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新高考版)_第1页
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新高考版)_第2页
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新高考版)_第3页
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新高考版)_第4页
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解析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新高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考点47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本特征

【命题趋势】

文本特征类试题是近几年经常考核的题目,多以主观探究的方式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要强化训练。

【真题再现】

一、【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⑶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

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

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

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

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

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

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

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

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

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

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

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

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

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

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

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

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

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

“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簿,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

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

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

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

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

“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湎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

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

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

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

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

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

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

他?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

评日: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

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

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

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

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

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

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

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

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答案】

①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②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③体现

了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列出评论要点”,是本文的答题点。不是要写小评论,写出主要观点即可。

《国文教员》主要记叙了国文老师的朴素教法和卓然风采:一是臼编教材供学生学习;二是让学牛大量背

诵名篇;三是适度精当的讲解。

从中我们见识了老师的眼光和识见。在大家都倡导用白话文教学的年代,一个国文老师,能大量地选编课

本以外的文章,且“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国大学的读本”,是颇需胆识和学识的。设若这位老师没有深

厚的古文功底和学养,是难以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选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来的。老师在讲解古诗《看山读画

楼坐雨得诗》时,顺手捎带,为学生讲解荆浩、关全、董源、巨然等大画家的作品和风格,其美学素养,

深不可测。

老师非常重视背诵积累。毫无疑问,这位国文老师,是从私塾里出来的,他秉承了私塾国文教育的菁华,

牢牢牵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一一背诵。在《国文教员》这篇文章中,金先生多次提及他的老师是如何严

格要求学生背诵的。背,成为了语文学习最最重要的童子功。

老师的精当讲解让人印象深刻•对“孟轲”的“轲”字的解释,《病梅馆记》中涉及的文学流派,古诗词中

不同句子中出现的“寒”字的比较,以及《鸿门宴》中“立”字的深入剖析,是那样精妙绝伦。这位国文

教员,能不讲的坚决不讲,若要讲,则讲在学生不懂处,讲在言语规律处,讲在文章章法处。在此过程中,

教给学生语言的规律,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这几个教学片断,大有“点石成金”的风范。

可以针对以上内容评论人物的言行风格。

也可以结合国文教师在白话文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分析,如国文教师用新的方式来反映新的时代内容,从

这个角度评论也是可以的。

同时也可以结合作者的风格特点或者态度来分析。

二、【2020年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

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

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

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

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

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

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

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喈辞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

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

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

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

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

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

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

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

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

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

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

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

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

屋外,拉运木雪撬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

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

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

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

其效果。

【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

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

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需要学生紧密结合文本,从小说的情节构成、情节手法、人物

形象、读者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J'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

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

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文章

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

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考点详解】

分析文本特征类试题一般在题干中都给出特征,然后作出详细的解释,要求结合文本分析这种特征,

因此答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重点注意陌生的术语的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雪(节选)

路翎

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所在的汽车连,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方运送一批朝鲜老百姓。这些朝

鲜人在敌人的炮火射程内顽强地生活了好久了,他们是因为紧急的军事情况而疏散的。刘强和王德贵的车

子排在最后一辆开出,因为他们这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很多的零碎东西。在十

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天色很快地黑下来了,前沿的炮声激烈起来了,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巨大的、单

调的回声。妇女们的这些零碎的日用的东西,引起刘强许多感触。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来到他家乡上海附近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姐姐带着她们的篮子、罐子、大包

小包爬上一辆拥挤的汽车,那时候他才十七岁,他讨厌这些破旧的东西,觉得它们没有价值,但是妇女们

绝不肯丢掉它们。那时候他还不懂得在那些残酷的年代里人民生活的艰难。朝鲜妇女们的这些旧包裹,这

些帘子、草席,这些盆子罐子,在他心里唤起了温暖的感情。这些东西仿佛在对他讲述着艰苦和贫穷,讲

述着妇女们一两年来在炮火下的流血奋斗。放到车子上去的任何一件小东西,都叫他觉得这是对敌人的一

个胜利。车上装得差不多了,他却继续在那里一件一件地往上搬着。看着这种情形,年轻的助手王德贵有

些焦急了。

“不行啦,再耽搁咱们要赶不过去啦。”

“行!”刘强决然地大声说,接着他用愉快的鼓动的口气说,“来吧,小王,想个办法替这位阿妈尼

把背夹绑在车子后边……这样那两床炕席也放的下啦。”

“这破席有什么用呀!”

