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1/03/wKhkFmZBdsGAQ7utAAD2IsHGZ9M553.jpg)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1/03/wKhkFmZBdsGAQ7utAAD2IsHGZ9M5532.jpg)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1/03/wKhkFmZBdsGAQ7utAAD2IsHGZ9M5533.jpg)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1/03/wKhkFmZBdsGAQ7utAAD2IsHGZ9M5534.jpg)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1/03/wKhkFmZBdsGAQ7utAAD2IsHGZ9M5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20.20
K84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131.7—201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
Secondaryutilizationoflead-acidbatteries
Part7: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portablemobileenergystorageequipment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131.7—201
I
T/CEC131.7—201
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7部分: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的标识、基本要求、安全要求、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二次利用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17285电气设备电源特性的标记安全要求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9212.1变压器、电抗器、电源装置及其组合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19638.1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22473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GB51048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T/CEC131.1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1部分:总则
T/CEC131.2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2部分:电池评价分级及成组技术规范
T/CEC131.4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4部分:电池维护技术规范
T/CEC131.5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T/CEC131.1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模块secondaryutilizedlead-acidbatterymodule
1
T/CEC131.7—201
由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单个或串联、采用标准接口固定后行成的电池模块组合。
3.2
电池模块标准接口batterymodulestandardconnector
电池模块标准接口包括电池电压采集线、电池温度采集线、电池维护线。
3.3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
监测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等),为电池提供管理及通信接口的系统。
3.4
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portablemobileenergystorageequipment
带有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他电气电路,使其能够提供能源的可移动能源装置。
4标识
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标识有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装置电压等级;
——第二部分为是否为修复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经过修复表示为Y,未经过修复表示为N;
——第三部分为采用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的初始容量;
——第四部分为采用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的等级,根据T/CEC131.2电池评价分级及成组技术规
范将电池分类成容量基本合格电池(编号1)、中等容量电池(编号2)、高容量电池(编号3)。。
B-□□-□-□□□-□
采用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的等级
采用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的初始容量
是否为修复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
系统电压等级
B表示便携式
例:B-24-Y-100-3,该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电压等级为24V,采用经过修复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
其初始容量为100Ah,采用的为高容量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
5基本要求
5.1一般要求
2
T/CEC131.7—201
5.1.1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中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应采用符合T/CEC131.1所规定的二次利用铅酸蓄
电池,电池安全要求应符合GB/T19638.1和GB/T22473的要求。
5.1.2便携式移动储能装置中的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应采用T/CEC131.2电池评价分级及成组技术规范,
宜采用高容量电池,对符合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行模块设计。
5.1.3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要求应符合GB51048与T/CEC131.4中精度要求。
5.1.4应保障操作人员及设施的安全。
5.1.5在设备上或说明书使用符合和标识时,参见GB17285附录A与GB/T19212.1中8.1部分。
5.1.6装置内的各类部件进行标识,包括功能识别类、禁止类、警告类,参见GB/T4793.1中表1部分。
5.2结构要求
5.2.1整体结构应具备便携性,便于移动。
5.2.2应满足装置内设备的通风散热要求。
5.2.3内部结构应布置合理,配件易拆卸,方便维修。
5.2.4所有机械及电气连接应牢固、防撞击、防振动。
5.3工作环境条件
5.3.1温度
最佳温度:+15℃~+35℃;极限温度:-10℃~+50℃。
5.3.2湿度
相对湿度小于95%不凝露。
5.3.3海拔高度
不大于2000m,大于2000m时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元器件。
5.3.4设备使用地点
装置使用地点不应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以及对人体有害气体及导电介
质。
5.4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应符合T/CEC131.5的要求。
6安全要求
6.1—般要求
在规定使用期限内保证安全,不应发生危险,应符合GB19517的要求。
6.2安全工作参数
为确保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安全,应规定其安全工作条件,包括温度范围、电压范围和电流范围等参
数。
制造商应在规格书中至少标明如下信息:充电限制电压、充电上限电压、放电截止电压、推荐充电
电流、最大充电电流、推荐放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过压充电保护电压、过流充电保护电流、欠压放
电保护电压、过流放电保护电流、上限使用温度、下限使用温度。
6.3可靠性要求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800h。
3
T/CEC131.7—201
6.4抗重物冲击
按9.3.3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6.5抗碰撞
按9.3.4规定进行试验,其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6.6阻燃性能
对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装置,按照9.3.5规定进行测试,外壳应符合GB/T2408中第8.3.2条FH-1(水
平级)和第9.3.2条FV-0(垂直级)的要求。
6.7绝缘电阻
对于金属外壳电的装置,正负极接口分别对金属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注:绝缘要求不适用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装置。
6.8抗电强度
