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一战的背景(1)世界形势动荡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②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2)列强矛盾激化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②表现英德矛盾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3)两大集团形成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表现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影响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2.一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巴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地种种冲突。——[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条战线表现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影响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2.战争进程(1)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2)日本参战:1914年,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4)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5)后期战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6)大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体系建立(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缔结条约: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3)建立体系: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3.国际联盟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评价①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②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③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大战的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联想——选择性必修3·P73~75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条件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②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③一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④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2)表现①亚洲地区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越南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②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3)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战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能够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应运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基础性概念】1.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与反对。2.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关键处提问】1.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的什么要求?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重新瓜分世界。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2.阅读教材P89《国际联盟盟约》,你如何认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提示]委任统治制度的含义是战胜国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视为“落后的”国家,认为它们不能独立,而需要委任给英法等“先进国”帮助统治。实质是英法利用国联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操纵国联。3.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摘编自教材P90)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提示]它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或德国丧失领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被限制军备、承担巨额赔款);没触动战败国的军国主义却激起战败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怒和复仇的情绪;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势必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主题两大军事集团的厮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维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典例1](2024·河南联考)下图是20世纪初在欧洲发表的一幅名为《友谊链》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A.一战后的和平孕育了新的危机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C.殖民体系的建立导致一战爆发 D.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受到一战制约解析:本题为漫画类试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第一步,审题干时空信息:20世纪初、欧洲。漫画名称:《友谊链》→应重点分析各国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图文结合分析漫画根据漫画中代表欧洲各国的人物的话语及动作可知,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间存在矛盾,俄国为塞尔维亚的盟友;俄国与德国之间存在矛盾,英国与法国为俄国的盟友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漫画反映了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一战后的危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体系建立的相关信息,且一战爆发是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排除C项;漫画反映的时期为一战爆发前,此时俄国并未发生革命,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典例2](一战前列强之间的矛盾|202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下图所示是英国某画家发表于1885年的漫画《贪吃的男孩》。图右代表德国的“男孩”俾斯麦,他餐盘中有了一块纳米比亚城市“吕德里茨”的蛋糕,他右手的刀又切下了桌上“新几内亚”的蛋糕,图左象征英国的人物目瞪口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A.英国极力阻挠德国完成统一 B.德国加紧与英国争夺殖民地C.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D.英国已丧失其海上霸主地位解析:选择B项:根据材料可知,该漫画发表于1885年,反映了当时随着统一的完成,德国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在全球范围内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进行一系列争夺。排除A项:此时的德国是统一的。排除C项:漫画内容不能确认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因为没有与其他矛盾的比较。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丧失其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当时英国还是海上霸主。【重点理解】历史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军事上:列强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欧洲出现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导火索(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的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物质上: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5)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维度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典例3](2024·陕西安康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沙俄、德意志、奥匈等四大帝国瓦解,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新兴国家纷纷出现。战胜国列强表面上依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解决边界问题,但实际上却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来划分。这些现象客观上()A.催生了许多新的民族问题 B.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C.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推动了世界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解析:选择A项:根据材料可知,一战使四大帝国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出现,协约国简单粗暴地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定边界,催生了许多新的民族问题(拓展:波兰疆域的划分和奥地利的独立即其中的民族问题)。