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_第1页
(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_第2页
(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_第3页
(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_第4页
(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必会)一级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巩固模考题库200题(带详解)一、单选题1.一幢五层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4s,阻尼比ζ=0.035。由此,根据图7可算得该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A、0.20B、0.18C、0.16D、0.15答案:B解析:2.D点挠度vP为()mm。A、9.35B、10.7C、11.2D、11.7答案:A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A表A.1.1可知,挠度计算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计重要性系数及分项系数,则D点挠度vP为:Vp=(1/2×320000×2000×2/3×2000+1/2×320000×4000×2/3×2000)/(206×103×66455×10^4)=9.35mm。3.如图,当墙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及M5水泥砂浆砌筑时,且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试确定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关系式(ψN0+Nl≤ηγfAl)左、右端项数值最接近于()。A、55.0kN<66.4kNB、55.0kN<59.8kNC、55.0kN>59.1kND、55.0kN>53.2kN答案:D解析:4.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60kPa,土的压缩模量Es1=8.0MPa;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70kPa,压缩模量Es2=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k=21kPa。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5.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与下列()项值接近。A、249.52B、267.47C、273.82D、284.31答案:A解析:先求得加权平均重度为:γm=9.35kN/m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4条表5.2.4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d=1.0;则可计算得修正后的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z-0.5)=70+1.0×9.35×(1.5+15+3.2-0.5)=249.52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5.某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①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为Fk=204kN/m,基础埋深d=1.20m,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②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③该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已知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MPa。2.若砂垫层的厚度为1.5m,条基宽度b=1.5m,则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pz最接近于()kPa。A、60B、65C、70D、75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4.2.2条规定,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层)的深度或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对于条形基础,应按下式计算:式中,b为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p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z为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θ为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5.2.7采用。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6.为减小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跨中的最大受力裂缝计算宽度,拟考虑采取如下措施:Ⅰ.加大截面高度(配筋面积保持不变);Ⅱ.加大纵向受拉钢筋直径(配筋面积保持不变);Ⅲ.增加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内不配置钢筋网片);Ⅳ.增加纵向受拉钢筋根数(加大配筋面积)。试问,针对上述措施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A、Ⅰ、Ⅳ正确;Ⅱ、Ⅲ错误B、Ⅰ、Ⅱ正确;Ⅲ、Ⅳ错误C、Ⅰ、Ⅲ、Ⅳ正确;Ⅱ错误D、Ⅰ、Ⅱ、Ⅲ、Ⅳ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1.2条式(7.1.2-1~4)判断:Ⅰ项,加大截面高度,可降低σs,从而可减少ωmax;Ⅳ项,增加纵向受拉钢筋数量,可提高As,从而可减少ωmax。其余措施均不能减少ωmax。7.A、190B、200C、220D、240答案:D解析:8.假定,厂房上段钢柱框架平面内计算长度H0x=30860mm,框架平面外计算长度H0y=12230mm。上段钢柱的内力设计值:弯矩Mx=5700kN·m,轴心压力N=2100kN。试问,上段钢柱作为压弯构件,进行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计算时,以应力形式表达的稳定性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取等效弯矩系数βmx=1.0。A、215B、235C、270D、295答案:B解析:9.当简支工字形截面钢梁()时,其整体稳定性最差。(按各种情况最大弯矩数值相同比较)A、满跨有均布荷载作用B、两端有等值反向曲率弯矩作用C、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D、两端有等值同向曲率弯矩作用答案:D解析:ABCD四项中的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依次如图所示。两端有等值同向曲率弯矩作用时,梁全长所有截面的弯矩均相等。当跨中截面弯矩达到临界弯矩时,附近截面对它的约束作用最小,故其临界弯矩最小,整体稳定性最差。10.已知钢筋砖过梁净跨ln=1.5m,采用MU10的多孔砖和M5的混合砂浆砌筑,在距洞口0.6m高度处作用板传来的荷载标准值为10kN/m(其中活荷载标准值为4kN/m),墙厚370mm(面荷载为7.43kN/m2)。2.假设已知过梁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5kN,则钢筋砖过梁的配筋计算面积最接近于()mm2。(钢筋采用HPB300钢筋)A、23.0B、26.5C、32.3D、41.5答案:C解析:过梁的计算高度为板下的高度600mm,则可得过梁的有效高度为:h0=h-as=600-30=570mm;选用HPB300级钢,fy=270N/mm2;弯矩为:M=1/8qln2=1/8×15×1.52=4.22kN·m;故过梁的配筋计算面积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11.今有一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大楼,高160m,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当地下室施工结束时,建设单位为了加快竣工、提前营业起见,要求将该楼的上部结构由原钢筋混凝土结构改为钢结构,其他条件均不变。在建筑外形、建筑布局、结构体系等均不变,竖向承重构件、楼面梁因截面尺寸因材料变更自重均减轻了。若对这改动前后的荷载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动前后,结构所受的风荷载不变,结构自重轻了,水平地震作用也减少了B、改为钢结构后,结构所受的风荷载将减少、结构自重减轻,水平地震作用也减少了C、改为钢结构后,结构所受的风荷载将增大,但由于结构自重的减轻,水平地震作用将减小D、改为钢结构后,结构所受的风荷载、在房屋的部分表面积上增大而部分表面积上又减少,结构自重减少,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答案:C解析: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改为钢结构后,建筑立面、内部使用布置、平面布局、结构体系等均保持原设计。这样,结构的侧向刚度小了,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增长,风振系数βz将增大,促使结构的风荷载增大;虽然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略增,但由于自重的减轻,水平地震作用还是下降。