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如青天,独我不得出——《拟行路难》作者感知

南朝诗人鲍照,他的诗清新俊逸,也是时代的写照,连杜甫都赞赏有加,说鲍照的的诗“清新庾开府”。《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因为杜甫之口而成为千古名句,“俊逸鲍参军”更是成为评价鲍照诗的千古定评。鲍照绘像一个人的愁思鲍照

(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人,南朝宋文学家,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年轻时就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目标,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他出身寒门庶族,因此一直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后死于战乱。鲍照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鲍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文人,他创作的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鲍照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被看成唐边塞诗派的萌芽;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反映现实社会状况。6社会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初行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后来中正多为世家豪族把持,评定人物重视家世,“计资定品”。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

题目解读

行路难

:是汉乐府旧题,主要是用来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感情的。拟,摹仿。即学习模仿《行路难》写的乐府诗。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题前冠一“代”或“拟”字。其四:鲍照《拟行路难》共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此诗是第四首。整体感知伍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愁作者“愁”的原因是什么?命作者是如何表达“愁”的?酒歌

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问。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探究任务二:怎样解愁?思考:面对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1.酌酒消愁2.歌《行路难》探究任务三:愁的结果?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对比

矛盾

痛苦反问

想抗争

不认命忍气吞声

无奈

认命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吞声踯躅不敢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这一句和“心非木石岂无感?”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泻水兴愁行叹坐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命知命认命抗命认命吞声咽愁→→→→→愁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平”再到“认命”到“借酒浇愁,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不平悲苦无奈愤怒诗歌小结全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断绝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1、地位低下,无言的资格,自然不敢言。(不敢言)2、社会专制黑暗,人们无言的自由。(不能言)诗歌不仅是言愁,而且抒写心中愁愤不平之气。诗中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申的慷慨不平的呼声。合作探究主旨

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归纳总结【情境默写】(1)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对接高考,巩固训练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拟行路难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比较异同鲍照《拟行路难》李白《行路难》读情感读诗中的诗人读现实中的诗人读时代愁愁、失意满腹愁绪,无处宣泄。满腹愁绪,但潇洒自如,乐观积极。怀才不遇怀才不遇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唐代开明的思想和繁盛让人充满希望宿命论之讨论:

宿命论认为人的命运是在出生的那一刻决定好的,它倾向于讨论人的命运。

宿命论举例:“我们无力改变,只能做好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命中注定”;“未来已经注定,只是尚未发生”;“我们都是洪流中的一员,身不由己”;“冥冥中自有天数”。宿命论之讨论:

决定论,认为每个事件的发生,包括人类的认知、举止、决定和行动都是因为先前的事而有原因地发生。对接高考,巩固训练莎士比亚曾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请你谈一谈:生逢盛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把握时代与个人命运?畅谈感想顺应时代把握当下努力拼搏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