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普贤寺赏析_第1页
题普贤寺赏析_第2页
题普贤寺赏析_第3页
题普贤寺赏析_第4页
题普贤寺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普贤寺赏析题落星寺四首〔其三〕①落星开士②深结屋,龙阁老翁③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芳香与世隔,画图绝妙④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到处煮茶藤一枝。[1-2]作品鉴赏:落星寺在鄱阳湖侧,庐山在其北。《题落星寺》诗本有四首,但最好的当然还是这首了。“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开士〞就是和尚,而“龙阁老翁〞指的是诗人的舅父李公择,李公择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故名。而诗人在第二句后有自注一:“寺僧择隆,作宴坐小轩,为落星之胜处。〞小轩就是诗题中的“岚漪轩〞。诗人妙笔,“深结屋〞,下文便由这“深〞字所带来的幽静寂寥铺展开来了。“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一个“藏〞字写活了雨和山。贾岛诗:“半旬藏雨里,今日到窗中〞。是山藏于雨中,而诗人却是“雨藏山〞。“藏山〞之典本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蒙蒙细雨,从天空中飘撒下来,天地万物都象蒙上了层薄纱。因雨是跳动的,小雨更显得有些俏皮,一时调皮,把山都藏了起来,连绵的雨,不尽的山,一个“藏〞字全部浑然一体。此处“雨藏山〞妙过“山藏雨〞,何故?很简单,假设行于高山峻岭中,抬眼望去,茫茫青山,自是“山藏雨〞;而诗人却身处长江之旁,极目楚天舒,江风浩荡,触目平川,宽阔异常,此时此地岂能不是雨的天下?“雨藏山〞也。寺结于幽深之处常人已是不易得见,现在,复有小雨遮掩了山峰,那么,其“深〞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下雨天,留客天,诗人只能闲坐。既然是轩,自然八面风来。酒酣或许小醉,遥向天边一望,渺渺茫茫的大江上有星星点点风帆,加上个鄱阳湖,当然相距太远,于是乎好象永远也驶不到眼前。这两句可以说是对立句的千古名句,前句收敛内缩,后句辽阔外拓。读起来心驰神往,寺处深山,清幽宁静,然山却又围于雨中,整个山和寺全给人一种迷离恍倘的感觉,而那孤帆远影,离寺遥远的好象隔世,更显得诗人的冲淡平和孕于青山佛寺之中。这一句从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二句化出,写望久之景特别形象,同时,也反衬出落星寺的遥远,好像已经远离尘世。“宴寝芳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后句有诗人自注二:“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就是这个寒山。因“三隐〞故事,民间是把寒山、拾得和丰干当为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弥陀佛化身的。看来诗人小醉,移步于安寝便室,点芳香一拄,淡淡氤氲。诗人闻名于世,庙里的和尚竟然捧出佛画给诗人赏玩。醉后闻香观佛画,外面却下着小雨,动的雨,冉冉却似乎不动的芳香,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更加上看到了世人不知却妙绝无比的画,酒不醉人人自醉。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有“兵卫森画戟,燕寝凝芳香〞,韩愈《山石》有“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这二句分别从韦、韩诗中化出,而前者承上坐久,后者启下游观,章法严谨,层次分明。“蜂房各自开户牖,到处煮茶藤一枝〞。画看完了,酒也醒。诗人于是走动,看见,寺里的僧房,密集如蜂房,到处都升起了缕缕青烟,那里正燃着枯藤在煮茶。枯藤为薪,方可取得茶与泉的真味。据传,黄庭坚早年嗜酒,中年因病止酒,越加爱茶,“煮茗当酒倾〞。看来,诗人亦精于茶道。深山,佛寺,山泉,香茗,枯藤,文火,煮茶,真乃雅趣也。末二句将各间僧房中敞开的窗户比作蜂房,运思非常新颖,而僧人们以藤烹煮香茗,一方面,见出丛林中的真正风雅,另一方面,也烘托了寺院的氛围,因而作品也令人如饮浓茶,久久回味。[2.范成大《佛光》的鉴赏和翻译啊译文:乙未年,大雨初晴。〔登山〕过了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山中地名〕。娑罗的树叶跟海桐很像,又比较像杨梅。花是红白色的,春夏之间开,只有在峨眉山才能看到。开始登山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了娑罗,走到这〔指过了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则满山都是了。大概在峨嵋山上,举凡草木和禽兽、虫子,都非人世间所有〔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涅盘,峨嵋山上遍举目是娑罗,说明山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仙境之物〕。往日只是听到传闻这么说的,今天才亲自体验了。我来之前是六月〔农历〕,几天钱又降了大雪,树木和叶子上面沾有雪渍,看上去很斑斓。〔峨嵋上〕草木的特别之处,有像八仙〔一种绣球花,花色淡紫〕但是深紫色,有牵牛花但是大很多倍,有蓼〔草本植物,开浅红小花〕但是浅青色。听说春天是特别的花很多,但是当时山中寒冷,人们很少能够熟悉它们。特别的草药,也是数不胜数。