12.某三层端部墙窗洞处立面如图所示,窗洞宽1.20m,外纵墙上搁置长向板。板底距离上皮过梁底0.72m,板上有女儿墙。若外纵墙墙厚370mm(墙面自重标准值为7.78kN/m2),已知传至+10.72m标高处的荷载设计值为31.3kN/m。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2.若过梁采用砖砌过梁,则其弯曲抗拉及抗剪承载力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M=5.89kN·m;V=16.7kNB、M=6.85kN·m;V=17.5kNC、M=7.36kN·m;V=18.85kND、M=9.51kN·m;V=26.5kN答案:C解析:13.受弯构件钢材牌号为Q235B,选用HN600×200×11×17,则其抗弯、抗剪强度设计值分别为()N/mm2。A、215;125B、215;120C、205;125D、205;120答案:C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1及注解规定,H型钢抗弯计算时以翼缘强度设计值控制,现翼缘t2=17mm>16mm,故抗弯强度f=205N/mm2;而抗剪计算时以腹板强度设计值控制,现腹板t1=11mm<16mm,故抗剪强度fv=125N/mm2。14.由于生产需要,两个钢槽罐间需增设钢平台,γ0=1.0,钢材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钢平台布置如图所示,图中标注尺寸单位为mm。[2014年真题]3.假定,钢梁L-1承受均布荷载,跨中最大弯矩标准值为386.2kN·m。试问,钢梁L-1的最大挠度与其跨度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400B、1/500C、1/600D、1/700答案:B解析:钢梁L-1的最大挠度与其跨度的比值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15.某节点采用C级普通螺栓连接,连接板件材料为Q345钢,板件厚度为20mm,螺栓材料强度等级为4.6级(Q235钢),下列设计指标选用正确的是()。A、承压强度设计值fbc=510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bv=140N/mm2B、承压强度设计值fbc=385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bt=170N/mm2C、抗拉强度设计值fbt=170N/mm2;承压强度设计值fbc=305N/mm2D、抗剪强度设计值fbv=140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bt=210N/mm2答案:B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4可得,C级普通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bt=170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bv=140N/mm2;板件的承压强度设计值fbc=385N/mm2。16.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上有作用面为400mm×500mm的局部荷载,并开有550mm×550mm的洞口,平面位置示意如图2-4所示。A、B、C、D、答案:B解析:17.某钢烟囱设计时,在邻近构筑物平台上设置支撑与钢烟囱相连,其计算简图如图所示。支撑结构钢材采用Q235—B钢,手工焊接,焊条为E43型。撑杆AB采用填板连接而成的双角钢构件,十字形截面(╃100×7),按实腹式构件进行计算,截面形式如图所示,其截面特性:已知撑杆AB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85kN。[2012年真题]4.已知条件同题(3)。假定角钢肢背的焊缝内力分配系数为0.7,实际焊缝长度为160mm。试问,撑杆AB角钢肢背处侧面角焊缝的应力计算数值τf(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50B、130C、100D、70答案:C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7.1.3条第2款规定,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对每条焊缝取其实际长度减去2hf,故双角钢共2条焊缝,则侧面角焊缝的应力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18.由钻探取得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该土的天然重度γ=17kN/m3,含水量w=13.2%,土粒相对密度ds=2.69。2.土的孔隙率n最接近于()。A、0.391B、0.442C、0.561D、0.80答案:B解析: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该土的孔隙率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19.某车间操作平台梁,铰接于柱顶。梁跨度15m,柱距5m,梁上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3kN/m(已包括自重),在梁的三分点处各承受一个固定集中活载,其标准值为F=340kN,且在固定集中活载处有可靠的侧向支承点,钢材为Q345钢,焊条为E50系列。钢梁截面及内力计算结果如图所示。2.梁的最大剪应力值τ应为()N/mm2。A、35B、53C、70D、110答案:B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1.2条式(4.1.2)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为:S=320×16×658+650×10×325=5481460mm3;则梁的最大剪应力值为:20.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楼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A、75B、90C、100D、110答案:A解析:21.对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取值,下列规定哪一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真题]A、多层房屋无门窗洞口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B、单层房屋,bf=b+2/3H(b为壁柱宽度,Ⅳ为壁柱墙高度),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C、多层房屋有门窗洞口时,bf可取窗间墙宽度D、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bf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答案:A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4.2.8条逐项判别。AC两项,根据第4.2.8条第1款规定,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层高)的1/3;B项,根据第4.2.8条第2款规定,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应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距离;D项,根据第4.2.8条第3款规定,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22.如图所示,在B类粗糙度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25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100年一遇的风载标准值w0=0.65kN/m2。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础顶面H0=37.7m。62.50m处该烟囱的风振系数βz最接近于()。A、1.79B、1.68C、1.60D、1.42答案:D解析:23.关于材料的高温性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B3易燃性B、钢材属不燃性材料,一定应力下,在高温时随时间增加不会发生缓慢变形C、混凝土是一种耐火性良好的材料,300℃以下,抗压强度基本不变D、黏土砖耐火性能好,240mm厚承重墙可耐火5h(小时)以上答案:B解析:B项,钢材虽为不燃烧性材料,但耐火性较差,高温下不仅强度下降(350℃以上),且弹性模量降低,徐变增大,即一定应力下,随时间增加发生缓慢变形。24.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钻孔壁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承台厚度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5-16。[2011年真题]提示:①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②C35混凝土,ft=1.57N/mm2。1.试问,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000B、3500C、6000D、700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规定,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按下列公式计算:中等风化凝灰岩:根据表5.3.9注1规定,属极软岩、软岩类;查表可得,根据5.3.3条规定,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故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根据第5.2.2条式(5.2.2)计算,故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25.