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人类认识的宇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关于天体、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
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分析其原因。
4、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天体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具设计]:
地球仪、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图、太阳系模式图
[讲授过程]:
[讲授新课1:
一、天体
1、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聚集态的星体及星际物质)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
2、几种常见天体的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讲述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
3、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
1)定义:从质量、组成、形状、发光与否等角度总结
交代:数目多少(肉眼所见6000多颗)
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
2)运动特点:(由恒星的''恒"字引发学生分析''北斗七星图形变化”图说明特点)
结论:①恒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故称''恒星"
3)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强调''距离")
分析知识点:①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8分钟)
(1.5亿公里)
②距离地球次运的恒星是(4.2光年)
③现在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关于天体、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
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分析其原因。
4、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天体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具设计]:
地球仪、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图、太阳系模式图
[讲授过程]:
[讲授新课1:
二、天体
3、
自然大体
人造天体
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聚集态的星体及星际物质)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
4、几种常见天体的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讲述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
3、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
2)定义:从质量、组成、形状、发光与否等角度总结
交代:数目多少(肉眼所见6000多颗)
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
2)运动特点:(由恒星的''恒"字引发学生分析''北斗七星图形变化”图说明特点)
结论:①恒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故称''恒星"
3)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强调、'距离”)
分析知识点:①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8分钟)
第二课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辐射的基本情况:太阳常数、能量来源,太阳活动
2,了解太阳能源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以及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及其变化的规律。
[重点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月相变化
1教具设计]:
太阳能量来源录象、太阳黑子图、耀斑图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天体的种类有那些:
2、九大行星按离太阳山近到远的顺序:
3、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I讲授新课1:
一、太阳辐射
1、讲述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结合物理概念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
射讲述
2、太阳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通过录象看太阳的能量来源
3、读图P.7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分析:
1、读图我国哪些地方太阳辐射量多哪些地方少
2、分析为什么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最少
3、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通过对图的一步•步的分析得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形的影响2、举例:蜀犬吠II说明气候对太阳辐射的影响3、假如在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国的太阳辐射应该哪里多为什么?
通过对地面太阳辐射的分析来明确如果要精确的测定太阳辐射的量是不能在地表;而
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从而过度到太阳常数的学习
回答:如果在大气的上界放三个不同的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加深学生对太阳常
数的理解
三、太阳活动
看图片结合故事:古人把太阳变黑称为是不祥的征兆
看黑子、耀斑图讲述他们发生的原理
观看P.8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课后问题:
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2、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多少年?
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读图分析)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可适当讲解大气层中的电离层)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五、月相及其变化
用课件模拟地球、月球和太阳相互运动关系
结合课本P.9月相成因图分析:
,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和C处,II、地、月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位置的
月相有什么区别?
2、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和D处,II、地、月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位置的
月相有什么区别?
结合实际的观测:月相、月出、月落、月亮的形状P.10表
第三课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的]:
4、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5、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
6、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宇宙环境的保护。
7、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宇宙资源、宇宙空间探索利用
[教具设计]:
空间站、探测器的影响和图片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太阳辐射的形式和太阳能量来源
2、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地方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新课讲授]:
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资料•,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述。
一、宇宙资源
问题:人类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开发探索宇宙空间呢?
引起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
,矿产资源如:月球上就有地球上没有的60种元素
2、太阳能资源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宇宙空间的太阳能资源?来回忆地表的太阳辐射
受到的影响因素:地形(海拔)、纬度、气候
3、空间资源由于地球上人口的增多,能源、资源的缺乏引出
二、宇宙探索的发展
方法一:通过学生所收集资料的介绍使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学习、感受宇宙探索的发展
方法二:通过观看录象
1、美国''阿波罗"号登月计划
2、原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
3、我国的''长征"号系列火箭
4、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
从中学习世界宇宙探索的过程及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
三、保护宇宙环境
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各种航天器,固然有十分重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但是不可避
免地会产生太空垃圾,许多科学家大声疾呼:''保持太空清洁”。
课题: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的]:
8、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
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9、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10、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
到冬至I」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
节移动
[教具设计]:
模型、地球仪、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录象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发生的地方?
