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_第1页
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_第2页
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_第3页
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_第4页
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0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第一部分病原学:了解鼻疽杆菌的特性和传播途径。 2第二部分流行病学:阐述鼻疽病的地理分布和易感动物。 3第三部分临床表现:总结鼻疽病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 6第四部分诊断方法:介绍鼻疽病的诊断技术和分型方法。 8第五部分治疗方案:概括鼻疽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9第六部分预后评估:分析鼻疽病的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 11第七部分预防措施:提出鼻疽病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 13第八部分公共卫生意义:阐明鼻疽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16

第一部分病原学:了解鼻疽杆菌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鼻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非运动、非芽孢、非荚膜、兼性厌氧菌,属于鼻疽杆菌属。

2.鼻疽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以在土壤、水和动物组织中存活。

3.鼻疽杆菌是高度传染性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吸入受污染的空气或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

鼻疽病的传播途径,

1.鼻疽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而传播。

2.鼻疽杆菌可以通过吸入受污染的空气而传播。

3.鼻疽杆菌可以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病原学

鼻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鼻疽病的病原体。它属于巴斯德菌科,嗜氧,兼性厌氧。鼻疽杆菌的形态为短粗的杆菌,大小为0.5-1.0μm×1.0-3.0μm。该细菌具有荚膜,荚膜厚度可达2μm,荚膜是该细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鼻疽杆菌的鞭毛数量为1-4根,鞭毛长度可达10μm,鞭毛是该细菌运动的工具。

鼻疽杆菌是一种高度适应性的细菌,它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包括土壤、水、粪便和动物组织。鼻疽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当易感动物接触到感染了鼻疽杆菌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时,即可发生接触感染。接触感染是鼻疽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鼻疽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了鼻疽杆菌的动物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鼻疽杆菌会随飞沫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3.消化道传播:鼻疽杆菌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当易感动物采食被鼻疽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即可发生消化道传播。

4.皮肤黏膜感染:当易感动物的皮肤或黏膜破损时,鼻疽杆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体内,导致皮肤黏膜感染。

鼻疽杆菌对多种理化因素具有抵抗力。它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月,在水中存活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数天。鼻疽杆菌对高温敏感,在55℃下30分钟即可死亡,在100℃下立即死亡。鼻疽杆菌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如2%戊二醛、1%漂白粉、75%酒精等。

鼻疽杆菌的毒力与荚膜有关。荚膜可以保护鼻疽杆菌免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并有助于鼻疽杆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鼻疽杆菌还产生多种毒素,如热毒素、细胞毒素和外毒素等。这些毒素可以损伤宿主细胞,导致宿主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第二部分流行病学:阐述鼻疽病的地理分布和易感动物。关键词关键要点地理分布

1.鼻疽病是一种由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具有世界性分布。

2.鼻疽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在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已基本绝迹。

3.在中国,鼻疽病主要流行于xxx、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易感动物

1.鼻疽病主要感染马、驴、骡等马科动物,也可见于绵羊、山羊、牛、骆驼、猪、犬、猫、兔子、狐狸、水獭、海豹、鸟类等动物。

2.人类对鼻疽病具有易感性,但感染情况较少,主要发生在与患病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如兽医、马夫、牧民等。

3.鼻疽病在不同动物种间易感性差异较大,马、驴、骡最为易感,绵羊、山羊次之,牛、骆驼、猪、犬、猫等动物相对不易感。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

鼻疽病是一种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疾病,主要由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mallei)引起,全球疫情呈零星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均有疫情报道。受气候条件、畜牧业发展水平、动物检疫和防控措施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鼻疽病疫情有所差异。

易感动物:

鼻疽病主要感染马、驴和骡等马属动物,但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包括骆驼、绵羊、山羊、猪、狗、猫等。家畜中,马是普遍易感动物,也是主要宿主,在马群中传播和流行最广。骆驼对鼻疽病十分敏感,易发强烈感染和广泛化脓。绵羊、山羊、猪、狗、猫等动物对鼻疽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轻微临床症状。

传播途径:

鼻疽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或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尘埃而感染。

传播媒介:

昆虫(如苍蝇、蚊子等)可传播鼻疽病,亦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土壤等媒介传播。

易感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动物感染鼻疽病的风险: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营养不良或缺乏。

-饲养管理不当。

-长途运输。

-与感染动物或污染物接触。

影响流行的因素:

鼻疽病的流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检疫和防控措施。

-动物卫生状况。

-动物密度。

-动物移动。

-气候条件。

-野生动物宿主。

疫情特点:

鼻疽病疫情具有以下特点:

-传播迅速,易造成大范围流行。

-临床症状多样,早期诊断困难。

-病程长,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疫情分布不均,受地区、气候、卫生条件等因素影响。

-控制难度大,容易反复发作。第三部分临床表现:总结鼻疽病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病的临床特征

1.鼻疽病是一种动物性传染病,主要影响马科动物,但也可能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