由钻探取得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该土的天然重度γ=17kN/m3,含水量w=13.2%,土粒相对密度ds=2.69。4.土的干重力密度γd最接近于()kN/m3。A、1.50B、12.00C、15.02D、34.00答案:C解析:土的干密度为:故土的干重力密度为:γd=ρdg=1.502×10=15.02kN/m3。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接近。26.某三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边跨跨度为5.7m,框架梁截面宽250mm,高600mm,柱宽为500mm,纵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PB300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VGb=135.2kN。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作用于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为:梁左端:Mmax=210kN·m,-Mmax=-420kN·m;梁右端:Mmax=175kN·m,-Mmax=-360kN·m;梁跨中:Mmax=180kN·m;边跨梁:V=230kN。1.计算梁跨中截面正截面所需纵筋As,最接近于()mm2。A、393B、685C、850D、1170答案:C解析:根据《高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相关条例,具体计算如下:①由于M=180×106N·mm,则截面抵抗矩系数为:②由于选取2φ25,实配面积As=982mm2,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27.试问,屋面檩条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挠度(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40B、50C、60D、80答案:A解析:28.四面开敞的15m单跨煤篷,如图所示。设柱间支撑,承重截面为490mm×490mm,采用MU10普通黏土砖,M5水泥砂浆砌筑。当柱底轴心受压N=360kN(设计值)时,砖柱需采用网状配筋。则可以确定()项符合规范关于网状配筋的构造要求。A、sn=425mm,φb480B、sn=425mm,φb460C、sn=260mm,φb360D、sn=130mm,φb640答案:C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8.1.3条第2款和第4款规定,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4mm。钢筋网的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并不应大于400mm。29.2.若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活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7,试问,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40B、130C、120D、115答案:B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7.3.4条第1款第2项规定,使用阶段承重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为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由永久荷载效起控制作用可知,故使用阶段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30.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2-18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假定,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8s,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5kN/m2(按建筑面积37.5m×37.5m计算)。试问,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A、2000B、2700C、2900D、3400答案:C解析:31.某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以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为持力层,底层墙体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12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顶面处的轴心竖向力Nk=390kN/m,由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试问,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该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0B、30C、40D、50答案:C解析:32.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提示:3.假定,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前三个振型基底剪力标准值分别为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试问,横向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层总剪力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提示: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且仅考虑前三个振型地震作用。A、13200B、14200C、14800D、15100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2条第2款规定,三个振型组合产生的基底剪力标准值VEx为: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33.某屋架中部再分式受压斜杆,见图3-30,其上段承受轴压设计值48kN,下段承受轴压设计值60kN,杆长3300mm,居中分段,选用2个不等边角钢63×40×5,短边相连,填板t=6mm,双角钢A=998.6mm2,非对称轴ix=11.2mm,对称轴iy=31.1mm,此受压斜杆的受压稳定性强度计算数值接近()N/mm2。A、169.9B、178.8C、189.5D、194.3答案:C解析:34.某单跨简支独立梁受力简图如图所示。简支梁截面尺寸为300mm×850mm(ho=8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箍筋采用HPB300钢筋,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假定,集中力设计值F=250kN,均布荷载设计值q=15kN/m。试问,当箍筋为10200(2)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50B、300C、350D、400答案:C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3.4条规定,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35.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2.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10B、260C、370D、590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规定,计算过程如下:由于根据第5.2.1条表5.2.1可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δn=0.08T1+0.07=0.08×1.10+0.07=0.158。根据第5.2.1条式(5.2.1-3)计算,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为:△F10=3750×0.158=593kN。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36.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高架桥,为三孔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全长90m,中墩处设连续桥面,支承采用水平放置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支座平面尺寸(长×宽)为350mm×300mm。假定,在桥台处由温度下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梁长缩短量△l=26mm。试问,当不计制动力时,该处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橡胶层总厚度te(mm)不能小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假定该支座的形状系数、承压面积、竖向平均压缩变形、加劲板厚度及抗滑稳定等均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规定。