管型子宫monodelphic,雄虫有一根交合刺;虫卵为腰鼓状,两头有卵塞polar。(三)毛尾线虫(鞭虫)1.虫体种类和形态

毛尾线虫前细后粗,细端长,粗端短,形似鞭状。故称鞭虫。细长部为食道部,短粗部为肠管和生殖器管。雄虫尾部弯曲,有1根交合刺,包藏在交合刺鞘内,雌虫后端钝圆。阴门位于粗细交接处。虫卵棕黄色,腰鼓形,卵壳厚,两端有塞。猪毛尾线虫T.suis,寄生于猪的盲肠。雄虫长20~52mm;雌虫长39~53mm;羊毛尾线虫T.ovis,寄生于羊、牛等反刍兽的盲肠和结肠。雄虫长50~80mm;雌虫长35~70mm;球壳毛尾线虫T.globulosa,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反刍兽;狐毛尾线虫T.vulpis,寄生于犬和狐的盲肠。猪毛首线虫3.雄虫尾端4.雌虫尾端5.虫卵3545猪毛首线虫1.雌虫2.雄虫12狐毛尾线虫2.生活史

直接发育型,感染期为含有L1的虫卵。在体内不经移行,在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猪:潜隐期:30~40天;成虫寿命:4~5月。羊:潜隐期:12周。猪毛首线虫发育史简图3、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幼畜,1.5月猪即可检出虫卵,4月龄猪虫卵数和感染率都急剧增高,14月龄极少。虫卵抵抗力强,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四季均可感染,夏季感染率最高。4、症状一般无症状,有时会出现肠卡它。5、治疗

需多抗线虫药对毛尾线虫效果欠佳,但羟嘧啶和杀螨菌素milbemycin效果较好。(四)毛细线虫病由毛细科Capillariidae毛细属Capillaria多种线虫寄生于禽类的消化道引起的。1.种类、宿主和寄生部位种类宿主寄生部位有轮毛细线虫C.annulata鸡嗉囊、食道鸽毛细线虫C.columbae鸽、鸡、吐绶鸡小肠膨尾毛细线虫C.caudinflata鸽、鸡小肠鹅毛细线虫C.anseris鹅小肠、盲肠2.形态

虫体细小,毛发状,其前部细,后部粗。细部小于或等于粗部。与毛尾线虫结构类似,雌虫阴门位于前后交接处,雄虫有一根交合刺,和一个交合刺壳;虫卵两端有塞。寄生于禽类消化道内。常见的有上述4种。小的不到10mm,大的可达60mm。3.生活史

有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生活史。鸽毛细线虫:直接发育,其过程同毛尾线虫。有轮和膨尾毛细线虫:间接型发育,中间宿主为蚯蚓。4.致病作用和症状虫体在寄生部位掘穴,造成机械和化学刺激。轻度感染时,寄生部位出现轻微炎症和粘膜增厚;严重感染时炎症和增厚更为严重,出现粘性分泌物、粘膜脱落、坏死等病变;食道和嗉囊出血、表面粘附虫体。一般会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肠炎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鸡只死亡。鸽感染后造成嗉囊膨大,可压迫迷走神经,进一步造成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和麻痹。5.诊断和治疗粪便检查;尸体剖检;常用的抗线虫药均可使用。(五)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Trichinellidae、毛形属Trichinella的旋毛形线虫T.spiralis寄生引起的。1.虫种、宿主和寄生部位:病原:旋毛形线虫T.spiralis;宿主:猪、人、犬、猫、鼠类、狐狸和多种野生动物;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1、形态目前资料表明,毛形属线虫共有八个种。但常见的仍为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其它7种分别为T.nelsoni、T.britoci、T.nativa、T.pseudospiralis等。旋毛虫是一种很小的线虫,雄虫长1.4~1.6mm,尾部泄殖孔外侧有一对耳状交配叶,中间有两个小乳突,无交合刺。雌虫长3~4mm,阴门位于食道部中央。为胎生。幼虫多寄生于动物的横纹肌细胞之间,可长达1.15mm,能形成包囊,包囊内一般有1~7条虫体。包囊有内外两层壁。外层薄,是机体炎性反应的结果。内层厚,是机体对被损伤细胞进行修复中由成肌细胞转化而成。虫体蜷曲在包囊内。包囊呈椭圆或圆形,连同两端的囊角便呈梭形,长约0.5~0.8mm,其纵径与肌纤维的方向一致。123旋毛虫幼虫1.蜕囊的幼虫2.幼虫钻入肌肉内3.在肌肉内形成包囊旋毛虫1.雌虫2.雄虫3.雄虫尾端1232.生活史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宿主感染后,先为终末宿主,再为中间宿主。宿主因摄食了含有感染性包囊的肌肉遭受感染,包囊在宿主的胃内释出幼虫,幼虫到十二指肠和小肠,2昼夜发育为成虫,雌雄虫在粘膜间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粘膜的淋巴间隙,在此产出长约0.1mm的幼虫,幼虫随淋巴经胸导管、前腔静脉流入心脏,然后随血流散布到全身,在随意肌,特别是膈肌、舌肌、喉部肌肉、眼肌、咬肌、肋间肌等处停留下来继续发育。幼虫进入肌肉后14天可达0.8~1.0mm,并开始蜷曲,周围形成包囊,三个月后包囊形成完成,囊内可有1~3个甚至6~7个幼虫。包囊长轴与肌纤维平行。被侵害的肌纤维变性,6个月后包囊开始钙化,但囊内幼虫仍能存活数年。此幼虫如不被另一动物吞食则不能继续发育,而以全部钙化死亡告终。动物采食含有活的幼虫的肌肉后,幼虫在胃内破囊而出,在小肠内经40小时发育为成虫。7~10天内产出幼虫。一条雌虫约能生活6周,产出幼虫可达1500条左右。旋毛虫发育史3流行病学旋毛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昆虫均能感染旋毛虫,因此旋毛虫实际上存在着广大的自然疫源。由于这些动物互相捕食或新感染旋毛虫的宿主排出的粪便(内含成虫或幼虫)污染了食物,便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感染源,加之旋毛虫在不良因素下的抵抗力很强。一般猪是由于食入鼠类而遭受感染。肉类的不同加工方法,大都不足以完全杀死肌旋毛虫。人类感染旋毛虫的原因,由于吃了生的、末煮熟的或烹调不当含肌旋毛虫的肉如猪肉、野猪肉、狗肉、熊肉等所致。屠宰场流出的洗肉水被猪采食为猪的重要感染来源之一。犬的活动范围广,吃到动物尸体的机会大,因此感染率亦较高。4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各种动物对旋毛虫都有较大的耐受力。肠型旋毛虫对其胃肠的影响极小,常常不显症状。肌旋毛虫的主要变化在肌肉。如肌细胞横纹消失、萎缩、肌纤维膜增厚等。人感染旋毛虫病则症状显著,而且与感染强度和身体强弱有关。见P204.5诊断

生前诊断困难,猪旋毛虫常在宰后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