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浩瀚的海洋,拥有数不胜数的宝藏,驱动着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深邃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满了神秘与未知。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大国关注乃至争夺的焦点,而从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为关注与竞争的新特征、新趋势。如果问深海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黑,一片漆黑。我们坐进一个深潜器,潜到海里去,在进入水层的时候,会发现上面是有光的,下面就逐渐暗下来,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就黑了。在不到200米深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全靠深潜器的灯光照亮。直到今天,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以前都以为“泥牛入海无消息”,什么东西到海洋就是终点。人类到了20世纪末期才明白海底是漏的。海底有东西下去,有东西上来,这是人类从前不认识的一个地方。“深部生物圈”的科学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科学界对于深海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过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这类过程在人类社会里的应用前景,但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围绕海洋资源利用形成的经济模式更是不断拓展、深化。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宝藏深藏在大洋之中?为什么说深海产业既有巨大的潜力,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1947年人类开始在海里勘探石油,到了20世纪70年代能够采300米、500米水深的石油,到了1980年以后可以开采超过1000米水深的石油,现在最高可以开采3000多米水深的石油。伴随技术进步,60%新发现的油气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有专家认为,世界上现在剩下的石油的25%在北冰洋底下,所以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是非常厉害的。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今非昔比,然而深海资源的开发,实际上还处于准备阶段。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会带来惊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纪人类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没有下海深潜的能力,即便是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拥有高科技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深海技术从探索来讲就三条——深潜、深钻、深网。我们国家已经发展了深潜技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关于深钻,有一个大洋钻探计划,这是一个国际计划,进行了50多年,中国参加大洋钻探是在1999年,我们在南海进行了第一个大洋钻探。大洋钻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的岩芯,引领了深钻技术的发展。2004年三条破冰船在北冰洋打钻,打到了5000万年前的地层,发现5000万年前这里不是北冰洋,而是一个温带的湖,里面有“满江红”。“满江红”是一种水藻,在当时生长很茂盛,今天在湖泊和稻田里也有生长。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这种发现,不用大洋钻探是没有办法的。还有一个是深网,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从前海洋研究是在船上测,一个一个点去测,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海水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地方测了,过一会儿不是这个数据了,现在的办法是要在一个点上长期观测。人类对于地球的观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地面上、海面上;第二个阶段到空中去,就是遥感;第三个阶段到海底去,就是海底观测网。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在陆地上的实验室,可以收到洋底的信息。而长期观测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厄尔尼诺”暖流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现在能够预报了,原因就是在太平洋放了70个多个锚系来进行长期观测,后来发现,“厄尔尼诺”的根源不是在美洲边上,而是在西太平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现。海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深潜也好,深钻也好,都是在20世纪产生的,唯独深网到了21世纪才真正地开展,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日本在2011年东北大地震之后,在2015年就建了一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底观测网,这条缆线长5700公里。中国也有了类似的国家计划,2019年,由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家大科学工程——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动工,现在正在建造两个部分,一个在东海,一个在南海,计划5年要建起来,建起来以后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底观测网之一。这是很难办的事情,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挑战很多,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自主发展。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开展深海探索和开发的能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当中,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推动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摘编自汪品先《我们为什么要挺进深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深部生物圈”的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B.“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可用于我国对深海的探索。C.“满江红”是一种水藻,今天还有生长,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D.“厄尔尼诺”暖流是一种过去较长时间内气象部门难以预报的反常的自然现象。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中蕴含的无数宝藏,驱动着人类不断地探索海洋。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曾影响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海洋仍是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B.海洋油气业居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接近一半的海洋经济都与油气有关,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C.深海探索有深潜、深钻、深网这三种技术,在深钻方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岩芯的大洋钻探引领了发展。D.深网是在21世纪才真正开展的,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我国直到2019年才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海最大的特点是黑,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和认识在不断地深入。B.虽然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C.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非常厉害,因为有专家认为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北冰洋钻探还发现了地质的变化。D.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建设深网将推动人类对地球的深入观测。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4.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并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简要点评。