A、29B、45C、53D、61答案:C解析:37.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如图,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框架结构,双向柱跨均为8m,各层均采用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顶板覆土厚度s=2.5m(覆土应力扩散角=?35°),地面为小客车通道(可作为全车总重300kN的重型消防车通道),剖面如图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试问,计算地下车库顶板楼盖承载力时,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可按6m×6m的双向板楼盖取值。A、16B、20C、28D、35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1条表5.1.1第8项规定,板跨不小于6m×6m的双向板楼盖,消防车荷载标准值为:qk=20kN/m2,由于覆土厚度为2.5m,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式(B.0.2)计算,覆土折算厚度为:=1.43stanθ=1.43×2.5×tan35°=2.5m,查表B.0.2可得,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为0.81,则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k=折减系数×荷载标准值=0.81×20=16.2kN/m2。38.设柱的轴心力设计值为350kN,截面为DN194×5的无缝钢管,其截面面积A=29.69×102mm2,回转半径i=66.8mm。柱底标高为-0.150m,与基础顶面刚接。柱顶标高为3.00m,柱顶与主梁为铰接。在按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时,其压应力应最接近于()N/mm2。A、110B、130C、176D、182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柱长度l=3+0.15=3.15m,有侧移;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D表D-2可知,上端铰接k1=0,下端刚接k2=10,得计算长度系数μ=2.03,λ=l0/i=2.03×3150/66.8=95.7;根据表5.1.2-1可知,该截面属于a类截面,根据附录C表C-1可知,稳定系数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39.某底层带托柱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25层,地下1层层高6.0m,地上1层至2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3m,房屋高度为85.2m,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见图6-20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丙类建筑,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2层及以下均为C50,地上3层至5层为C40,其余各层均为C35。A、B、假定,地面以上第6层核心筒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fc=16.7N/mm2,ft=1.57N/mm2),筒体转角处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如图6-21所示,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42,箍筋采用HPB300(fyv=270N/mm2)级钢筋,纵筋保护层厚为30mm。试问,转角处边缘构件中的箍筋最小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C、提示:计算复合箍筋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D、答案:B解析:40.某高层钢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结构设中心支撑,支撑斜杆钢材采用Q345(fy=325N/mm2),构件横断面如图6-7所示。则满足腹板宽厚比要求的腹板厚度t最接近于()mm。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设计。A、26B、28C、30D、32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6.4.3条,8度抗震设防,中心支撑构件两端简支构件板件宽厚比为:41.基底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为:基本组合为180kPa,标准组合为165kPa,准永久组合为150kPa;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为60kPa。已知基础埋置深度为3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3.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反力应取()kPa。A、180B、240C、243D、250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和第3.0.6条规定,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取相应于荷载标准值的基本组合180kPa,乘以1.35的分项系数,故基础底面反力设计值为243kPa。42.一级公路上的一座桥梁,位于7度地震地区,由主桥和引桥组成。其结构:主桥为三跨(70m+100m+7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引桥各为5孔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台为埋置式肋板结构,耳墙长度为3500mm,背墙厚度400mm;主桥与引桥和两端的伸缩缝均为160mm。桥梁行车道净宽15m,全宽17.5m。设计汽车荷载(作用)公路-Ⅰ级。试问,该桥按汽车荷载(作用)计算效应时,其横向折减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60B、0.67C、0.78D、1.00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表4.3.1-3可知,净宽15m的行车道各适合于单、双向4车道;根据表4.3.1-4可知,4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取0.67,故该桥的车道折减系数应取0.67。43.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Fk=204kN,基础埋深d=1.20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kPa。则该内墙的最小基础宽度和最小砂垫层厚度分别为()。A、2.5m;1.5mB、2.0m;1.0mC、1.5m;1.5mD、1.5m;1.0m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1和第5.2.2条规定,当轴心作用时,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pk≤fa;式中,pk为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计算公式为:fa为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将已知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代入即可求得基础宽度为:则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为:设砂垫层厚度为1.50m,则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为:pk-pc=160-17.5×1.2=139kN/m2;由Es1/Es2=18/1.7>10,z/b=1.5/1.5≥0.5,查表4.2.1可得压,力扩散角为:θ=30°,则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砂垫层底面处的土自重压力标准值为:pcz=17.5×1.2+18×1.5=48.00kN/m2;故垫层底面处总压力值为:pz+pcz=64.55+48.00=112.55kN/m2;根据第5.2.4条规定,根据土的类别查表5.2.4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d=1.0;砂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bγ(b-3)+ηdγm(d-0.5)=fak+ηdγm(d-0.5)=70+1.0×17.5×(1.2+1.5-0.5)=108.5kN/m2<(pz+pcz)=112.55kN/m2(满足规范要求);所以,砂垫层的最小厚度取1.50m。44.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层高4.2m,其余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箍筋采用HRB335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柱为C30,梁为C25。as=as′=40mm。A、若首层某框架中柱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下轴向压力设计值N=3380kN,首层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mm×600mm,则此框架中柱截面尺寸取()以下较为合理。