〔峨嵋〕山高并且风躲,树木不能向上生长,枝条全部下垂。古苔像乱发一样,下垂在树木上,一直垂到地下,长大概有数丈。还有塔松,形状像杉树,但是叶子是圆细的,也不能膏,像塔一样一层一成的树立着,到山顶的时候尤其多。而且,山上毫无鸟雀,因为太高,飞不上去的缘故。从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地名〕,就到达了顶峰上的光相寺了。也是有数十间板屋,没有人居住,中间有供着普贤菩萨的小殿。从早上登山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下午了〔卯:卯时,早晨五至七时。下句“申〞即谓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开始登山时氽的是夏天的衣服,越到高处越觉得冷。到了八十四盘时突然变得寒冷。等到了山顶,赶快穿上双层丝的棉袍,又加上毛料和皮的袍子一类的,把衣箱里的衣服全部拿出来穿上,又报上好几层头巾,穿上毡靴。〔就这样〕还是冷的颤抖,无法控制自己。于是便烧旺炭火,围炉端坐。山顶上有泉水,煮米却不成饭,米碎的跟砂粒一样。山上的千年雪水,没办法烧熟食物〔其实是峨眉山高,气温低,所以煮饭不熟,并非由于“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我之前知道这一点,就从山下提一缶水上来了,可是,〔这些水〕才够我自己用的啊。3.杜牧的简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表达的情感,表现手法,以及尾联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杜牧是唐代出色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2]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3]4.《题鹤林寺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休养。《题鹤林寺壁》。是唐代诗人李涉。这首诗有景有情,写得实在,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诗云: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啊!大凡人心中烦闷,宦海失意,心情不佳的时候,来到如此幽雅脱俗的环境中,总会有所感染,得到些许慰藉吧。李涉,唐宪宗时,授太子通事舍人,后被贬谪陕川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放南方。这是他在遭流放期间,强登镇江南山,从与寺僧的闲聊之中,启开了苦闷的闸门,落进了清新的空气,强化了对现实的感受和熟悉,才能给自己麻木的心灵上增添了不少的欢愉。假设是他整天闷坐在家,又何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难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十分喜爱李涉的诗呢。那“竹院逢僧〞之处,成了他在南山最留恋的地方,同时,建起了“苏公竹院〞,重享当年李涉与僧闲聊的情趣。“旅行是一面镜子。〞这是西班牙人的一句名言。胡愈之先生专为这句名言作过解释:“人总不能看见自己,唯有和别处的人相比较时,方照见了自己的真实面目。〞走走路,读读书,照照自己,不只是做人和著文的必需要,即使非常烦恼的心境,也会烟消云散,那当然也就不仅仅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5.题落星寺四首〔其三〕的赏析题落星寺四首〔其三〕①黄庭坚落星开士深结屋②,龙阁老翁来赋诗③。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芳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④。蜂房各自开户牖,到处煮茶藤一枝。解释解释【解释】①落星寺:在鄱阳湖北,庐山南。相传天降巨星化为岛,寺即因此得名。②开士:和尚。③龙阁老翁:黄庭坚的舅父李公择曾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这样说。实则泛指文人墨客。首两句诗人自注:“寺僧择隆,作宴坐小轩,为落星之胜处。〞④画图绝妙:诗人自注:“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妙。〞赏析赏析【赏析】有结屋者,就有赋诗者,但结屋之深,仍有相寻而来者,可见主宾皆是雅人。下面即就“深〞字进一步刻画。“藏山〞,语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不过,用其语而不用其意,首先仍是直接写景,描画出天地间的空濛之色;另外,却也别有内涵:寺结于幽深之处常人已是不易得见,现在,复有小雨遮掩了山峰,那么,其“深〞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客坐久〞三个字发人深省,或许是与寺僧品茗论禅而坐,或许是小雨藏山,不便出游而坐,然非坐久不能写出下句之景,故而脉络直贯而下。从寺中望去,漠漠江面上隐现出点点风帆,由于距离太远,好像总也驶不到近旁。这一句从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二句化出,写望久之景特别形象,同时,也反衬出落星寺的遥远,好像已经远离尘世。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有“兵卫森画戟,燕寝凝芳香〞,韩愈《山石》有“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五、六两句分别从韦、韩诗中化出,而前者承上坐久,后者启下游观,章法严谨,层次分明。