5.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入地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B3.B4.①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气都在海底,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深海一号”平台,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推动我国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5.①历史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影响了世界格局;而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②海洋拥有许多宝藏,现在已经形成了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人类继续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关技术,提升开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③对海洋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为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错。原文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把“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说成“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不断改变着”表述成“才改变了”曲解。B.“‘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选项表述无中生有。C.“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说法绝对。原文是“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错。依据原文“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可知,油气产业能带动的是与海上开采油气有关的产业,没有明确能否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扩大范围,依据原文“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可知,人类还知之甚少的是“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不包括“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原文“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伴随技术进步,60%新发现的油气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可知,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气都在海底,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深海一号”平台,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原文“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开展深海探索和开发的能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当中,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推动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可知,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推动我国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原文“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大国关注乃至争夺的焦点,而从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为关注与竞争的新特征、新趋势”“‘深部生物圈’的科学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科学界对于深海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过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这类过程在人类社会里的应用前景,但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围绕海洋资源利用形成的经济模式更是不断拓展、深化”可知,历史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影响了世界格局;而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②由原文“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会带来惊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纪人类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没有下海深潜的能力,即便是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拥有高科技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可知,海洋拥有许多宝藏,现在已经形成了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人类继续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关技术,提升开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③由原文“海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可知,对海洋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为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写于悲痛中茅盾十九日下午三时接到我妻由上海拍给我的急电,报告鲁迅先生逝世,促我速回上海,真如晴天霹雳!我不能相信!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戏院去看苏联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着鲁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们坐在一处,谈了好多话。十日离十九日不过八天,我怎么能够相信会出了这样大的乱子!然而电文上明明写着“周已故”,这“周”不是“大先生”还有哪个?不是他还有哪一个“周”能使我妻发急电来促我速归?然而我却因为痔疮发作,卧在床上动不得。我恨极了这一次忙里偷闲的旅行!我发了个回电。仍旧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够勉强就道,夜里我躺在床上,回忆着十日和鲁迅先生在上海大戏院里的谈话,又回忆着十月二日(或三日)我和G君到鲁迅先生家里给他拍照那一个下午的谈话,又痛苦地猜想这“晴天霹雳”的来由。凭那两次最后的晤面,我不能相信鲁迅先生会突然于十九日逝世,虽然和G君去访他那一次回来时,G君在车中对我说:“今天看见鲁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赶紧转地疗养,总是危险。”我又记起史沫特菜女士在八月初离上海去避暑时,也对我说:“他此时虽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转地疗养!他自己总说不要紧,可是患肺病的人自己常常是乐观的啊!”八月中旬,鲁迅先生拣定了转地疗养的地点是日本镰仓。可是后来又不果行。夏天却已过去了。九月中我晤见他,他说暑天已过,索性再过几时,或者到香港去换换空气。谁知道十月中旬忽然这晴天霹雳!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若能把转地疗养这问题很早布置得妥当,则鲁迅先生不至于因有事实上的一些困难而迁延了这三个月的工夫,我们太不负责,我们这罪不能宽饶!我们太不中用了!十九日一夜,在这样悲痛回忆中过去。二十日清晨,我跳起来决定乘早班船再转火车,可是疼痛如割,刚走得一步便蹲下了!我太不中用!我没有法子瞻仰先生最后的遗容了!“中国只有一个鲁迅,世界文化界也只有几个鲁迅,鲁迅是太可宝贵了!”这是G君在十月二日和我去访鲁迅先生后回来时的话。但是,但是我们太不宝贵鲁迅了,我们没有用尽方法去和鲁迅的病魔斗争,我们只让他独自和病魔挣扎,我们甚至还添了他病中精神上的不快!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愧对那几位珍爱鲁迅先生的外国朋友!(有删改)文本二: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茅盾第一次见鲁迅先生,是一九二七年十月,那时我由武汉回上海,而鲁迅亦适由广州来。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个弄堂。那时我行动不自由,他和老三到我寓中坐了一回,我却没有到他寓里去,因为知道他那边客多。这以后,我长住上海,不再走动,所以和他见面的时候也多了。不过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私生活,亦不多。现在追忆起来,觉得有些事虽然未经人道及,但是大都牵涉到过去十年间文坛上的“故事”,此刻暂时不提起也好。此外,好像大家都已听说过,我如果再来写,亦殊嫌蛇足。无已,从他治病这方面说一件事吧。今年是鲁迅先生的六十冥寿,如果我们是在替他做生日,该多么好!他五十岁生日那天,上海文艺界同仁曾在一个荷兰餐馆里为他祝寿。