B、500mm×500mmC、550mm×550mmD、600mm×600mm答案:C解析:45.一片高1000mm、宽6000mm、厚370mm的墙体,如图所示,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面一侧承受水平荷载标准值:gk=2.0kN/m2(静荷载)、qk=1.0kN/m2(活荷载),墙体嵌固在底板顶面处,不考虑墙体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2011年真题]2.试问,墙底嵌固截面破坏时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取1m长墙体计算。()A、2.5;33B、2.3;22C、2.0;33D、2.0;22答案:A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计算。取1m宽的墙计算,截面抵抗矩为:W=1/6bh2=1/6×1000×3702=22.8×106mm3;根据第5.4.2条规定,矩形截面内力臂z=2h/3=2×370/3=246.7mm;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根据第3.2.3条及表3.2.2可知,砂浆不小于M5.0,强度设计值不须乘以调整系数,则:ftm=0.11N/mm2,fv=0.11N/mm2;根据第5.4.1条及第5.4.2条进行计算,受弯承载力设计值为:M=ftmW=0.11×22.8×106=2.508kN·m,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V=fvbz=0.11×1000×246.7kN=27.137kN。46.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5.试问,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m/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50B、200C、250D、300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4条第1款规定,由于中等风化凝灰岩的覆盖层的厚度算至该层顶面,覆盖层厚度d0=8m,根据式(4.1.5-1、4.1.5-2)计算,剪切波在地面与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为:故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47.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c=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1.试问,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A、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B、框架一级,剪力墙二级C、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D、框架二级,剪力墙一级答案:A解析: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比值为: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3条第3、4款规定,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采用。根据表3.9.3及第3.9.2条规定,该建筑应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故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48.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平、立面示意如图所示,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ft=1.43N/mm2);框架柱和剪力墙为C40(fc=19.1N/mm2,ft=1.71N/mm2)。[2014年真题]A、B、3.该结构沿地震作用方向的某剪力墙1~6层连梁LL1如图所示,截面尺寸为350mm×450mm(h0=410mm),假定,该连梁抗震等级为一级,纵筋采用上下各4Φ22,箍筋采用构造配筋即可满足要求。试问,下列关于该连梁端部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箍筋的构造配箍,哪一组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C、D、答案:D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跨高比:LL1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梁纵筋配筋率:根据第6.3.2条表6.3.2-2可得,加密区配Φ1010C;非加密区,根据第6.3.5条第1款规定,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满足:psv≥0.30ft/fyv=0.3×1.71/360=0.143%。采用Φ10时,4肢箍间距根据第6.3.5条第5款规定,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则取2×100=200mm。49.某高层钢结构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采用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如图3-16所示。试问,与V形支撑连接的框架梁AB,关于其在C点处不平衡力的计算,下列说法何项正确?()A、按受拉支撑的最大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计算B、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计算C、按受拉支撑的最大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的0.3倍计算D、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的0.3倍计算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8.2.6条第2款规定,人字支撑和V形支撑的框架梁在支撑连接处应保持连续,并按不计入支撑支点作用的梁验算重力荷载和支撑屈曲时不平衡力作用下的承载力;不平衡力应按受拉支撑的最小屈服承载力和受压支撑最大屈曲承载力的0.3倍计算。必要时,人字支撑和V形支撑可沿竖向交替设置或采用拉链柱。50.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假设,该五层房屋采用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的计算参数及抗震等级如下所示:Ⅰ.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为0.05;Ⅱ.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特征周期为0.55s;Ⅲ.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针对上述参数取值及抗震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A、Ⅰ、Ⅱ正确,Ⅲ错误B、Ⅱ、Ⅲ正确,Ⅰ错误C、Ⅰ、Ⅲ正确,Ⅱ错误D、Ⅰ、Ⅱ、Ⅲ均错误答案:D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8.3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比可采用0.03,Ⅰ错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特征周期为0.55s+0.05s=0.6s,Ⅱ错误。根据第3.3.3条规定,Ⅲ类场地,设防烈度8度(0.3g),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措施中的内力并不要求调整;对照表6.1.2,框架应按一级采取构造措施,按二级的要求进行内力调整,Ⅲ错误。51.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疲劳计算采用容许应力幅法时,下列可不计算疲劳的部位是()。A、简支实腹吊车梁的下翼缘板B、简支桁架式吊车梁端压杆C、简支桁架式吊车梁端拉杆D、简支桁架式吊车梁下弦杆答案:B解析:根据应力幅概念计算,承受压应力循环和拉应力循环是完全相同的,且在部分试验资料中也有在压应力区发现疲劳开裂的现象,但鉴于裂缝形成后,残余应力即自行释放,在全压应力循环中裂缝不会继续发展,所以压杆可不计算疲劳。52.某厂房屋面上弦平面布置如图3-26所示,钢材采用Q235,焊条采用E43型。A、B、图12中,AB杆为双角钢十字截面,采用节点板与弦杆连接,当按杆件的长细比选择截面时,下列何项截面最为合理?()C、提示:杆件的轴心压力很小(小于其承载能力50%)。D、答案:B解析:53.一单层单跨有吊车厂房,平面如图所示。采用轻钢屋盖,屋架下弦标高为6.0m。变截面砖柱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A、0.46B、0.50C、0.54D、0.58答案:B解析:54.从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N-M相关关系中得出的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当M一定时,对小偏压柱,应取N小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B、当M一定时,对大偏压柱,应取N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C、当N一定时,无论大.小偏压柱都要取M尽可能大的组合控制截面设计D、轴压时的受压承载力最大,Nmax=N0;纯弯时的受弯承载力最大,Mmax=M0答案:C解析:图是受压构件N-M相关曲线。