“老百姓过日子什么都有用的,——哪怕是破炕席,能丢在这里叫敌人一炮打掉么?”

他的愉快而活泼的声音忽然变得严厉了,并且那闪耀的眼光向着王德贵瞪了一眼。从来不发脾气的刘

强,个性其实是非常刚强的。王德贵本来想说“叫炮打掉的东西多了呢!”可是说不出口了。

终于把所有的比较大的东西都安置好了。助手王德贵已经跑去发动了马达,他担心着,迟了公路上车

多,赶不过封锁线。听见马达声,刘强就很沉重地向着司机台走去了,但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因为听见了

车上面传出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那孩子就在母亲的胸前愤怒地哭着。刘强叫那母亲把孩子给他,他说,可以把这婴儿带到司机台里面

去。做母亲的迟疑了一下,但这时刘强已经伸手把孩子抱过来了。

“辛苦啦,谢谢的……”那母亲激动地说。

“不谢!小王!”刘强喊着,为了免除那母亲的不安,他特别用一种愉快的、幽默的腔调大声喊道”来,

小伙子,咱们找到一个活儿干啦!”

“这活主要是你的!”刘强愉快地说,不由分说地把孩子塞在王德贵的手里了。

“这怎么好弄呢,我不会抱孩子呀!”那十八岁的青年助手说。

“咄!”他说,“做这么回妈妈不委屈你,将来你还不是得有儿子!”

王德贵很不满意——这老司机今天太婆婆妈妈了,妨碍完成任务怎么办呢——然而他仍然差怯地笑了。

他捧着孩子的那姿势实在笨拙,就像捧着一盆热水似的,车上的妇女们也都笑起来了。王德贵很不满意这

些笑声,浑身热辣辣的。

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一直从前面挂过来了。刘强的脸上马上有了凛然的、严肃的神气,司机台的门呼

的一声关上了。迎着寒风,这台嘎斯车投入了公路上的激烈斗争。

大雪纷飞……天渐渐地亮起来了。周围的景色,覆盖着雪的土坡、田地,大雪中倔强地弹起来的弯曲

的黑色的树枝,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了。离目的地只剩下了十里路。车上的妇女们都醒着。她们披着被单

和旧衣,默默地承受着这场大雪。这里就要到她们新的家了。忽然地那个用花格子头巾包着头的、浓眉毛

的姑娘唱起歌来。几个年轻的妇女跟着唱起来,最后全车的妇女,都唱起来了。

这一车冻僵了的、疲困的妇女,整夜都一声不响,顽强地抗击了那向她们袭来的敌机和严寒,现在唱

起来了。她们就要到达她们新的家,她们欢迎这场雪,听着司机台里那个孩子的哭声,唱起来了。于是一

下子这台车从困顿和沉默里醒来,被一种青春的、欢乐的、胜利的空气鼓舞着——最后这几里路,是载着

歌声飞驰着的。

人们开始下车,为歌声和大雪所激动。司机和他的助手走了出来,在迷茫的大雪中笑着;司机的手里,

捧着那个又睡熟了的孩子。

沉默了,站在纷飞的大雪中。王德贵抱过了孩子并且把他高举了起来。大家看着王德贵手里的孩子,

又看到刘强的染着血的大衣和苍白、微笑的脸。那个做母亲的奔上来接过她的孩子,眼泪流出来了。她抓

住了王德贵的手,把她的头在他的肩上靠了一靠,又跑向刘强,把头靠在他的没有负伤的结实的右肩上。

忽然地王德贵走向那个母亲,问着“阿妈尼,这孩子的姓名?”母亲来不及回答,有七八个声音叫起

来了,说,这孩子叫金贵永!“金贵永,记着了!”王德贵红着脸说。

“金贵永,再见吧!”刘强说,显出了王德贵先前见过的那种严肃的、沉思的、父亲般的神情,俯下

头去,在那母亲的臂弯里吻着孩子的脸。

迎着这飘落在她们的土地上的今年的最初的雪,妇女们静静地站着。大雪无声地、密密地降落着,这

台车后面的那两条很长的黑色的车迹很快地就被大雪盖住了。

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有删改)

