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186-2017粮饲兼用型甘薯 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20/wKhkFmZCyHGAM7F3AADCES0qn2o714.jpg)
![DB32-T 3186-2017粮饲兼用型甘薯 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20/wKhkFmZCyHGAM7F3AADCES0qn2o7142.jpg)
![DB32-T 3186-2017粮饲兼用型甘薯 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20/wKhkFmZCyHGAM7F3AADCES0qn2o7143.jpg)
![DB32-T 3186-2017粮饲兼用型甘薯 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20/wKhkFmZCyHGAM7F3AADCES0qn2o7144.jpg)
![DB32-T 3186-2017粮饲兼用型甘薯 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2B/20/wKhkFmZCyHGAM7F3AADCES0qn2o7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2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186—2017
粮饲兼用型甘薯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FoodandForageUsingSweetpotatoVariety
SushuNo.19
2017-01-20发布2017-03-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186—2017
粮饲兼用型甘薯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苏薯19号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措施、病虫草害防治、收获、
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苏薯19号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987(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春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pringtime
4月下旬-5月上旬栽插的甘薯。
3.2夏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ummertime
6月上旬至中旬栽插的甘薯。
4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干燥、土松地肥、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不宜在茎线虫病、根腐病区种
植。
产地灌溉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栽培技术措施
5.1育苗
5.1.1精选种薯
剔除病薯、烂薯,以健康的、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薯块作为育苗种薯。
1
DB32/T3186—2017
5.1.2苗床准备与排种
选择有薄膜覆盖的大棚或背风向阳的田块,挖深25cm、宽100cm~120cm的苗床,苗床长度可根
据地形及需要而定,床底施有机复合肥并覆土2cm~3cm,然后排种。薯块水平排放于床底,用种量
15kg/m2~20kg/m2,排好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湿薯
块,浇透水,在种薯上覆盖2cm厚的细土,整平畦面,然后覆盖一层地膜。
5.1.4育苗时间和方法
三层覆盖保温(大棚+拱棚+地膜)育苗,在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排种;双层覆盖保温(拱棚+地
膜)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排种。
5.1.5苗床管理
5.1.5.1出苗前
浇水保湿,苗床相对湿度保持约80%,床温保持18℃~30℃。
5.1.5.2出苗后
当约有60%的薯块顶土出芽时及时移去地膜,架竹弓及一层盖膜,保持床温25℃左右,床温超过
35℃时应打开苗床两端薄膜通风降温。
5.1.5.3剪苗前
薯苗长高至20cm时,苗床要揭膜通风2d~3d进行炼苗,然后再进行剪苗。
5.1.6剪苗
当薯苗长到20cm以上时进行剪苗。主要采取高剪苗方式,即留基部1节~2节剪苗,以防止苗床
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
5.2大田准备
5.2.1整地做垄
栽插前撒施N-P-K=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亩、硫酸钾10kg/亩、固体辛硫磷2kg/亩,进行
旋耕。然后用起垄机起垄,垄宽0.8m~0.9m,垄高35cm~40cm。田块四周挖外围沟,深约40cm,宽50cm。
5.3除草剂封闭
栽前4d~7d用甲草胺或丁草胺按推荐剂量对甘薯垄进行喷洒,封闭杂草。
5.4栽插
5.4.1栽插方法
一般采用斜栽法,栽插时将薯苗基部斜栽入土(2~3)个节位,其余茎叶外露。
5.4.2栽插密度
作为食用甘薯时栽插密度春薯为3300株/亩,夏薯3500株/亩,株距20cm~25cm;主要作为饲用
甘薯时栽插密度为8000株/亩,株距8cm~10cm。
2
DB32/T3186—2017
5.5田间管理
栽后浇透水,3d内复水保湿。栽后一周进行查苗补苗。根据需要,植株封垄前喷洒一次精禾草克
除草剂。封垄后注意拔除双子叶杂草。雨后及时排涝降渍,做到雨止田间无积水。用作饲用甘薯时栽后
60d,割藤一次,之后每1个月割藤一次,每次割藤后追施尿素8kg/亩~10kg亩。
6病虫草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
无害化控制原则。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执行GB4285—1989和GB/T8321—1987的规定。
6.2主要病害的防治
6.2.1甘薯黑斑病
通过轮作、高剪苗及种苗栽前用多菌灵500倍液醮根方法控制黑斑病。
6.2.2甘薯软腐病
通过晴天收获,避免冻害,贮藏初期及时降温,贮藏中、后期要保温等措施控制甘薯软腐病发生。
6.3主要虫害的防治
6.3.1地下害虫
采用轮作和耕前将辛硫磷颗粒剂按2kg/亩用量随基肥撒施控制蛴螬、蝼蛄等甘薯地下害虫。
6.3.2地上害虫
用2%甲维盐10g/亩加15%茚虫威乳剂20g/亩15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和麦蛾等甘薯地上部害
虫。
6.4主要草害的防治
用精禾草克、精喹禾灵等化学除草剂按规定用量进行地表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人工拔除双子叶
杂草。
7收获
7.1藤蔓收获
7.1.1时间
移栽后60d或单株藤蔓重量达1kg时开始割蔓,间隔期为30d-45d。
7.1.2方法
小面积收获采用人工镰刀割蔓,主蔓离地面5cm-10cm处切割。大面积采用割蔓机械收获。
7.2薯块收获
3
DB32/T3186—2017
7.2.1时间
收获时间为11月初。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商品薯收获最好在上午进行,薯块晾晒2h~3h后再
装袋(筐)运输。
7.2.2方法
丘陵地区采用手扶拖拉机带专用犁尖从甘薯垄中间犁开,使薯块滚落两边后人工收集。平原沙土地
