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中考联考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下面课目内容命制一个单元,符合此单元主题的是第一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第三节抗日战争的胜利A.中日全面战争B.全民族抗日战争C.内战危机迫近D.国共第二次合作2.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A.工业化成就突出 B.生产关系的变革C.城市化进程缓慢 D.生活水平的提高4.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在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发动战争5.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说明()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 B.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 D.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6.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A.重农抑商B.君主专制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7.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A.经济政策和以前不同B.经济结构和以前不同C.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国家前列D.进行经济改革8.“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9.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同点是A.都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B.都主张向西方学习C.都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0.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1944年,中共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二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材料表明中共的抗战A.对战争胜利有决定意义 B.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C.使日本的防线日趋崩溃 D.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密切11.我国古代的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多样的风采及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享有“诗圣”的美誉B.宋代词人苏轼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上的地位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明清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12.某著作描述某一时期的欧洲人民“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反映了当时的欧洲人民A.热爱戏剧表演 B.反对自我表达 C.重视个人价值 D.追求个人利益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孟德斯鸠是博学的蒙学者,他提出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这一思想在18世纪美国的哪一法律文献中得到体现?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是谁?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的人是谁?请写出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一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14.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15.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共同抗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紧密合作,有利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日本对中国侵略,主要突出中国的抗日,A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C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但是不能体现整个三节的特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主题类选择题的关键是选项必须包括题干中所给的事件。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全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两个抗日战场相互配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知反映的主题是全民族抗战。2、A【解析】

据“1950年”可知,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A符合题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B排除;“大跃进”的开展是从1958年开始,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从1978年开始,D排除。故选择A。3、B【解析】

依据题干“据学者统计,在1949-1956年期间《人民日报》曾出现少量的招聘、招工广告,但1956年后这类广告基本消失”,招聘、招工广告属于私营经济,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公有制成为单一的所有制,私营经济基本不复存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其表现是: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而发动战争不属于冷战的内容,所以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发动战争,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属于“冷战”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5、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说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都是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革命的成果,说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对外上政策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清朝的对内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我国在1978年后,才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A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所以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B。8、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D项是在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后所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ABD可排除,故选C。9、B【解析】

依据题干“相同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A项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相同点”,结合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运用比较法和排除法解答问题。10、B【解析】

根据“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等可知,材料表明中共的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1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享有“诗仙”的美誉,A不符合题意;宋代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上的地位,B不符合题意;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C符合题意;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明清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D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2、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可知,该内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个人的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但丁。(2)1787年美国宪法。(3)恩格斯。(4)达尔文。(5)罗伯斯庇尔。(6)列宁。(7)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学习思考、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斗争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是博学的蒙学者,他提出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他的这一思想在18世纪美国的1787年美国宪法中得到体现。《1787年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是恩格斯。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的人是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掌握法国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人是列宁。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7)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学习思考、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斗争等的优秀品质。14、(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巴黎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2)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3)两极格局的结束,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4)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等。【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体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中,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会议,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二战后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冷战政策。所以,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冷战政策的实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魯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世界政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