对于金属外壳的装置,正负极接口分别对金属外壳能够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漏
电流≤10mA)或710V的直流电压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现象。
7功能要求
7.1装置应具备直流输出/输入功能,且宜同时具备交流输出/输入功能。
7.2装置具备显示功能,应至少包括工作状态、荷电状态、告警指示,并宜包括装置电压、装置电流、
过压指示、欠压指示、过流指示、过温指示。
7.3装置应具有多级保护功能,参见附录A。
7.4装置过压、欠压、过流、过温时,应具备切断功能。
7.5装置应有防止极性反接的结构,宜有防止极性反接而造成损坏的措施。
7.6装置电压等级在48V以上,宜具备符合要求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7.7装置宜具备急停功能。
7.8装置宜支持IEC61850、CAN、Modubs、TCP/IP等通信协议。
8性能要求
8.1外观
外观不得有变形及防护漆脱落,表面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物,标志清晰。
8.2材质要求
外壳宜采用是钢质、轻金属材料或高强度阻燃非金属材料。
8.3电压要求
电压等级要求为12V、24V、36V、48V、60V、72V。
8.4电流要求
电池模块部分输入输出电流不应超过10小时率电流。
8.5容量性能要求
电池按GB/T19638.1中6.17规定进行试验时,10小时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时应不低于二次利用铅酸
蓄电池的初始容量的90%,在第3次循环内应达到二次利用铅酸蓄电池的初始容量。
8.6环境试验要求
4
T/CEC131.7—201
8.6.1温度试验
产品应能承受GB/T6587中5.9.1规定的温度试验要求,且不能超过5.1与5.2的温度范围,在试验后应
能正常工作,且各项功能正常。
8.6.2湿度试验
产品应能承受GB/T6587中5.9.2规定的湿度试验要求,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各项功能正常。
8.7振动试验要求
产品应能承受GB/T6587中5.9.3规定的(I组)振动试验要求,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各项
功能正常,并通过目检不能有零部件脱落。
8.8抗扰度试验要求
8.8.1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产品应能承受GB/T17626.2中所规定的静电放电3级抗扰度试验要求。
8.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产品应能承受GB/T17626.4中所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3级抗扰度试验要求。
8.9包装运输要求
产品应能承受GB/T6587中5.10规定的包装运输试验要求,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各项功能正
常,并通过目检不能有零部件脱落。
8.10接口防护等级要求
仅在室内使用环境下,相关接口应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20以上要求,外壳厢体在防护等级应能
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41以上要求;有需要在室外使用的,相关接口应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33以
上要求,外壳厢体在防护等级应能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53以上要求。
9试验方法
9.1功能检验
9.1.1输入输出及显示功能
本产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使用万用表、电流表等工具检测输入输出以及显示是否正确,显示数据
精度应符合GB51048与T/CEC131.4中精度要求。。
9.1.2报警功能试验
设置电压、电流、温度等阀值,使装置存在超过阈值的情况时,观察告警指示显示是否准确。
9.1.3安全基本功能试验
使装置存在过压、欠压、过流、过温之一情况时,结果应符合7.4中的要求;按下急停开关,结果
应符合7.5中的要求。
9.2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模块固定结构的外观。
9.3安全试验
9.3.1可靠性试验
按照GB11463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应符合6.3的要求。
9.3.2基本要求
5
T/CEC131.7—201
以下安全性能试验应在有强制排风条件及防爆措施的装置内进行,所有装置经完全充电后,并静置
6h后再进行以下试验。
9.3.3抗重物冲击
装置放置于冲击台上并固定在夹具中(装置最大的面应与台面垂直),将10kg重锤自1.0m高度自由
落下,装置允许发生变形,但应符合6.4的要求。
9.3.4抗碰撞
承受X、Y、Z三个方向的碰撞试验,初始3ms内平均加速度应不小于75g,峰值加速度在125g~175g
之间,碰撞次数为1000次±10次,应符合6.5的要求。
注:g为重力加速度。
9.3.5阻燃性能
对于有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电池组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a)按GB/T2408标准中的第6章进行取样制备。
b)被试样品应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条件下放置24h开始试验;
c)水平法按GB/T2408中的第8章进行;
d)垂直法按GB/T2408中的第9章进行;
e)试验结果应符合6.6要求。
9.3.6绝缘电阻
对于金属外壳的装置,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500V的测试电压,对被测正负极端子对金属外壳
进行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符合6.7的要求。
9.3.7抗电强度
对于金属外壳的装置,用耐压测试仪50Hz、有效值500V的交流电压或710V的直流电压,对被测正
负极端子对金属外壳进行测试,抗电强度测试结果应符合6.8的要求。
9.4容量性能要求
电池按GB/T19638.1中6.17规定进行试验时,应符合8.5的要求。
9.4环境适应性试验
9.4.1温度试验
按照GB/T6587中5.9.1的规定进行试验,且不能超过5.1与5.2的温度范围,应符合8.6.1的要求。
9.4.2湿度试验
按照GB/T6587中5.9.2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8.6.2的要求。
9.4振动试验
本产品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按照GB/T6587中5.9.3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应符合8.7的要求。
9.5抗扰度试验
9.5.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2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8.8.1的要求。
9.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5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8.8.2的要求。
9.6包装运输试验
按照GB/T6587中5.10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8.9的要求。
9.7接口防护等级试验
按照GB4208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8.10的要求。
6
T/CEC131.7—201
10检验规则
10.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型式试验两类,具体检验项目见表1。
表1.检验项目
序号要求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试验
16安全要求-√
27功能检验(除荷电状态)√√
37功能检验(荷电状态)-√
48.1外观检验√√
58.5容量性能-√
68.6.1温度检验-√
78.6.2湿度检验-√
88.7振动试验-√
98.8.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108.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18.9包装运输试验-√
128.10接口防护等级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江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度大型活动广告投放策略合同
- 2025年度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2025年度葡萄酒庄园旅游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化家居装修合同服务协议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一般应用》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3 垂径定理》听评课记录
- 用科学规范的态度解读药品标签
- 2025年度新能源车辆充电站借款合同纠纷处理流程
- 浙教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查看资源与文件》说课稿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智慧供热管理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帕金森病的言语康复治疗
- 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调研分析报告
- 上海星巴克员工手册
- 猫狗创业计划书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