6、宇宙资源包括哪几方面的资源?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自转
注: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通过地球仪的演示从不同的角度)
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a、从北极上空看:学生观测思考后得出结论
b、从南极上空看:
c、侧面北极在上:
d、侧面南极在上:
2、地球自转的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3、地球自转速度
通过对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每小时15度
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150
150
150
837千米
1447千米
1670千米
300
600
00
小结: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有
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
B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方向
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读图P.16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一>近日点和远日点
读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从第二课中太阳辐射的差异引出为什么纬度会影响太阳辐射
思考太阳是否永远直射在赤道上呢?
1、黄赤交角
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介绍后读图P.17黄赤交角图了解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地轴和
赤道面的交角;地轴和黄道面的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地轴的倾向一直不变;学生思考:那么地轴是否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呢?
用图形、录象直观的观测太阳直射点的不同这是本课的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讲解:
a、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太阳照射的情况。这时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学生容易判断可以
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b、
夏至
6月22日
直射最北界北回归线
S
春分
3月21日
直射赤道
秋分
9月23日
直射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最南界南回归线
春分II和秋分日太阳照射情况。这时山于书本图中不能看清楚用实物或电脑演示
公转
黄道面
自转
赤道面
斜身
绕LI
方向
不变
黄赤交角
23026/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间周年移动
总结:
课题:第五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的]:
1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地转偏向等概念
1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1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1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并能够对身边的现象
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
昼弧
线
夜弧
线
昼弧
线
太阳光线
1、晨昏线的画法;2、时间的计算;3、对水平运动的物体进行分析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周期
2、黄赤交角的大小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新课讲授
一、晨昏线
由太阳直射点引入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地球,半个地球被照射到半个地球照射不到介
绍昼半球、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昏线的画法:
1、侧面图:夏至日(6.22)冬至日(12.22)
N
N
2、北极上空图:
N
N
2、南极上空图
s
S
用地球仪演示晨昏线如何画侧面图和极地上空图
2、昼夜更替周期:运用'、太阳II和恒星H〃投影片分析
同一恒星
A
B
El
E2
E3
p
p
p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
距离地球
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
何处,所看
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23h56'4''(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059')一昼夜交替的周期
二、地方时
1、经线和纬线的介绍
2、
C
问题地球上的一天从哪里开始?
N
学生讨论:
A
A点的时间早于B点早于C点
B
从中发现问题:我们应该确定一个地方为
最早太阳照射的地点。
3、时区的计算:东加西减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看偏右
南半球: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看偏左
课题:第六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和五带的概念
2、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掌握计算
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不同时间的晨昏线的画法学会分析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关系
4、了解地球上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重点难点]: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5、晨昏线的绘制
[新课讲授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法:从课前的回忆复习晨昏线的绘制得到左图,引导学生分别在不同的纬度位置太
阳升起的时间和太阳落下的时间(复习地方时和时区的知识点)
A
问题:1>A、B、C点为儿点?
B
2、该纬线上几点太阳升起、几点太阳落山、昼长为几小时?
C
从以上的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该纬线上太阳4:00升起,20:00落下昼
长16小时
s
N
学生应用:赤道上的昼长为多少呢?南半球?
学生总结: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哪里?全球的昼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知识衍生:如果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或南半球的话?