2.鼻疽病的临床特征因感染程度、感染部位和宿主动物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3.鼻疽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鼻腔粘膜肿胀、溃疡和坏疽、淋巴结肿大、发热和败血症。

鼻疽病的病理变化

1.鼻疽病的病理变化主要限于呼吸道和淋巴系统,但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

2.鼻腔粘膜肿胀、溃疡和坏疽是鼻疽病最常见的病理变化,鼻中隔和鼻甲常受累。

3.淋巴结肿大是鼻疽病的另一个常见病理变化,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均可受累。鼻疽病临床特征

鼻疽病是一种由革兰阴性杆菌马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马、驴和骡,偶尔也会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鼻疽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对马匹生产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典型症状

1.急性型:急性型鼻疽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10天,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鼻孔流出粘液或脓性鼻液,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肺炎或胸膜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慢性型:慢性型鼻疽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月或数年,病程迁延,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间歇性发烧,鼻粘膜溃疡,鼻腔分泌物增多,鼻中隔穿孔,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病理变化

1.急性型:急性型鼻疽病的病变主要累及鼻粘膜、肺和淋巴系统。鼻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溃疡和坏死灶,鼻腔内充满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肺部出现肺炎或胸膜炎,肺组织中有大量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聚集。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并含有大量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2.慢性型:慢性型鼻疽病的病变主要累及鼻粘膜、皮肤和关节。鼻粘膜增厚、溃疡,鼻中隔穿孔,鼻腔内充满脓性分泌物。皮肤出现结节、脓肿或溃疡,关节肿胀、疼痛,并含有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治疗方案

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鼻疽病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抗生素包括:

-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嘧啶钠等。

-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金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2.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包括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提供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局部病变严重的病例,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鼻腔坏死组织清创、肺脓肿切开引流等。

4.预防接种:鼻疽病疫苗接种是预防鼻疽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常用的鼻疽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保护期较短;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但保护期较长。第四部分诊断方法:介绍鼻疽病的诊断技术和分型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病的诊断技术

1.分离和鉴定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获取病变部位(鼻腔、肺脏、皮肤等)的标本,利用细菌培养、染色和生化特性鉴定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2.血清学检测:检测特异性抗体,包括凝集试验、ELISA、免疫层析等方法,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免疫力。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可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鼻疽病的分型方法

1.系统型鼻疽:感染主要累及鼻黏膜,可引起鼻腔粘膜增厚充血、溃烂、坏死、有时累及鼻甲骨,甚至软骨。

2.肺型鼻疽:主要累及肺部,可引起肺炎、胸膜炎,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

3.皮肤型鼻疽:主要累及皮肤,表现为皮肤溃疡、脓疱、坏死,有时甚至形成慢性溃疡和疤痕。

4.肠型鼻疽:主要累及肠道,表现为肠道炎,可引起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诊断方法:

鼻疽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1.临床症状:

-局部症状:鼻黏膜糜烂、溃疡,并有黏稠分泌物,有恶臭。鼻腔侵犯扩展,可出现坏死、变形或闭塞。可扩展至咽、喉头及肺。

-全身症状: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

2.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检查:取鼻腔分泌物或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双极染色的杆菌。

-培养检查:取鼻腔分泌物或病变组织接种于适当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以鉴定病原菌。

3.血清学检查:

-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针对鼻疽菌的凝集抗体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针对鼻疽菌的抗体水平。

-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血清中针对鼻疽菌特异性抗原的抗体水平。

分型方法:

鼻疽菌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A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会导致马、骡和驴的发病。

2.B型:这种类型导致绵羊和山羊的发病。

3.C型:这种类型导致猫和狗的发病。

鼻疽菌的类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定:

-生物型鉴定:这包括测试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血清型鉴定:这包括测试细菌与不同抗血清的反应。

-分子鉴定:这包括对细菌DNA的分析。第五部分治疗方案:概括鼻疽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病的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鼻疽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全程治疗:鼻疽病治疗必须坚持全程治疗,以确保疾病完全治愈并降低复发率。

3.综合治疗:鼻疽病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抗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隔离措施等。

【常用药物】:

基本原则

*隔离与消毒:鼻疽病为法定甲类传染病,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隔离和消毒。

*抗菌药物治疗: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早期、足量、足疗程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控制发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及其他器官功能。

*密切监测: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

*首选药物: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四环素类:доксициклин(强力霉素)、米诺环素。

*三联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肌注)。

*二线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

*氯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

*复方新诺明: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

*辅助药物: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

治疗方案选择

*轻症鼻疽病:首选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疗程2-3周。

*中重症鼻疽病:首选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疗程3-4周。

*严重鼻疽病:首选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联合氨基糖苷类或氯霉素,疗程4-6周。

*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鼻疽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或复方新诺明,疗程4-6周。

注意事项

*鼻疽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治疗期间应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鼻疽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健康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

*鼻疽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第六部分预后评估:分析鼻疽病的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病预后影响因素

