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民族独立的狂潮,如下图中民族独立建国高潮阶段出现的原因是()A.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3.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4.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B.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D.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5.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此书的译著者是A.魏源B.康有为C.严复D.梁启超7.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在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A.四百人议事会B.元老院C.参议院D.公民大会8.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A.洋务运动之后B.戊戌变法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新文化运动之后10.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流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对外政策的变化B.文学艺术的衰落C.军事实力的落后D.封建制度的没落11.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12.“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上述评论涉及的是()A.进化论 B.相对论 C.物种不变论 D.多元论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先进制度,先进思想文化与这一过程有关事件?14.请举出表明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15.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西汉时形成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请问中国“破碎的梦”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用自己的炽热,再次诠释了“中国梦”,一个富强的梦,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这个梦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是“中国梦”的升华。无数华人在观看现场直播时,不禁潸然泪下。百年耻辱一朝雪,这得益于哪个英明的基本政策?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图中民族独立建国高潮阶段(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原因是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A【解析】

根据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要想国家强大,就是首先练兵,建立军队,又要制造军事武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选项A符合题意;顽固派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资产阶级革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文化,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交流,所以选项ABC都是我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而选项D戚继光抗倭,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不属于“对外友好交往”的主题;故选D。4、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6、C【解析】本题的考点是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此题难度不大,只要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出此于严复的译著《天演论》这一史实,此题可解。7、D【解析】

D、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与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共同组成民主政治的机构。故D符合题意;A、四百人议事会是由五百人议事会的前身,不可能同时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元老院是专制时期的机构,不是民主政治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C、参议院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机构,不是古雅典的民主机关,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C【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并不太平,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危机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①②④项的认识正确,C项符合题意;③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故选C。9、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里的“剪辫”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不好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了改变,故选C。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10、D【解析】

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没落,原因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先后建立起封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外积极侵略扩张,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我国,导致中外冲突不断。D符合题意;对外政策的变化并不是明朝对外交流特点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A不符合题意;明朝时期文学艺术并没有衰落,B不符合题意;军事实力的落后并不是明朝对外交流特点的变化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1、B【解析】

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B。1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材料描述的是达尔文与进化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之中,是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的。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所以A项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物种不可改变的理论,与“进化论”相对,多元论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先进制度,先进思想文化分别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还创办了三支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军事和外交人才。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14、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

通过题中“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角度的要求,可以得知,本题需要我们列举世界近代史中能够表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促使近代史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点睛】注意世界近代史与现代史普遍认为是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界,之前为近代史,之后为现代史。15、(1)丝绸之路(2)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