排除B项: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D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典例4](2024·山东实验中学模拟)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起义;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C.标志亚非民族意识觉醒 D.改变一战后国际秩序解析:eq\b\lc\\rc\}(\a\vs4\al\co1(时间:1919年3至7月→一战结束后,地点:印度、埃及、中国、土耳其等→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行动:采取不同措施反抗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这些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B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于二战后,排除A项;亚非地区的民族意识在此之前就已觉醒,“标志”说法错误,排除C项;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中事件并未动摇该体系,排除D项。[典例5](2024·河北石家庄调研)在化学、金属等传统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德国女性所占的比例从1914年前的22%猛增至1918年的38%。德国女性在全部领域中的就业比重更是在1914—1918年这短短四年中增长了17%,远远超过了19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女性的就业比例。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妇女地位的提高 B.工业革命的发展C.传统观念的改变 D.社会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可根据材料现象并结合时空信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妇女地位提高是材料现象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不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传统观念的改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典例6](2023·全国乙卷,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情况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飞机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解析:(1)由材料“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得出一战初期,只担任侦察任务;由材料“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得出后来逐渐用于空战,并被交战国用来争夺制空权;由材料“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得出飞机数量大幅增加,飞机也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角。(2)由材料“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得出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武器的认识;由材料“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得出增加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由材料“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得出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步伐;由材料“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得出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发明;由材料“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得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1)变化:一战初期,只担任侦察任务;后来逐渐用于空战,并被交战国用来争夺制空权;飞机数量大幅增加,飞机也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角。(2)影响: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武器的认识;增加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步伐;刺激了更多新式武器的发明;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重点理解】历史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1)经济: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政治:改变了世界格局。①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②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英法等国受到重创。③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④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3)科技: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4)思想观念: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主题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及评价[典例7](2024·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巴黎和会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但在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英、法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以至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极力要求并入德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法按照自己意图瓜分世界B.巴黎和会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C.民族自决原则未得到真正落实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解析:据材料“划分主权国家的疆域时……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可知,英、法违背了“每个民族都享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的规定,说明民族自觉原则并未真正落实,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英、法对世界的瓜分主要是指对战败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置,瓜分的范围不包括欧洲,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充满了各种矛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国联,由英、法操纵,说明欧洲主导世界的中心地位并未动摇,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巴黎和会上英美竞争与妥协关系的体现英美在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安排战后国际格局的巴黎和会上既有竞争又有妥协。出于各自的外交目标,英国关注殖民地与海上霸权问题,而美国则将建立一个由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国际联盟作为主要目标。鉴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及国际关系的背景,英美都做出了让步。最终的结果既反映了新国际秩序中大国操纵的特征也反映了两国外交的局限性。主题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维度】从文艺作品中深化认识历史[典例8](2023·海南选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从表中的Ⅰ栏中选出四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A—②,示例不得作为答案)(2)从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将题干所给的文艺作品与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配对。作答时,学生要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如巴黎公社的领导者之一鲍狄埃是《国际歌》的创作者之一,因此歌曲《国际歌》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革命;电影《我的1919》反映的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事件,其与巴黎和会相对应;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黑奴问题,该小说与美国内战相关联;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反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综上可得对应关系:B—④,D—⑧,E—③,H—⑤。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依据设问要求,学生需从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炼主题进行阐述,具体阐述时,注意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配对1主题——文学艺术与战争C—①;E—③;G—⑥;H—⑤配对2主题——文学艺术与反抗压迫B—④;D—⑧;E—③;H—⑤配对3主题——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B—④;E—③;F—⑦;H—⑤配对4主题——文学艺术与国际秩序的演变C—①;D—⑧;G—⑥;H—⑤(2)示例一主题: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反映人们反抗压迫精神的重要媒介。论证: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运动,《国际歌》的创作正是巴黎公社成员反抗资产阶级压迫、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的见证。