知识扩张:分析什么时候北极圈内全部都出现极夜?什么时候北纬80度以内出现极
夜?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概念的复习
2、太阳高度的II变化规律以及H变化的周期
3、同一时间不同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得出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
太阳高度角的差等于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课题:第一课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组成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掌握大气的
垂直分层结构和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气温的垂直分布
[教具设计]:大气垂直分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过程]:
[引导]:
在太空中看地球,她是一个美丽的蓝色天体,从行星际空间进入地球,要穿过厚厚的
地球大气层,透过大气底层的云层,可以看到地壳表面的广阔的海洋,陆地上镶嵌着晶莹的
冰川,珠玉般的湖泊和银带似的河流,它们是地球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郁郁葱葱的森林、
草原和无数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生物圈,地球上除了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层外,还有地壳、地壳以下的地幔、地核三个内部圈层,所以地球是由不同物
质和不同状态的各个圈层组成的球体,这些具有共同球心的同心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我们要了解地理环境,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
的关系,必须学习组成地球的各个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讲授新课1:
引言部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2、大气存在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阅读并小结)
1)对地球表面的影响①保护地球的''体温”;②形成水的循环;
③改变地表形态。
2)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主题部分: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及作用(让学生阅读,小结列表)
大气的组成作用
主N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洁空要成分2
气
0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2
次C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保温(吸收红外线)
要成分02
0吸收紫外线,使生物避免杀伤
3
水汽成云致雨的条件:保温(吸收红外线)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棉射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大气层上界:2000-3000Km
2、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
读大气垂直分层投影片分析总结:
层次高气温的垂直变化的原因其它特征
(Km)度
高层大H上
气升T上升
H上氧原子吸收波交代电离层
升T上升长小于0.175微米课本电离层图
的太阳紫外线
50-5H11没有。3吸收紫对流运动剧烈
5
升T卜降外线
平流层H上03大量吸收太水平运动为主;
因纬
升T上升阳紫外线水汽杂质少,云雨绝
度而异
迹,利于高空飞行
低纬
17-18
对流层H上大气的热量来对流运动强烈;
中纬
升T下降自地面天气现象复杂,
10-12
与人类最密
高纬
切
8-9
课题:第二课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的]:
5、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组成
6、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7、进一步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并着重理解保温作用的机理
8、了解大气对全球热量平衡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
2、地面对大气的保温效应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大气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氮气、二氧化碳、水汽、尘埃
2、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方面
[新课讲授]:
[讲授过程]:
[讲授新课1:
阅读课本P.57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和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分析大气的功能。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02吸收红外线
03吸收紫外线
1、吸收作用
特点:有选择性
2、反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
思考:夏天多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原因。
3、散射作用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亮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19%
大气
地面吸收47%
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34金
太阳
[过渡]由上可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及
可见光的蓝光部分,而能量占大多数的可见光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而到达地面,很显然,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大气得到的多。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1270-1830C,与月球相比,地球表面昼夜间的温差缓和得
多,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地球昼夜交替周期比月球短,但更重要的是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读课本P.50-P.51图示分析:''温室效应”
大气上界
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贮存能量
C02和H2吸收特性75-95%的吸收率
2、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部分损失
解释: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的原因?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课题:第三课大气的运动
[教学目的]:
9、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10、理解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并了解大气发生热力环流
的原因
11、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会读气压图在气压图中描述风向,理解
水平大气的受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重点难点]:
2、热力环流
2、等压线图上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3、大气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氮气、二氧化碳、水汽、尘埃
4、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方面
[新课讲授
[讲授过程]:
〔讲授新课1:
一、大气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分析''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投影片-“认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高、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
注意交代: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同高度
越往高、气压越低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总结: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空气
垂直
运动
空气
水平
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重点分析、'三力作用下形成的风”投影片,了解风产生的原动力(力的大小和方向)
及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注意交代基本概念: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高压
低压
气压差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水平运动
(风)
直接原因
原动力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
方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等压线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
①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②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方向与风向相反
北半球背风而立:
左前方为低压
右后方为高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原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平行于等压线
斜穿等压线
总结:
课题: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2、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季风的形成和分布
[重点难点]:大气环流的成因,季风的成因
[教学方法]:大气环流比较复杂,通过作板图,采取由简单到复杂,
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运动局部地区发生的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气旋和反气旋,其实
在整个全球也发生着大规模的大气运动形式——大气环流
[讲授新课1:
-、大气环流
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
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
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3、大气环流的形成: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第一步
低
低
高
高
极地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总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第二步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
赤道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低纬东风带
参照讲授情况补充历史故事:
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航线,故称''贸易
风〃。第二次世界大战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就是大胆地选择了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出乎意料
之外偷袭成功的.