由N-M的关系曲线可知,大偏心受压破坏时,N随M的减小而减小,随M的增大而增大,界限破坏时的M为最大。小偏心受压破坏,N随着M的增大而减小。在曲线的a点,M=0,为轴心受压,此时N达到最大。A项,当M一定时,对小偏压柱,N越大越危险,应取N大的组合进行配筋计算;B项,当M一定时,对大偏压柱,N越小越危险,应取N小的组合进行配筋计算;C项,当N一定时,无论大、小偏压,都是M越大越危险;D项,从图2-32可以看出,N=N0是对的,但Mmax≠M0,Mmax=Mb(界限破坏时弯矩),对应的为界限破坏时轴力Nb。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中,不应计入风荷载,则下列分析的理由中正确的是()。A、地基变形计算的是地基沉降,是竖向变形,所以只计入竖向荷载B、地基变形计算的是最终的沉降,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固结变形。风荷载是重复荷载,不是恒定的荷载,不会产生固结变形C、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只会产生侧向的变形和位移D、风荷载是水平荷载,对基础只产生力矩的作用,引起建筑物的倾斜答案:B解析: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可以由各多种荷载引起,包括风荷载。如果需要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变形,计算公式中所用的指标就不能用压缩模量,而应当采用重复荷载作用下测得的弹性模量。在规范所给定的变形计算公式中规定采用压缩模量,即在室内试验中每级荷载作用下按稳定变形求得的指标,用以计算的结果是固结变形,即最终沉降,因此,与之相应的荷载必然不能包括重复作用的风荷载。56.某混凝土构件局部受压情况如图所示,局部受压范围无孔洞、凹槽,并忽略边距的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假定,局部受压面积a×b=400mm×250mm,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Ab=675000mm2,局部受压区配置焊接钢筋网片l2×l1=600mm×400mm,其中心与F1重合,钢筋直径为6(HPB300),钢筋网片单层钢筋n1=7(沿l1方向)及n2=5(沿l2方向),间距s=70mm。试问,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500B、4200C、4800D、5300答案:A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和第6.6.3条进行计算,βc=1.0,Al=100000mm2,Ab=675000mm2,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57.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框架结构,首层的梁柱中节点,横向左、右侧梁截面尺寸及纵向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MPa,ft=1.43MPa,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右侧梁端弯矩设计值上柱底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3484.0kN,节点上下层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4.65m。1.节点的剪力设计值Vj最接近于()kN。A、973.52B、1182.43C、1414.96D、1476.48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D式(D1.1-1)计算,二级框架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为:由于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采用平均值hb=(800+600)/2=700mm;由于as=60mm,hb0=hb-as=700-60=640mm;根据附录D第D.1.1条规定,二级框架,剪力增大系数ηjb=1.2,则该节点的剪力设计值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58.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kN·m。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A、117.9B、123.0C、124.4D、140.0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3条及第3.2.4条规定,分别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如下: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MD=1.2×50+1.4×30+1.4×0.6×25=123kN·m;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124.4kN·m>123kN·m>117.9kN·m,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59.某钢筋混凝土挑梁如图所示,l=1.5m,l1=2.8m,b=240mm,hb=300mm。挑出截面高度150mm,挑梁上墙体高度2.8m,墙厚h=240mm。墙端设有构造柱240mm×240mm,距墙边1.6m处开门洞,bh=900mm,hh=2100mm,楼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为:梁端集中作用的恒载Fk=4.5kN,作用在挑梁挑出部分和埋入墙内部分的恒载g1k=17.75kN/m,g2k=10kN/m,作用在挑出部分的活载q1k=8.52kN/m,埋入墙内部分的活载q2k=4.95kN/m,挑梁挑出部分自重1.56kN/m,挑梁埋在墙内部分自重1.98kN/m,墙体自重19kN/m3。1.楼层的倾覆力矩最接近于()kN·m。A、50.24B、54.4C、58.25D、62.7答案:A解析:挑梁埋在墙体的长度l1=2.8m>2.2hb=2.2×0.3=0.66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7.4.2条第1款规定,挑梁计算倾覆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为:x0=0.3×0.3=0.09m<0.13l1=0.13×2.8=0.364m;根据第7.4.2条第3款规定,挑梁下有构造柱时,x0取一半,即x0=0.045m;楼层倾覆力矩为:Mov=1.2×4.5×(1.5+0.045)+[1.4×8.52+1.2×(1.56+17.75)]×(1.5+0.045)2/2=50.24kN·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60.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在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则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两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kN·m。A、129.3B、124.4C、123D、117.9答案:A解析:61.某车间设备平台改造增加一跨,新增部分跨度8m,柱距6m,采用柱下端铰接、梁柱刚接、梁与原有平台铰接的刚架结构,平台铺板为钢格栅板;刚架计算简图如图3-22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刚架与支撑全部采用Q235—B钢,手工焊接采用E43型焊条。刚架梁及柱的截面同题27,柱下端铰接采用平板支座。试问,框架平面内,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忽略横梁轴心压力的影响。A、0.79B、0.76C、0.73D、0.70答案:C解析:62.假定,P=10kN,底层柱顶侧移值为2.8mm,且上部楼层各边梁、柱及中梁、柱的修正系数分别为α边=0.56,α中=0.76。试问,不考虑柱子的轴向变形影响时,该榀框架的顶层柱顶侧移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9B、11C、13D、15答案:B解析:63.已知砖砌平拱过梁的构造高度为240mm,底面以上墙体高度为500mm,墙厚240mm,过梁净跨ln=1.2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2.5混合砂浆砌筑,则该过梁能承受的均布荷载最接近于()kN/m。A、11.73B、8.53C、6.04D、2.84答案:C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具体计算如下:①根据表3.2.2、第7.2.3条和第5.4.1条进行计算:ftm=0.17N/mm2,过梁上墙高500mm>ln/3=1200/3=400mm,取hc=ln/3,则截面抵抗矩为:W=hhc2/6=hln2/54,M=pln2/8=Wftm=hln2ftm/54,故均布荷载为p=4/27hftm=4/27×240×0.17=6.04kN/m;②根据表3.2.2和第5.4.2条进行计算:fv=0.08N/mm2,z=2hc/3=2ln/9,V=pln/2=fvhz=2/9hlnfv,则均布荷载为:p=4/9hfv=4/9×240×0.08=8.53kN/m;故取该过梁能承受的均布荷载为:p=6.04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64.承重墙梁,各部分尺寸见图及表,托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砖强度为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M5,荷载设计值Q1=23.8kN/m,Q2=116kN/m。2.计算弯矩系数αM与计算轴力系数ηN与下列()组数据最为接近。