记得那天到会的外宾只有二三人。那时谁也不会想到(或感觉到)鲁迅先生活不过六十岁!不但那时,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说鲁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会被认为是“黑老鸦”。鲁迅自己从未说他身体不好,人家看他也认为好;他精神抖擞地战斗着。但在这一年十一月,有人“发见”了鲁迅身体实在不好。记得是十一月七日(苏联“伟大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节”)的前一天或后一天,上海苏联领事馆招待少数文化人到领事馆去看电影。中国人去的只有五六个,其中有鲁迅和他的夫人、公子。那晚上看了《夏伯阳》,鲁迅精神很好,喝了一两杯“伏特加”。史沫特莱喝得很多,几乎有点醉了;但在电影映完休息时,史沫特莱严肃地对鲁迅说:“我觉得你的身体很不好,你应该好好休养一下,到国外去休养。”“我直觉到。我说不上你有什么病;可是我直觉,知道你的身体很不行!”鲁迅以为她醉了,打算撇开这个话题,然而史沫特莱很坚持,似乎马上要决定:何时开始治病,到何处去,等等。她立刻要得一个确定,并且再三说:“你到了外国,一样做文章,而且对于国际的影响更大!”那晚上没有结论。但在回去的汽车中,史沫特莱又请鲁迅考虑她的建议,鲁迅也答应了。过了一天,史沫特莱找我专谈这问题。总结她的意见:她认为鲁迅如不及时出国休养,则能否再活多少年,很成问题。鲁迅后来也同意了——虽然他说起史沫特莱的“直觉”时,总幽默地笑着。并且也谈到,在休养时间他有机会完成《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了。但在不再反对之中,鲁迅也表示了如果当真出国,问题却还多得很,终究还是不出去为好。到那年年底,史沫特莱说是接洽已妥,具体地来谈怎样走、何时走的时候,鲁迅早已决定还是暂时不出去。有过几次的争论,但鲁迅之意不能回。鲁迅的意见:自己不觉得一定有致命之病,倘说是衰弱,则一二年的休养也未必有效,因为是年龄关系;再者即使在国外吃胖了,回来后一定立即要瘦,而且也许比没有出去时更瘦些;而且一旦出了国便做哑巴,也太气闷。据我猜想,那时文坛上的纠纷,恐怕也是鲁迅不愿出国的一个原因;那时期有人在传播他要出国的消息,鲁迅听了很不高兴,曾经幽默地说:他们料我要走,我岂不走,使他们多些不舒服。出国问题争论的最后结果:过了夏天再说。因为即使要出国,也得有准备,而他经手的事倘要结束一下,也不是一二个月可以完成的。不幸一九三六年二月尾,鲁迅先生就卧病,这病迁延到了秋季,终于不救。(有删改)6.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我”因痔疮发作,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但仍然希望第二天能赶回上海,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B.“我”因不相信鲁迅先生会突然逝世,就回忆起最近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从这几件事来看,鲁迅先生的突然逝世完全没有任何征兆。C.“瞻仰”“冥寿”等词语的使用,不仅使得文章的语言典雅,也使文章显得庄重,从而有助于作者表达对鲁迅先生无尽的哀思。D.鲁迅先生说起史沫特莱的“直觉”时总“幽默地笑着”,听了“很不高兴”的话也“幽默”地回复,体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7.关于文本二中写鲁迅先生“治病”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1935年,鲁迅先生从未说他身体不好,G君看他也认为好,他仍精神抖擞地战斗着。B.史沫特莱酒后建议鲁迅先生到国外休养,鲁迅先生认为她醉了,对其建议不屑一顾。C.鲁迅先生后来对出国休养不再反对,但他表示出国还有很多问题,还是不出去为好。D.鲁迅先生最终没出国休养,主要因为他认为一旦出了国自己便做哑巴,也太气闷。8.《写于悲痛中》一文情真意切,鲁迅先生逝世给“我”带来的“晴天霹雳”之感一再出现。“晴天霹雳”之感蕴含着“我”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9.文本二题为“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作者却不惜笔墨详写鲁迅先生治病之事,这是否矛盾呢?请简要说明。〖答案〗6.B7.C8.①震惊。“我”收到妻子说鲁迅先生逝世的急电,感到震惊而不相信,因为八天前,“我”和先生一起看了电影,他还是好好的。②悲痛。“我”恨自己旅行在外而痔疮发作,卧床而不能速归,不能瞻仰先生的遗容;又痛苦地猜想这“晴天霹雳”的来由。③自责。史沫特莱女士在八月初就要求先生“转地疗养”,先生和我们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铸成大错,“我”非常自责,觉得“我们太不负责”“我们这罪不能宽饶”。9.不矛盾。①详写鲁迅先生治病的事,体现了大家对先生的关心爱护,从侧面表现了先生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我”对先生的突然逝世难以释怀,却又不得不面对事实。②详写鲁迅先生最终没有出国治病,因为他要结束经手的事“也不是一二个月可以完成的”,体现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③先生说起史沫特莱的“直觉”时总幽默地笑着,先生“曾经幽默地说:他们料我要走,我岂不走,使他们多些不舒服”,体现了先生幽默的性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鲁迅先生的突然逝世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不合文意。根据原文G君说的话“今天看见鲁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赶紧转地疗养,总是危险”和史沫特莱女士说的话“他此时虽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转地疗养”,可知鲁迅先生的突然逝世是有征兆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G君看他也认为好”张冠李戴,原文是“不但那时,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说鲁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会被认为是‘黑老鸦’。鲁迅自己从未说他身体不好,人家看他也认为好;他精神抖擞地战斗着”,此处“人家”并不指“G君”。B.“鲁迅先生认为她醉了,对其建议不屑一顾”不合文意,根据原文“鲁迅以为她醉了,打算撇开这个话题……但在回去的汽车中,史沫特莱又请鲁迅考虑她的建议,鲁迅也答应了”可知,鲁迅采纳了史沫特莱的建议。D.“主要是因为他认为一旦出了国自己便做哑巴,也太气闷”分析不当,鲁迅先生最终没出国休养,有多方面的原因,原文没有明确主要原因是什么。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的能力。“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作者此处用“晴天霹雳”一词,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受到鲁迅先生去世消息后的震惊。从文本一可知,“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戏院去看苏联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着鲁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们坐在一处,谈了好多话”,可见八天前,“我”和先生一起看了电影,他还是好好的。所以,在收到妻子的电报后,我非常震惊。其次,“我”与鲁迅先生是亲密的朋友,在听到他去世消息后想着尽快回到上海,但自己因为旅行在外而痔疮发作,卧床而不能速归,不能瞻仰先生的遗容,所以内心感到悲痛异常。同时,因为一时不能接受鲁迅先生去世的事实,“我”痛苦猜想这“晴天霹雳”的来由。最后,“晴天霹雳”一词也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情。史沫特莱女士在八月初就要求先生“转地疗养”,先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立即行动,“我”也没有引起重视,造成了鲁迅先生病情的恶化以致最后不治。所以“我”非常自责,觉得“我们太不负责”“我们这罪不能宽饶”。【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者在《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一文中,并没有详细鲁迅的生平,而是详写了鲁迅先生治病的事。鲁迅先生作为名人,对他生平的记述已经很多,而作者作为鲁迅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悲痛和惋惜,还有对没有照顾好鲁迅先生的深深自责。作者写鲁迅先生治病的事,体现了大家对先生的关心爱护,从侧面表现了先生的人格魅力。其次,作者通过详写鲁迅先生治病的过程,点明了鲁迅先生没有出国的原因,“鲁迅也表示了如果当真出国,问题却还多得很,终究还是不出去为好”“而且一旦出了国便做哑巴,也太气闷”“因为即使要出国,也得有准备,而他经手的事倘要结束一下,也不是一二个月可以完成的”,鲁迅先生没有出国治病,主要是放不下工作,这些描写体现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最后,在记述鲁迅先生不出国的理由时,写到鲁迅先生与史沫特莱的对话,“恐怕也是鲁迅不愿出国的一个原因;那时期有人在传播他要出国的消息,鲁迅听了很不高兴,曾经幽默地说:他们料我要走,我岂不走,使他们多些不舒服”,鲁迅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出国治病的理由,体现了先生幽默的性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却不惜笔墨详写鲁迅先生治病之事之间是不矛盾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子昂上言①: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太学者,政教之地也,君臣上下之取则也,俎豆揖让之所兴也,天子于此得贤臣焉。今委而不论,虽欲睦人伦兴治纲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改)文本二:庚子秋,同被诏校《唐书》新本,见史策伯玉与傅弈、吕才同传,谓伯玉以王者之术说武瞾,故《赞》贬之曰:“子昂之于言,其聋瞽欤!”