总结: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故为动力因素所致。
第三步假设:地表均一
低气压带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高气压带
冬至日
秋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太阳位置
读课本P.67''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分析掌握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而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海路热力
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气压带、风带由带状块状
夏季:副热带高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亚洲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我国的气候主要受到这儿个气压的影响
三、季风环流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亚:夏: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
南亚: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课题:第五课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本因素;
3、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树
立保护气候资源,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观点,为创建
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更加美好的气候环境而努力。
[重点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
和对我国的影响
[教具设计]:气团分布的挂图、锋面板图、世界气候类型图
[课时安排]:4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
由II常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引出天气的概念,再由天气引出气候概念。
〔讲授新课1:
一、锋面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界面称为锋面。
(画图表示锋、锋面、锋线)
(2)锋面的形成、分类与天气的关系
读课本P.46冷锋、暖锋示意图:
①运用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引入
②注意比较、判别(锋面交角大小、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分布)
重点分析''冷锋"边讲边绘板图讲述和总结。
冷空气代替原暖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冷空气
主动移向暖空气
冷锋
锋前天气
锋面天气
锋后天气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快行冷锋
慢行冷锋
冷空气推进快
冷空气缓慢移动
暖空气急剧抬升
暖空气平稳抬升
狂风暴雨
大风沙暴天气
连续性降水
注意举例说明:①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②冬季的寒潮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
对比总结''暖锋"、''准静止锋”
暖空气
主动移向冷空气
暖锋
锋前天气
锋面天气
锋后天气
单一冷空气控制,低温晴朗
暖空气主动沿冷空气缓慢爬升
连续性降水
暖空气代替原冷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锋前天气
冷暖空气
相遇或拉锯式移动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地形阻挡
阴雨连绵
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例:昆明准静止锋(昆晴贵阴)
、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气旋和反气旋
1、气压场(气压类型)读课本p.61''海平面等压线布图”分析:
等压线分布图反映了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状况。
注意交代:高压脊、低压槽;高低气压是相对的。
2、气旋和反气旋(绘图分析)(以北半球为主要分析对象)
1000.0
1002.5
1005.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1000.0
1002.5
1005.0
注意说明:气旋、反气旋与低气压、高气压的关系;
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部位吹的风的方向不同
气旋反气旋
定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
义''旋涡〃''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运动时,受
成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
因生偏转而形成''旋涡〃生偏转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压低气压高气压
垂直上升下沉
流方方向
向
水平N--逆时针辐合N--顺时针辐散
方向S-顺时针辐合S—逆时针辐散
一•般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天气晴朗
情况
气
对我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
国的台风天气就是强烈的热带气旋伏
的影旱天气-副热带高压
响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
局压
1000.0
1002.5
1005.0
1000.0
1002.5
1005.0
示意图
(北半球)
课题:第六课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目的]:1、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2、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树
立保护气候资源、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观点,为创建
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气候环境而努力。
[重点难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各因素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教具设计]: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投影片、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1:复习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导入影响气候的因素
I讲授新课1: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那些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般说来,描述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
降水两方面。
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终年高温
热带
终年严寒
终年严寒
寒带
寒带
温带
温带
亚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
温带(冬暖夏热)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亚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
温带(冬暖夏热)
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一五带
[过渡]各纬度的热量分配不均造成大气环流,而大气环流又促进了高低纬、海陆
间的热量和水分的交换,因此大气环流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2、大气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环流条件,气候各不相同
重点分析:利用投影片分析300-400N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不同?截
然不同的原因的原因何在?
1过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和水分来自地面,故地面状况不同气候不同
3、地面状况
①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课本P.84反射率表);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②地面状况不同,热容量不同;
例:''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及差异”(课本P.84大陆性气
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比较表)
③地面状况不同,对气流影响程度也不同;
例:''山地背风坡和迎风坡的气候差异(地形雨)海拔高度
的变化造成的气候垂直差异”
④洋流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4、人类活动与气候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总结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与风向的关系;
疗养院的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
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
交代:当前人类改造气候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人工造林
2)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的分布
课题:第七课气候资源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气候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理解气候资源对人类的作用,与农业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光、热、水、风等
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
[重点难点]:1.气候资源的概念
2.气候资源的特点
3气候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1.说一说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2.季风气候有哪几种?分别在什么地区?
