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十二县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河南省十二县一区2024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积累与阅读(共23分)河南省信华中学九七班拟于2024年4月28日下午5点召开“月”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文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文拿不准,请帮他判断。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月亮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月的阴晴圆缺、晦明变化引发了他们的诸多思考,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人生启①(示/事)。有一个人,他只在故乡待了六年,曾到过世界上三十个左右的国家,在风光旖旎的瑞士,在平沙无垠的沙漠,在碧波万顷的大海,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他都看到过月亮,但他却说广阔世界的霓②(红/虹)灯、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故乡的芦苇丛、小月亮。月亮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解读、欣赏。(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A.huìhénqǐng B.huìyínqǐngC.huiyinqīng D.huihénqī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①______②______2.小文想和大家分享古诗文中的“月”,请帮他补写。月,在杜牧眼前,是(1)“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江南烟雨的朦胧;在范仲淹笔下,是(2)“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动静相宜的胜境;在李白看来,是(3)“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饱含担忧的思念;在苏轼心中,是(4)“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乐观旷达的祝愿。3.小文找了一段“月”的科普材料,但第一句因材料破损无法辨识,请你帮他补充合适的内容。______?之前,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主要的两种分别为“同生说”和“分裂说”。“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同时起源于太阳星云中,它们各自的一块小星云的冷却、聚集和增生,分别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分裂说”认为,刚刚形成不久的地球由于内部储存的能量很大,加上地球形成初期自转速度很快,甩出去一大坨熔融体,在地球附近冷却后形成了月球。后期的研究证明,这两种假说由于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科学事实而被否定。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在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已经形成的天体地球,两个天体相撞产生了很多碎块,这些碎块就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起来,形成了月球。4.现代科技让“奔月”成为现实。为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更好地充实班会内容,小文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帮助他完成三个任务。材料一:“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汉语里“船”又称为“舟”。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直沿用下来。材料二:时间飞船大事记2003.10.15神舟五号首位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轨运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2005.10.12神舟六号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安全着陆。2021.06.17神舟十二号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9月17日成功返回。2021.10.16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个月,首次在太空过春节。2022.11.29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2023年6月4日返回地球。2023.5.30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出舱活动八小时,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材料三: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距离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已过去20年,从“神五”到“神十七”,中国人不断踏上飞天之路,也引领了太空经济和航天产业的加速升级。(1)任务一:请你根据材料一的提示,帮助小文总结中国系列飞船命名为“神州”的理由。(2)任务二:为便于同学们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小文想根据材料二的表格探究出两条结论,请你帮助他。(3)任务三:神州十七号航天员江新林是河南人,小文想邀请他到班级教室做航天事迹专题报告,请你代他写一则邀请函。邀请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华中学九七班班长小文2024年4月15日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地图侯发山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⑪“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⑫“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⑬“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⑭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⑮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⑯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⑰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⑱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节)5.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6.小说第⑤段中爷爷的“瞅”和第⑪中小兵的“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7.