呜呼,甚哉!其不探伯玉之为《政理书》之深意也。明堂大学②,在昔帝王所以恢大教化之地,自非右文好治之主,为之犹愧无以称其举,岂淫艳荒惑、险刻残设妇人之所宜与乎?缘事警奸,立文矫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彼傅、吕者,本好历数才技之书,但能领略大体,颛务记览,以济其末学,讵可引伯玉而为之等夷耶?杜子美、韩退之,唐之伟人也。杜云:“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其推尚伯玉之功也如此。后人或以己见而遽抑之,人之才识,信夫有相绝者矣。同当时尝欲具疏于朝廷,以辨伯玉之不然,会除外官,不果。癸卯春,伯玉县人、金华道士喻拱之过门,言其邑令庞君子明于本观陈公读书台旧基,构大屋四楹,题之曰“拾遗亭”。栋宇宏豁,轩楹虚显,步倚眺听,依然风尚,将记其实,愿烦执事。同曰:“伯玉,同之郡人也。昔不幸而死于贼简之手,心常悼之矣。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记此何敢妄!”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聊以阐独坐之幽。其山川之胜,登临之美,今古不易,有子美之诗在焉。(选自文同《拾遗亭记》,有删改)〖备注〗①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曾任右拾遗。这里陈子昂向武后(武则天,武瞾)上书进言。②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学,古称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虽A欲B睦C人D伦E兴F治G纲H失I之J本K而L求M之N末O不P可Q得R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诗经》,也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评《诗经》“思无邪”。B.“委而不论”与“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两句中的“委”字含义相同。C.“济”意为“补益”,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济”字含义不同。D.癸卯,干支名称,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月、纪日,这里是纪年,其后一年是甲辰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认为太学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地方,治理国家要重视礼乐,他希望武后让学子回到太学读书,并认为这是国家的大事。B.文同对《新唐书》把陈子昂和傅弈、吕才放在同一传记心有不平,他认为陈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功绩更大。C.杜甫认为陈子昂的忠心和义气能流传千古,韩愈认为唐朝诗文的繁荣兴旺是从陈子昂开始的,他们都推崇陈子昂的功绩。D.文同曾打算向朝廷上奏来为陈子昂辩解,正逢改任新的地方官职而作罢。射洪县令庞子明建“拾遗亭”,文同追述了往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人或以己见而遽抑之,人之才识,信夫有相绝者矣。(2)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14.文同写《拾遗亭记》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0.EHO11.B12.B13.(1)后来人中有的凭个人的见解而仓促贬低他,人的才华见识,的确相差极大。(2)而今陈子昂不幸,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因此(我)诚挚地想为陈子昂昭雪他在黄泉之下的冤屈。14.①表达对陈子昂(伯玉)当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②追述陈子昂(伯玉)过去的事情,为其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而鸣冤;③让陈子昂(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遗亭上,流传后世。〖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睦人伦”与“兴治纲”内容并列,都是动宾结构,句式对称,应在中间断开,故应在E、H处断句。“失之本而求之末”是表假设条件的句子,“不可得也”是结果,应在中间断开,故应在O处断句。故应在EHO处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A.正确。
B.“含义相同”错误,含义是不同的。“今委而不论”中的“委”,放弃。句意:现在弃而不论。“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中的“委”,交付,交给。句意:颈上捆着绳子,将自己的性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处理)。C.“以济其末学”的“济”,补益。句意:来对肤浅无本的学问(有点)补益(罢了)。“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济”,渡河。句意: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儿修筑城墙。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他认为陈子昂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功绩更大”说法错误。从文本二中“缘事警奸,立文矫僭,伯玉之言有味乎其中矣”可知,文同认为伯玉的言论大有深意,他是遵照事理告诫狡诈的人,写文矫正僭越之事;由文本二“同被诏校《唐书》新本,见史策伯玉与傅弈、吕才同传,谓伯玉以王者之术说武瞾”可知,“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后”是《新唐书》史册中的说法。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遽”,仓促,匆忙;“抑”,贬斥,贬低;“信”,的确,确实。(2)“佳传”,美好的传记,这里指宣扬功德的传记;“恳恳”,至诚,诚挚;“枉”,冤屈,冤枉。【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昔不幸而死于贼简之手,心常悼之矣”可概括为:表达对陈子昂(伯玉)当年不幸被迫害致死的哀悼;依据“今不幸而不得列于佳传,是故恳恳欲为之伸地下之枉耳”可概括为:追述陈子昂(伯玉)过去的事情,为其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而鸣冤;依据“遂述前事,使揭于亭上”可概括为:让陈子昂(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遗亭上,流传后世。
参考译文:文本一:陈子昂上书说:陛下正在大兴教化,然而太学久已荒废,学校荒芜,听不到诵读《诗经》《尚书》的声音,英明的诏令还没有提及这件事,所以愚臣称下感到遗憾。太学,是施行政治教化的地方,君臣上下从这里获得治国方略,仁孝礼仪从这里兴起,天子可以在这里得到贤臣。现在弃而不论,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君子三年不讲礼仪,礼仪必然堕坏;三年不习乐,乐必然崩毁”,为什么既要治理国家而又轻视礼乐呢?希望陛下(武后)引导学子并使他们回到太学读书,这是国家的大事,千万不可废弃。文本二:庚子年秋天,文同(我)受诏命校对《新唐书》,发现史册中伯玉和傅弈、吕才被安排在同一传记中,说伯玉用儒家行王道的方略劝说武瞾,因此《新唐书·陈子昂传》“赞语”中贬低他:“陈子昂的言论,难道是对耳聋眼瞎(的人)说的吗!”唉,太过分了!他们没有深入探究伯玉在《政理书》中的深刻用意吧。明堂与太学,在过去是帝王用来恢宏博大教育感化的场所,倘若不是崇尚文治、追求美政的人主,(即使)建了明堂和太学,尚且认为他的行为没有(达到文治)而感到愧疚,难道是奢华荒淫惑乱、阴险忌刻不正的女人(武后)所适合做的吗?遵照事理告诫狡诈的人,写文矫正僭越之事,伯玉的言论大有深意啊。那傅弈、吕才,本来擅长历法才智本领的书籍,只能理解大体意思,专心致力记诵阅览,来对肤浅无本的学问(有点)补益(罢了),岂可把伯玉和他们当作同等的人看待呢?杜甫、韩愈,是唐代(文学中的)伟大人物。杜甫称赞:“(陈子昂的)忠心和义气能流传千古,《感遇》诗篇尚留三十八首。”韩愈赞叹:“唐朝诗文繁荣兴旺,是从陈子昂开始的。”他们推崇伯玉的功绩大抵如此。后来人中有的凭个人的见解而仓促贬低他,人的才华见识,的确相差极大。文同(我)曾经打算向朝廷上奏分条陈述,来辨析陈伯玉不是这样的,正逢我被任命为新的地方官职,就没有结果了。癸卯年春天,陈伯玉的同乡、金华山道士喻拱之登门拜访,告诉我射洪县令庞子明在金华道观陈子昂读书台旧址,建造四间高大的屋宇,并为这屋宇题写名字叫“拾遗亭”。屋宇高大开阔,廊间空旷明亮,缓步(走过)又斜靠(廊柱),眺望(远景)聆听(亭外的声音),(眼前的)风景和习俗依旧,(我)打算如实记载下来,恭请当地官员(收下)。文同(我)坦言:“伯玉,是我的同郡人。当年不幸被坏人段简迫害致死,心中常常哀悼他。而今陈子昂不幸,没有被列入宣扬功德的传记,因此(我)诚挚地想为陈子昂昭雪他在黄泉之下的冤屈。记下这个想法又怎么敢随便说呢!”于是追述(伯玉)过去的事情,让(伯玉的事迹)显露在拾遗亭上,借以用来表明(自己)独坐时(内心深处的)想法。这里的山河景致优美,(感受)登上此地的美妙,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还有杜甫的诗篇(保存)在这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放白鹰两首(其二)李白寒冬十二月,苍腐八九毛①。寄言燕雀莫相啅②,自有云霄万里高。鹰罗隐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俊通③司隶职,严奉武夫官。眼恶藏锋在,心粗逐物殚。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备注〗①八九毛,始获之鹰,剪其劲羽。②啅,鸟鸣,这里有聒噪之意。③俊通,精通。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写刚被捕获的鹰被猎人剪掉了强劲的羽毛,鹰不能展翅腾飞而去。B.