【引入新课】
我们常用''一帆风顺”这个成语比喻做事顺利,其实,从地理的角度看,这个成语说明
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被人们所利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气候资源。
〔讲授新课1:
1.气候资源的概念:
(1)自然界存在哪些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
(前者如日照、温度、降水、气压和风等,后者如四季、酷暑、严冬、四季如春、雨热同期
等)
(2)举例说明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是如何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如太
阳能、风能等)
云雾、冰雪、雾淞等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小结:气候资源是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观赏游览价值的气候要
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2.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
(1)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2)气候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充分说明了气候能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必
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说有田有地就一定有好收入。比如,我市郊区的
城南、黄码就比和平、武墩富裕,为什么?因为前者搞了大棚。由此我们想到,气候同其他
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3.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
(1)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
光、热、降水等在各地普遍存在
那么,它们的数量和结构是否存在差异?
(2)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
提问:为什么''橘逾淮而为枳”?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6表2.6,了解我国四个地区的积温与种植制度的关系,得出''气
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的结论。
实例:尽管气候资源普遍存在,但地区差异显著,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适宜种植范
围。如一般橡胶分布在热带(我国分布在17。以南的地区),水稻分布在亚热带(我国一直到
黑龙江省)等。
{投影}我国的积温和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以及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叠加)。
1.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宗熬少年时曾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说明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学会利用风
力。但当时只限于航行和水车等。如今,风力还可用于发电、制热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开发利用水平与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息息相关)。
当今哪些部门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和医疗等)
2.气候资源与农业
(1)提问:为什么说农业离不开气候资源?
(2){投影}我国农作物熟制与积温关系图,思考:
我国的积温有什么变化规律?与此相对应的农作物熟制又有什么变化规律?
我国的一年一熟区、一年二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别分布在哪里?
我市积温大约是多少?属于什么熟制?
(3)对气候资源的新利用
上节课后已经布置一些学生对比大棚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其它还有哪些属于对气候资源的新利用?(间作、套种,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
立体农业等)
3.气候资源与建筑
(1)II照和街道方位
提问:为什么传统建筑座北朝南?(充分利用日照)
淮海路和新民路边的房子利用日照如何?我们的教室又如何?
30-60°
既然城市里的街道建筑物II照条件有好有坏,怎样解决呢?
现在的富丽花园的一些房子就是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2)风与城市规划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6最后一段,初步了解风对污染物的两种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伦敦常年盛行西风,那么它的工厂应布局
课题:第八课气候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台风的形成原因、移动路
径分布地区及主要危害;
2.使学生了解监测防御台风的方法及重要性;
3.使学生了解本市常见的台风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4.使学生了解寒潮、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
5.使学生了解监测防御我市常见的气象灾害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6.使学生在认识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探讨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重点难点]:1.台风的危害
2.监测防御台风的重要性
3.台风的危害及形成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4.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5.气象灾害的危害、形成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1.农作物熟制与积温的关系
2.为什么许多新建的房屋不取正南正北走向?
3.我市的许多工厂建在西南郊,这是否合理?为什么?
【引入新课】
气候既是一种资源,也会带来无穷的灾害。许多专家认为,本世纪初是一个自然灾害
频发的时期,我们该如何趋利避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1:
1.气象灾害的概念
(1)概念:大气对人类的重合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
害,称为气象灾害。
(2)主要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寒潮;
(3)危害:2.台风的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8第三段,了解台风的概念。
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
飓风: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
3.台风的结构
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云墙
云墙
指导学生读图2.32,了解台风的结构,并由此分析台风不同区域的天气情况。
提问: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b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4.台风的路径
指导学生读图2.33,了解台风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以及暴雨出现的地区,判定不
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2)阅读短文,了解台风的危害。
1990年第十二号台风,从8月20日至22日,前后三次登陆福建,使福建全省连降
暴雨,沿海一带泛滥成灾。全省各大小河流都超过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大中小型水库全部
溢洪。造成全省13万公顷农田被淹,9000多处水利工程被洪水冲毁,5000多间民房在暴
雨中倒塌,44人在风灾水灾中死亡,受灾人口达4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福
建人民全力抗洪救灾,力争把洪灾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一1990年8月24II《人民卜|报》
6.台风危害的监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9右第二、三段,了解对台风的监测。
(2)阅读短文,了解台风的监测的结果。
1986年7号台风在登陆广东前三天,中央气象台便发出了准确警报。广东三防指挥部
通知并招回在南海北部和广东沿海作业的上千条渔船,数千渔民避免了覆顶之灾,使海上未
死一人。1989年8号台风,由于在台风登陆前三天,连续发布了警报和紧急警报,政府采
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海上未死一人,经济损失也明显减轻。
阅读短文,思考: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在2155年间,我国共发生水旱灾害1750
多次。其中,大旱1056次,大水658次。1931年夏季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武汉市
区街道可以行船,淹死人数达14万,淹没农田300多万公顷。1946至1949年,四川连
续四年干旱,出现了''全蜀大饥,人相食”的惨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旱灾害仍时有发生,
如1991年的7、8月份,在江淮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同时,福建、两广和湘赣南部却
出现了严重干旱。但由于各地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大减轻了水旱灾害的威胁和损失。
为什么我国水旱灾害连年发生?