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独立后受压迫的黑人反抗暴力的决心,非裔美国人的斗争推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顾维钧等人参加和会,意在维护战后中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经过顾维钧等人的努力以及国内五四运动的斗争,中国最终收回山东主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贫富,纷纷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黄河大合唱》正是这一时期黄河两岸人民为抗日救国进行英勇斗争的体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结论: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反映。19世纪以来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是反映人们反抗压迫精神的重要媒介。示例二主题: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秩序的演变。论证:《战争与和平》描写了19世纪初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历史,拿破仑帝国崩溃后,1815年欧洲各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新的均势体系;电影《我的1919》和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黄河大合唱》,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激昂的爱国热情,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吁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结论: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反映。19世纪以来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呼吁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分析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1)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战胜国之间不能也不可能消除矛盾。主要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利益的矛盾。(2)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凡尔赛体系的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3)欧洲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的新的民族矛盾:战胜国声称自己是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的,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利益的需要来实行这一原则,为以后德国等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起新的国际争端创造了条件。(4)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觉醒,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掀起了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俄(联)的矛盾:由于凡尔赛体系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俄(联)的对立,因此当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帜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俄(联),最终导致战争由局部走向世界。1.(2023·福建选考,15)下图是一幅关于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漫画,发表于1921年12月。画中德国被描绘成水中求救者的形象。该漫画反映当时()A.德国面临着经济大危机B.英法德三国间经济合作C.德国对英法的外交策略D.英法对德人道主义援助解析:据材料,德国已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受到严厉制裁,如割地赔款、海外殖民地被瓜分等;因此魏玛共和国此阶段的外交目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修改《凡尔赛条约》,使德国摆脱不公正待遇的国际法基础,二是争取国际认同,恢复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强国地位。1921年维尔特政府为实现外交目标,实行“履约政策”,对协约国妥协和让步,并请求延期缴付赔款,但遭到英法拒绝。因此漫画充分体现了此时德国对英法的外交策略,C项正确;经济大危机时间为1929至1933年,排除A项;据材料“德国在水中求救,英法在岸上没有营救的意向,贷款在岸边比较远的地方”不能得出,“英法德三国间经济合作”和“英法对德人道主义援助”,排除B、D两项。故选C项。答案:C2.(2022·浙江6月选考,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解析:面对德国不断强大的海军力量,英国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因此抛弃之前和日本、法国的恩怨矛盾,与之结盟,以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国,这体现了英国在外交方面坚持“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原则,D项正确;英国与日本和法国结盟,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英国外交政策始终围绕英国自身,而不是“集体”,排除B项;英国的外交针对的是德国,这显然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3.(2022·山东等级考,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解析:根据材料“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可知,一战期间,英国从“欧洲均势”角度考虑,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调整其对法国的态度,B项正确;A、C两项不属于英国转变态度的主要目的,排除;联合法国控制欧洲与英国的“欧洲均势”原则不符,排除D项。答案:B4.(2021·重庆等级考,14)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解析:由材料“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可知丘吉尔认为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扭曲的安全观、民族观等极端思想都成为诱导战争爆发的因素,故选C项;由材料“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可知强调的是极端思想和情绪,而非军备竞赛,排除A项;由材料“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可知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冲突,而非文明冲突,排除B项;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场景,经济的低迷引发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项。答案:C1.(2024·广东名校联盟联考)1908年,当时一篇颇受欢迎的俄国评论写道,“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维系于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运,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了,被肢解了,那么俄罗斯的未来将会化为灰烬”。在此前后,德国权威报刊声称“斯拉夫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德意志人的堤坝,如果我们后退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切”。材料反映出一战前()A.俄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B.报刊舆论左右国际局势C.塞尔维亚地区冲突日益升温D.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泛滥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极端民族主义强调牺牲其他国家利益,寻求本民族利益,巴尔干半岛多为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泛斯拉夫主义”旗帜,向巴尔干半岛渗透,而德国认为沙俄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威胁了德国的利益,材料体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在俄国和德国的影响,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迅速崛起,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和法国,而作为老牌殖民国家的英法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德国想要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随着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上对英国构成的挑战,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报刊舆论体现了国际局势,但其不能“左右”国际局势,这夸大了报刊舆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意图和德国对俄国扩张的态度,没有涉及塞尔维亚地区的冲突,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外资企业会计人员聘用与管理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环境治理担保合同标的属性与实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协议书4篇
- 2025年湛江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二零二五版个体工商户雇工劳动合同(文创产业专用)3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设施安装与维护承包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慧家居虫害预防与治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员工外派协议3篇
- 2025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合并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年会场地租赁专项合同5篇
- 2024年高纯氮化铝粉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安检人员培训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试题和答案
- 2025四川中烟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EHS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