聒噪的燕雀不理解鹰的飞上云霄之志,“莫相哼”表达了诗人对燕雀的态度。C.罗诗写鹰近来脂肪增多,习惯了养尊处优而不肯尽职,驱遣它也就不容易了。D.李白以鹰自况,而罗诗中鹰的形象让人联想到那些一直不忠于职守的武将。16.李白和罗隐对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李白对鹰持惺惺相惜和欣赏、赞美的态度。他同情鹰的遭遇,与鹰惺惺相惜;他欣赏、赞美鹰飞上万里云霄的志向和才能。②罗隐对鹰持鄙夷和批评的态度。他看不起鹰的养尊处优,表达了对鹰不尽职守而难以驱遣的批评。〖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让人联想到那些一直不忠于职守的武将”分析不当,罗诗中鹰的形象是变化的,鹰曾如那些武将一样,精通职务,忠于职守。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观点态度的能力。①李白对鹰持惺惺相惜和欣赏、赞美的态度。“寒冬十二月,苍腐八九毛”意思是在寒冷的十二月份,刚刚被捕的老鹰被猎人剪掉了强劲的羽毛。鹰被剪掉羽毛,不能再高飞,平实的叙述中隐含李白对鹰的遭遇的同情;“寄言燕雀莫相啅”,何况还有燕雀嘲笑这鹰,这就更增加了李白对鹰的同情,他与鹰惺惺相惜;“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小燕子小麻雀你们莫要嘲笑今天落难的我!我迟早还要飞上万里云霄。诗句借鹰的口气回击嘲笑它的燕雀,说明鹰的志气并未因处境的困难而被消磨,这正是李白所欣赏的,他欣赏、赞美鹰飞上万里云霄的志向和才能。②罗隐对鹰持鄙夷和批评的态度。“近来脂腻足,驱遣不妨难”,鹰近来脂肪增多,习惯了养尊处优而不肯尽职,驱遣它也就不容易了。他看不起鹰的养尊处优,表达了对鹰不尽职守而难以驱遣的批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二十八星宿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一句写月亮升起后,在星宿之间徘徊;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一句写伸手就可摸到星星,极言蜀道之高。(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意上有相似之处。(3)古诗词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描摹事物和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间扪参历井仰胁息(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燃气灶等常规的灶具一般通过热量来加热食物,但微波炉比较特殊,它本身并不产生热量。微波炉利用磁控管的方法将电能转换为微波,然后分子以大约每秒24.5亿多次的频率使振荡,在这个过程中食物的温度就会升高。因此,用微波炉来加热食物,只要按照说明正确使用,就可以确保人们①,不会受到伤害。微波本身是一种电磁波,在使用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定量的电磁辐射,但是电磁辐射本身对于人体的损害②,像咱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视、电脑、电灯都会产生电磁辐射,用了这么久,也没见有啥危害。其实,真正对人体有害而让人③的辐射是“电离辐射”,也就是传说的“核辐射”,它会损害人体的DNA,进而诱发癌症等。相比之下,合格的微波炉产品,其外壳可以隔绝大部分辐射,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并没有那么大,属于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人们只要购买合格的微波炉产品,就不用担心辐射问题。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请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18.①安然无恙②微乎其微(微不足道)③谈虎色变(心有余悸)19.示例:微波炉通过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或利用磁控管)将电能转换为微波,然后使分子以大约每秒24.5亿次(或以每秒24.5亿多次)的频率振荡,在这个过程中食物的温度就会升高。20.人们不用担心合格微波炉的辐射问题,因为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依据“按照说明正确使用”“不会受到伤害”,这里可用“安然无恙”。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依据后文“像咱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视、电脑、电灯都会产生电磁辐射,用了这么久,也没见有啥危害”可知,这里是说电磁辐射本身对于人体的损害很小。可用“微乎其微”“微不足道”。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不足道:非常藐小或少,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依据“对人体有害”“它会损害人体的DNA,进而诱发癌症等”可知,这里是说“电离辐射”令人害怕,可用“谈虎色变”“心有余悸”。谈虎色变:原义是曾经被老虎伤过的人,一谈到老虎,就吓得变了脸色;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处语病:①搭配不当,将“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改为“通过利用磁控管的方法”或“利用磁控管”;②语序不当,将“使”移至“分子”前面;③不合逻辑,删除“大约”或“多”。【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要点及选用句式的能力。第三自然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说“合格的微波炉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第二句是说“人们不用担心合格微波炉的辐射问题”。很明显第一句是第二句话的原因,所以可用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为:人们不用担心合格微波炉的辐射问题,因为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9thAslanGamesHangzhou2022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TheMascotsofthe19thAslanGamesHangzhou2022钱塘江穿杭州城,东流入海,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19条正负形线条组成扇面,极具中国文化辨识度,互联网符号的意向契合杭州特色城市,色彩来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①不仅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还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潮的涌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以拟人手法塑造了智能机器人组合“江南忆”,②——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和西湖。“宸宸”代表京杭大运河,头顶举世罕见的钱塘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琮琮”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神人兽面纹”,寄寓着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莲莲”代表西湖,源于西湖接天莲叶,莲叶顶端装饰着“三潭印月”的形象,周围以互联网的元素为径,蕴含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抒体育运动之欢畅,点亮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为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底蕴深厚,充满着时代活力。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以钱塘江“潮涌”为形象核心②融合了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22.示例: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抒体育运动之欢畅,亮中华文化之灿烂,树经济发展之标杆,承载着深厚底蕴,充满着时代活力。〖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第①句:依据后文“仅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精神气质,还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潮的涌动”可知,这是在阐释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以钱塘江“潮涌”为形象核心的原因,所以可填:以钱塘江“潮涌”为形象核心。第②句:依据后文“——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和西湖……”可知,所填句子是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代表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可填:融合了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散句变整句,首先要找好基准句,再仿照基准句改写其它句子,注意结构一致,句式整齐,构成排比或对偶。本题可以“抒体育运动之欢畅”为基准句,将“点亮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为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改为“亮中华文化之灿烂,树经济发展之标杆”;以“充满着时代活力”为基准句,将“底蕴深厚”改为“承载着深厚底蕴”。