有评论家说,《初雪》“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最大化”。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历史真实: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女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

史真实。

审美感受:①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人性美。②雪景

静谧祥和,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③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

现了崇高美。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历史真实:“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所在的汽车连,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方运送批鲜老百

姓"''大家看着王德贵手里的孩子,又看到刘强的染着血的大衣和苍白、微笑的脸。那个做母亲的奔上来

接过她的孩子,眼泪流出来了。她抓住了王德贵的手,把她的头在他的肩上靠了一靠,又跑向刘强,把头

靠在他的没有负伤的结实的右肩上”,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女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在

卜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天色很快地黑下来了,前沿的炮声激烈起来了,山谷里震着着一阵阵巨大的、

单调的回声”“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一直从前面挂过来了。刘强的脸上马上有了凛然的、严肃的神气,司

机台的门碑的一声关上了。迎着寒风,这台嘎斯车投入了公路上的激烈斗争”,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

合历史真实。

审美感受:“来吧,小王,想个办法替这位阿妈尼把背夹绑在车子后边……这样那两床炕席也放的下

啦”“老百姓过日子什么都有用的,——哪怕是破炕席,能丢在这里叫敌人一炮打掉么?”“刘强叫那母

亲把孩子给他,他说,可以把这婴儿带到司机台里面去。做母亲的迟疑了一下,但这时刘强已经伸手把孩

子抱过来了。‘辛苦啦,谢谢……’那母亲激动地说。'不谢!小王!'刘强喊着,为了免除那母亲的不

安,他特别用一种愉快的、幽默的腔调大声喊道”,志愿军战士体谅老百姓过日子节俭,能带上的都帮她

们带上,见有孩子就帮忙带孩子,体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具有人情美,细腻真诚;“那

个做母亲的奔上来接过她的孩子,眼泪流出来了。她抓住了王德贵的手,把她的头在他的肩上靠了一靠,

又跑向刘强,把头靠在他的没有负伤的结实的右肩上”,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人性美。

“她们就要到达她们新的家,她们欢迎这场雪,听着司机台里那个孩子的哭声,唱起来了。于是一下子这

台车从困顿和沉默里醒来,被一种青春的、欢乐的、胜利的空气鼓舞着一一最后这几里路,是载着歌声飞

驰着的”“大雪无声地、密密地降落着,这台车后面的那两条很长的黑色的车迹很快地就被大雪盖住了”,

雪景静谧祥和,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

“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一直从前面挂过来了。刘强的脸上马上有了凛然的、严肃的神气,司机台的门珅的

一声关上了。迎着寒风,这台嘎斯车投入了公路上的激烈斗争”“她们就要到达她们新的家”“人们开始

下车,被歌声和大雪所激动”,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现了崇高的人格精神之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死亡重奏

西元

战壕里的黄土微微动了一下,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停歇了片刻,黄土又经轻动了一下,并鼓出了一

个小包。这个小包不断壮大,一些黄土屑从小包的顶部快速滑落。然后,一片带血的指甲露了出来,再然

后,是一根又黑又粗的手指。指甲龟裂乌黑,手指满是伤疤,这只手努力地向上举,仿佛要找什么。后来,

整个一只手掌也露了出来,五指如钩。接着是一只手臂,啪的一声,拍在了战壕壁上,指甲深深嵌进冻硬

的黄土中,向下用力,留下了深深的沟壑。许久,这只手臂似乎在积蓄着力量,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猛然间,一个浑身烧伤的战士从黄土下站了起来,军装碎烂,几缕布条在风中飘荡,铺天盖地的沙尘

从头上,从身上洒落。他满脸血红,脸颊上几片白肉翻卷着。他瞪着垂死挣扎的公牛一般的红眼珠,推开

战友的尸体,操起了一挺重机枪。

接团里命令,我们连守7号高地,阻止美军一个集团军和南朝鲜十来个师向南逃窜。

守多长时间?

五天、七天,说不好,一二三师什么时候到,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下去。

连长,我得守多大的一块地呀?

富贵,你是个老兵了,这事儿还要问我吗?

你还是给我划道线吧,没这道线,我心里就是不踏实,没办法呀!