A、αM=0.406;ηN=1.430B、αM=0.432;ηN=1.430C、αM=0.450;ηN=1.250D、αM=0.485;ηN=1.336答案:B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7.3.6条进行计算,由图4-23可知,设墙梁为简支墙梁,则:①计算弯矩系数αMHb/l0=0.75/6.05=0.124<16=0.166,取hb/l0=0.124;洞口对托梁弯矩的影响系数为:ψM=4.5-10a/l0=4.5-10×1.275/6.05=2.39;则弯矩系数为:αM=ψM(1.7hb/l0-0.03)=2.39×(1.7×0.124-0.03)=0.432。②计算轴力系数ηNhw/l0=2.85/6.05=0.471<1,取hw/l0=0.471;ηN=0.44+2.1hw/l0=0.44+2.1×0.471=1.43。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65.有一承受非恒载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安全等级为二级,矩形截面尺寸b×h=300mm×500mm,对称配筋,每侧各配有320的钢筋(钢筋为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40mm,柱的计算长度为l0=4.5m。2.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已知该柱为小偏心受压。假定该框架柱偏心受压时有轴向压力设计值N=500kN,柱两端配有双肢箍φ8150,箍筋等级为HPB300,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3,则该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项数值最为接近。A、176.8B、198.8C、206.8D、212.3答案:B解析:箍筋面积Asv=101mm2,箍筋间距s=150mm,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3.12条式(6.3.12)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为: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66.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6-15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该结构需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假定,主体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计算分析时,结构总体上刚刚进入屈服阶段。电算程序需输入的计算参数分别为:连梁刚度折减系数S1;结构阻尼比S2;特征周期值S3。试问,下.列各组参数中(依次为S1、S2、S3),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A、0.4、0.06、0.45B、0.4、0.06、0.40C、0.5、0.05、0.45D、0.2、0.06、0.40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条文说明第3.11.3条规定,在弹性方案中,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小于0.3,ABC三顶相对准确,D项不准确。剪力墙结构阻尼比宜适当增加,但增加值不大于0.02,即0.05≤≤0.05+0.02=0.07,C项不准确。根据第4.3.7条规定,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查表4.3.7-2可得,Tg=0.40s,则S3=0.45s,B项不准确。67.如图所示,确定无侧移框架的柱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为()mm(各杆惯性矩相同)。A、4833B、4920C、13020D、16000答案:A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D表D-1可知,无侧移框架柱,有一梁远端铰接,则柱顶横梁线刚度和与柱线刚度和的比值为:K1=∑ib/∑ic=(1+1.5)/1=2.5;柱底横梁线刚度和与柱线刚度和的比值为:K2=0;根据线性内插法可得,计算长度系数μ=0.8055,则无侧移框架的柱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为:l0x=μ*l=0.8055×6=4.833m。68.图3-31所示桁架中AB和BC两杆采用Q235钢,其几何尺寸和受力为:BC杆之间几何长度为4×1507mm,AB杆之间几何长度为2×2039mm;N2=-27.9kN(压力),N1=-24.9kN(压力),N3=-879.8kN(压力),N4=-859.3kN(压力)。BC杆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为()m。A、2.996B、3.014C、5.994D、6.028答案:D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5.3.1可知,平面外计算长度为侧向支撑点的间距(是节点间距的4倍),则平面外计算长度loy=4l=4×1.507=6.028m。69.关于网状配筋砖砌体,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网状配筋砖砌体开裂荷载,一般为破坏荷载的60%~75%B、网状配筋砖砌体的破坏特点是形成贯通的竖向裂缝C、网状配筋砖砌体当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砌体强度接近于单砖抗压强度D、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极限压缩变形可为相应的无筋砌体的2~3倍答案:B解析:网状配筋砖砌体由于横向钢筋的约束,裂缝开展小,破坏时不形成贯通裂缝,不被分裂为1/2砖小立柱而失稳。A项,试验表明,当网状配筋砖砌体加压至0.6~0.75Fu时,个别砖和竖向灰缝出现裂缝;C项,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破坏特征为外边破坏严重的砖开始脱落,个别砖压碎;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M10混合砂浆,配筋率ρ=1.0,取fy=320MPa,则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式(8.1.2-2)计算,fn=7.90~8.3MPa(轴心受压),可认为已基本接近单砖抗压强度;D项,由于横向钢筋约束使网状配筋砖砌体不至于被分裂为1/2砖而过早破坏,压缩变形极大提高。70.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假设,用软件计算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部分计算结果如下所示:Ⅰ.最大弹性层间位移△u=5mm;Ⅱ.水平地震作用下底部剪力标准值Vek=3000kN;Ⅲ.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最大弹性位移为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35倍。试问,针对上述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要求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A、Ⅰ、Ⅱ符合,Ⅲ不符合B、Ⅰ、Ⅲ符合,Ⅱ不符合C、Ⅱ、Ⅲ符合,Ⅰ不符合D、Ⅰ、Ⅱ、Ⅲ均符合答案:B解析:71.选择承重钢结构钢材的钢种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结构工作温度B、荷载性质C、钢材造价D、建筑的防火等级答案:D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3.1条规定,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不同钢材的价格差会影响结构建造成本,而钢种一般与钢结构的耐火等级无关(耐火钢除外)。72.某学校田径场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由于场地原始地面标高较低,需要大面积填土2m,填土及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见图。为减少田径场的后期沉降,需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建设所在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预压法;②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③振冲法;④砂石桩法;⑤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⑥水泥土搅拌桩法。[2011年真题]4.条件同(2),并已知旋喷桩的压缩模量Ep为80MPa,假设置换率m为15%。试问,旋喷桩与①层淤泥质黏土形成的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搅拌桩复合土层压缩模量的相关规定作答。A、8B、10C、14D、18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7.3.2条,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地基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复合土层压缩模量的提高,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减少,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根据式(7.3.2-5)计算,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为: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73.