区种植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大中型专用机械收获。
8运输
甘薯收获后及时运到空余房屋等贮藏间贮藏或用于加工提取淀粉。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防止机
械损伤,运输途中防止雨淋,注意防冻。
9贮藏
9.1贮藏方式
选择保温性好的空余房屋、半地下式或地下式贮藏窖贮藏。
9.2贮藏期管理
收获后短时存放时,应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保管。长期贮藏时,贮藏的适宜温度为
9℃~13℃,相对湿度为85%~90%。前期应打开贮藏间的门窗、气眼,降温散湿;中期(入窖后一个月
至第二年立春前后)注意保温防寒,不能低于9℃,防止甘薯冻害、腐烂;后期以稳定窖温,加速通风
换气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3186—2017
前言
为规范苏薯19号高产生产技术,提高苏薯19号的产量和品质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科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科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庆南、程润东、曾燕楠、王勇、张礼浩、郭成宝。
I
DB32/T3186—2017
粮饲兼用型甘薯苏薯19号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苏薯19号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措施、病虫草害防治、收获、
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苏薯19号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987(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春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pringtime
4月下旬-5月上旬栽插的甘薯。
3.2夏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ummertime
6月上旬至中旬栽插的甘薯。
4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干燥、土松地肥、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不宜在茎线虫病、根腐病区种
植。
产地灌溉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栽培技术措施
5.1育苗
5.1.1精选种薯
剔除病薯、烂薯,以健康的、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薯块作为育苗种薯。
1
DB32/T3186—2017
5.1.2苗床准备与排种
选择有薄膜覆盖的大棚或背风向阳的田块,挖深25cm、宽100cm~120cm的苗床,苗床长度可根
据地形及需要而定,床底施有机复合肥并覆土2cm~3cm,然后排种。薯块水平排放于床底,用种量
15kg/m2~20kg/m2,排好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湿薯
块,浇透水,在种薯上覆盖2cm厚的细土,整平畦面,然后覆盖一层地膜。
5.1.4育苗时间和方法
三层覆盖保温(大棚+拱棚+地膜)育苗,在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排种;双层覆盖保温(拱棚+地
膜)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排种。
5.1.5苗床管理
5.1.5.1出苗前
浇水保湿,苗床相对湿度保持约80%,床温保持18℃~30℃。
5.1.5.2出苗后
当约有60%的薯块顶土出芽时及时移去地膜,架竹弓及一层盖膜,保持床温25℃左右,床温超过
35℃时应打开苗床两端薄膜通风降温。
5.1.5.3剪苗前
薯苗长高至20cm时,苗床要揭膜通风2d~3d进行炼苗,然后再进行剪苗。
5.1.6剪苗
当薯苗长到20cm以上时进行剪苗。主要采取高剪苗方式,即留基部1节~2节剪苗,以防止苗床
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
5.2大田准备
5.2.1整地做垄
栽插前撒施N-P-K=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亩、硫酸钾10kg/亩、固体辛硫磷2kg/亩,进行
旋耕。然后用起垄机起垄,垄宽0.8m~0.9m,垄高35cm~40cm。田块四周挖外围沟,深约40cm,宽50cm。
5.3除草剂封闭
栽前4d~7d用甲草胺或丁草胺按推荐剂量对甘薯垄进行喷洒,封闭杂草。
5.4栽插
5.4.1栽插方法
一般采用斜栽法,栽插时将薯苗基部斜栽入土(2~3)个节位,其余茎叶外露。
5.4.2栽插密度
作为食用甘薯时栽插密度春薯为3300株/亩,夏薯3500株/亩,株距20cm~25cm;主要作为饲用
甘薯时栽插密度为8000株/亩,株距8cm~10cm。
2
DB32/T3186—2017
5.5田间管理
栽后浇透水,3d内复水保湿。栽后一周进行查苗补苗。根据需要,植株封垄前喷洒一次精禾草克
除草剂。封垄后注意拔除双子叶杂草。雨后及时排涝降渍,做到雨止田间无积水。用作饲用甘薯时栽后
60d,割藤一次,之后每1个月割藤一次,每次割藤后追施尿素8kg/亩~10kg亩。
6病虫草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
无害化控制原则。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执行GB4285—1989和GB/T8321—1987的规定。
6.2主要病害的防治
6.2.1甘薯黑斑病
通过轮作、高剪苗及种苗栽前用多菌灵500倍液醮根方法控制黑斑病。
6.2.2甘薯软腐病
通过晴天收获,避免冻害,贮藏初期及时降温,贮藏中、后期要保温等措施控制甘薯软腐病发生。
6.3主要虫害的防治
6.3.1地下害虫
采用轮作和耕前将辛硫磷颗粒剂按2kg/亩用量随基肥撒施控制蛴螬、蝼蛄等甘薯地下害虫。
6.3.2地上害虫
用2%甲维盐10g/亩加15%茚虫威乳剂20g/亩15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和麦蛾等甘薯地上部害
虫。
6.4主要草害的防治
用精禾草克、精喹禾灵等化学除草剂按规定用量进行地表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人工拔除双子叶
杂草。
7收获
7.1藤蔓收获
7.1.1时间
移栽后60d或单株藤蔓重量达1kg时开始割蔓,间隔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装修合同样本:办公空间绿化与景观设计
- 电缆桥架购销合同
- 数据分析技术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六章
- 三农网信息化实施与管理手册
- 外架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农业现代化生产作业指导书
- 公司个人租车合同
- 员工培训保密协议合同书
- 资料外包协议书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考研管理类综合能力(199)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钳工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