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0,了解暴雨形成的三个条件,以及降雨等级和雨量的关系。
2.干旱
(1)什么是干旱?
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干旱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3)防御干旱、洪涝有哪些减灾措施呢?
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提高防洪能力,营造防护林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旱兼治
加强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3.寒潮
(1)阅读短文
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六点钟发布寒潮警报
昨天提到的强冷空气的前锋,今天正午已经移到我国内蒙古酷到西北地区东部•带,
并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预计,明天到后天,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江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有
雷雨大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将先后出现5
到7级东北风,其中黄淮地区东部及江河湖面有6到7级大风,明天晚
上到后天,渤海、黄海将有7到9级东北风,东海、台湾海峡将先后有6到8级大风。
冷空气前锋过后,长江以北地区的气温将下降到8至15摄氏度,其中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
地区的气温将下降到15至20摄氏度。
这次强冷空气过程造成的降雪、大风、降温天气,将对交通、电讯等有不利影响,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防寒防冻。
甲、从上面的寒潮警报中,看一看我国受这次寒潮影响的有哪些地区?
乙、受强冷空气影响的陆上地区和海上,风力将加大到多少级?长江以北地区气温下
降幅度有多大?
(2)概念: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
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
(3)危害及防御: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了解寒潮造成的主要危害及监测防御的措施。
【总结新课】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台风的概念、结构、路径、危害及监测防御。
【巩固新课】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海南岛某县,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为66.2告,每年登陆台风难以造成损失。
1963年9月7日-9II,风力达11级的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达384mm,未造成损失。
1970年,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下降17.53,登陆台风或轻或重造成灾害。1977年7月,风
力达11级的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为400mm,不仅造成了洪灾,暴雨还引发了几处山谷中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它们共冲毁水利工程669处,冲毁农田141.2公顷,倒塌房屋
122间,死亡59人,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损失。
(1)上述短文中,该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2)造成该县灾害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
是。
(3)该县防灾减灾的措施应该是。
课题:第九课大气环境保护[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污染形成的地球保温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气候异常等现象及其
产生的原因;
2.使学生通过漫画、图表等分析主要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解决的途
径等;
3.使学生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全球合作,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3.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科技水平,治理我国环境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
1.什么是寒潮?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为什么我国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
【引入新课】
气象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由于自己对大气环境的不当行为,也会受到大自然的
惩罚,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和酸雨等,这就是所谓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今天我们
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1:
1.全球变暖
(1)引导学生读下表,分析C02含量变化的趋势,回答问题
①绘制大气中C02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②大气中的C02含量变化趋势如何?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2,回答:
③C02浓度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02;毁
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④这样的变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
构的变化。
(3)人类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
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引导学生读下表,分析03含量变化的趋势,回答问题
①要求学生绘制大气中。3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②大气中的03含量变化趋势如何?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减少?
(2)指导学生读图2.37,了解''南极臭氧洞”的概念及其出现时间和演变趋势。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2,回答:
③。3浓度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人类使用消
耗臭氧的物质)
④这样的变化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4)人类如何应对臭氧层的破坏?
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选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车联网系统研发与部署合同2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监理与验收服务承包合同3篇
- 2024版建筑外墙施工合同合同样例版B版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中医调理气虚体质
- 2024版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制作合同3篇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机动车查验员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部分)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电力检修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考核试卷
- 核电工程排水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市场运营部职责样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