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创造奇迹,但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广大青年怀有美好初心与远大梦想,在时代大潮中经受淘洗,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前行。无论是面对风雨和荆棘,还是面对鲜花和掌声,都不要忘了初心,不要放弃梦想;都要牢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坚守初心与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高远的人生目标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坚定的初心是我们心中的灯塔。人生路漫漫,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拨开云雾,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坚守初心,是守望梦想;坚守初心,是坚定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我们做事的最初动力,初心给我们前行的力量。大学生村官杨宁毕业后毅然返回广西苗族老家,她把带领家乡人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梦想。致富的路崎岖坎坷,是她不变的初心给予她面对一次次失败的勇气,是坚定的信念,使她没有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对初心的坚守,终让她走出阴霾,带领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使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真可谓初心不忘,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源于对所做的事的一腔热爱。在诸侯纷争,战乱四起的春秋时期,五十五岁的孔子决定周游列国,他的梦想是推行儒家的“仁政德治”,他的初心是天下大同。他坚守初心,承受一路的艰难;他为了传道,笑对世人的非难;回到鲁国他依然不改初心,教导学生,白发苍苍却仍呕心沥血。这种坚守初心的守望,让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历代人敬仰的“圣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青年时立下的豪言壮志,是他经历战火依然守望的梦想。一路风尘仆仆,他的初心却一尘不染,光亮如新,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战火,建立新中国,创立伟业,成为受人爱戴的好总理。他们的一生,秉承所爱,无时无刻不在履行自己青年时的诺言。不忘初心,终得世代的爱戴和敬仰。不忘初心,勇创佳绩。坚守初心力量能使人坚强,坚守初心的坚定,能让人不迷失。北京冬奥会前,徐梦桃已经有了三届冬奥会经历。温哥华,初出茅庐的她名列第六;索契,落地时稍有失误,抱憾摘银;平昌,世界排名第一的她在大风中挑战三周跳失利……身受重伤的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奥运金牌冲击的梦想,大伤初愈就毅然走向训练场,经过艰苦的训练,终实现了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冬奥奖牌零的突破。试想,她如果没有坚守初心的坚定,怎能有走出困境的勇气?没有守望梦想的执着,怎会有坚定向前冲的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青年不能迷失,不能做躺平青年,不能做废青年,不能一生碌碌无为。我们应有美好的梦想,应坚守初心,努力奋斗,砥砺前行,走出新时代青年人坚定的步伐,创造新时代中国的新辉煌。〖解析〗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阐述###人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党、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变越好。第二段阐述广大青年怀有美好初心与远大梦想,在时代大潮中经受淘洗,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前行,并指出无论面对什么境遇,都不要改变初心,都不要放弃梦想,都要牢记使命。材料引导广大青年正确面对自身境遇,坚守初心与梦想,肩负起自身责任和时代使命,为个人梦想而不懈努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接续奋斗。关于坚守初心,如果从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就是指在奋斗的过程中可以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畏惧或退缩,更不能放弃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如果把个人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也是这样,当青年人肩负民族复兴的责任和时代使命时,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说,坚守初心和梦想是重要的。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以“坚守初心与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作的时候,可以先从自身成长写起,很多人因为坚守初心,遭遇过很多失败,但最终战胜自我,实现最初的梦想。比如徐梦桃等人;再写,为什么要坚守初心,也就是说坚守初心有什么好处;最后写如何坚守初心,就是具体怎么做。立意:1.坚守初心,逐梦前行。2.坦然面对人生境遇,不忘初心与梦想。3.心怀梦想,肩负使命。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浩瀚的海洋,拥有数不胜数的宝藏,驱动着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其中,深邃的海底世界更是充满了神秘与未知。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大国关注乃至争夺的焦点,而从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为关注与竞争的新特征、新趋势。如果问深海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黑,一片漆黑。我们坐进一个深潜器,潜到海里去,在进入水层的时候,会发现上面是有光的,下面就逐渐暗下来,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就黑了。在不到200米深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全靠深潜器的灯光照亮。直到今天,人类对深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以前都以为“泥牛入海无消息”,什么东西到海洋就是终点。人类到了20世纪末期才明白海底是漏的。海底有东西下去,有东西上来,这是人类从前不认识的一个地方。“深部生物圈”的科学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科学界对于深海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过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这类过程在人类社会里的应用前景,但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围绕海洋资源利用形成的经济模式更是不断拓展、深化。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宝藏深藏在大洋之中?为什么说深海产业既有巨大的潜力,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1947年人类开始在海里勘探石油,到了20世纪70年代能够采300米、500米水深的石油,到了1980年以后可以开采超过1000米水深的石油,现在最高可以开采3000多米水深的石油。伴随技术进步,60%新发现的油气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有专家认为,世界上现在剩下的石油的25%在北冰洋底下,所以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是非常厉害的。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今非昔比,然而深海资源的开发,实际上还处于准备阶段。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会带来惊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纪人类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没有下海深潜的能力,即便是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拥有高科技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深海技术从探索来讲就三条——深潜、深钻、深网。我们国家已经发展了深潜技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关于深钻,有一个大洋钻探计划,这是一个国际计划,进行了50多年,中国参加大洋钻探是在1999年,我们在南海进行了第一个大洋钻探。大洋钻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的岩芯,引领了深钻技术的发展。2004年三条破冰船在北冰洋打钻,打到了5000万年前的地层,发现5000万年前这里不是北冰洋,而是一个温带的湖,里面有“满江红”。“满江红”是一种水藻,在当时生长很茂盛,今天在湖泊和稻田里也有生长。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这种发现,不用大洋钻探是没有办法的。