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弥散(mí)腈纶(jīng)起哄(hòng)风雪载途(zǎi)B.砚池(yàn)两栖(qī)肖像(xiāo)挑拨离间(jiàn)C.拾级(shè)戛纳(gā)俯瞰(kàn)叱咤风云(zhà)D.缄默(jiān)寒噤(jìn)缅怀(miǎn)猝不及防(cu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谁敢肆意发动侵略战争,那就必将玩火自焚。B.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C.他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体操明星。D.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走到路口时,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B.一进屋子,我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油画。C.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对下列语句进行正确排序的一项是()①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②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③它的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④推动了生物学的迅速发展。⑤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A.②⑤①④③ B.②⑤③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⑤③7、古诗文默写。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⑵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野望》)⑶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⑷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一)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④“雪窦山”字。——《雪窦游志》节选(二)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⑤;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⑥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⑦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松风阁记》节选(注释)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⑤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⑥上人:和尚。⑦汩(gǔ):乱。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十问仅得二三B.佛印绝类弥勒僧多读书,不类城府C.高可二黍许观于松可以适吾目D.不足为外人道也方舟上人为阁其下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B.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C.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D.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水益涩,曳舟不得进。(2)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4.结合选文内容,按要求回答下面两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雪窦山”与“桃花源”环境上的相似之处。(2)找出语段(二)表现作者追求自然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句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10)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1)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4)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的理解。3.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切忌笼统、空泛;②语言要有感染力;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CDDDB⑴芳草萋萋鹦鹉洲⑵牧人驱犊返⑶老骥伏枥⑷终岁常端正(5)将以遗所思(6)烟波江上使人愁二1.B2.C3.(1)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2)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像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4.(1)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2)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三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的母亲。2.(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4.D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后子宫护理
- 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的护理
- 基于高考卷命题角度解答阅读理解题 课件-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专题
- 《秘书的职能范畴》课件
- 呼伦贝尔学院《应用回归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学院《生物专业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孕期糖尿病饮食和护理
- 心衰病人尿少肢肿护理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挫折
- 外科引流管健康教育
-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制作
- 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3套100道题-可直接打印)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培训教材ppt课件
- 婚礼主持人培训-_图文ppt课件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 汽车维修价格表格模板
- 第七章 行为修正模式
- 小猪吃的饱饱教案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ppt
- 科学课程中的概念教学浅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