1.病原体毒力:毒力强的鼻疽杆菌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和更差的预后。

2.宿主机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鼻疽病,预后也更差。

3.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预后,延误治疗可导致疾病进展和预后恶化。

4.治疗方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提高预后,不适当或不充分的治疗可导致治疗失败和预后不良。

鼻疽病治疗方案

1.抗生素治疗:一线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增效剂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2.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液、氧疗、呼吸支持和抗休克治疗等。

3.外科治疗:包括切开引流脓肿、切除坏死组织和修复受损组织等。

4.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等。鼻疽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预后评估

1.预后影响因素

鼻疽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病原体毒力:不同的鼻疽嗜血杆菌菌株毒力不同,毒力强的菌株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感染部位:鼻疽病可累及多个部位,包括鼻腔、肺、淋巴结、皮肤和其他器官。不同部位的感染预后不同,肺部感染和播散性感染的预后较差。

*宿主因素:宿主的免疫状态、营养状况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可影响预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

*治疗及时性和规范性: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的治疗可改善预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导致病情恶化和预后不良。

2.治疗效果评价

鼻疽病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应逐渐改善,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应逐渐恢复正常。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吸收:治疗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等应显示病变逐渐吸收。

*病原体检测阴性:治疗后,患者的鼻腔、肺部和其他感染部位的病原体检测应为阴性。

3.预后随访

鼻疽病治愈后,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或并发症。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患者应在治愈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1-2年。随访期间,应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是否有复发或并发症的迹象。第七部分预防措施:提出鼻疽病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1.建立和完善鼻疽病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对易感动物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加强对易感动物的检疫和隔离,禁止疫区动物外流,对疫区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

3.加强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对病死动物尸体和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提高动物免疫力

1.加强对易感动物的免疫接种,使用有效的鼻疽病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2.加强对易感动物的营养管理,为易感动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3.加强对易感动物的饲养管理,改善易感动物的饲养环境,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严格对外来动物的检疫

1.加强对进口动物的检疫,对进口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

2.加强对野生动物的检疫,对野生动物进行定期检疫,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

3.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疫,对动物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加强对畜舍和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对畜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对饲料和水的卫生管理,对饲料和水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对动物粪便的管理,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宣传教育

1.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鼻疽病的认识,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

2.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提高兽医人员对鼻疽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兽医人员对鼻疽病的防控能力。

3.加强对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做好鼻疽病的防控工作。

加强科学研究

1.加强对鼻疽病病原体的研究,加深对鼻疽病病原体的认识,为鼻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加强对鼻疽病疫苗的研究,研制出更有效、更安全的鼻疽病疫苗,为鼻疽病的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3.加强对鼻疽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研制出更有效、更安全的鼻疽病治疗药物,为鼻疽病的防控提供技术保障。鼻疽病是一种由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马科动物,但也可感染人类。鼻疽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有些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如中东、北非和中亚。

一、预防措施

1.加强检疫和隔离

对进入疫区的马匹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疑似病例或阳性病例应立即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2.加强免疫接种

对易感马匹进行鼻疽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改善卫生条件

保持马厩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以减少病原菌的生存和传播机会。

4.避免接触病畜

工作人员应避免接触患病马匹或其尸体,并应穿戴防护服,以防止感染。

5.对患病马匹进行治疗

对患病马匹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并应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二、控制措施

1.扑杀病畜

对患病马匹进行扑杀,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对疫区进行消毒

对疫区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防止疾病的复发。

3.加强检疫和隔离

对进入疫区的马匹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疑似病例或阳性病例应立即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4.加强免疫接种

对易感马匹进行鼻疽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5.加强宣传教育

对马匹饲养者和兽医进行鼻疽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第八部分公共卫生意义:阐明鼻疽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鼻疽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而传播给人类。

2.人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多样,可以表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肺部、肝脾等多系统损害。

3.鼻疽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死亡。

鼻疽病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1.鼻疽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马、驴、骡等马科动物,以及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

2.鼻疽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可引起动物发热、鼻腔溃烂、淋巴结肿大、肺部感染等症状。

3.鼻疽病对动物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

鼻疽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1.鼻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2.鼻疽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或奶制品等。

3.鼻疽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因此,预防鼻疽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鼻疽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动物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动物。

2.对疫区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动物对鼻疽病的抵抗力。

3.加强动物卫生管理,定期对动物圈舍进行消毒,并做好动物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4.对鼻疽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鼻疽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1.鼻疽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发现了新的毒力因子和致病通路。

2.鼻疽病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包括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

3.鼻疽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进展,包括新的抗菌药物和免疫疗法。

鼻疽病的未来展望

1.鼻疽病的防治工作将继续加强,旨在消除鼻疽病的发生。

2.鼻疽病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以更好地了解鼻疽病的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3.鼻疽病的疫苗研发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动物对鼻疽病的抵抗力。一、鼻疽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鼻疽菌感染途径:

鼻疽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呼吸道侵入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