还有一个是深网,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从前海洋研究是在船上测,一个一个点去测,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海水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地方测了,过一会儿不是这个数据了,现在的办法是要在一个点上长期观测。人类对于地球的观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地面上、海面上;第二个阶段到空中去,就是遥感;第三个阶段到海底去,就是海底观测网。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在陆地上的实验室,可以收到洋底的信息。而长期观测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厄尔尼诺”暖流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现在能够预报了,原因就是在太平洋放了70个多个锚系来进行长期观测,后来发现,“厄尔尼诺”的根源不是在美洲边上,而是在西太平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现。海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深潜也好,深钻也好,都是在20世纪产生的,唯独深网到了21世纪才真正地开展,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日本在2011年东北大地震之后,在2015年就建了一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底观测网,这条缆线长5700公里。中国也有了类似的国家计划,2019年,由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家大科学工程——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动工,现在正在建造两个部分,一个在东海,一个在南海,计划5年要建起来,建起来以后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底观测网之一。这是很难办的事情,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挑战很多,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自主发展。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开展深海探索和开发的能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当中,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推动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摘编自汪品先《我们为什么要挺进深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深部生物圈”的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B.“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可用于我国对深海的探索。C.“满江红”是一种水藻,今天还有生长,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D.“厄尔尼诺”暖流是一种过去较长时间内气象部门难以预报的反常的自然现象。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中蕴含的无数宝藏,驱动着人类不断地探索海洋。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曾影响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海洋仍是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B.海洋油气业居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接近一半的海洋经济都与油气有关,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C.深海探索有深潜、深钻、深网这三种技术,在深钻方面,在全世界打了3000多口井、取了40多万米岩芯的大洋钻探引领了发展。D.深网是在21世纪才真正开展的,加拿大、日本、美国先行一步,我国直到2019年才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海最大的特点是黑,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基本就什么也看不见,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和认识在不断地深入。B.虽然人类对深海的认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C.现在一些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非常厉害,因为有专家认为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北冰洋钻探还发现了地质的变化。D.深网就是海底观测网,建设深网将推动人类对地球的深入观测。现在我们要做的海底观测网,相当于把气象站放到海底去。4.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并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简要点评。5.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深入地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B3.B4.①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气都在海底,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深海一号”平台,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推动我国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5.①历史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影响了世界格局;而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②海洋拥有许多宝藏,现在已经形成了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人类继续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关技术,提升开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③对海洋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为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才改变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错。原文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把“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说成“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不断改变着”表述成“才改变了”曲解。B.“‘深海勇士’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载人深潜器”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蛟龙’号之后是‘深海勇士’号,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深潜器。深潜器有载人的,也有不载人的”,选项表述无中生有。C.“海洋深处有‘满江红’的地方就有石油”说法绝对。原文是“北冰洋深处出现大量的‘满江红’,让我们对此处发现石油寄予希望,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含营养的湖泊,里面堆积了很多有机物质”。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油气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错。依据原文“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可知,油气产业能带动的是与海上开采油气有关的产业,没有明确能否带动其他三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是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人类还知之甚少”扩大范围,依据原文“深海的资源宝藏琳琅满目,但究竟该如何开发深海,人类知之甚少”可知,人类还知之甚少的是“应该如何进行开发”,不包括“深海到底是否有丰富的资源”。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原文“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伴随技术进步,60%新发现的油气都在海底,其中最重要的是深水油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可知,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中,海洋油气业是第一位的,并且大量油气都在海底,我国自主研发建造“深海一号”平台,能助力我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原文“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开展深海探索和开发的能力,在人类向深海进军当中,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推动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可知,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推动我国深海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深海力量。