某砌体房屋,顶层端部窗洞口处立面如图所示,窗洞宽l.5m,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底距离女儿墙顶1.02m。若外纵墙厚240mm(墙体自重标准值为5.0kN/m2),已知传至15.05m标高处的荷载设计值为35kN/m,砌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2011年真题]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计算。1.试问,窗上钢筋砖过梁按简支计算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0.8;28.8B、10.5;28.1C、8.4;22.4D、8.1;21.6答案:A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7.2.2条第1款规定,梁、板下的墙体高度为:hw=15.05-14.25=0.8m1/3ln=1/3×l.5=0.5m,墙体荷载应按高度为l/3ln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由题意,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由题已知q1=35kN/m,故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为:q=1/3×l.5×5.0×l.35+35kN/m=38.375kN/m;根据简支梁内力计算公式可得砖过梁承受的弯矩和剪力:M=1/8qln2=1/8×38.375×l.52=10.79kN·m,V=1/2qln=1/2×38.375×1.5=28.78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74.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2011年真题]2.已知二层顶某跨框架边梁AB,在地震及各荷载作用下梁B端截面所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永久荷载下MGk=-65kN·m;楼面活荷载下MQk=-20kN·m;风荷载下Mwk=±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260kN·m。试问,满足规范要求时,AB梁B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430B、-440C、-530D、-540答案:A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表5.6.4可知,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尚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的组合;本题结构未超过60m,不应考虑风荷载作用效应参与组合,重力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分别取1.2和1.3。根据第4.3.6条第2款,一般民用建筑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0.5,则:MB=-[1.2×(65+0.5×20)+1.3×260]kN·m=-428kN·m。75.某五层砖砌体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m,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盖,横墙承重。该房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集中于各楼层、屋盖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G1~G5=2000kN。[2011年真题]1.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400B、2040C、1360D、1150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规定,多质点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Geq=0.85∑Gi=0.85×2000×5=8500kN;根据第5.1.4条规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表5.1.4-1采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1=αmax=0.24;根据式(5.2.1-1)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24×8500kN=2040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76.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采用HRB335级。5.题(4)中,若墙肢的控制组合内力设计值M=865.8kN·m,N=330.1kN。墙肢配置竖向分布钢筋双排),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为ρw=0.357%。墙肢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长度hc=400mm,则此墙肢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向受力钢筋可选用()。A、4Φ16B、4Φ18C、6Φ14D、6Φ16答案:C解析:当墙肢两端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对称配置时,界限破坏情况下的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b为:Nb=[α1fcbh0ξb-(1-1.5ξb)h0bfyρ]/γRE=[1.0×16.7×220×2800×0.518-(1-1.5×0.518)×2800×220×300×0.357%]/0.85=6096.1kN;已知墙肢的控制组合内力设计值M=865.8kN·m,N=330.1kN;由于N=330.1kN233.5mm<ξbh0=0.518×2800=1450.4mm;因此,墙肢确实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此时,Msw=0.5(h0-1.5x)2fyρb=0.5×(2800-1.5×233.5)2×300×0.357%×220=707.0kN·mMc=α1fcbx(h0-x/2)=1.0×16.7×220×233.5×(2800-233.5/2)=2302kN·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8条式(7.2.8-2)计算,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这表明当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墙肢端部的约束边缘构件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纵向受力钢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7.18条规定,按二级抗震等级最小配筋率配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Asmin=A′smin=ρminbhc=1.0%×220×400=880mm2,墙肢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的实配纵向受力钢筋为614,钢筋面积为:As=923mm2>Asmin=A′smin=880mm2,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77.在进行钢吊车梁制动结构的疲劳计算时,吊车荷载应按()取值。A、一台吊车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B、一台吊车荷载设计值乘以动力系数C、一台起重量最大的吊车荷载标准值D、两台吊车荷载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答案:C解析:吊车梁属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1.6条规定,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在计算疲劳和变形时,动力荷载应采用动力荷载标准值,不乘以动力系数;而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疲劳和挠度时,吊车荷载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78.某4层钢结构商业建筑,层高5m,房屋高度20m,抗震设防烈度8度,采用框架结构,布置如图3-6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框架梁截面采用轧制型钢H600×200×11×17,柱采用箱形截面B450×450×16。梁柱截面特性如下:.假定,框架柱几何长度为5m,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方法计算且考虑假想水平力时,框架柱进行稳定性计算时下列何项说法正确?()A、只需计算强度,无须计算稳定B、计算长度取4.275mC、计算长度取5mD、计算长度取7.95m答案:C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5.3.3条第1款第2项规定,当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内力且在每层柱顶附加考虑假想水平力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1.0。故计算长度为5m。79.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