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8.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讲好“尔滨故事”,留住“人间烟火”①今年元旦,哈尔滨成了游客打卡的一大圣地,冰雪大世界一票难求;“南方宝宝”拉着行李箱,排队打卡大澡堂……数据显示,哈尔滨机场元旦假期共运送旅客20.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7%,创历史新高;同程旅行平台哈尔滨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在全国目的地旅游热度榜单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重庆及广州。②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哈尔滨已然成为新晋网红城市顶流。③他们厚积薄发练好“内功”,以充足准备讲好“尔滨故事”。今年,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造得特别壮观,投资和造型都是历年之最,是拥有不可替代性的冰雪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入冬前夕,黑龙江就进行了细致、大规模、多次目的地营销,市场启动很早。除了被不断追捧的冰雪大世界和索菲亚教堂,新“花活”冰雪气垫船、雪地摩托车早在多年前亦已登场。哈尔滨在这场“出图爆红”的背后其实早就做足了充足的准备。④他们深挖内涵使好“寸劲”,以改变行动抓住“泼天富贵”。在这波流量之下,哈尔滨也正在作出改变。有人发现,哈尔滨一改卖菜的“豪放”做派,给冻梨摆盘、给萝卜切片;当地出租车司机也一改豪放粗犷的嗓音,温柔待人;哈尔滨还修建了游客温暖驿站,供游客休息取暖……哈尔滨是切切实实将“人民满意”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并为之付诸行动。⑤他们不断创新学会“整活”,以细节细心留住“人间烟火”。哈尔滨的每一处细节,似乎都透露着“走红”的潜力,绝对是吸引流量的绝佳素材库。索菲亚教堂被“幻视”为“适合中国宝宝的欧洲建筑”,穿上一套俄式公主裙就能融入异域风情;在中央大街上,牵着驯鹿巡游的鄂伦春人也值得留念;热度最高的超500米冰滑梯门口立着“此处排队6小时”的立牌,感叹顶流项目“实火”;为了让不足160厘米身高的游客也能滑滑梯,园方特地安排“陪滑”。哈尔滨全员共同发力,不断创新,注重细节,营造上下齐心、诚信热情的城市氛围,弘扬清朗的旅游风气,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原文有删改)【文本二】①哈尔滨火了,火得哈尔滨人都有些不知所措。打开手机,都是“尔滨”和“南方小土豆”的梗。为啥叫“尔滨”呢?因为哈尔滨把游客宠上天,大伙儿忍不住给哈尔滨起了这个昵称。“南方小土豆”则是对来到哈尔滨旅游的南方人的昵称。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元旦假期期间,哈尔滨累积接待游客超3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亿元。同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旅游收入797.3亿元。也就是说,元旦假期国内游客中,大约每44人就有1人去过哈尔滨,哈尔滨1个城市的旅游收入就占到了全国的7%左右。②哈尔滨接住了“泼天富贵”,就像淄博因烧烤而火,西安是因为不倒翁小姐姐,重庆则是因交通和地形被冠以“8D魔幻城市”的称号,一座城一夜走红的具体契机我们无法预料和预设,但可以洞察的是,背后都有相似的城市形象传播规律。③“尔滨”火了,离不开冰雪游正当季,离不开当地策划的各类活动和各类文旅官方账号的宣推,但游客与网友的自发传播同样关键。花式宠客的游玩项目以及早先火起来的东北洗浴和东北大盒饭,在这些内容中,哈尔滨作为“雪乡”的城市特色被具象化和提炼,城市形象快速被大众熟知,形成如今全网爆火的局面。④当城市“标签”形成,想要把“流量”变“留量”,还要靠实打实的行动。例如,淄博规范旺季酒店饭店的市场价格,一些城市政府大院可以免费停车,城市公共交通延时等,都用各种政策和实事,维系住了城市形象的热度。因此,被流量砸中可能是天降幸运,能够持续放大流量的效应,在游客和网友处留下良好口碑,无论是营造旅游氛围还是提供公共服务,都是事在人为的体现了。⑤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今年突然走红的城市和旅游概念真不少,从走红到长红,或许任何具体的文旅产品都有过时的一天,而城市特色与服务体验,才是竞争的关键。(作者:于晴。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文本的第一段都用数据与事实,证明了哈尔滨旅游的火爆程度。B.文本一的文章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本一第③段列举“新‘花活’冰雪气垫船、雪地摩托车”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论证哈尔滨爆火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D.文本二第②段通过淄博、西安、重庆走红的不同原因指出了一座城市一夜走红的具体契机是无法预料和预设的,但其形象传播规律有着相似之处。10.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⑤段论证思路。11.两个文本都与“尔滨热”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旬朔①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悔前所为,颇发愤自惩艾②;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③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①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②惩艾:惩治,惩戒。③寻绎:推求探索。④勒:编辑。1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嗜学”中的“嗜”指“特别爱好”,暗含着热爱学习、欲罢不能之意。B.“走送之”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写出了作者“遍观群书”的不易。C.“尝趋百里外”中的“尝”是“曾经”的意思,表现了宋濂读书的刻苦。D.“心善其说”中的“善”是“好”的意思,此句解释了秦观以“精骑”二字命名自己所编集子的原因。13.把乙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14.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从两个角度分析甲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是如何表现作者尊敬老师的?1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不同?他们学习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二)(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6.学习本词的上片时,有些同学不理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和“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两组句子之间的关联,请你向他们做出解释。17.请参考下方资料,简要分析辛弃疾为何要在词下片极力渲染孙权英俊勇武的风姿,并对他大加赞赏?【资料】京口是三国时孙权设置的重镇,他将这里作为新都的屏障,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