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密云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今天的上海市兴业路76号,有一座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1921年7月,在这座楼房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八七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2.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③文天祥抗元④虎门销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4.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C.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日、欧盟的三极格局5.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A.甲骨文B.腓尼基文字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6.“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C.中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7.有人说:西方侵略者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获取大量赔款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签订《北京条约》8.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一五计划的完成9.小明周末在家看了一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该纪录片一共分为五集:第一集——奉使西洋;第二集——涉沧溟;第三集——云帆高张;第四集——际天极地;第五集——天下同福。该纪录片描写的主人公应是A.岳飞B.郑和C.郑成功D.戚继光10.香港和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C.“一国两制”构想适合港澳区情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11.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船队的航行 D.达·伽马的远航12.当一个人遭受了重大挫折时,我们常常形容他遭遇了“滑铁卢”。与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华盛顿 B.林肯 C.拿破仑 D.罗斯福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一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魏主”指的是谁?上述材料是其改革中的哪一项?你能列举出其改革中改变鲜卑族风俗的其他内容吗?本次改革有何影响?从“魏主”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社会特征是什么?15.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97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7年波澜壮阔,97年壮丽辉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什么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八一枪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历史意义如何?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长征壮歌”中我党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长征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联合抗日。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我党又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题干“上海市兴业路76号,1921年7月,”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的党的领导机构为中央局,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A选项符合题意;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在上海举行,党的“二大”这样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选项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倭是抗击外来侵略者,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和虎门销烟也是抗击外来侵略,②④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都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斗争,不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故B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对于思想的控制,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A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提供道德规范方面的作用并不突出,故C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宗教迫害方面的作用没有体现,故D错误。故选B。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当今世界,巨人林立”表明当今世界出现了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单极世界,但遭到了其他几大力量中心的反对,在几大力量中心的共同推动之下,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还没有最终形成,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C。5、D【解析】依据四幅图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商朝创造的文字;B项是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古代文字;C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选项B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改革开放使中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故C正确。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有利于外国对中国的控制,但是对文明没有影响,故排除A项。获取大量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与中国文化无关,故排除B项。《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是与题目要求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C。【点睛】本题的中心词语是“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这一限定词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8、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只有独立自主了,中国才能迈步向前发展,因此,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是实现复兴的前提条件。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9、B【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奉使西洋、云帆高张、际天极地、天下同福”可知,此内容与郑和下西游有关。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描绘了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反映了郑和乘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驰骋犹如平地,表现其镇定和自信;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故B符合题意;岳飞、郑成功、戚继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奉使西洋、云帆高张、际天极地、天下同福”是解题的关键,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描绘了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1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使香港和澳门得以回归,故A正确。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是港澳回归的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港澳回归的关键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排除C项。由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才使国际地位提高,故排除D项。故选A。11、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大地球形的理论。故选项D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5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中最重要的航海活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达•伽马是葡萄牙的著名航海家,他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拿破仑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亚里士多德(2)哥伦布(3)但丁(4)诺贝尔(5)牛顿【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一一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因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一一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了现代炸药的瑞典化学家一一诺贝尔。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牛顿。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14、(1)北魏孝文帝(2)学习汉语。(3)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4)促进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5)富有改革创新精神(6)政权分立【解析】
(1)依据材料内容“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是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魏主是孝文帝。(2)依据材料内容“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是对孝文帝学习汉语内容改革的描述。(3)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学习汉语,还有采用汉姓;在朝廷上官员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鼓励鲜卑人与汉族贵族通婚等。(4)依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还促进了民族交融;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主要围绕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等。(6)依据所学知识,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融合,所以另一特征是政权分立。【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特征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回答问题要注重根据材料展开并根据题目言简意赅的回答问题。15、(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配式建筑楼梯预制安装与节能减排工程服务合同
- 康复病人护理全流程管理
- 遗产官司赡养协议书
- 车位分期贷款协议书
- 集体土地合同协议书
- 风貌塑造安全协议书
- 卫生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解除环卫合同协议书
- 车辆备案代办协议书
- cnc工厂学徒协议书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课件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满分必刷)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电气电子中的CFD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五十六个民族之土族介绍
- JT∕T 794-2019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 悬挑脚手架及卸料平台监理旁站记录表
- 资产处置报废方案
- 神志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分裂症
- QBT 2198-1996手电筒行业标准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