好,好,好,我用脚尖给你划道线,你这个富贵啊,榆木脑袋。

嘿嘿嘿,你划了这道线,我心里就亮堂了。你放心,我不会让鬼子越过去半步,这一亩三分地儿,就

交给我了。

二十年前,上官富贵他爹把自家那一亩九分地的地契攥出了血,狠狠心,卖了个女儿,换回了十斗粮,

使全家活过了荒年。十六年前,河南大旱,上官富贵他爹饿死在了炕头,枕头下面还压着这张地契,临死

前对上官富贵说,记住,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十年前,全村男子与临村发生了械斗,死伤数百人,

就为了能给自家的地里多浇几桶水。八年前,黄河决口,上官富贵家的地成了一片汪洋,颗粒无收,全家

九口逃往陕西,但仅他一人活了下来。彼时,上官富贵浑身上下没有一颗粮食,只在衣襟里缝了一张地契。

无数颗炮弹,像犁一样,把高地深深地挖了个遍,就像用五指梳理一小块沙地,你觉得这沙地里不可

能再有什么生命了,可是,炮击停止的时候,仍然有数不清的战士,像遗落在土里的黄豆粒一样,从雪地

下钻出来。

上官富贵晕晕乎乎地坐起来,拍了拍头发里的土,摸了摸浑身上下,没少一个物件。他既不庆幸也不

后怕,这一刻,没有眼泪,没有语言,没有笑容。他像拿起一根锄头一样拿起落在身边的步枪,趴在地上,

从容不迫地向冲上来的美军士兵瞄准射击。

才打了三五发子弹,美国人就冲到了连长给他划的那道线跟前,眼看就要踏过去。上官富贵这才有点

急了,他用和爹一样黑粗、皴裂的长手,握住刺刀,猫起腰,向跑在最前面的那个美国人冲去。美国人蓝

眼睛,长胡子,样子很陌生,又很凶神恶煞,他狂叫着外国话,似乎想吓唬眼前这个瘦弱的河南农民。他

一手拿着刺刀,另一只手里握着把手枪,枪管对准上官富贵。可是上官富贵的眼睛并没看他,对那黑洞洞

的枪口也很漠然。他不过是低着头,死死盯着那条划在地上的线,心头总是想着爹临死前说过的那句话,

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一颗子弹穿过上官富贵的胳膊,扯开了一缕布条,可他竟然没什么知觉。又是

一颗子弹穿过他的肚子,上官富贵低头看了看,觉得自己既然能活着逃到陕西,就一定能再冲上几步。美

国人到死也没看清楚,这个瘦得像野狗,衣着破烂得像叫花子一样的人是怎样冲到自己跟前,又是怎样从

斜下方,用刺刀戳穿了自己的脖子的。

不知过了多久,美国人撤退了。上官富贵觉得自己身体里的血也在流尽,他特别疲劳,好像自己走在

逃荒的路上。他晃晃悠悠地走在破败不堪的高地上,看到一个美国大兵仰躺在地上,腿断了,睁着眼睛,

还活着。他走过去,美国人伸出双手,仿佛是投降,也仿佛是向他求救。上官富贵木然地望着地上的俘虏,

良久,他似乎从这双眼睛里看到一丝软弱,一丝无助,最重要的是看到一丝歉疚,如同当年村子里的男人

抢吃他家青苗时的眼神。于是,他叹了口气,走上去,弯下腰,拽住他的一只手,用尽力气将他拖进了战

壕里。

天黑了,严寒来了。上官富贵一屁股坐在俘虏对面,慢慢闭上眼睛。

一片雪花落在弹药箱盖上,大风吹来,它微微颤动了几下,又一次飞起,落到一张苍白的脸上。这张

脸和雪一样白,一样冷,眼睛睁着望着天空,眼眶乌黑,深深下陷。雪花滚过冰冷的鼻尖、额头,又一次

在风中高高飞起,打了几个空翻,挂在一杆步枪的刺刀刃上。刺刀覆盖着一缕缕干涸的血迹,翘起一层一

层的硬皮。

(节选自西元《死亡重奏》,北岳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有评论家说,西元的战争小说是典型的“以凸显小人物的方式建构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请结合小说,

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答案】

(1)“小人物”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份上:描写的上官富贵是普通士兵,他与敌人搏斗主要出于农民守卫土

地的本能,他的形象与人们习以为常的英雄印象相去甚远。(2)“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体现在主人公的