末二句将各间僧房中敞开的窗户比作蜂房,运思非常新颖,而僧人们以藤烹煮香茗,一方面,见出丛林中的真正风雅,另一方面,也烘托了寺院的氛围,因而作品也令人如饮浓茶,久久回味。这首诗所以能非常出色地写出了一个幽僻清绝的境界,除了意象、语言、构思外,声调的拗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的平仄是这样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不仅没有一句完全合律,而且颈联还失粘,但虽拗峭,却不时以律救之,如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平,即为救第一句第六字以及本句第三字之拗,第六句结尾作三平调,然第五句的相应部分也用了三个仄声字。这就使得作品在拗峭中有一股顺畅之气。这种语言形式是黄庭坚通过对杜甫的学习,又加以自己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其艺术效果,正如我们所分析的,确是强化了对内容和主题的表现。6.李商隐《南朝》译文及赏析李商隐的七绝《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李商隐这首诗写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是一首感慨深厚的咏史诗。南朝以金陵〔今南京〕作为都城,凭借长江天险,以为可以“王气〞长存。可是南朝的皇帝却没有建功立业之心,只是徐妃化半面妆进行嘲弄的对象而已。关于“徐妃〞,至少有三点值得说一说:一是她化半面妆的事;一是她风韵犹存的事;还有一个是她死后被休的事。徐妃何许人也?徐妃名昭佩,是梁元帝萧绎的正妻。萧绎是公元552年当上皇帝的〔当了三年皇帝〕,徐妃是公元549年〔太清三年〕死的,所以说徐妃不是皇帝的妃子,而是王妃。萧绎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7个儿子,封为湘东王。徐妃出身名门,祖父是前齐国太尉徐嗣之,父亲是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绲。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十二月,徐昭佩被册封为湘东王妃。婚后,她生世子萧方等与益昌公主萧含贞。据史书记载,徐妃长得不是特别出众,萧绎对她很冷淡,两三年才与她同房一次。萧绎天生一目失明,据说在他出生之际,他老爹萧衍梦见一个眇目的僧人来到皇宫。萧衍笃信佛教,于是对萧绎另眼相看。这位徐妃颇有些与众不同,她不是按照常规讨好自己的丈夫,而是有意跟丈夫赌气,徐妃每次见萧绎,就有意在一侧脸上精心化妆,另外半边脸则素面朝天,意思是说:“你不是只有一只眼睛吗?有半张脸给你看就足够了。〞还据说徐妃嗜酒,往往喝个烂醉,甚至发生过呕吐在萧绎衣服上的事。书上的坏女人总是坏到一无是处。这徐妃性妒擅淫,不许老公染指别的女人,自己却与不少人通奸。至于史书的可信度有多少不在我们研讨范围内,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与徐妃私通的男人不少都留名于史册。起初她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之后她又看上了萧绎身边的亲信暨季江。暨季江丰姿楚楚,深得徐妃爱宠。暨季江曾对人感叹:“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说的是柏直的狗老了还能跟着主人狩猎,溧阳的马老了还英姿飒爽的,至于徐妃呢,年纪虽然大了,但是依旧风情万种。后来就有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说法,借指中老年女性不因为年华老去而失却春心。另外,徐妃还跟一位叫贺徽的人通奸,贺徽是有名的美男子,多少还有些才情。徐妃跟他在普贤尼寺幽会,两人在枕头上题诗互相赠答,实在风雅之极。萧绎不喜爱徐妃,也并非不近女色,他还是会喜爱别的妃子,尤其是一位王夫人。这位王夫人生下儿子萧方诸,产后突然病逝,萧绎一直怀疑是徐妃害死她的。徐妃之子萧方等年轻有为,很得萧绎喜爱。后来方等战死,萧绎对徐妃更加厌弃,便逼令她自杀。徐妃自知难逃一死,遂投井自杀。徐妃死后,萧绎将她的尸体送回娘家,以示“出妻〞,相当于跟死人宣布离婚。这是非常少见的。徐妃被葬在江陵瓦官寺,萧绎后来甚至在自己的著作《金楼子》里公开徐妃的淫行。徐妃是正妻,却不称徐皇后,不是因为她不得宠而只能获得妃子的名号,而是因为她死的时候萧绎还没有当上皇帝。另外,她的儿子后来也没有当上皇帝,所以死后也就没有得到追封。也有的史书把徐妃描写的既美丽聪慧又善解风情。从她跟情夫枕上唱和的艳事来看,她还颇有些文学的素养和才情,萧绎也是文学爱好者,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她能够想出化半面妆这种极为与众不同的别致做法,大概也有着不俗的气质。这样一位年纪虽老风韵犹存的女子却一直难以获得丈夫的青睐,我们难以深究其中的原因。她死于结婚的32年之后,死时大概应该在45-50岁之间,确实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年纪。千年之后,我们这位徐妃或许没有爱怜,没有谴责,但总是可以想像她的风姿,想像她那别出心裁的半面妆。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体会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会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必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欣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盛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