【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由原文“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大幕,也由此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如今,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大国关注乃至争夺的焦点,而从大洋表面深入到海底,成为关注与竞争的新特征、新趋势”“‘深部生物圈’的科学发现,揭开了黑暗世界的神秘面纱。虽然科学界对于深海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过程十分陌生,更不清楚这类过程在人类社会里的应用前景,但是,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围绕海洋资源利用形成的经济模式更是不断拓展、深化”可知,历史上,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影响了世界格局;而对深海的探索和发现逐渐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不断改变着我们对海洋的认知。②由原文“现在海洋四大支柱产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海洋油气业是居第一位的,这就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上的原油、天然气,差不多1/3是来自海底的,所以差不多一半的海洋经济都跟石油、天然气有关”“油气能够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因为现在在海上开采石油、天然气,不可能靠一个直通通的管子,因此海上的海底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会带来惊人的消息和光明的前景。21世纪人类在垂向上深入海洋,主要依靠高科技,如果没有下海深潜的能力,即便是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拥有高科技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可知,海洋拥有许多宝藏,现在已经形成了海洋油气业等海洋四大支柱产业,人类继续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相关技术,提升开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③由原文“海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我们对海洋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可知,对海洋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地球,为气象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写于悲痛中茅盾十九日下午三时接到我妻由上海拍给我的急电,报告鲁迅先生逝世,促我速回上海,真如晴天霹雳!我不能相信!十月十日下午,我到上海大戏院去看苏联名片《杜勃洛斯基》,恰好遇着鲁迅先生和他夫人、孩子,我们坐在一处,谈了好多话。十日离十九日不过八天,我怎么能够相信会出了这样大的乱子!然而电文上明明写着“周已故”,这“周”不是“大先生”还有哪个?不是他还有哪一个“周”能使我妻发急电来促我速归?然而我却因为痔疮发作,卧在床上动不得。我恨极了这一次忙里偷闲的旅行!我发了个回电。仍旧希望第二天早上能够勉强就道,夜里我躺在床上,回忆着十日和鲁迅先生在上海大戏院里的谈话,又回忆着十月二日(或三日)我和G君到鲁迅先生家里给他拍照那一个下午的谈话,又痛苦地猜想这“晴天霹雳”的来由。凭那两次最后的晤面,我不能相信鲁迅先生会突然于十九日逝世,虽然和G君去访他那一次回来时,G君在车中对我说:“今天看见鲁迅的面色和精神比我意想中好些,可是他若不赶紧转地疗养,总是危险。”我又记起史沫特菜女士在八月初离上海去避暑时,也对我说:“他此时虽然好得多了,可是靠不住,一定要转地疗养!他自己总说不要紧,可是患肺病的人自己常常是乐观的啊!”八月中旬,鲁迅先生拣定了转地疗养的地点是日本镰仓。可是后来又不果行。夏天却已过去了。九月中我晤见他,他说暑天已过,索性再过几时,或者到香港去换换空气。谁知道十月中旬忽然这晴天霹雳!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若能把转地疗养这问题很早布置得妥当,则鲁迅先生不至于因有事实上的一些困难而迁延了这三个月的工夫,我们太不负责,我们这罪不能宽饶!我们太不中用了!十九日一夜,在这样悲痛回忆中过去。二十日清晨,我跳起来决定乘早班船再转火车,可是疼痛如割,刚走得一步便蹲下了!我太不中用!我没有法子瞻仰先生最后的遗容了!“中国只有一个鲁迅,世界文化界也只有几个鲁迅,鲁迅是太可宝贵了!”这是G君在十月二日和我去访鲁迅先生后回来时的话。但是,但是我们太不宝贵鲁迅了,我们没有用尽方法去和鲁迅的病魔斗争,我们只让他独自和病魔挣扎,我们甚至还添了他病中精神上的不快!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愧对那几位珍爱鲁迅先生的外国朋友!(有删改)文本二:为了纪念鲁迅的六十生辰茅盾第一次见鲁迅先生,是一九二七年十月,那时我由武汉回上海,而鲁迅亦适由广州来。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个弄堂。那时我行动不自由,他和老三到我寓中坐了一回,我却没有到他寓里去,因为知道他那边客多。这以后,我长住上海,不再走动,所以和他见面的时候也多了。不过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私生活,亦不多。现在追忆起来,觉得有些事虽然未经人道及,但是大都牵涉到过去十年间文坛上的“故事”,此刻暂时不提起也好。此外,好像大家都已听说过,我如果再来写,亦殊嫌蛇足。无已,从他治病这方面说一件事吧。今年是鲁迅先生的六十冥寿,如果我们是在替他做生日,该多么好!他五十岁生日那天,上海文艺界同仁曾在一个荷兰餐馆里为他祝寿。记得那天到会的外宾只有二三人。那时谁也不会想到(或感觉到)鲁迅先生活不过六十岁!不但那时,在一九三五年如果有人说鲁迅不久于人世,那一定会被认为是“黑老鸦”。鲁迅自己从未说他身体不好,人家看他也认为好;他精神抖擞地战斗着。但在这一年十一月,有人“发见”了鲁迅身体实在不好。记得是十一月七日(苏联“伟大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节”)的前一天或后一天,上海苏联领事馆招待少数文化人到领事馆去看电影。中国人去的只有五六个,其中有鲁迅和他的夫人、公子。那晚上看了《夏伯阳》,鲁迅精神很好,喝了一两杯“伏特加”。史沫特莱喝得很多,几乎有点醉了;但在电影映完休息时,史沫特莱严肃地对鲁迅说:“我觉得你的身体很不好,你应该好好休养一下,到国外去休养。”“我直觉到。我说不上你有什么病;可是我直觉,知道你的身体很不行!”鲁迅以为她醉了,打算撇开这个话题,然而史沫特莱很坚持,似乎马上要决定:何时开始治病,到何处去,等等。她立刻要得一个确定,并且再三说:“你到了外国,一样做文章,而且对于国际的影响更大!”那晚上没有结论。但在回去的汽车中,史沫特莱又请鲁迅考虑她的建议,鲁迅也答应了。过了一天,史沫特莱找我专谈这问题。总结她的意见:她认为鲁迅如不及时出国休养,则能否再活多少年,很成问题。鲁迅后来也同意了——虽然他说起史沫特莱的“直觉”时,总幽默地笑着。并且也谈到,在休养时间他有机会完成《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了。但在不再反对之中,鲁迅也表示了如果当真出国,问题却还多得很,终究还是不出去为好。到那年年底,史沫特莱说是接洽已妥,具体地来谈怎样走、何时走的时候,鲁迅早已决定还是暂时不出去。有过几次的争论,但鲁迅之意不能回。鲁迅的意见:自己不觉得一定有致命之病,倘说是衰弱,则一二年的休养也未必有效,因为是年龄关系;再者即使在国外吃胖了,回来后一定立即要瘦,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一政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 2022公司销售业务员工作计划模板
- 司法救助申请书模板合集七篇
- 2024年度上门家政服务与家庭管理合同3篇
- 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
- 学习部年终工作总结6篇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单元测试(含答案)
- 六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课件
- 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 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 《“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应用研究》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钢结构大棚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2023年珠海万山区招聘职员笔试真题
-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 2025蛇年年终总结新年计划工作总结模板
- 劳动用工风险课件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乘除法口算题800道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2
-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校一策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