精神品格上:①面对严寒和装备精良的敌人,上官富贵毫不退缩,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②面对受

伤的美国士兵,上官富贵没有表现出狭隘的敌对情绪,而是伸出援手,展现了朴实的人道主义精神。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小人物”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份上。结合“一个浑身烧伤的战士从黄土下站了起来”“富贵,你是个老兵

了”分析,描写的上官富贵是普通士兵。结合“吓唬眼前这个瘦弱的河南农民”“心头总是想着爹临死前

说过的那句话,有地就有命,没地就没命”“这个瘦得像野狗,衣着破烂得像叫花子一样的人是怎样冲到

自己跟前”等分析,上官富贵心头总是想着爹临死前说过的那句话,出于农民守卫土地的本能,誓死与敌

人搏斗,守护自己的阵地。这样的瘦得像野狗,衣着破烂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士兵,与人们习以为常的英雄

印象相去甚远。

“英雄伦理与宏大叙事”体现在主人公的精神品格上。结合“他一手拿着刺刀,另一只手里握着把手枪,

枪管对准上官富贵”“上官富贵的眼睛并没看他,对那黑洞洞的枪口也很漠然”“天黑了,严寒来了”等

分析,上官富贵面对严寒和装备精良的敌人,毫不畏惧,不退缩,勇敢搏斗,表现出他的抗争精神。

结合''他走过去,美国人伸出双手,仿佛是投降,也仿佛是向他求救。上官富贵木然地望着地上的俘虏,

良久,他似乎从这双眼睛里看到一丝软弱,一丝无助,最重要的是看到一丝歉疚”“他叹了口气,走上去,

弯下腰,拽住他的一只手,用尽力气将他拖进了战壕里”等分析,面对受伤求助的美国俘虏,上官富贵似

乎从俘虏的眼睛里看到软弱、无助、歉疚等,选择用尽力气将他拖进/战壕里,没有表现出狭隘的敌时情

绪,展现了朴实的人道主义精神。

【模拟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

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

使我想起在阜平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

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

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

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

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登在石头上,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洗菜的人也恼了,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为什么不脏?”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

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返的杨树叶,这

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

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

望着我笑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

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

山,这水,这沙源,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

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

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

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

破绽。

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

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L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

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注)踢倒山:旧时山区农村常穿老式布鞋。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给一位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买几匹布带回家,是因为当年他家给予了自己与八路军慷慨帮

助。

B.“我”对女孩的斥责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

来。

C.“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一句,直接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生活在日本侵占区人民的苦难环

境。

D.女孩为“我”做新袜,大伯用贩红枣的全部盈余为妞儿“买张织布机”,显示出人民对八路军抗日的拥

护。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故事的回忆由从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

事起点接续叙述。

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

小说的艺术结构。

C.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

紧凑,首尾圆合。

D.小说善用白描笔法,对环境与人物只是简单的勾勒,叙事也只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但却清新质朴,具

有浓郁生活气息。

3.文中划线部分是“我”和女孩子的一段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4.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曾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

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请结合这句话,简要分析小说中

的“善良”与“美好”。

【答案】LB2.B

3.①“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表明了妞儿对“打败鬼子”的

期盼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②“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表明“我”对抗日的坚定意志与抗日必胜的信心。

③“光着脚打下去?”“我给你做”,表明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心疼和支持。

4.①本文虽然以抗战为题材,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

②本文不写人的丑恶,而是集中笔墨塑造了善良而单纯的妞儿美好形象。

③作者并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歌颂民族大义,赞美人性的美。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B.“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错误,原文“风吹红了她的脸,

象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象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寒风

里,她抱着一篮子水退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可见,作者

并没有“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尽管说“不知道为什么”,但从描写推测,应该是看

到女孩是一个贫苦的普通百姓,为她一大早冒着严寒辛苦淘洗杨树叶做早餐而心疼。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B.“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错误,本文并没有激

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叙述敌后民众艰辛但尽力支持革命的生活来反映战争时期军民鱼水情。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可见女孩极其渴望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又体现出女孩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

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我给你做"''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双袜子”,可见,女孩对于

战上们艰辛的处境感到卜分心疼,决定拿出自己的布给战上做袜子,可见她全心全意支持八路军。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从“我”

的话中可见,“我”对抗战有着坚定的意志,即使时间再久,也要继续打下去;也流露出“我”对抗战胜

利的信心,坚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

4.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有创意阅读的能力。

“善良”从文中人物形象体现出来,妞儿性格泼辣,却一心为战士们着想,替“我”做袜子;人又勤劳善

良,做袜子、拿卖枣的钱买织布机等,反映出人性的善美;

“美”,体现在文中描写的场景中,文章是抗战背景,却并没有写战争的硝烟战火,而是通过敌后百姓们

过着的艰苦却依然乐观的生活,来反映抗战必胜的信心。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弘扬的是战士与百姓为国家民族甘愿奉献的精神,战争本身的邪恶

在其中淡化,人性的美好则隽永深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葛草

孙犁⑶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

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

了参加抗日,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

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

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听说葛草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

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

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

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

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草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

“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

进城以后,大家关心、注意的是那些显赫的人物和事件,报纸刊出的或电台广播的消息是谁当了部长,

谁当了主任,谁写了名著,谁得到了外国人的赞扬……作家们还是下乡,有时上边轰着下去一阵,乡下炕

席未暖,又浮上来了。葛草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

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

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脸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

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

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看

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

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

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

,,葛草!”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

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在这

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

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

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作者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草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

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

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

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艺儿。

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她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

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

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

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草的内心,也可能埋

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

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

文本二:

芸斋主人口: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人豪杰或能

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就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

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

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

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草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孙犁(1913-2002),“荷花淀派”创始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员,晋察冀通讯

社编辑等,一九四九年后长期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担任主编工作,晚年自号“芸斋主人”。文

本一《葛草》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作者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葛覃来到冀中区的白洋淀任小学教师,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无数。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

崇敬的知识分子形象。

B.葛覃打水不是就近在白洋淀边,而是旁若无人地划着船,去淀中水深处,打上一桶水,这体现了葛覃特

立独行的隐士性格。

C.葛覃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写诗歌,而后来到白洋淀做老师后,就基本不再写诗了。这种变化是主人公

逐渐成熟的痕迹之一。

D.这篇小说语言简洁朴实,散淡平静,深湛沉着,意味隽永。小说格调散文化,笔下的人物和情状自然,

表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葛覃的名字,取自《诗经》中《周南•葛覃》篇,人如其名,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小说风格

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

B.孙犁开创的“荷花淀派”,景物描写优美诗化,清新明净,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葛草》

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

C.国家经历大变,往往有时代印记鲜明的文学作品出现。建国前后,也涌现了许多孙犁这样的乡土文学作

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D.《史记》《聊斋志异》篇末的“太史公曰”“异史氏曰"部分,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芸斋

小说》继承了这种写法的特点。

7.作者评论“葛覃所行,近斯旨矣”,请分析葛覃所行是如何体现这一评论的。

8.有人说,读这种作品“是既把它当作小说,又把它当作历史的”.请从“小说”与“历史”的角度简析

《葛草》的艺术特征。

【答案】5.B6.C

7.(1)葛覃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抗日战争期间,不惧艰难,枳极投身到激烈残酷的革命

斗争中。(2)抗战结束后,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克尽职责,坚守自己的革命初衷。

8.(1)从小说角度看,葛草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完整,社会、自然环境描写真实自然,主题思想深刻。(2)

从历史角度看,这篇小说也是纪事,写的是真人真事,都准确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与时代特色。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综合两则材料可知,葛草不是隐上,而是战士。去深处取水是因为深处水更干净,体现了葛覃清高纯洁的

文人性格。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A.“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错,葛覃青年时期爱写诗,有浪漫气质,后期当小学老师,不再写诗,

转而关注现实人生。另“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也不准确。

B.“《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错,《葛草》与孙犁早期的风格不同,是晚年孙犁深沉隽永风

格的代表。

D.“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错,“太史公曰”“异史氏日”这种论赞体发表的议论不都是肯定

的,比如《史记•项羽本纪》。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葛覃所行,近斯旨矣”是指,他的所作所为接近作者所说的“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

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应从“抗日战争期间”

和“抗战结束后”两个角度作答。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II,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

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后来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

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

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可见,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

荣,以社会之安为安”,积极投身抗战,不畏艰难,不惧危险。

抗战结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